第506章
第五百零六章 楊子軒籌措了一下,在楊君義與楊君輝的催促下,方才緩緩地說道:“這是一本暗帳?!?/br> “暗帳?!” 原本無精打采的楊老太君猛地睜開眼,那好似看透人心的眼神叫人不寒而栗。 忠親王妃持家數年,楊老太君并沒有把家底全交給她,而只是給了兩個鋪子,并兩個田莊及后來忠親王在塞外置辦的牧場。 “是的,祖母還請看此處?!睏钭榆幹钢鴥宰由系囊豁撚泿?。 “這些鋪子都是離咱們這巷子不遠,有的就是轉出巷子的正街上,且這帳本也是這一年的,去年怕是另有一本,這做帳的人是個長年給人做帳的,端是叫人看不出一點兒問題,也就是孫兒以前識得能人有聽說過,這才知道些?!?/br> 楊子軒的產業不像木柔桑的,都在官府登記造冊過了明路,他的產業有的是記在自己的奴才名下。 再說,忠親王也不會去查自己兒子有多產業,因此,無人知道他也是個大財主,還是金光閃閃的那種,看這種暗帳真是小意思。 楊老太君聞言只覺呼吸困難,滿腹愁云重重,壓得她快喘不過氣來了。 “可,可是,瞧出來什么?” 哪個勛貴世家底子是清白的?楊老太君心中有數,但是-- 像忠親王妃與楊子智這般手長的還真不多見。 “呃,這帳冊瞧著有固定日期,每個月固定了初一到初十這段時日添購這些東西,但是咱府里便是再多人也用不了每月添購這些,到是像每個月交一定費用以得到庇護?!?/br> 楊子軒這還是說得十分文雅,意思就是堂堂忠親王妃,及未來的世子為了圖這點銀子,竟與小混混們做同道...... 楊君輝聽后覺得應該分些給他們這一房,而楊君義不同,他是庶出膽子要小上些,便道:“母親,這等可是禍事,現在瞧著咱府上是受圣龐,可若是將來不好了,怕是這些人最易反水?!?/br> 楊李氏原還巴望著分她家一些,如今聽了自家夫君的話,到是覺得這銀錢有些燙手,也道:“不若這些東西就折在公中,左右是二弟妹弄的這事,便分到她這房名下好了?!?/br> 楊老太君坐在那兒翻看這些東西,這都是些禍根子,氣得把那帳本一掀,問道:“你們可有好主意?” 連楊李氏那般市儈的人都覺得燙手,也就忠親王妃這個掃把星才會貪這些東西。 楊君輝知道這事必是要攤到他親兄弟的頭上,說道:“娘,這事兒有點大,不如把哥請回來商議商議!” 楊老太君現在氣得心肝肺都疼木了,一時也覺得該把楊君華喊回來。 又向楊子軒道:“真是家門不幸啊,瞧著是鮮花錦簇,實則如同烈火焚油,雷霆雨露均是君恩??!你們娘娘在宮中尚未真正封后,萬事要三思而后行,子智的這攤子事,怕是還要交給他老子來處理?!?/br> “娘,你看這事兒鬧成這樣,二嫂得了天大的好處就藏著掩著,這事兒說大便大,說小便小,若給有心人揪住了小辮子,咱們這沒偷到魚的也要跟著惹身腥呢!” 楊君輝心眼兒一轉,便想分家了。 木柔桑在一旁伸手暗中捅楊子軒的背,示意他也跟著表態。 楊子軒嘴角微扯,他家娘子也快憋不住了。 “祖母,大哥犯渾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如今我也尚可自立門戶,再加上明年怕是要分去六部,現下孫兒正等著官邸分下來便搬了出去,到不是為了旁的,只是王府的門坎太高,與孫兒同輩的又是剛入仕途的,您看......” 楊老太君無奈地看了他一眼,說道:“這事往后挪挪,先把你父王請回來再商議?!?/br> 真是兒大不由娘,楊老太君一心想兒孫滿膝爬,卻偏偏十有八九不如意,更是鬧出了要分家的事。 楊子軒得了令忙親自去外頭忙這差事,不想才出去轉了個圈便又回轉身了。 “你怎地回來了?” 楊老太君不解地問他,到不是擔心楊子軒偷懶,而是怕又鬧出旁的事來。 “祖母,孫兒才到了前院,便遇到了父王打發回來的長隨,說是他已接了皇上的旨意,即日便帶兵南下,前往......” 楊子軒說到了這偷偷看了木柔桑一眼,一時不知該不該繼續說下去。 “前往哪里?可是錦王的余孽造反了?” 楊老太君急忙追問他。 “錦王雖說得了曲州李氏的鐵礦,但李氏一族最擅長的是尋礦,敗在父王手下也是常理,只是這一次皇上下令要攻打的卻是......卻是襄州?!?/br> 襄州乃一交通要地,不但運河從襄州的主城襄陽城經過,便是襄陽本身就連接了好幾個州的直通官道,許多行商都從那里行走。 由此,也能看出先帝對蘇瑞睿的寵愛有多深。楊老太君心中一急,頓覺昏天黑地,若非一旁伺候著的木柔桑眼明手快,她老人家險些一個跟頭栽倒在地上。 “祖母!” 楊子軒忙急奔過來扶住她另一側,而楊君義與楊君輝這才反應過來,一時一屋子的人都圍著楊老太君,吵得木柔桑頭疼不已。 “娘,你身子骨可是不大好?要不給你請個太醫來瞧瞧?” 楊老太君一時怒急攻心,壓了許久的火終于噴出來了,一口老血直接噴在了楊君輝的身上。 嚇得一向淡然處之的木柔桑都慌了手腳,她扭著朝屋內的丫頭們怒道:“都是木頭,還不快去把老大夫請來?” 今日亂事連連,一事接一事便沒個好事。 楊老太君能一直穩于泰山,也是因為楊君華就在京郊的營中,便是真有個什么急事,也能隨叫隨到,哪知...... 楊君義此時跳出來說道:“你們都是死人啊,還不快把母親扶回房里?!?/br> 楊老太君擺擺手,有氣無力的攤在木柔桑懷中。 此時,腳力最好的春風已經悄悄打來了溫水奉上來。 木柔桑直接裝做沒聽到楊君義的話,就著溫水先給楊老太君擦洗一番。 方才小聲問道:“祖母,要不孫媳先扶您老進去歇歇,今日之事等父王回來了再議?!?/br> 楊老太君無比擔憂地搖搖頭。 楊子軒忙把溫好的參茶遞給木柔桑,示意她拿了銀匙喂給楊老太君吃。 又在一旁勸道:“孫兒已經打發人去請老大夫,祖母也莫要擔心,父王長年駐守邊關,帶兵打仗乃是常事?!?/br> 楊老太君歪在椅子上,由著木柔桑小心的喂了幾口上等參茶,方才慢慢緩過氣來。 一邊落淚一邊道:“你還小不懂啊,宮里的娘娘指望的便是你父王,咱們楊氏一族如今最有出息的也就他了,萬一他有個好歹,若是皇上借機奪了他手中的權,咱楊氏一族便也走到頭了?!?/br> 木柔桑端著參茶的小手一顫,她突然覺得這話從楊老太君的嘴里說出來,話里的意思太過沉重。 楊子軒心頭也是一緊,忙道:“祖母只管放心吧,襄陽王一慣愛民如子,又是個懂得重用子臣的,想來與父王不一定會戰起來?!?/br> “太貴妃娘娘還在宮里頭瞧著,無論襄陽王是勝又或是敗,最后要吃掛落的必是我兒??!” 這才是老太君最擔心的事,皇家人的心思最難揣摸,一個稍有不甚便要人頭落地。 楊子軒一時也無詞以對。 襄陽王手下兵力如何,他是又豈會不知? 只不過他愿就是蘇瑞睿的暗釘,與楊君華是對立派。 而蘇瑞睿能知道許多營中布局之事,便是由他傳出去,如今真到了這節骨眼上,他的心情也十分矛盾。 一方面楊君華固然不是個好父親,但他知道事情真相后也補償了自已,且大周人最看重孝大過天。 但另一方面蘇瑞睿與他同樣有義。 在他人生最無望時,當時還沒有封藩王的蘇瑞睿卻愿意不介意身份,禮賢下士,當時,他還只是個一無所有的毛頭小子。 而如今,他已是身纏萬貫的人上人,更是娶得貌美嬌妻。 楊老太君這一病,分家之事便不了了之。 老大夫后來到是瞧過了,也只是說怒急攻心,堵著的烏血吐出來反而是好事,又開了溫補的藥方仔細交待了,這才拎著藥箱子走人。 楊君義與楊君輝見楊老太君真病了,也知這次是撈不到好了,拍拍屁股兩家人都很快閃人。 只留下楊子軒與木柔桑在楊老太君這邊,至于楊子智,在聽說楊老太君被氣病后,過來瞧了一眼,還嘻皮笑臉地說道:“祖母,你這回沒力氣罵我了吧!孫子去外頭給尋些開胃口的東西來?!?/br> 隨即也跟著閃人,等他再次出現在楊老太君跟前時,已是三五日之后了,此乃后話。 蘇婉兒因為貪墨公中銀兩及與那些房契、地契之事扯不清,楊老太君沒有發話,連同她的四個丫頭便被一直安排在西廂房住著,也不拘得緊,只是出不得楊老太君的院子。 而楊老太君在等眾人散了后,瞧到只有楊子軒小兩口個挨個的靠在一起,陪坐于腳榻前小憩,她看得老淚縱橫,還好有這小兩口給她這老太婆點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