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密碼 第1254節
“現在社會黨的情況很糟糕,我們正在和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割裂……” “如果再不謀求改變,很可能我們就真的只會變成一個符號!” 一開始聯邦的政客們和資本家們,還是非常警惕社會黨進入國會這件事的。 但逐漸的,他們發現社會黨并不是不能被拉攏的,當資本開始滲透社會黨內部時,社會黨就開始快速的被整個國會大環境同化! 從最開始,社會黨議員會主動的投反對票和贊成票,到現在他們幾乎默契的在和他們沒有關系的提案上投棄權票。 這不是他們自己的立場,而是資本滲透的結果! 不管是誰,在面對數以萬計,十萬計的合法財富時,都能夠保持自己的內心! 社會黨九名國會議員,除了社會黨領袖之外,其他八個人基本上都變得搖擺起來。 他們已經變成了資本家和政客們的投票工具,他們不僅不反感這些,反而覺得這就是國會的規則。 聽話的投票,然后拿錢。 社會黨領袖也意識到,再不改變,社會黨就會徹底的完蛋,在不知不覺中被資本扼殺在搖籃里。 這次總統先生搞出了的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因為它關系到了每一個聯邦的工人階級,而這些人,恰恰是社會黨的力量來源! 如果社會黨能夠在這件事上主動一些,甚至去嘗試得到主導的地位,那么他們將得到全聯邦工人階級的幫助! 而且社會黨領袖認為這件事并不是不可能完成的! 總統先生把威廉姆斯眾議員推到前臺只是作為一個試探,威廉姆斯眾議員就像是……一個雞蛋!他不是真正站出來主持這項提案工作的那個人,因為他只是一名眾議員! 在聯邦國會中,所有重量級的提案都是由參議員發起,眾議員的作用就是跟著投票贊同或者反對。 這不是說眾議員不能發起提案,而是他們本身不具備深厚的政治力量。 在像是對政治體制改革的大項目上,他們說話就和放屁一樣臭一會就沒味道了。 所以這件事,在威廉姆斯眾議員碰得頭破血流之后,會有一名或者多名參議員聯合發起保障制度的改革提案。 這很顯然是一個必然要得罪國會和資本家的位置,對于大多數有權力站出來的人來說,沒有人愿意去碰它。 但它對于社會黨來說,和其他人的情況恰恰相反! 加上總統先生肯定需要有人站出來,社會黨領袖的想法就是他們先站出來。 這樣既能得到總統先生的支持,畢竟這個提案的背后是誰在推動大家都很清楚。 同時又能獲得社會上工人階級的大力支持,重新將工人階級凝聚在工會和社會黨的身邊! 一旦這個提案能夠通過,社會黨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必然會得到極大的提升。 在這種情況下擴充黨派內部部門,填充組織結構,就變得非常合理。 社會黨向全社會招募有著共同志向的人加入進來,也就不會那么的顯眼,也符合情理。 這不僅能打破目前政客和資本勢力對社會黨的限制,也能極大的改變社會黨內部被資本侵蝕的情況。 一旦黨內委員會建立起來,那些已經被資本腐蝕的人,可以很輕松的被踢出去!要做到這些,光靠社會黨領袖一個人肯定不行。 總會長就是他的得力助手,同時也算是他的學生,更是他的接班人! 兩人感嘆了一下目前社會黨岌岌可危的局勢,隨后總會長又談到了他在工作方面的想法。 “我正在讓人統計各個地區對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有迫切需求的這些人,隨時隨地,我們都可以由地方向中央發起來自底層的改革訴求的聲音?!?/br> “也許這能配合我們在國會里的一些舉措,甚至我認為我們可以拿這些,去和總統先生談一談?!?/br> 社會黨領袖眼睛一亮,他笑著指了指總會長,“你做得很好!” “不過還是要先等一等,我得先和總統先生聊一聊,然后我們再決定該怎么做?!?/br> “不然這些會破壞目前我們的穩定局面,比起造成更大的傷害,我情愿我們暫時什么都不動!” 社會黨領袖說著說著停頓了片刻,“不過報紙方面,我們可以先安排一下?!?/br> “和過去一樣,找一些真實的,悲慘的例子,先把人們的情緒烘托出來,這樣等我們需要用他們的時候,至少不需要現場去烘托他們的情緒!” 在又商量了一會之后,總會長就從這里離開了。 第二天,兩名《工報》記者突然找到了約翰。 他們先是出示了自己的身份,然后其中那個女記者說道,“約翰先生,我們注意到你在工會登記了你的保障金問題,是嗎?” 約翰有些激動,他覺得記者都找來了,這是不是意味著他的問題能解決了? 他連連點頭稱是,“是的,女士!” 他有點手足無措,這也反映出了他內心激蕩的情緒。 女記者笑了笑,“別那么緊張,我相信你對我來這里見你,也有了一些猜想?!?/br> “在我們開始……工作之前,我有個問題想要問題?!?/br> “如果我們有需求的話,你愿意站出來,在媒體面前,人民面前,甚至在國會內講述你正面臨的問題嗎?” 第1675章 面談 任何問題都不會自己平白無故的誕生。 無論它是什么,總會是有原因的。 哪怕是生命的孕育,那也是有必然原因的。 在國會內發起提案表決也是這樣,要讓更多的參議員了解整個提案的內容,就必須準備充足的內容。 比如說“為什么我們要發起這樣的提案”以及“發起這樣提案的必要性”,有時候看上去這兩個問題有點不怎么聰明。 大多數人基本上看見提案的內容,就能夠想象得到為什么它會被發起。 可是在強調流程的聯邦,即便每個人都知道這些事情為什么會被人發起,但他們還是要按照順序來。 當然這也是政治交易必須的環節,如果沒有所謂的“流程正義”,一切都沒有緩沖,這個國家會變得無比的糟糕! 恰恰是有了流程的必要性,有了緩沖,有了政治的妥協和交易,這才讓聯邦看起來如此的美好! 有人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 “我們的美好只是建立在一些我們看不見的犧牲者的尸體之上……” 他說的可能有點偏激,但至少沒有說錯! 就像此時約翰所面對的問題,他愿不愿意在媒體面前,在人民面前,甚至在國會中代表一小撮群體,為爭取自己的利益,站出來! 這個選擇其實并不是什么好的選擇,站在聚光燈下確實能夠成為焦點,讓人們注視他身上的那些問題。 但同樣,他也會成為一些“榜樣”和“靶子”。 前者不可怕,但后者則十分的令人頭疼。 約翰思考了好一會,才作出了這個這個看上去有點愚蠢的決定,“是的,我愿意!” 他的出發點很簡單,如果他不能成為具有代表性的那個人,那么他的問題,就有可能解決不掉。 這不是什么大智慧,這只是聯邦社會底層的小聰明。 會哭的孩子,才能吸引奶媽的注意! 也許他會被某些人打擊報復,但比起終身享受社會保障制度帶給自己的福利,他覺得冒險是值得的! 有了約翰,以及另外一部分同樣有著小聰明的人的選擇,很快《工報》就開始大肆報道起有關國會正在提交審核表決的提案。 其中《聯邦社會保障制度修正案》這個標題被直接放大在了頭版頭條,報紙發售的第一時間,就引發了全聯邦的關注! 這是關系到很多人切身利益的事情,百分之九十七的人都是“普通人”,他們都對這個核準內免費醫療保障以及養老金很在意。 其中也包括了一些中產階級。 甚至是像是和約翰名字差不多的前塞賓市聯邦稅務局局長,約翰遜先生,也非常的關注。 他買的是頂格的,但是這份提案的補充內容里,提及了對養老金發放的標準,這也讓他很緊張。 畢竟邁克爾的妻子為他生的孩子已經快要上小學了,他打算讓這個孩子上私立學校。 哪怕學校會給他的孩子一部分獎學金,可這依舊是一筆沉重的負擔。 如果他的養老金被下調了,他可能會改變計劃。 《工報》的報道在引發社會熱議的同時,特魯曼先生也正在看這份報紙。 報紙上舉出了一些從全國各地找來的例子,這些人不僅有詳細的姓名,家庭住址和社會保險信息之類的,還有真實的發生在他們身上的那些事情。 每個人的幸福各不相同,但他們的悲傷卻高度的一致! 特魯曼先生看著這些人的事例,像是其中約翰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 聯邦大蕭條時期剛過去還沒有兩年的時間,在大蕭條中失業率暴增,像是有些地區的失業率高達百分之二十以上! 這可不是五個人中只有一個人失業這么籠統簡單的計算,在去掉不合適的就業人口之外,可以說六千萬的聯邦人中,大約有四千二百多萬是現在沒有工作的! 只有一千八百多萬人擁有工作! 它不是五個人中有一個人沒有工作! 而是五個人中,只有一個人擁有工作,然后這個人還得他媽的養活其他五個人! 在那樣的環境下斷繳社會保障金是很正常的現象,加上聯邦的社會保障局規定,只有為聯邦納稅的企業,才有資格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障金。 那幾年里斷繳的人實在太多了,這也的確是個需要解決,也非常迫切的問題。 像是其他人也,也都很有代表性,比如說有人因為工傷無法繼續工作了。 既然不能工作,他想要繼續繳納社會保障金的想法也落空了,這就意味著報紙上的這個人,他已經處于深深的絕望之中! 一旦他和他的家庭失去了收入來源,或者說他被家人拋棄,等待他的只有成為社會的邊緣分子。 流浪漢,乞丐,最后有可能會死在街頭。 聯邦人家庭之間的淡薄關系有時候能讓他們做出非??膳碌氖虑?,比如說子女不贍養老人之類的。 這對用“把家人當作朋友來相處”的聯邦家庭來說,經常發生。 每一個站出來的人都很有代表性,很有話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