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用現在時髦的話來說,她就是“外貌協會”的忠實會員。至少在外觀上,江天佑百分百符合她的要求。 賀敏敏心想撇開利益糾葛后,這場婚姻也不是沒有半點可取之處,至少眼睛不受苦。 江天佑看到她,上前兩步接過點心盒子。 “什么事那么開心?” 賀敏敏笑笑不回答,江天佑露出不解的表情。 “敏敏,跟男朋友出去呀?!?/br> 過街樓下走來鄰居吳會計,熱情地朝賀敏敏打招呼。 老太太手里拿著一根筷子,上面穿著四根油條,一看就是打對面小吃店過來的。 “男朋友來了啊……他怎么好像長高了點?” 吳會計老眼昏花,八百度的鏡片比玻璃酒瓶底還要厚,踮著腳尖把江天佑上下打量了一遍,竟然沒認出他和鄭翔不是一個人。 當然,更加沒認出來他是惠民小吃店的江師傅。 賀敏敏不想節外生枝,也沒多做解釋,和她打了聲招呼轉身拉江天佑離開。 “她是住在我家斜對面的鄰居,退休前在國企當財務科主任,去年老公沒有了。你知道伐,光她家廁所面積就比我全家加起來都要大,退休工資是我媽的十倍不止?!?/br> 賀敏敏告訴江天佑,她家住在小洋樓的二樓,房子被分割成了三塊,其中朝南最大的房間現在吳會計一個人住,房間里還有獨立的衛生間和一個露天陽臺,是整棟樓里唯一一個不用倒馬桶的人家。那間屋子據說是原來的主人房。 另一間朝西南的房間現在是張老師夫妻兩人居住,面積也不小。張家宛如一個公共客廳,附近的阿姨mama們經常帶著玻璃杯進進出出,都是來搓麻將的。賀家姆媽是張師母忠實的麻將搭子,賀敏敏下班回家經??吹剿齻冊谔魺粢箲?。 “據說張家的房子是原來的傭人房。都說資本家沒良心,剝削勞工。怎么資本家傭人的房間那么好?比無產階級工人老大哥住的好多了?!?/br> 賀敏敏憤憤不平。 “那你家呢?” “別提了,原來是個衣帽間,根本不是住人的地方現在住了五個人?!?/br> 賀敏敏沒說自己正是住在衣帽間的壁櫥里,怕被笑話。 “你家到底住哪一棟?” 江天佑被她說得升起了好奇心,上回他送她回家,在弄堂口就被攔截下來,至今也不知道賀敏敏家的具體地址。 “最里面的那棟,涵養邨九號,外墻壁是綠色的那一間?!?/br> 賀敏敏指著弄堂深處的屋頂,江天佑順著她手指的方向望去,淺色的瞳孔微微震動。 “聽我媽說那房子原本是舊上海一個資本家小姐的嫁妝,所以比邨里其他幾棟樓都要來得秀氣點?!?/br> 賀敏敏說的“邨”和“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的那個“農村”可不是一回事。 上海的房子,除了最新出來的一批工人新村,也就是所謂的“新公房”,一般從名字上就能看出高下。 最低一檔是“里”,解放前都是工人、店員、妓女住的。這些房子最早連自來水都沒有,喝的是井水,一直到七幾年才通了自來水。比如江天佑的家就在鴻慶里。 稍微高級點的“坊”,自帶水電煤和車庫,一般住在里面的都是文化人。 再高級點就是賀敏敏他們住的“邨”了,別看名字帶個“邨”字很是土氣,解放前都是花園洋房,大老板乃至軍政要人才住得起。 當然也有住公寓樓的,比如張愛玲就住在常德路的愛丁堡公寓。此外還有武康大樓,黑石公寓等等……李婉儀家也住公寓,小時候到她家去玩,賀敏敏最羨慕她家里有抽水馬桶。 上海男女談戀愛,第一次見面都會互相試探對方是住在哪里的——是上只角還是下只角,是鐵路南還是鐵路北,在蘇州河的南邊還是北邊? 一般來說,上下只角極少通婚,鐵路南北更宛如天塹。驕傲的“城里人”堅信,過了鐵路統統都是鄉下。 至于居住著大量鹽城、泰州移民的蘇州河北面更是被人污蔑為“蘇北”“江北”,這里的小伙子根本沒有資格肖想“上只角”的“正宗上海小姐”。 當年賀敏敏的哥哥賀健娶了家住楊浦區定海路的魏華,一度讓賀家姆媽非常郁悶,覺得非常丟臉。鳳英阿姨甚至揚言,說她寧愿女兒嫁給外國人外星人,都不可以是“下只角”的“江北人”。 “九號樓……綠寶石?” 江天佑脫口而出。 “是啊,大家都叫那棟樓‘綠寶石’。因為它不但墻壁和屋頂是綠色的,夏天的時候整個外立面都綴滿了爬山虎,遠遠望過來,就像是一顆綠瑩瑩的寶石?!?/br> 雖然自己只能住在綠寶石的壁櫥里,但賀敏敏依然滿心自豪。 “阿天,好婆年輕的時候,就住在對面的那棟‘綠寶石’里?!?/br> 江天佑想起好婆從小到大無數次對自己說的話。 “那是你太外公給外婆的嫁妝。你mama就生在這那樓里,后來,你也生在那棟樓里。就是不知道,你自己的小囡會不會生在那里了……” 好婆說這句話的時候無限感慨,眼中含淚。 “綠寶石”對江天佑而言,是一個明明觸手可及,卻又遙遠的夢,屬于童話故事。 他無論如何都想不到,有朝一日自己竟會和住在“綠寶石”的姑娘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