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密碼 第1116節
她的母親曾經說她會后悔,但她不相信這一點,她認為自己一個人生活才是最正確的。 她不需要因為懷孕而讓自己的身體走形,也不需要去遷就誰的情緒來委屈自己,更不需要在需要放松的時候,卻依舊被家庭,丈夫和孩子牽絆住無法脫身。 再也沒有比現在更自由的人生了! 她穿著浴袍,坐在沙發上,一邊擦拭著頭發,一邊看著電視。 白天她寫的新聞稿已經在中午的加刊上被印了出來,她在自己的專欄中質疑國防部是否有意隱瞞邊境上的真實情況。 因為國防部的說法,和馬里羅中央政府對外宣傳的有很大的差距,肯定有人在說謊。 本著“聯邦政府腐敗透頂,社會處處都是黑幕”的記者原則,她質疑國防部在說謊,并用一種恐嚇讀者的口吻猜測事情的嚴重性。 比如說戰爭其實已經爆發了,但是國防部為了隱瞞國防上的一些漏洞,問題,甚至是軍方的腐敗,他們掩蓋了事情的真相。 同時她也認為這些最終是無法隱瞞的,因為真相就是真相,不會因為“誰認為”,它就變成了其他樣子。 她還在后半段提及了如果和馬里羅之間爆發戰爭,聯邦的北方城市有可能會全部被卷入戰火之中。 畢竟,誰都知道馬里羅幾乎人人都是暴徒,都會使用武器,數以百萬計的暴徒直接南下,對聯邦北方將會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甚至他們有可能會威脅到聯邦中部地區,包括了布佩恩。 在文章的最后,她呼吁國防部和聯邦政府最好公布真實的情況,并且立刻進入戰爭狀態…… 這篇新聞稿發出去之后立刻得到了很大的社會反響,報社方面一直能接到各種讀者的電話—— 聯邦的社會是一個典型的外向型社會,每個人都在追求個性鮮明的自己和獨立的人格,他們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也贊同對別人的看法。 他們不會隱藏這些情緒,所以當他們對某些事情認可時,他們就會做點什么。 比如說給報社寫信,被報社打電話,或者有人知道記者住在什么地方,就直接找上門。 稱贊他們,或者咒罵他們,都有。 今天的反應是一邊倒的,人們認為她說得對,國防部一定在隱瞞什么。 讀者的支持對記者們來說就是最好的回報,報社內部判斷一個專欄或者一個版面的價值,就是依靠這些讀者來信或者讀者來電作為判斷的。 他們會進行綜合的統計,比如說全國一共有多少信息反饋,什么地方的相對集中一些,內容和專欄分類有什么特殊的。 以此來給廣告投放進行價值評估。 如果廣告價值越高,那么自然專欄撰寫者的收入也就越高,在報社的地位也越高! 甚至有可能會轉去雜志,《聯邦日報》總公司麾下也有不少雜志社,一旦能成為雜志編輯,在這個行業里算是有了質的飛躍! 就在她幻想著自己光明的未來時,有人敲響了她的家門。 “是誰在那?”,她站了起來,沒有立刻去開門,而是將浴袍的腰帶扎緊,她擔心自己會走光。 至于會不會有什么危險,那不太可能。 這是布佩恩的中產社區,在布佩恩,離警察局最遠的距離是警察局到下城區的距離。 但是要說最近的,那一定就是警察局到中產階級社區的距離。 至于更往上的,像是半山別墅區什么的,他們有自己的巡邏隊,用不上警察…… 而且每家每戶都有報警裝置,需要兩分鐘,社區的保安就會過來。 更別說陌生人實際上是進不來的。 “社區服務公司的……” 聽聲音有點熟,女記者走到了門邊,透過貓眼看了一眼,的確是社區服務公司的一個小伙子,她說了一句“稍等”,打開了保險,然后打開了門閂。 在她扭開門把手的那一瞬間,一股巨大的力量從外面襲來,門框直接撞在了她的身上,把她撞得向后倒去。 緊接著,幾名穿著正裝的人走了進來,在疼痛和眩暈中,她只是一眼,就知道了這些人的身份——聯邦特工! 是的,聯邦人就有這么的神奇,他們總能很快的分辨這些人的身份。 “安委會特工,……女士,我們懷疑你和境外勢力勾結,請你配合我們的調查!” 兩名特工很粗魯的把她提溜起來,并為一根帶卡扣的細鐵絲,將她的雙手緊緊地束縛在一起。 這種細鐵絲必須使用尖嘴鉗或者特殊的工具才能拆除,它實際上比手銬更可靠。 只是它有時候會弄傷別人,警察最怕的就是這些投訴,所以只有安全和特殊部門才在使用這些東西。 兩名男性特工,直接對女記者進行了搜身,倒不是他們在羞辱她,只是例行公事而已。 在面對國家安全的問題上,對這些特工來說,其實嫌疑犯已經沒有了性別之分。 他們只有“犯罪”和“沒有犯罪”的區別。 “我一定會投訴你們,我還會起訴你們,我要告到你們穿不起褲子!” 暈眩的癥狀減輕了一些,女人大聲的警告著他們,試圖讓他們客氣點,但這沒有絲毫的作用。 他們甚至都不允許她換一套衣服,就把她帶出了房門,然后丟進了汽車里。 類似的事情,在不同的地方,相同的上演著。 “基本上已經都抓獲了,這是名單?!?/br> 安委會中,特魯曼先生看著手中的名單,表情有些陰沉。 今天國內一些人就像是約好的那樣,當馬里羅政府發聲的同時,他們都開始鼓吹聯邦已經進入了戰爭狀態,或者必須立刻進入戰爭狀態。 他們試圖用既成事實來改變一些東西,就連國會內都不像表面上那么的平靜。 個頭不高的進步黨委員會主席和他談過了,對方已經私底下和一些非?;钴S的議員通過氣,示意他們閉上嘴安靜下來。 這些人很聽話,可有些人的聽話只是表面上的,這種情況很不對勁。 因為大家其實都在計票結果公布之前就已經大抵的知道了結局,這次又是進步黨勝選,這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特魯曼先生的出身雖然和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不同,但他只要是進步黨成員,進步黨就是執政黨,就能持續擁有執政黨所擁有的一切特權。 這對每一位進步黨成員來說,都是最好的結果,他們不應該阻撓特魯曼先生繼任。 但他們偏偏這么做了,這就意味著,這些人或許和進步黨,甚至聯邦都沒有站在同一條線上。 經總統先生特別授權,進步黨委員會高層同意,安委會開始對一部分活躍的積極分子進行調查。 像是國會議員老爺們的調查結果可能還要慢一些,但是普通人的調查結果很快就能出來。 其中有一些人的賬戶存在一些問題,或者他們實際的生活狀況和他們的收入有明顯的問題。 比如說像那位《聯邦日報》的女記者,她的收入并不足以讓她在聯邦的中產社區居住,她雖然有專欄廣告的提成。 但這是布佩恩! 她必須保持自己的潮流不落后時代太多,她的收入只能支持一部分。 要么用于支付各種費用,要么用于支付各種服裝飾品等方面的開銷,但她兩邊都照顧到了。 在查詢她的賬戶時,安委會特工發現了她還有一個匿名賬戶。 這個賬戶定期會有一些洗干凈的錢從多個賬戶流入進來,而這些賬戶再往上追查,則追查不到了。 經過多個銀行作為跳板最終消失在境外,不過這反而能夠作為一種證據,她可能涉嫌和境外勢力勾結。 其實……這種手段很普遍也很常見,聯邦一樣在其他國家大肆的購買社會活動家,中低層政客和一些社會名流。 他們總是會為聯邦時候一些好話,就像是這次勒馬爾所發生的一切。 由聯邦人支持的政黨上臺,這是結果。 在這個結果之前,則是聯邦政府通過特殊的方式在支持這些人,讓他們為聯邦站隊。 在全世界,這種情況都是很廣泛且尋常的。 她唯一錯的,就是錯在了一個時機上。 外部勢力不希望特魯曼先生勝選,他們找到任何機會,都會想盡辦法的實現自己的想法。 至于有可能暴露的一些棋子,比起萬一有可能實現的可能,顯然就顯得不那么重要了。 有很多人愛國。 但,也有人愛錢。 第1523章 局勢 “他們想要的,只是一些承諾?!?/br> 一名不被普通人所認識的掮客坐在特魯曼先生的對面,他手里夾著香煙,說話時有一種很特有的自信。 在布佩恩,不是什么人都能夠叫做“掮客”的,這些能被冠以這些名頭的人,往往都有很特別的能力。 有些人認識很多資本家,平日里不是和這個大富豪一起吃飯,就是和那個大富豪一起喝酒。 在布佩恩乃至聯邦,在商業問題上,沒有他們解決不了的麻煩—— 他們可以為你提供任何渠道,而你解決不了,并不是他們的錯,錯的是你。 還有些人和政客們比較熟悉,這些人中有不少曾經都活躍在聯邦的政治舞臺上,他們的人脈非常地雄厚,從黨內到黨外,沒有他們說不上話的人。 就比如說現在坐在特魯曼先生面前的這個家伙,他看起來個頭不是很高,有些偏瘦,著裝與打扮很精致,給人一種很特別的感覺。 他不像是一名純粹的政客,身上比政客多了一些市儈。 也不像是一名資本家,他會給人一種資本家難以擁有的份量感。 他給特魯曼先生打了一通電話,然后就走進了這里,坐在了他的面前。 對于這個家伙所說的“承諾”,特魯曼先生已經明白了那是什么。 只要他承諾不會在戰爭期間動用總統的特權,擅自改變聯邦的政治格局,包括但不限于收束國會的權力,那么國會的議員老爺們就會全力支持特魯曼先生就任聯邦的新總統。 是的,大家都已經知道了計票的結果,有時候那些候選人在電視前表現出的緊張,只不過是一種宣傳的需要。 政客們需要聯邦的人們認為一切都是“公平”的,比如說人的本身,以及人們在社會中的權力! 聯邦崇尚一種生而平等的概念,沒有人比誰矮上一頭,也沒有誰比誰高人一等。 少數人不應該掌握多數人不掌握的東西,更不應該能壟斷這些,不管是權力,還是財富。 所以這才有了工人工會,所以這才有了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