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6節
她稍微沉默了一會,起身走向了自己的房間,這就像是一個邀約那樣! 工人笑著跟著走了進去,只不過這兩人并沒有意識到,如果他們不想被人看見,應該關閉觀看狀態。 于是一場史無前例的宇宙成人秀在直播臺上演,人們對那種頂一下能把人頂飛起來的過程充滿了期待! 他們也想上去試一試,在他媽月球上來一發是什么感覺! 科學家起身回到了自己的房間里,開始在筆記本上記錄一些內容,他把雕像的一些細節都用鉛筆繪畫在了筆記本上。 其中還包括了許多尚未破解的象形文字。 一切,都看起來非常的正常,就如同地面人們認為的那樣! 人們在月球上的生活讓地面上的人們都陷入了一種癲狂在會中,“去月球”已經成為了社會中上層喊得最響亮的口號。 很多人都在向全球通集團打電話,寫信,希望他們能夠開拓更多的月球項目。 比如說月球房地產項目,他們愿意花錢在月球購置房屋,并搬遷到月球上去生活。 當然全球通集團也順勢提出了“開發翠星”的項目和計劃,這也吸引了一大批人的注意力,包括了剛剛不得不低頭的聯邦資本集團,以及集體沉默的赤道資本集團。 “翠星的環境很惡劣,但它具備了生命生存的必需物質,水?!?/br> “水對于人類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物資,生命想要延續就不能缺少它?!?/br> “其他的問題我們都可以解決,但水,只能依靠宇宙賜予我們?!?/br> “我們在月球的基地規模不會維持的很大,我們會把更多的力量用在發展翠星基地上,比起移居月球,我更希望人們去翠星生活?!?/br> “它離我們這里足夠遠,即便這顆星球發生意外,也不會對翠星造成任何的威脅?!?/br> “其次我們不能只停留在地星和它的衛星上,我們應該去探索更遠的宇宙?!?/br> “這就是我們邁向宇宙的第一步!” “它會成為人類第二故鄉!” “五年內,我們就會開啟翠星移民計劃?!?/br> “它會像兩百多年前的聯邦一樣,充滿了機會和財富!” 隨后林奇向這些人展示了全球通集團最先進的運載火箭,只需要一年多時間,它就能承載更多人和物資前往翠星。 甚至在技術持續進步之后,這趟旅程會被縮的更短,也許幾個月的時間,它就能夠去一次翠星! 這和大航海時代人類對大海的探索,幾乎沒有太大的區別! 一時間,沉悶的人類社會,似乎變得格外活躍! 第2956章 八月底,第四次向月球發射火箭似乎已經不能夠繼續讓人們驚嘆了。 連續三次登月,以及月球基地的初步建立讓人類開始習慣用“宇宙種族”來標榜自己。 更多的物資以及一個實驗性的返航火箭也被送到了月球上,他們計劃把一個外星怪物送回地星進行解剖,從而獲取一些外形怪物的生理構造情報。 這是一份并不容易的工作,好在大家都克服了所有的問題,依舊是直播,火箭快速的噴射著藍色的火焰消失在天空之中,但電視臺的收視率卻不是很高。 這幾天社會上突然出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新聞,一個普通夫妻的孩子因為基因缺陷,已經站在了死亡的邊緣。 小男孩只有五歲,正是一個很奇妙的年紀。 他看上去似乎懂得不少東西,還知道安慰哭泣的母親和憔悴的父親,也知道向媒體露出天使般的笑容。 在人們談及他的病情時,他能夠很豁達的說如果他沒有挺過去,也只是回歸了神的懷抱。 他會在那里幸福的生活下去,在天上注視著地面上的父母。 記者們問他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他的回答是“希望我死后爸爸和mama不會因為我的離去而痛苦太久”。 他的出現容易共情的底層社會集體破防了,聯邦的一些比較知名的醫療機構認為他的疾病沒有救治的意義。 首先是醫療集團對基因疾病的病發原因并不了解,同時也缺乏任何有效的手段,并且已經發現的一些病例,都非常的個性化。 簡單一點來說研究這個東西沒有任何意義,因為每個人基因問題的表現都是無法預料的,發展的趨勢也是無法猜測的,唯一能夠確認的就只有結果,痛苦的死去。 研究基因病的費用很高,高到了普通的有錢人都支撐不起的程度。 并不是說需要用到的藥物很貴,而是人工很貴。 請兩名基因方面的專家以及一個完整的團隊,去針對一個特殊的,不具備廣泛性的病例進行研究醫療對策,僅僅是這些人的薪水就不是一般人能支撐得起的。 還有各種儀器的使用費用,場地費用,材料費用,甚至是一些超出道德標準的材料費用。 林奇的秘書的孩子有基因病都無力承擔藥費,更別說一個普通的家庭了。 這個孩子之所以能夠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一方面是孩子很可愛,也很懂事。 人都是看臉的動物,一個小黑狗子就算再怎么慘,也不會讓文明人有感同身受的情緒。 其次,媒體大范圍大肆的報道,也是引發了人們關注狂潮的主要誘因。 人是群體性的社會動物,只要有足夠多的人開始關注,那些本來不關注的,也會很快跟進。 否則你就沒有話題和你的朋友們交談,在他們交流時也插不上嘴。 因為這個孩子的問題,一個有關于基因編寫的話題,也正在悄然的成為熱門。 “這幾年發生了很多的事情,世界完蛋了,冰川時代到來了,我們登上了月球,甚至在月球上發現了外星人?!?/br> “在十年前我們認為一切都不可能” “現在我聽說有醫療機構可以對基因進行編寫,特別是對胚胎的基因,你能和我們說說,這意味著什么嗎?” 作為目前全世界收視率最高的黑石電視臺的王牌時政類節目,它的受眾人群多到數不過來。 僅僅是開播第一時間,具有統計基礎的反饋信息里,收視率就超過了百分之四十,在全球范圍內。 這個統計不一定準確,可哪怕把它的數字減少一半,也意味著全世界此時每十個人中,就有兩個人在觀看節目。 這次受邀前來的嘉賓是一名在尖端醫療領域里非常有名氣的醫生,特別是在基因領域。 他只是坐在那,就有一種技術成功人才的派頭,自信,從容,這也是聯邦人們都在追求的寶貴品質。 雖然大多數人都不具備這些。 醫生用一種人類理想中柔和的聲音說道,“如果你關注了最近的新聞,就一定知道那個有基因病的孩子?!?/br> 主持人點了點頭,他繼續說道,“其實這些基因缺陷在他還只是它的時候,就以一種隱性的方式存在于它的基因鏈里?!?/br> “基因缺陷就像是一個不定時炸彈,你不知道它什么時候就會爆炸,也許是下一秒,也許這輩子都不會發生意外?!?/br> “如果不變成顯性的,不發作,那么這些人就會和普通人表現的沒有任何區別的工作,生活?!?/br> “可一旦它變成了顯性的,病患立刻就要面對最痛苦的疾病,生理上的,心理上的?!?/br> “基因編碼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在我們對一些動物的胚胎進行編寫時,我們剔除了這些動物先天上的一些缺陷?!?/br> “而結果也讓我們非常的欣喜!” “它們變得更加的聰明,更加的強壯,更善于學習,同時沒有了生理上的缺陷,也沒有基因上的缺陷?!?/br> “如果這項技術用在人類的身上,那么我們的孩子會比過去任何一個時期的人類都更健康,更強壯?!?/br> “我們可以針對性的調整他們的膚色,決定他們是否有一頭漂亮的長直發,或者是自然卷?!?/br> “可以決定他們的身高,生命中最大體重,體脂率,決定他們的胸圍,勾八的長度,甚至是乳暈的顏色我們都可以自己做決定?!?/br> “生孩子,不再是一個充滿了不確定風險隨機性的事情,它會變得更美好,因為我們的孩子會更加的完美!” “誰不希望一個沒有任何缺陷,又充滿了人類已知優勢的孩子呢?” 醫生的話讓主持人以及屏幕前的民眾們都久久說不出話來,主持人過了十多秒才反應過來,“你的意思是說,你們已經掌握了拼積木的方式去改造人類基因的技術,是嗎?” 醫生歪著頭想了想,“雖然表達得不太準確,但大致是如此?!?/br> “去掉壞的積木,放上好的,這就是我們的新技術和新工作?!?/br> 主持人嘴巴一直保持在合不攏的狀態中,“可是……決定生命是怎樣的,一直都是天主的工作……” 在圣經教義中,天主會賜予每一個夫妻新的生命,如果按照這些經義來看,其實每一對夫妻都生出了一個不屬于他們的孩子,有時候這么想挺驚悚的。 但不可否認的是,人們一直也是這么認為的,至少前半部分是如此。 天主決定了一個孩子未來的發展和成就,這是它的工作。 現在,這份屬于天主的工作被人類拿到手了,這讓很多人都有些不適應。 醫生立刻反駁道,“如果你說的天主是指月球上那些怪物的領導者,我認為基因科學的進步實際上是從怪物首領的手里,奪回了原本就應該屬于我們的權利!” “我們決定我們的后代會怎樣,這難道有什么不好嗎?” 主持人問道,“你們考慮過這里面涉及到的道德風險嗎?” 道德風險是一個很有趣的詞,它沒有任何的邊界感,可以用在任何的問題上,并且只要有人反對,就有成立的可能。 醫生并沒有被刁難住,“什么是道德風險,你認為的道德風險又是指什么?” 主持人被問的無話可說,這種尖端科學她了解的不多,哪怕真的存在道德風險,她也不知道是哪些。 醫生不給她更多的時間和說話的機會,繼續說道,“月球上的那些東西就在我們的眼前,我們都能看得清楚?!?/br> “在我們走向宇宙的過程中我們會面臨很多挑戰,我們需要更健康的下一代,而我們的下一代也需要更強壯的身體和身心去迎接艱巨的挑戰?!?/br> “我無意冒犯任何人,我們不能總是把希望寄托在發生奇跡這件事上?!?/br> “編寫人類的基因,讓人類走上快速的進化之路,我認為對我們來說非常的重要,也有意義?!?/br> 他說著又笑了笑,“而且我相信很多人會接受并且加入進來,你希望你的沒有經過基因改造的孩子,和那些經過基因改造的孩子競爭嗎?” “也許他們并不會感謝你們給了他們一個有基因缺陷,或者又是一點也不明顯的身體?!?/br> “在殘酷的生存當中,他們一丁點的優勢都沒有!” 節目播放出去之后引發了巨大的反響,“基因改造”這個詞,也是第一次的進入了人們的視線和討論當中。 隨后一家醫療機構宣布招募一百對夫妻進行實驗,其中五十對夫妻將會生下自然孕育的孩子,而另外五十對夫妻,他們將會生下經過基因改造的孩子。 宗教人士強烈的反對人類再一次篡奪神明的權力,但他們的反對除了讓新聞熱度更高一點之外,并沒有起到任何的作用。 與此同時,另外一家醫療機構向外宣布了基因克隆技術,當然他們不會告訴人們他們在赤道線的基地內的培養袋里已經培育了成千上萬的克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