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密碼 第1439節
其次是單兵使用的夜視儀,一整套是一千三百五十塊,凈利潤大約在六百塊錢左右。 不過林奇不說,誰又能知道? 除此之外,珀琉斯贊助了飛行研究所一千萬,主要用于開發他感興趣的兩個項目。 空中照明,以及制導。 前者的開發費用其實并不高,無非就是把轟炸機改一改,然后跑一下風洞,只要不會掉下來,再多給一點裝甲就行了。 它的工作就是一直盤旋,由于本身是不發光的,所以在低空盤旋也沒有太大問題。 至于制導,短時間里基本上沒有什么實現的可能。 可不管怎么說,能白吃一千萬的研發資金,肯定比沒有好。 很快珀琉斯等人帶著樣品回到了軍方,隨后一份新的訂單就落在了林奇的頭上。 聯邦軍方提出了一些改良意見,如果林奇可以完成這些改良,那么訂單就能落在他的身上。 從目前來看,軍方第一批至少需要五百輛發射車,五萬套單兵夜視儀,以及更多更大的,具有對焦和遠視功能的大型夜視設備。 總訂單價超過三點五億。 這么大的訂單肯定還是要走聯邦政府軍費,不可能軍方自己把小金庫里的錢拿出來。 既然需要聯邦政府支付,那就肯定需要特魯曼先生簽字,否則聯邦政府不會批這么大一筆錢。 再次在一張大合同上看見了林奇的名字,特魯曼先生稍稍有些頭疼,“這些東西都是必須的嗎?” 他看著合同上一些他完全看不懂的名詞和內容,一時間也不愿意去一一核對了。 每天他都忙得精疲力盡,他也相信軍方不會那么貪婪。 至少他們不會表現出貪婪的模樣,不會表露在這份合同里,所以就算他一行行去思考,最終也未必能得到什么他想要的,或者不想要的答案。 前來送合同的軍官連連點頭,“它將決定我們目前是否能破開彭捷奧人對我們的封鎖?!?/br> 果然很重要! 特魯曼先生想了想,最終掏出筆批復了自己的意見,他同意了這筆臨時的軍費申請。 國會方面很快就會出款,現在國會老爺們連審核的權力都沒了。 目送軍官離開之后,特魯曼先生拿起電話給珀琉斯去了一通電話,兩人聊起了林奇的這個新訂單。 他也從珀琉斯那邊知道了它的重要意義,它將改變聯邦在夜戰中一直被動挨打的局面。 只要能獲得戰場上的主動權,他們就有很大機會粉碎彭捷奧人陰險被逼的封鎖戰術。 在最后,他漫不經心的,像是無意間想到的那樣問了珀琉斯一個問題。 “別的研發機構中,沒有人在這方面有什么成果嗎?” “我發現我們最近一直在向林奇訂購設備?!?/br> 第1871章 新的政策調整 幾億,十幾億的訂單,讓特魯曼先生心中有一種說不上來的感覺。 這些訂單的金額,太大了。 大到有時候他都覺得不真切! 軍官站在原地沒說話,這不是他這種身份可以開口的事情。 不管是總統,林奇,還是軍方,他都是一個小人物。 軍官的沉默并沒有讓特魯曼先生有多么的不滿,他以前也經常沉默,他很清楚這種沉默并不一定是他真的不想說,而是不能說。 同時他也明白,為什么要給林奇下訂單。 那是因為其他軍工集團在某些技術上明顯地落后于林奇的飛行研究所,連追上的可能都沒有。 別看最近飛行研究所在對外授權第一代戰斗機生產許可,還賣了不少條流水線。 可比起他們正在生產的真正意義上的第二代,參數上差了許多,依舊沒有人能對他們產生危險,包括蘭英航空。 他們都主動避開黑石航空的核心領域,就足以看得出黑石航空在這部分的統治力有多可怕。 特魯曼先生把簽完字的合同遞了回去,“這樣就可以了吧?” 軍官松了一口,結果文件看了看,點著頭說道,“是的,總統先生?!?/br> “如果沒有其他事……” 特魯曼先生微微頷首,軍官離開了房間,也關上了門,辦公室里又回歸了平靜。 但他的內心平靜不下來。 這么多的訂單,不斷膨脹的黑石集團,這背后還牽扯到了幾乎聯邦的各行各業,現在連軍方都和林奇有了較深的關系。 他就像是一個漂浮在布佩恩上空的幽靈,不斷腐蝕聯邦的一切,從這間辦公室,到最底層的民眾,都和他產生了聯系,或者將來必然會產生聯系。 這也讓特魯曼先生滋生出了一種對自己決定的懷疑,真的等到了戰后,一切都穩定了下來時。 他真的可以讓林奇放下手中的權力和影響力,甘愿做一個普通的富翁嗎? 他有那么多錢,那么多人買,他甘心嗎? 這是一個永遠都沒有答案的問題,或者說答案永遠都不會如特魯曼先生所需要那樣,但他又沒有什么更好的辦法。 現在他已經動不了林奇了,因為林奇和各行各業糾纏得太緊密。 要動他,軍方不會同意,黑石集團本身不會同意,圣和會內部也會有極大的意見。 在國會逐漸擁有一定話語權和地位的“約克幫”肯定不會站在他這邊,而新上臺的黨委員會主席,也必然不會站在自己這一邊。 這么一看,仿佛所有人都站在了林奇那邊。 但特魯曼先生知道,自己并不是完全的沒有機會。 當戰爭完全勝利的那一刻,他個人的聲望和威望都會達到頂峰,這個時候誰站在他的對立面上,誰就是聯邦人共同的敵人。 他可以繼續等,因為他還有殺手锏! 其實林奇從來都沒有得罪過他,甚至在他競選總統的時候給予了他極大的助力。 他對林奇產生的危機感,完全是黑石集團造成的。 這是一個擁有自己武裝力量,橫跨多個行業并擁有自己銀行的巨無霸。 一旦他產生了一些對聯邦不好的想法,那么聯邦就會陷入到災難當中,他必須剔除這種可能,哪怕只是可能。 而且不只是林奇一個人,所有的大資本家,都是他的目標,都是他的敵人。 那些資本家給予他的羞辱,他永遠都不會忘記! 也許,是時候作出一些調整了! 總統府以國家安全為理由,推動了一些法規的細則修改,比如說對國內金融行為加大管理控制能力,給金管會更多的權力。 又比如說要求各行各業配合聯邦政府建立行業自律監察制度,建立半官方的監察機構,約束企業的行為。 這些變化都是一些非常細節化的東西,大方向沒有變,所以關注它的人并不是很多。 可這也觸動了一些資本家的心,因為這些變化看起來不起眼,可實際上卻讓資本家們變得有些難受。 原本各種自由的金融手段或者市場手段,現在或多或少的都受到了一些限制。 就比如說企業參與金融運作,以前沒有任何的規定限制,哪怕企業拿出所有錢還去貸款配資,都不會對此多插手。 這是企業自己的權力,他們不怕輸的穿不起褲子,銀行也沒有提醒他們的義務。 可現在這些政策修改之后,企業就必須留下足以維持日常生產經營的資金,剩余的錢才能去參與金融運作。 同時銀行也不能毫無保留的給企業或個人進行大額的貸款和配資。 這讓很多大資本家都很難受。 聯邦的有錢人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搞實業起家的。 這部分人占據了資本家這個成分中的中下層和絕大多數,他們經營著各種各樣的工廠,看起來好像很賺錢,但實際上賺的不多。 所以都是資本家領域里的中下層,也被另外兩種資本家不太看得起。 第二部分是搞金融出身的,這部分也是資本家領域內的中上層。 對他們來說金融市場就是一張大賭桌,盡管風險很大,但是收益也很大。 有可能只是幾天時間,他們賺的錢就是那些搞實業一輩子都賺不到的錢。 不過虧起來也很嚇人。 第三部分,則是橫跨前兩部分的財團,財閥,經濟怪獸。 這是資本家中的最頂層,比如說林奇這樣的人呢。 他們有實體產業,也搞金融,還在一定的領域里玩間接的壟斷。 但不管是第一種資本家,還是最后一種資本家,大財團,他們都會和銀行有很大的聯系。 貸款,抵押,或者其他什么。 任何一家企業都很難離開和銀行的業務,而現在聯邦政府要求對這方面進行修改,改動的不只是普通的金融cao作。 像是企業為了拓展產能的貸款,也被納入了需要加大審查的行列。 簡單來說,貸款和純粹的金融運作,遭遇到了一些麻煩。 但是這些麻煩,并沒有直接的反應在金融市場中,股票依舊每天都在不斷的上漲。 除了少數股票受到影響,隨后又被大指數帶著拉升之外,好像沒有太多的變化。 國際熱錢在有序的流入,加上招商引資等,也推動了整個社會經濟的上揚。 總統府的一些調整引發了一些人的不滿,這些人也都通過自己的方式,和特魯曼先生進行了對話。 但對話的結果并不是很好,用他們的說法是,這一切都是為了聯邦的經濟和金融安全。 等戰爭結束之后,才會考慮對它進行改動。 大家反應不那么強烈的原因則在總統府提出的行業自律問題上,這就是典型的胡蘿卜和大棒的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