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錢不夠,是你的問題,于副場長?!睏钋镨荒樇傩Φ溃骸澳銊e忘記了,翟書記讓你來,是負責養殖場日常運作以及解決場里內部問題的,我只是負責生產任務?!?/br> 于聰楞了一下,忽然笑起來,“楊場長,我發覺你挺有意思的,可惜啊,你已經結婚了,還是軍嫂,不然就你這種潑辣有主見的女性,最對我的胃口,我少不得追追你?!?/br> 楊秋瑾冷哼:“說得我好像沒嫁人,就會看上你似的,你要沒事做,趕緊錢款落實下來,管你跟你農場要還是去銀行貸款,總之,一個星期之內,務必把錢拿到手。我相信你一個從首都來的大學生,要款的本事是有的,要沒有,說明你干不下這個副場長?!?/br> 這又是威逼又是利誘,還給他戴高帽子,于聰想不干都不行。 他無奈的嘆氣搖頭,嘴里嘟囔:“我怎么就這么想不開,要離開清閑的油田,來這偏僻的養殖場鍍金找苦吃?!?/br> 找農場要錢,以翟書記那摳門的性格,肯定要不了多少,于聰只能從銀行里貸款,還得自己做擔保,要是養殖場虧了還不上債,還得他自己頂。 他越想越虧,不是說好他到養殖場做甩手掌柜的副場長嗎?怎么搖身一變,他負責場里所有的事情了。 那邊于聰的懊惱,楊秋瑾不知,她這會兒全身冒汗的割著麥子。 八月的天兒如火如荼,天山農場的麥子熟了,成片金黃的麥子綿延看不到頭。 因為鄭教授、蔡教授以及其他一眾農業專家這幾年不斷研究改造糧食種子,如今農場種下的麥子成熟后顆粒飽滿,掛t穗度高,適合邊疆的堿性土壤生長,產量比之前的麥種提升了兩倍,一下轟動了阿瓦農場,還有附近的農場,都紛紛派人來參觀學習。 麥子成熟,最重要的就是收割、脫粒。 天山農場是附屬農場,不像阿瓦兵團有錢買國外最新的機器收割,天山農場目前收割全靠人工。 放眼望去,一望無際的麥田里,全是農場職工、知青,還有下放的各種成分不好的下九流份子,揮舞著鐮刀割麥。 楊秋瑾的養殖場作為天山農場的副廠,在農場搶收的情況下,她們養殖場除了留守的工人,其他人都被翟書記借去收麥。 太陽高掛天空,周圍的人都頂著大太陽,揮舞著鐮刀,在太陽底下揮汗如雨,刷刷刷割著麥子。 割下來的麥子,有分工不同的職工,快速把麥子抱去路邊等著的成排拖拉機,等拖拉機一裝滿,就突突突的開往農場倉庫前平整的麥場上,進行卸麥,脫粒,晾曬。 秋收是一件大事,盡管邊疆地區少雨,但作物成熟了,骨子里就勤勞的華國人,是不會讓它們爛在地里的。 在大家都在忙碌搶收的情況下,楊秋瑾也被感染,她深知道麥子從播種到成熟多不容易,能早點將糧食收到倉庫里,對大家來說都是迫不及待的大事,她手下鐮刀嘩啦啦割個不停,麥子成片倒下。 她割得又快又好,麥子倒地之后,飽滿的麥粒還不會散落在地里,負責抱她捆好麥子的男知青,不斷夸獎說:“楊場長果然是新時代勞模,你不僅養殖場干得好,麥子也割得好,我真佩服你?!?/br> 楊秋瑾擦了一把臉上如水流的汗,抿嘴笑了笑,“不要再夸了,再夸我就要膨脹了,干活更起勁,那些女知青看見我割得飛起來,為了攆上我,不得也飛起來?!?/br> 現如今,國內的斗爭形式雖然還在持續,但遠沒有前幾年那么嚴重了,天山農場每年都會有新的知青來支邊干活,她們跟前幾年來的老知青們一樣,熬過最初的不適應,現在都是勤快干活,力爭上游,往勞模上靠。 只要有人在前面飛快的割麥子,這些知青們不甘落后,都是拼了老命割著跟上。 男知青聽得哈哈大笑,心知大家頂著38.9度的高溫,高強度割麥子是一件要人命的事情,要真往死里干,不說中暑嘔吐暈倒,就是直接曬死的都有,也就沒再夸贊楊秋瑾,該干嘛干嘛。 一連忙活一個多星期,天山農場種植的好幾萬畝麥子,總算被搶收完,楊秋瑾也被曬得脫了一層皮,累得躺在家里,做什么都沒勁兒。 陳天佑看她累得不輕,很懂事的放學回家做完作業后,給她捶背捏肩。 李秀娥則在廚房里煮一鍋濃稠的紅薯稀飯,弄些一些爽口下飯的涼拌黃瓜、從泡菜壇子里抓了些泡姜、泡豇豆、泡蘿卜、泡辣椒,切塊加紅油拌好,再拿楊秋瑾從養殖場里買的子雞做了一份爆炒辣子雞,還擦了些黃瓜絲、胡蘿卜絲拌了一大碗涼面。 本來食欲不振的楊秋瑾,一看到這些全是她愛吃的下飯菜,就著酸辣可口的泡菜、麻辣噴香的辣子雞,脆爽的涼拌黃瓜,連吃兩大碗稀飯,末了還吃了一大碗涼拌,飽得不停打嗝。 陳勝青看她癱在院子中央放著的一把涼椅子上打嗝,好笑的把桌上的碗筷都收拾了,進廚房洗完碗后,走到她身邊說:“秋瑾,跟你說一件事情?!?/br> “什么事情?”楊秋瑾抬眸看他,發現他的神情有幾分局促。 陳勝青握著她的手說:“明天我要去執行任務了,可能有好幾個月不會回來?!?/br> “什么任務要去那么久?”楊秋瑾坐起身來,敏銳的察覺到不對勁,“你該不會要去蘇國,解決安娜之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