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密碼 第1971節
大家輕聲笑著,顯然每個人都認為這不可能。 國際事務部部長繼續往下說,“他們還提出了要和我們建立貿易的邀請?!?/br> 目前彭捷奧帝國還是被排除在了世界發展委員會之外,同時幾乎大多數商品都對彭捷奧禁運,這意味著他們不再能夠花錢去購買他們自己沒有的東西。 特別是高科技方面的東西,幾乎完全禁運,連收音機都在禁運名錄之中。 除此之外,彭捷奧帝國在出口方面也顯得很萎靡。 當然這其實也和聯邦之前的布局有關系,世界發展委員會有一個“內循環”體系,成員國之間互相出口進口,只有成員國不能提供的商品,他們才會從外部進口。 聯邦作為最大的貿易出口國,除了資源方面的東西之外有可能夠不上,其他產品,從粗加工到精加工到成品,聯邦都有出售。 而且世界發展委員會內部已經在一些工業領域完成了標準的統一,外來加工件根本進不來這個領域。 因為世界發展委員會內的貿易量不斷升高,越來越多的中立國家開始加入,這也讓彭捷奧在國際貿易方面受困嚴重。 他們想買的東西買不到,想賣的東西賣不掉,正處于無法解決的困境當中。 最簡單的解決方法,其實就是也加入世界發展委員會,不過很明顯聯邦不會同意他們這么做。 所以這也是來談判的原因之一。 至于加強民間方面,比如說文化方面的交流只是為了最后什么都達不成,用來敷衍民眾的。 到時候在文化交流方面大吹特吹,民眾們就會覺得這次交流是成功的。 康納征詢了一下其他人的想法,大多數人都認為現在不是和彭捷奧帝國建立貿易關系的時候。 國際事務部的部長也這么認為。 “彭捷奧國家體制和社會形態和我們截然不同,他們有很強的凝聚力,一旦我們松開了一條口子,他們很快就能從中獲利?!?/br> “我很擔心這會加速他們經濟方面的復蘇,一旦他們的國力開始回升,我們很難不考慮他們是否會再次發動戰爭的意愿?!?/br> “所以我的看法是暫且不贊成他們提出的貿易許可?!?/br> 康納也點了點頭,他也認為國際事務部的部長說得很對。 康納不是一個有很大才華的人,他不是某一個學科的教授,更不是某一領域的專家。 但他也有一些自己的優點,比如說他知道自己不擅長的東西,就會從其他人那尋求答案。 他瞥了一眼林奇,“林奇,你是這方面的專家,談談你的看法?!?/br> 有《金融戰爭》《經濟戰爭》《危機論》等理論“奠基”,任何人都不敢小瞧林奇在金融經濟方面的能力。 林奇說了一個和大家截然相反的看法。 “我認為我們可以適當的開放一些貿易許可,但是必須有一個前提——” 他看向了康納,表情很認真,“讓彭捷奧方面完全開放市場給我們,他們不能要求我們和他們貿易的同時,還拒絕我們進入他們的市場?!?/br> “所以只要他們能夠答應,我認為我們也可以作出適當的讓步?!?/br> 有些人立刻就皺起了眉頭,康納就像是個傻子一樣直接問道,“這么做有什么好處?” 他從來不會掩飾自己的無知,而這恰恰是聯邦總統最寶貴的品質之一。 只有不掩飾,他才不會亂來。 有時候康納很蠢,但蠢得很有意義,也很有價值。 林奇的回答也很迅速,“這樣我們就更容易控制他們市場和經濟,就像我們對北邊的那些人做的那樣?!?/br> “精神財富雖然重要且寶貴,但愛國不能讓他們的人民吃飽飯,穿暖衣服?!?/br> “向現實的生活低頭可能會讓他們覺得有點羞恥,有點慚愧?!?/br> “可很快吃飽穿暖所帶來的滿足感,就會讓他們忘記這一切!” “如果他們的人民站在我們這邊,我們還需要擔心什么?” 第2410章 納加利爾和馬里羅兩個成功且成熟的市場為聯邦帶來了極大的好處。 利潤,財富,這些都還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一種看不見的“侵略”,是一種認同,是一種無法擺脫! 這兩個國家現在的人對聯邦的文化都高度認同,大約百分之八十三的年輕人的理想,都是拿到聯邦的公民身份。 聯邦甚至在納加利爾和馬里羅建立了免費的初級教育,孩子們不需要花一分錢就能上學。 他們從一開始學習的就是以聯邦文化為核心,甚至可以說是以“我是聯邦人,我驕傲”為核心的教育。 在各種課文,兒歌,甚至是游戲里,都能體現出這一點。 所以新生代的年輕人們對聯邦的認同高得難以想象! 這不是聯邦政客們的幻覺,這是已經發生,且的確按照最初設想所發展的事情。 每天納加利爾和馬里羅的關口都會有大批的人群咨詢關于加入聯邦,以及移民聯邦本土的事宜。 有機會這么做的,是極少數,很少很少的一批人。 但媒體會持續的報道這些事情,某人因為努力的工作,通過工作實現了自我價值,然后成功的移民到聯邦,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聯邦人。 媒體會鼓吹這些事情,在納加利爾和馬里羅還有一檔節目就是專門介紹那些移民后的人的生活。 其實這些“樣板人”的生活并不算特別的好,不過大多數都能找到一份普通的工作。 每個月能拿到四百多塊錢的工資,如果他們運氣不錯還有可能會和同樣的移民裔結婚,并收獲更多的收入。 這對當地人的吸引力很大,在他們眼里,移民并且成為聯邦人,等于過上幸福的生活。 他們不太能看得見那些移民裔受到的歧視,或者根本不信,或者不在乎這些。 錢,生活,身份,這才是關鍵! 這也是聯邦政府這些年來不斷強化的信息,讓“成為聯邦人”成為了年輕人們不能動搖的信念! 對于現在的納加利爾人來說,誰是統治者已經不重要了,他們在乎的是誰能夠讓自己賺更多的錢,誰能讓自己實現自我價值,然后移民鄰邦。 過去的納加利爾人其實沒有太多的欲望,因為他們本身也沒有實現欲望的能力和方法。 大多數人吃飽了就躺在門口的地面上望著來往的行人,因為這些人賺不到錢,所以他們也不想賺錢。 有吃有喝,餓不死,對他們來說就是生活。 但隨著聯邦人的到來,大量的工作機會和漂亮好看且吸引人的商品出現,原本簡單的社會階級開始變得復雜化,開始有更多的層次。 人們的欲望被金錢激發出來,當他們發現到有更多好享受的東西時,賺錢的欲望就誕生了。 有欲望,有動力,就要按聯邦人的規矩來。 林奇要求徹底打開彭捷奧市場,倒是一個不錯的好主意。 加上現在彭捷奧帝國內部因為戰爭失利導致的意識形態沖突正在加劇,聯邦文化和聯邦特有的意識形態進入,會為彭捷奧國內的矛盾增加一抹靚麗的顏色。 康納和閣員商量了一會,把這一條記入了談判的內容中,并且作為“底線”去和他們談。 康納準備了兩天的時間,然后開始和彭捷奧的代表團談判。 林奇作為總統府特別顧問,也參與到談判當中去。 他坐在康納右手邊第三個位置上,這個位置的排序其實已經非??壳傲?,同時反映出康納對林奇的重視。 不過好在康納出席的談判只在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簡單一點來說外國使團來了,規格也比較高,所以康納處于東道主的角色,會露個面。 然后剩下的過程中就是使團和內閣,和國會去談,談到最后不管想要的和不想要的都談好了,康納作為聯邦總統會在最后簽署條約的時候出現一下,以表示對整個過程以及結果的尊重。 林奇也只需要在電視上露兩次面就行了。 這次露面并不是那種大家坐在一溜長椅上的那種排位,而都是獨立的沙發,康納在前面,他們在后面。 彭捷奧代表團的團長是一位皇室親王,他們的皇帝陛下非常想來,但因為國內的一些問題來不了。 為了讓康納感受到他對和平的熱愛,以及對目前國際形勢清楚的認知,他特意讓親王送來了一個錄像帶。 他在錄像帶中為沒有能夠促成聯邦執行表示了非常的遺憾,同時親切的問候聯邦新一任總統康納先生以及其夫人,同時盛情邀請康納及其妻子到彭捷奧做客…… 總之,他不能來很遺憾,這不是他本意。 但是不是真的來不了,還是一個巨大的問號。 從林奇的角度來看,這位皇帝陛下恐怕不敢來才是真的。 康納對這位皇帝陛下未能抵達聯邦也感到了由衷的遺憾,聽他的說法讓人覺得他和彭捷奧的皇帝陛下應該有非常好的私交,好得就像是一個人。 如果再能擠出一點淚水來就更好了! 可惜,這些都是政治。 政治復雜的本質中就有這么一項——欺騙。 枯燥的國事洽談。 很多人會覺得在這么嚴肅的場合中參與能夠影響到世界格局的磋商會議,應該是一件很特別的事情。 但對林奇來說,他不止一次被攝像頭捕捉到打哈欠的畫面,稍微有點尷尬。 主要是時間拖得太長,而且說的都是一些沒有什么營養的話。 目前從康納“對”皇室親王的地位來說,他們絕對不會向彼此承諾任何事情,所以他們都在自己說自己的,雖然看起來像是在溝通。 但其實每個人都在主張自己的觀點,而不是去應對對方的觀點。 普通人看不清楚的可能會津津有味,但對林奇來說,枯燥得讓人打瞌睡。 并且這樣的會議,要持續兩個多小時,林奇不能走動,不能說話,只能在后面打瞌睡。 每當他打哈欠時,觀眾們就會忍不住笑出聲來。 這可能是最近二三十年里,第一個在如此肅穆的場合下打哈欠的人。 但人們就是喜歡他,不會覺得他玷污了如此特別的場合! 當人們喜歡一個人,至少不討厭一個人的時候,他們就算隨地大小便,也只會讓人想到“這個家伙一定忍不住了”,而不是“他一點素質都沒有”。 結束后康納還是很精神,他是很傳統的那種政客,應付這樣的場合頗有一些心得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