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節
打破第六個戰陣的時候,林江身后已經沒有鎮國軍的士兵了,他們沒能跟上林江的腳步,林江也無所畏懼。 依舊是一個人繼續往前沖,第八個戰陣是敵軍最后一個戰陣了,也是敵軍最精銳的人馬所在,一千人,全部都是武者,光是先天以上的武者就有上百人之多,兩個武圣在此坐鎮。 “攔住他,圍殺他” “殺臥龍逆賊者,賞萬金,封公侯” 敵軍大將冷冷的說道,他還是不相信林江是殺不死的,沒有人是殺不死的。 聽到了如此豐厚的賞賜,這一千武者頓時眼睛都紅了,拿到了賞賜,十輩子都不用愁了。 一千武者都瘋狂了,林江也是瘋狂了,內勁毫無保留的涌出,三十米長的刀罡像是一條長龍,在人群之中肆虐,不知道多少武者連林江的面都沒看見就已經被撕裂了。 兩個武圣也不敢和林江硬撼,他們躲在人群之中,只是和林江的刀罡觸碰,就讓他們感受到了莫大的壓力。 “他的內勁怎么還沒用完” 等到一千人死傷過半之后,兩個武圣都震驚了,林江的內勁竟然是絲毫沒有減少的模樣,這怎么可能,如此狂暴的用法,應該是撐不住多久才對啊。 但林江不會去回答他們的問題,兩個躲在人群中的武圣他早已發現了,林江找了幾次,他們都快速躲開了。 林江從地上勾起一把長槍,隨后對著前方的大纛扔去,砰的一聲,大纛攔腰折斷,李相等人嚇了一大跳。 “李相,逆賊殺不死了,我們該走了” “真的一點機會都沒有嗎” “君子不立危墻之下,李相,再不走就來不及了,只要李相還活著,還有機會” “好” 在手底下人的勸諫之下,李相在護衛的護送之下悄悄離開,不只是他一人離開,不少人早就走了,只剩下一個大將在那,他是現在全軍的總指揮,他走不得,一走,徹底就輸了。 不過李相他們的離開,還是影響了士氣,尤其是那些武者,他們都是李相這些高官雇傭來的,現在雇主都走了,他們自然是不會再拼命了,立即就有人腳底抹油了,比如那兩個武圣。 林江也沒有去追殺他們,而是一路殺到了中軍內部,此時此地只有一個金甲大將和他身邊十幾個親兵了。 親兵欲上前砍殺林江,被大將攔住了,他抽出寶刀,說道“愿意討教一下臥龍先生的高招” “我知道你,陳國鎮南大都督,名將,忠臣,你不應該死在這里” 林江說道,他知道此人的身份,叫做石虎,他是陳國鎮守西南八州的鎮南大都督,是陳國少有的名將,更是陳國目前唯一一個還忠于陳國的忠臣,代王能夠在代州登基,此人功不可沒。 眼前這場戰役,石虎的布置也沒有任何可以指責的,展現出了他該有的素質,或者說如果不是林江在這個時代太過逆天,也已經被算計死了。 “既然臥龍先生知道我是忠臣,那就應該知道忠臣不侍二主” “忠臣和愚忠是兩回事,陳國國祚延續六百載,該結束了” “先生或許說得對,但是對于我來說,我不管生死都是陳國之人,石虎無能,無力讓陳國海晏河清,那就只有一死報答陳國之恩,請先生成全” “既然你一心求死,那我成全你,你出招吧” “好” 石虎點點頭,隨后將畢生功力匯聚于手上之劍,對著林江一劍劈下,劍罡顯現已有兩米多長,對于他一個武道大宗師來說,這已經是超常發揮了。 林江隨手一刀,罡氣就有六七米長,直接湮滅了對方的劍氣,隨后將石虎淹沒了。 “將軍” 十幾個親兵殺來,林江也成全了他們的忠心。 六百年的王朝,不可能沒有幾個忠臣的,林江只是可惜了人才,若是石虎愿意投降,他的計劃會順利很多。 指揮中樞被滅,聯軍就徹底被滅了,哪怕是他們人數還很多,可也是無比的混亂,最終被擊潰。 當豐州城的兵馬也出動之后,聯軍就徹底輸了,沒有任何的疑問。 ······· 夏歷三千八百六十年,秋戰爭已經結束了,前后持續的也不過是一個多月而已,林江在豐州城擊潰了三州聯軍,石州的兵馬就撤走了。 臥龍先生的大名徹底宣揚天下了,有好事者將林江譽為天下第一勇者,不是天下第一高手。 高手很多,但是有林江之勇者,一個都沒有,歷經數十場戰斗,每戰當先,這不是誰都有的勇氣。 多少軍將在當士兵的時候也是勇不可擋,可是一但身居高位,就變得貪生怕死起來了。 外界的紛紛擾擾,林江全然不顧,戰爭結束之后,林江的重心全都在經營上,豐州和泰州因為戰爭都損失巨大,不僅夏稅被耽誤了,連夏季的種植也是如此,哪怕是搶種了作物,今年也是要糧食減產的。 不過林江依舊是只堅持征收正稅,雜稅一個不收,他也不是很缺錢了,贏了戰爭,總是有戰利品的,那些大軍帶來的軍餉,軍糧,都歸到了鎮國軍,還有泰州那些反叛的貴族世家,林江沒再放過他們,統統變成了鎮國軍的資糧。 如此過了兩個月,林江終于把事務全部理清楚了,戰死的士兵重重的撫恤,立功的士兵得到了晉升,同時損失的兵馬繼續招募。 等到事情處理完,鎮國軍的高層都在等著林江處理鎮國軍的跟腳問題,因為他們現在可是打著陳國的名義,如今八州進攻鎮國軍的地盤,這個名義還是要打嗎? “我知道你們在等著什么,今日我就告訴你們,從明日起,鎮國軍除名,改名為大同軍” “大同軍” “天下大同” “對,就是天下大同的大同軍”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 有人當眾讀出了大道之行也這篇文章,這篇文章是當年林江在楚國武院和丘仲辯論的時候背出來的,當時就震驚了世人,千百年來,一直被當做是帝王之學,是所有帝王都要學習的文章,也是他們追求的目標。 “大道之行也,這篇文章就是我們大同軍追求的目標,同時再加上幾句口號,驅逐妖人,還我河山。 這句口號之前提過,但是現在,我正式將其列為大同軍必學的科目,所有大同子民,都要為之而奮斗” “將軍,明日之后,可是和陳國決裂了,那以后我們麾下那些人····” “隨他們去,經過此戰,你們還不知道嗎,那些貴族世家,那些讀書人,都靠不住,靠得住是百姓,我們真心對待百姓,百姓焉能不真心對待我們?” “是,將軍,那是否要立國號?” “暫時不立,國號需要祭品,現在祭品還沒有” “祭品?” “對,比如代王的頭顱,不只是代王,還有其他稱帝的親王,等到消滅了他們,再立國號不遲” 林江說道,沒有祭品,立國號也沒意思,所以還是慢慢來吧。 “明日公告天下,大同軍成立,同時做以下幾個事情,第一,設置求賢臺,募求天下英才,第二,立大同律,第三····” 林江對著眾人說道,要做的事情很多,之前很多東西都是設想,可現在可以施行了,尤其是他知道齊山府的百姓,自發的加入官府去抵擋石州的大軍,這讓林江十分的感動。 他感受到了久違的力量,來自于人民的力量,這讓林江也感受到了新的動力,讓他的行動更加的激進,來吧,讓林江來結束這一段亂世吧。 第574章 改天換地 夏歷三千八百六十八年,夏任何一個看似離譜的政策出臺,都是因為發生過更加離譜的事情。 從義軍到鎮國軍,前后不到一年的時間,從鎮國軍變成大同軍,也不到一年的時間,林江自立門戶之后,剛剛穩定的豐州和泰州,也發生了不小的動亂,很多官吏主動離去,他們接受不了林江自立門戶。 這其中包含了許多的社會精英,包括了部分五大世家貴族的人,對于這些人的離開,林江沒有阻撓,走一個,林江就從底層提拔一個,兩州加起來超過千萬人口,完全有足夠的人才儲備。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人才一直都有,只是沒有人發掘而已,林江不過是給他們一個發揮的人才而已。 從去歲冬季到夏季這一段時間,林江做得最多的就是向外宣傳大同軍的政策,依舊是吸引了大量的人前來投靠,尤其是林江的求賢臺,每日都有人毛遂自薦,經過多層考核之后,他們會被安排到各地任職。 軍隊也一直在訓練,兩州之地新募兵二十萬,已經經過了大半年的嚴格訓練,只需要一場火與血的考驗,他們就能成為一支精兵。 到了夏收結束,兵精糧足的情況下,林江終于按耐不住了,再一次的發動了吞并戰爭。 “陳國以云山分南北,陳國以南再以云江分南北,我們的水師尚未練成,所以此戰,以吞并云江以南州域為主。 兵分兩路,西路以我為帥,統帥大軍十萬,攻取代州,賀州,石州三州之地,東路以秦勇為帥,方銳,謝云峰,袁山為輔,并且將武院第一批學生交付你們,以攻取臺州,汾州,云州為目標,若是情況允許,也可將中州南部拿下” “兩路大軍,各自以五萬老兵精銳為主,五萬新募之兵為輔······” “田橫坐鎮泰州,軍師坐鎮豐州,防備平州,膠州等敵,同時繼續培訓人馬,各州攻下,每州必須要有三萬以上的內政人才進行管理····” 林江繼續說道,一旁的謝云峰等人面色不變,他們已經感知到了林江對貴族世家的不信任,連同他們這五家其實都是被打壓了一些。 但是五人并沒有因此離開林江,因為他們看見了林江巨大的潛力,去歲那場大戰,在他們來看,哪怕是陳國太祖陳霸先再生,也是沒有贏的道理,可硬生生的被林江贏下來了。 帶著數千騎,轉戰數萬里,連打十幾場,場場皆勝,這是多么恐怖的戰斗力,他們根本不敢想象。 另外他們對林江的個人cao守又是極為佩服,手握大權,不好女色,不好權勢,沒有任何奢華的愛好,還禮賢下士,每日工作到極晚,這種人不成功誰能成功? ········ 祭過了天地,林江帶隊殺向了代州,大軍早已開赴到了代州周邊,林江一到,大戰就爆發了。 代州邊境重鎮,一日而下,隨后林江將十萬人分成了三路,兩路南下,去攻占其他郡府,自己則是直沖代州城而去。 代王和李相并沒有逃跑,而是聚攏了所有力量守城,并且向四周求援,請求賀州,石州等地的勢力發兵來救。 林江率軍三萬到達代州城下,休整三日,打造攻城器械,隨即對代州城猛攻,和之前一樣,林江依舊是帶隊沖鋒,親自殺上了城墻。 打開了城門,大同軍殺入了城內,代王在護衛的保護下,從別的城門逃走,李相帶著家丁,部曲,護衛拼死抵抗,被林江斬殺,代州城破。 破了代州城,林江派遣人馬回豐州,內政人才開始大規模的進入代州,有人坐鎮代州城了,林江這才帶兵繼續攻城略地。 其余的郡府幾乎是望風而降,南陳各州的兵馬也就十余萬精兵,其他兵馬再多都是垃圾,之前在豐州報銷了四五萬,早已虛弱。 代王逃到了賀州,林江又帶隊殺入到賀州地界,賀州也是被幾個軍閥掌控,他們直接殺死了代王,送到林江軍中,想要以此讓林江退兵,林江沒有答應,繼續攻打。 賀州廢不拉堪,不經打,但是賀州地形更加的復雜,山脈極多,幾路軍閥都躲到了深山老林之中去了,其中幾個軍閥本就是山賊出身,在大山之中,他們更加的如魚得水。 林江駐扎在賀州,一面安排人前來治理賀州,一面去豐州調遣新兵到來,這種低烈度的戰爭,正適合新兵練兵,以實戰練兵。 到了夏歷三千八百六十八年冬季,大同軍已經拿下了賀州和代州,剩下的就是治理和剿匪事宜,大局已定。 而秦勇那邊,也將臺州拿下,雖然他身邊有方銳等更多人輔助,可戰果也是比不過林江這邊,而且殘敵更多,治理難度更大。 到了冬季,賀州和代州都有大雪降下,剿匪難度更大一些,林江親自出手,將幾個大股山匪打散之后,只帶了萬余人南下攻打石州。 石州的實力并不強,雖然去歲他們并沒有多少損失,可林江一到,擊潰了敵軍的主力之后,敵軍很快就內訌了,敵軍主將被殺,其余人投降林江。 對于這些投降者,林江的規矩都是一視同仁的,大家族拆分遷移,但是會保證他們的榮華富貴,該給的好處從不虧欠,他們家族之人若是有意繼續為官,經過考核就可以上任,若是不想做官,可以保證榮華富貴一輩子,前提是被觸碰到底線。 石州的位置已經是陳國最南邊了,氣候更加的濕熱一些,冬天也沒有大雪,地理環境上有些像是閩越,山多地少,綜合實力也就很弱。 這種地方治理更難,但是林江也不管,留下人馬駐守治理,并且給他們一個任務,那就是繼續向南擴張,直到海邊。 林江曾經去找彭祖的時候,彭祖說過,繼續往南是可以到達海邊的,只是那時候環境惡劣,又是人少地多,沒人去擴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