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密碼 第1202節
晚餐后兩人又談工作談到很晚,銀行的組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別是資金方面的運作。 林奇要建立黑石銀行的消息很快就在聯邦銀行業傳開了,金管會為此還特別發了一則通告,表示黑石銀行注冊于六年前,并在六年前就已經開始正式的營業了。 只不過以前黑石銀行的業務非常的狹窄,它只和黑石系的基金會和少量私募基金有業務往來,并沒有參與到面向社會的運營中。 到了這個時候,人們才突然間意識到,也許林奇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經開始為幾年后的現在進行布局了。 這種眼光,這種高度,令人有些恐懼。 周五的時候,喬格里曼突然造訪,這讓林奇多少有些意外。 自從他的主要業務從塞賓市乃至約克州脫離出去之后,他和喬格里曼的聯系就少了許多。 哪怕他成為了納加利爾那邊金匯銀行的行長,和林奇的聯系也比較少。 擺脫了初步累積階段之后,林奇的資金情況非常的健康,這也是他能夠把銀行開起來的原因。 他有足夠的錢應付各種情況,加上他在金庫中擁有的大量黃金儲備,這些都可以作為銀行的根本。 兩人從納加利爾見過幾次面之后,就再也沒聯系過。 不是關系變淡了,只是社會階層的不同,已經脫離了互相利用的階段。 沒有利益的訴求,誰他媽沒事天天在一起? 都是成年人,別互相耽擱時間。 喬格里曼到了房間里一坐下,就先表示了一下對內爾的遺憾。 “我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難以相信這是真的,我很遺憾,也很抱歉,林奇!” “如果他告訴我他要走,他完全可以和我一起!” 這倒不是喬格里曼事后說得好聽的話,納加利爾戰火一燒,六大行就開始準備撤離。 他們在當地有大量的業務,但考慮到銀行資金的安全,最終他們私底下和海軍達成了一些協議,以軍事行動為理由,讓海軍護送了他們的運輸船回到了聯邦。 據說船上全是現金,黃金,珠寶,藝術品…… 有半支艦隊護送,根本不用考慮出現什么問題。 林奇點了點頭,“這也是我最遺憾,以及生氣的地方,他回來之前沒有和任何人說……” 如果他說了,這些事情就都不會發生,可現在追究這些已經變得毫無意義。 兩人都沉默了一會,隨后喬格里曼提起了精神,談到了他此次拜訪林奇的目的。 “六大行之間是競爭關系,也是合作關系,除了聯邦儲蓄銀行之外,另外五大行之間對你的突然加入有一些……” 他笑了笑,“你知道,聯邦業務的增長是有限的,我們都不希望自己能拿到更少?!?/br> “但是這又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他們知道我和你關系不錯,派我過來想要和你談談……” 喬格里曼的態度很親切,直接把他的目的倒了出來,一點也沒有隱瞞。 當然,也沒有必要隱瞞。 林奇能把屁股洗干凈,他那些手段到現在都讓喬格里曼想起來的時候就不斷的贊嘆。 前兩年戴森宣告破產,塞賓市那邊還追查了好一陣子,最終因為沒有找到公司的創始人戴森先生,這個案子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林奇所有不合法,不合規的東西,都隨著戴森的倒閉徹底的斬斷了。 他現在就是一個找不出毛病的人。 反觀喬格里曼不同,林奇原始的累積充滿了血腥味,喬格里曼也參與了其中。 甚至可以說他當時得到了好處,不比林奇賺到的少多少! 所以他和林奇之間的關系,遠遠比外人想象的要牢固得多! 這也是為什么董事會會安排他來的原因,別人看不透,董事會里的那些老狐貍們能看明白。 林奇對于喬格里曼的說法并沒有太多驚訝的地方,他問得也很直接,“你們打算怎么做?” 第1618章 偶像林奇 “你肯定不會退讓?”,喬格里曼說出這句話時就像是已經篤定林奇的決定。 林奇也順勢點了點頭,“是的,這不可能?!?/br> 有時候人們可能會有那么短暫的疑惑,在一些問題上,兩個龐大的家伙明明有一方讓一步,事情就能妥善和平的解決,為什么大多數時候都沒有人會退讓? 這里就不得不談到資本的殘酷性,因為資本壯大的最快方式永遠都不是腳踏實地的去賺錢,而是吞并! 為什么在資本社會中人們相信有“奇跡”存在? 因為這種金融奇跡始終在上演! 一些小公司利用一些金融手段,吞并了幾倍甚至是十幾倍,幾十倍于自己規模的大公司,這是不是奇跡? 這就是奇跡! 公司,集團,經濟體的體量越大,在任何時候都不可能退讓! 獅群的雄獅首領必須時時刻刻讓人們看見自己的強大,只有這樣才不會有年輕的獅子去挑戰它們的地位。 在聯邦的新聞中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一個普通市民對政客,甚至對總統的不滿。 但有幾個人能看見普通人對大財團的不滿? 不需要你表達出來,大財團的法務就能夠讓你明白你做了一個多么蠢的決定! 哪怕他們是錯的,是不占理的,他們也會不斷的發起訴訟,直到讓那些人破產,讓他們閉嘴為止! 不只是財團對普通人,財團和財團之間,也不是和平的。 資本具有很可怕的攻擊性,今天讓步了,明天那些人就會在更多領域更殘酷的發動進攻。 第一次你讓步了,那么這一次,你讓不讓? 不讓? 你所面對的將是比上一次更嚴峻的局面,上一次你都讓了,這一次難道就不讓了嗎? 那么為什么上一次要讓? 讓? 很好,你的退讓讓其他資本興奮起來,他們就像是嗅到了血腥味的鯊魚,粗暴,野蠻,瘋狂! 他們會加大力量繼續逼你讓步,以謀求獲得更多的利益,甚至會有更多的資本團結起來逼迫你。 你所面對的局面只會更加的嚴峻,苛刻,乃至絕望! 那么,你讓不讓? 一步步的讓步,一步步的逼迫,到最后你才會發現,你每一次的讓步,都成為了你對那些競爭對手的縱容! 無數的眼睛在盯著你,只要你讓了第一步! 喬格里曼現在也算是銀行的高層,他很清楚林奇是絕對不會讓步的,六大行也不會讓步。 不會讓步,不代表不能妥協,喬格里曼此行的目的就是試探林奇的態度。 當林奇用肯定的口吻告訴他他的猜測之后,他笑著說道,“我們這邊的想法是大家彼此持股,其實在你沒有來之前,六大行之間也有很多的……” 他聳了聳肩,配合手上的一些小動作,能夠讓你感覺到他這些動作背后的意思。 “……你知道,我們彼此競爭,但又彼此合作,我們需要一些保證?!?/br> 在聯邦,和其他資本茍合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就是交換股票。 交換了股票之后大家的利益基本上就相同了,甚至可以說是融為了一體。 假設一個行業里有兩家企業,這兩家企業互相交叉持有彼此百分之五十的股份,是不是可以從某種角度來說,這兩家公司完成了行業內的壟斷? 如果把這個行業內的企業增加到三個,四個,五個,六個…… 它們彼此之間都持有彼此的一部分股票,最終完成隱性的組合,那么是不是還是可以說,這個行業表面上不存在壟斷,但實際上已經被壟斷了呢? 聯邦的法律不允許你這么說,因為按照聯邦的《反壟斷法》的解釋,這些公司本身和投資者持有什么公司的股票,沒有任何的關系,不構成壟斷。 只要這些公司接受投資者的投資——流通股票,只要這些公司并不掌握絕對的定價權——自由市場,只要這些公司沒有從源頭控制住新進公司的生產——上游壟斷。 那么基本上,就可以說這些公司并不屬于壟斷公司。 可資本總是貪婪的,虛偽的,聰明的! 一家公司做得太大會被看做是壟斷,那么就把這一家公司拆分成很多家,主要的股權還掌握在之前的那些人手里面。 從表面上來說一家公司變成了七家,有大量的投資者進入,這就打破了壟斷。 可實際上總會有人能看清楚,壟斷還存在,只是變得更高級了,更不容易讓人察覺了。 而這就是在具有《反壟斷法》之后的一種新型的壟斷方式,它更隱秘,更難以讓人察覺,也更牢固。 再也沒有人能夠用《反壟斷法》來對付他們,因為這些沒有被寫進《反壟斷法》當中。 六大行知道他們沒辦法制約林奇的發展,知道黑石銀行的成立已經成為了必然—— 勒馬爾央行具有發行貨幣的權力,這個發行貨幣的權力,就足以讓黑石銀行具有很大的潛力。 有人會把他們看作是兩回事,黑石銀行是黑石銀行,勒馬爾央行是勒馬爾央行。 可六大行很清楚,他們實際上是一回事。 既然解決不掉林奇,那么就把他拉進來,拉進這個高級壟斷的大圈子里來,以維護他們自身的利益。 喬格里曼期待的看著林奇,如果林奇能夠答應下來,他在金匯銀行內的地位就更穩了。 林奇考慮了很久,最終還是答應了下來。 銀行業和其他行業不同,在其他行業中,你可以和行業規則制定者碰一碰,因為商業本質雖然相同,但方法和行為是不同的。 新的商品取代舊的商品是時有發生的事情,就像早些年的打火機取代火柴。 當時很多人不認為打火機最后能夠成為勝利者,因為它的單價更高,功能性和火柴相同,甚至在一些場合還不如火柴的分離性和即拋性。 你可以為了點火將一根火柴丟掉,但不太會把打火機丟掉。 高價,性能單一,沒有人會覺得打火機能成為主流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