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密碼 第855節
新聞官在發布會上承認了聯邦和彭捷奧帝國之間的“摩擦”,也承認了“摩擦”正在快速的升級。 不過他表示,一切都還在控制之中! 只是在場的聯邦記者,國際新聞記者,并不那么容易被敷衍過去。 有人直接站起來提出了一個讓新聞官無法回答的問題—— “如果聯邦人在戰斗中占據了優勢地位,為什么你們不率先公布情況,還試圖隱瞞,我們是否能認為,聯邦的損失比你們公布的要大得多?” 這個問題……它其實是非常不講道理的,這就像是“你不告訴我就一定是為了隱瞞/欺騙我”一樣不講道理。 雖然不講道理,但是民眾們卻相信這種判斷,你不告訴我們,就是因為真實情況比你們說得更糟糕。 新聞官其實對內情了解得也不多,他只是拿到了一份通稿,一份問答,以及一些核心內容。 他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就在他快要露出“我他媽不知道,你們有可能說對了”的表情時,特魯曼先生打開了麥克風。 “實際上我們殲滅的彭捷奧陸軍,比我們損失的要多得多,而我們不愿意向社會公布這些數據的原因,就是在于我們不愿意讓摩擦繼續升級!” 一句話,讓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轉移到了特魯曼先生的身上。 他低著頭,正在看一份數據,然后讀出了這份文件上的內容,“……截止x月x日晚十八點整,約在戰斗中消滅不低于兩千敵人……” “……截止x月x日晚十八點整,約在戰斗中消滅不低于三千五百敵人……” 他說著抬起頭來,同時舉起手中的材料揮了揮,又放回去,“這份原本不應該透露給你們的材料上告訴我們,三天時間里我們大約殲滅了約八千的敵人!” 此時立刻有記者站起來,新聞官看向了特魯曼先生,意思是“是否讓這個該死的混球提問”和“要不要把他踢出去”,特魯曼先生微微搖頭。 這個新聞太“勁爆”了,現在不回答他們的問題,他們為了謀求觀眾的眼球和所謂的“第一新聞時間”,肯定會自己胡編亂造。 有些人,特別是聯邦中的有些人,總是希望聯邦政府能倒霉,這些人的思想歷來有問題。 與其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想法去對那場戰斗的具體情況胡亂編寫,顛倒是非和黑白,不如釋放一些官方消息。 特魯曼先生的手拿著一支紅色的筆正在一張白紙的左上角描著方框,是的,他剛才舉起來的文件,或者他看著的文件上,一個字都沒有,那就是一張白紙。 但他必須這么做,這不是欺騙,而是一種策略。 為了讓一切更真實,他必須盡快的手工繪制出一份“絕密”文件。 一般絕密文件會由一個“方框”和一個單獨的詞“絕密”組成,他不動聲色的看著那名站起來的記者。 “特魯曼先生,如果我們在戰斗中取得了驚人的戰績,為什么我們要增派至少五萬到六萬士兵前往納加利爾?” 你站在一群人面前,如果這群人只有幾個人,你一眼就能看穿。 如果這里有十幾個人,你可能要數一下。 如果這里有幾十個人,你只能大概的猜測一下。 如果這里有幾百人,上千人,你可能只會以為這里有三五百人。 如果有幾千人站在一起,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兩千人。 在“數人”的問題上,人們總是下意識的壓縮自己的認知,這是因為人們的無知所造成的。 實際上有十萬陸軍前后趕赴納加利爾,但是人們不可能數清楚,他們只認為那是五六萬人。 這個問題也非常的關鍵,不過特魯曼先生早就有了心理預案,他回答的也很快,“因為我們不愿意讓摩擦升溫,我們還保持著理智,但是我們要預防我們的對手失去理智,做一些可怕的事情?!?/br> “他們前往納加利爾并不是為了填補之前戰斗后的損失,而是為了預防更大規模的戰斗爆發?!?/br> “我們在這里承諾會盡量不擴散戰斗的范圍,不讓戰斗升級,但如果彭捷奧帝國妄圖挑戰我們的底線,我們也不建議在此時和他們開戰!” 閃光燈閃爍的更激烈了,紛紛有人站起來提問特魯曼先生,在眾多問題中,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你的意思是在向彭捷奧帝國宣戰嗎?” 會議室徹底沸騰了,如果聯邦向彭捷奧帝國宣戰,那么很有可能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此爆發! 要知道,世界發展委員會剛成立沒有多久,如果現在就舉行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必然是二十四個國家一起,這不是世界大戰,那么什么才是世界大戰? 最后特魯曼先生抬手虛按,站起來回答道,“這不是宣戰,只是警告,警告我們的對手!” “聯邦從來都不畏懼戰爭,如果你們想要打過來,就要做好全面戰爭的準備!” 他說著收拾了一下東西,起身離開,不知道是不是他走的太匆忙了,文件的一角露在了文件夾外,上面用鮮紅的顏色印著“絕密”的簽。 這一幕被很多記者拍攝了下來,在下午特發的增刊或副刊里,多引用了這張有“絕密”文件頁首的相片,以增加真實性。 回到了辦公室后,特魯曼先生就坐在了椅子上,他在等一個消息,一個來自前線的好消息! 與此同時,第一轟炸中隊開始起飛,前后一共十三架飛機朝著預定地點飛行,在十分鐘后,第二中隊起飛,然后是第三中隊…… 一共八個編隊一百零四架飛機,荷載了二百零八枚集束炸彈,數以萬計的小型破片炸彈會在轟炸范圍內爆炸,無論他們躲在什么地方。 樹林里,灘涂上,甚至是河里,都無法完全的躲避這些轟炸,而且是持續的轟炸! 當飛機剛剛飛到指定地點上空時,突然間樹林里響起了機關炮的“tongtongtong”聲,沉悶,又充滿了力量! 一顆顆機關炮彈射向了空中,一架轟炸機還沒有來得及投彈,就被擊中了機身。 這架轟炸機冒著煙開始“低頭”,駕駛員絕望又憤怒的想要拉升,但很顯然傳動出現了問題,他沒辦法控制飛機的升降。 在最后的絕望中,他打開了投彈倉,并且一口氣把兩顆集束炸彈都丟了出去! 隨著一道巨大的火光騰起,第一架飛機墜落。 “拉升,快,拉升!” 無線電通信中都是驚恐的命令,彭捷奧人知道聯邦在飛機上占據了絕對的優勢,所以他們配備了不少防空炮。 整個密林似乎都在震動,顫抖,無數的炮彈從樹冠下激射上天。 因為那些樹冠的遮擋,飛行員根本捕捉不到那些防空炮在什么地方,只能稍稍提前進行轟炸。 接二連三的飛機墜落,同時也伴隨著集束炸彈的投擲開始了一場爆炸和鮮血的盛宴! 墜落的飛機會騰起陣陣火光,伴隨著如同地震一樣的轟炸,密林被成片的摧毀! 轟炸持續了三個多小時,除了一開始使用的集束炸彈之外,后續使用的都是普通的航空炸彈。 也許有人會認為這就是“復仇”,實際上并不是,或者說可以是。 畢竟林奇和國防部結賬的時候是按照起飛的架次和投擲的炸彈個數算錢的,如果一直讓飛機停在飛機場,那就賺不到什么錢! 第1220章 這只是一場實驗! 前線的戰況很快發回了各處,彭捷奧的皇帝也知道了前線的遭遇。 “在今天上午的轟炸中有接近兩千多名士兵直接或者間接死于轟炸……” 彭捷奧的皇帝陛下打了一個哈欠,他抬起手,阻止了帝國元帥身邊副官的宣讀,“你說直接我很明白,但是間接……是什么意思?” 帝國元帥的副官愣了一下,連忙向后翻了幾頁,簡單的敘述了一下什么叫做“轟炸間接致死”。 “……我們在轟炸過的地方發現了一種大約有兩磅到三磅重的一種圓形炸彈,這些炸彈無法被有效安全的清理,有可能只是把它從地里挖出來的動作,就會引起爆炸?!?/br> “甚至是有一些踩上去也會引發爆炸?!?/br> “我們的人在撤離的時候,遇到了一些麻煩……” 房間里的人們多少有些驚嘆,他們能夠想象那樣的場面,而這也是集束炸彈第二代的改變。 為了讓這些“子彈”具有更多的延展性,除了落地即爆炸的破片炸彈之外,還增加了一些很特殊的“啞雷”。 這些炸彈在落地之后并不會立刻爆炸,在這些炸彈中有一個水平儀,當炸彈穩定下來之后,水平儀開始工作。 只要它的傾斜角度超過了一定的度數,一根鋼片就會迅速歸位,并且在歸位的瞬間擊打底火,引爆炸彈。 這樣的設計實際上是為了在轟炸過后進行二次傷害,這些無法被清理的炸彈會成為大范圍人員移動的一個限制器。 而且在這些被炸彈犁過一遍的地方,很難發現落在角落里不引人注意的那些炸彈,當有人從它們的上面走過去,或者觸碰到它,或者好奇的把它拿起來…… 它就會帶來進一步的殺傷! 這種炸彈數量不多,殺傷的效率卻很高,因為人們在轟炸過后首先想到的是清理廢墟,尋找補給物資以及搜救存活的士兵。 他們必然會翻動那些爆炸過后的殘骸,說不定這里面就有那么一枚! 人們不再避開它,而是主動找到它,然后引爆它! 聽著帝國元帥的副官宣讀了目前前線發回來的消息,彭捷奧的皇帝陛下又打了一個哈欠,還擦了擦眼睛里擠出來的一點淚水。 他一定不是因為陣亡了很多士兵而流淚,只是因為打哈欠。 他撐著下巴,總是一副沒有休息好的模樣,有著深深的黑眼圈,“我們從一開始的計劃就是正確的,放棄發展戰艦,直接從空軍下手?!?/br> 他表情冷漠,又有些高傲,看著那些貴族,長老的神情就像是在云端俯視凡人的神明。 “繼續加大對飛行器的研究,加大對空軍的投入,還有防空武器……” 沒有人在這個時候插嘴或者打斷他的話,更沒有人反對他的想法。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后,彭捷奧帝國就面對著一個艱難的選擇。 如果他們不想下一次戰爭中依舊被蓋弗拉人堵在家里面出不去,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到制約蓋弗拉海軍的辦法。 但這個時候談起發展海軍對這個國家來說其實并沒有什么實際上的意義,他們的海軍水平大概只相當于能讓船離開這里前往其他國家的程度。 他們背靠著龐大的陸地,歷來能被他們視為敵人的對手,都是來自于陸地。 他們缺少各種戰艦方面的技術,別說十年,就算給他們二十年,他們也未必趕得上現在的蓋弗拉。 當時彭捷奧的皇帝就制定了新的發展路線,繼續強化陸軍,并回避在蓋弗拉優勢的領域內和他們對抗。 那太蠢了,你明明不是對手,哪怕發展十年也不是對手,還要在這里投入大量的資金和研究力量,然后在十年后把一切都葬送,不如從一開始就換一種思路。 于是彭捷奧開始研發各種水雷,魚雷以及輕快得不需要太多技術含量的快船,也包括登陸艇。 他們只需要阻擋一些敵人的戰艦,然后把陸軍輸送到他們需要去的地方就算完成了戰略意圖。 當聯邦人在海戰中用潛艇打敗了蓋弗拉的艦隊后,彭捷奧帝國也開始研究潛艇,這將作為主要的對艦武器。 當聯邦人又弄出了飛機時,彭捷奧的皇帝親自作出了決定,將大半的力量都放在飛行器和空軍的研究上。 海軍配合不了陸軍,而且海軍再怎么發展也不可能是聯邦和蓋弗拉的對手,但空軍不同。 空軍能和陸軍進行配合,并且空軍對陸地和海面上的目標都具有極強的威脅。 在其他國家還在試探恐懼的未來時,彭捷奧人已經開始通過逆推的方式復制改進奇-i型轟炸機,并小范圍列裝。 這一次的“摩擦”從本質上除了要試探一下聯邦陸軍的實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對空軍在陸地戰爭中進行一次全面的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