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作者有話說】 今晚還有一更,我真勤勞嘿嘿嘿 ◇ 第50章 風雨欲來 李屹撫平衣襟上的褶皺,抬腳進了翰林院。 這些日子謝霖要他每隔兩日去一次趙太傅那里,接受教誨,也幫著做些事情,縱然他心中實在不愿離開謝霖,只可惜先生去意已決,李屹只好在自己仍能陪在他身邊的時候,盡可能地照料好謝霖的身體。 邁進湖畔方庭,遠遠便見謝霖已經坐在堂前,李屹加緊兩步上前拜下行禮,只是身子伏低,卻久久沒有聽到起身的命令。 李屹心中一凜,面色不動,一直等著謝霖讓他起來。 等了好久,終于是聽到謝霖開口:“起來吧?!?/br> 聲音平淡如常,若不是剛剛過分久的沉默,李屹還聽不出有什么問題。 少年站起身來,沒有先生的允許不敢去旁邊坐下,便直直地立在堂中。 謝霖抬手從桌上拿起幾張折本,示意李屹,眸中滿是失望:“我想先聽聽你的解釋?!?/br> 足足七封參奏,全在講同一件事,縱然沒有圣上明確的批示,可也不該不向謝霖交代,這不是李屹會犯出的愚蠢錯誤——只能是故意知情不報。 謝霖相信李屹不會包藏禍心,只能是有自己的原因,于是縱然失望,他也想先聽李屹解釋。 風過堂前,吹起少年雪白的衣袂,李屹直挺挺跪下來,仰頭望著謝霖: “學生有罪,請老師責罰?!?/br> 謝霖沒有說話,只是等著他繼續說。 “在見到第三份文書的時候,學生就想上報先生,只是那天夜里,平王殿下連夜前來……” 李屹從來都看不慣紀淵,不論是從前在王府欺辱謝霖,還是后來謝霖明明都搬出來了,卻仍糾纏不清,所以那天夜里紀淵來找他的時候,李屹甚至還想閉門謝客。 只是那人畢竟是個王爺,家中父母知道了來人身份,更是不斷要求李屹將王爺接近門來,他只好見了紀淵一面。 紀淵當時十分著急,開口便直接詢問李屹是否收到關于市井反書的折子,這些事情輕易都不得外傳,于是李屹沒有開口,只冷冷看著他了,紀淵也沒有追問,只是囑咐他: “之后或許類似的折子,勞煩你不要交給謝霖,只按正常流程處理就好?!?/br> “為什么?” “養之重憂慮,這一事關乎故人,擔心他顧慮傷身?!?/br> 提及謝霖身體,李屹自然重視,他繼續追問了幾句,紀淵只簡單回答,最后說到: “這事與他無關,本王知道他正情愿前往北境,正好送他出去躲個清凈?!?/br> 那夜紀淵神情焦急,面色凝重,想必事情確實麻煩,李屹大概摸清一二,又考慮了一晚上,終于是決定同紀淵合作。 果不其然,那日之后的折子來得愈急愈多,李屹便全都悄悄壓下了,更不知道紀淵用了什么法子,謝霖始終保持上朝,也沒有旁人向他提及此事。 居然真的一直瞞到現在。 解釋完,李屹伏下身去,靜靜地等謝霖的審判。 畢竟是自己最信任的學生背叛了他,不論理由是什么,先生心中總是不好受的。 空氣又凝滯了許久,謝霖慢慢接收著李屹交代的信息,過了好久,終于反應過來,他不知該如何面對李屹,雖然有所隱瞞,但初心卻是擔心自己,他不由懷疑自己是否過多地在學生面前表現出脆弱的模樣,居然讓李屹如此憂慮。 面對這種與親近之人之間的矛盾,謝霖總想著回避——他沒再多說,只是讓李屹起來,再將現在他知道的所有事情交代清楚。 事情很簡單,最開始只是簡單的市井輿論,只是這個小官機警,抓住源頭的書籍,開始不斷調查,三五封折子遞上去了,圣上雖沒有批復,卻不一定就不知道此事——甚至可能知道的比這折本中查出的還要多。 書中內容主要以江北疫疾為始,言朝中尸位素餐,中宮早應易主,甚至還隱晦地點出了新主為誰——這才是關鍵的部分,著書人沒說明白,引用星宿方位,只言片語,留下充足的想象空間,比起真心批判朝廷,更像是等著某些人慌亂后對號入座的無餌魚鉤。 陳定和與謝霖關系親密,若是順著著書人去盤查,自然會找到謝霖身上,更不要說他在陳定和離開京城后,還曾找機會與他互通書信,雖然只是報個平安,但依然是可以被人拿出來做文章的錯誤。 至于“中宮新主”自然不可能是謝霖,當年幫助陳定和逃脫死刑,如今又掌有政權,風頭正茂的候選人,只能是紀淵??v然謝霖和紀淵婚內關系不好,可一榮難說俱榮,一損卻定然俱損,所以那天見到紀淵,男人才是一副疲憊的模樣。 至于圣上為什么不予追究,也不批復,只是任由底下的人調查,或許是留出空間讓相關人員有所準備,或許只是在等一個時機。 就像一個蓄勢爆發的炮仗,火藥蠢蠢欲動,不斷變化,就等累計到某一刻,將紙殼炸個粉碎。 這件事只要紀淵行差踏錯一步,不要說來日登基,能不能保命都是難說,都已經如此自身難保,紀淵卻還想著將他先送到北境,叫他躲過這陣風頭。 謝霖謀算著,緊緊皺起眉頭,想明白這個陷阱,抬起頭來,望向李屹。少年雖然挺直腰背,想必希望在老師面前表現出自己能當一面的可靠模樣,卻依舊在來回轉動的眼珠間暴露了他的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