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節
梅老太看著梅淺是越來越和藹了,家里果然就梅淺和自己合拍啊,有便宜就占,有錢就搞,除了虧啥都吃。 多好的孩子??! 得虧梅淺沒聽見她奶說的話,不然梅淺一定想說她也沒這么的“合拍”。 ··· 祖孫三人回到家的時候正好遇見從溪邊洗菜回家的蔣氏,蔣氏挎著菜籃子笑瞇瞇的和幾個婆子正說著話呢,等到梅淺他們走近,蔣氏見了便和幾位點頭示意然后轉身回去,和梅淺他們一塊回家。 “那幾個都是村子里的?” 梅老太問了兩句蔣氏和人家說了些什么。 “是的呢,我聽他們說什么下個月是什么佛的誕日,那城外的千安寺就是專門供著這位佛。 那前后幾天千安寺可熱鬧了,我聽幾位嬸子說他們都準備那幾日去到那邊賣些東西去?!?/br> “呀~佛門清凈地給擺攤么?”梅淺先是一愣,轉瞬心中便是一喜。 “又不進去擺?!笔Y氏搖搖頭,“這不和那些在寺廟山腳賣香火一樣么?我聽他們說到那時候不少姚臨城內的百姓都會去千安寺去,更不要說周圍村鎮了,那幾日人山人海都很是熱鬧?!?/br> 如今聽完蔣氏的話,梅淺那一喜更是掩藏不住,梅老太見了還能不知道梅淺在想什么? 擺攤??! 最近提到擺攤的事情除了那豆花還有什么? ··· “哦,應該說的是藥師佛吧?” 下午的時候梅老太去找了袁老太說話,說了一嘴這事,袁老太說完,梅老太還問了一嘴藥師佛是什么。 “藥師佛的佛誕日便是九月底,藥師佛乃是為百姓治病、延壽、消災的佛?!?/br> 袁老太這一開口,顯然以前是沒少拜過佛了,并且她也意識到這次是藥師佛誕辰日,那也是都動了些心思的。 就他們家的男丁身子骨確實得需要拜拜。 “哎呦,這么好么?難怪那么多人要去拜拜?!?/br> 他們這樣的老百姓平日里最怕的就是生病,要是真的拜藥師佛有用,誰不想去拜拜,花點香火錢保佑全家健健康康。 連梅老太都想著到時候要是擺攤結束之后她也要去拜拜。 “對了,我聽我兒媳婦說你們家上午用驢車拉了一堆東西回來,可是家里短缺了什么?” “不就是糧食么?家里那幾個跟著豬玀轉世似的天天就知道吃吃吃,天天都不想著賺錢光知道吃了?!?/br> 梅老太嘴巴叭叭的說著家里人天天張嘴吃飯不干活,絲毫沒有注意到袁老太臉上微微勉強的笑容。 梅老太是個會算賬的,經她手里買的糧食,單價幾何,她記得清清楚楚。 家里每個人每天吃多少糧食,再經過她的特有的等價轉換,再由她嘴里說出來那就是每天每人吃了多少錢。 這一對比,袁老太忽然覺得自家人那每天吃的更不少了。 只是這種東西她算的絕對沒有梅老太這般細,她一般都是直接算一家人一個月吃了多少錢。 被梅老太巴拉巴拉一說,袁老太也忽然焦慮了起來。 這梅家一家老小成天都在忙,不是在收拾菜地就是上山砍柴,還有開墾荒地,一家八口人,除了那個還在吃奶的,其余人都沒有一個閑著的。 就這樣梅老太還嫌棄自家人,袁老太都快要酸死了。 雖說讀書人和種地人家忙活的事情是有壁壘的,可是你一天究竟沒有有事情做那還是一眼就看的出來的。 要是袁老太和梅老太說自家這十來口人成天連那三分菜地都忙不過來估計能被嫌棄死。 梅老太問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便就要趕回家去,一進院子,她就聞到了一股之前都沒聞到的特殊焦香味從廚房里傳來。 梅老太一進廚房,就瞧見梅淺正在用灶臺做新的吃食。 “這是做什么的?” “啊,我再用上午買的木薯做嘗試著做些吃食,有直接蒸熟的,還有那跟麥子面混著貼的餅子。 回頭等爹和大哥他們從地里忙回來了讓他們嘗嘗怎么樣,要是可以的話,回頭明天我就就做些餅子給他們進山帶著吃?!?/br> 梅淺看著那盤子已經被貼烤的兩面焦黃的餅子,淺淺一笑。 她剛才悄悄那蒸熟的木薯塊里面兌了個椒鹽土豆,這般全部碾碎混合著麥面,如今這般還真不出來。 她這空間里收著的那么多椒鹽土豆終于有了消耗的途徑了~ 第87章 定價也是有講究的~ #輕口椒鹽雙薯:咸香碳水腦袋的最愛~# 今天老梅家的晚飯便是烙好的薯餅以及清蒸木薯。 老規矩,梅淺做好之后上傳了薯餅。 因為加了土豆,量大,她傳了兩份也看不出來。 因為是新食材,今晚大家吃飯興致都極高,除了埋頭干飯,就連韓氏都知道說上兩句話點評一下。 “唔~這個叫木薯的是真的挺好吃的,蒸熟的雖然味道淡淡的,但吃起來沙沙軟軟的,還挺好的。這么好的東西哪來的?” 韓氏好奇地問了一句。 “當然是買的,聽說是南邊的一些地方種著吃的?!?/br> 梅淺也是沒想到這地界木薯已經有了。 韓氏一邊吃還一邊琢磨問了句:“那這東西咱們這邊能種么?” “唔,這種東西這邊也是人家從南邊拉過來賣的。 估計這邊應該不合適種吧,不然就沖這能當飯吃的,怕是早就有人惦記了?!?/br> 梅淺不是專門學什么農作物種植的,但是以前她看一些美食視頻的時候特地了解過這東西,姚臨這地方的氣候并不是非常適合種植的。 但是她也不好直接說明,只能從側面提醒。 “也是,其實這口感其實依我看還不如芋頭呢,這邊芋頭也是有賣的,還不少人買呢?!?/br> 梅二虎也是同意梅淺的話,不過當他吃了薯餅之后,他又動搖了:“唔,這餅子倒是好吃,比直接蒸熟了好吃呢!” “那這幾日我就給你和大哥準備這些個餅子,留著給你們當進山糧食?” 梅淺這么一說梅二虎和梅石頭也是連連點頭,表示這個可以有。 一頓晚飯結束之后,梅淺這就又被她奶喊進屋。 關于豆花這事她奶也是有了決斷。 “我今天在鎮子上看見了好幾家做早食的,生意都不是非常好?!?/br> 梅老太將自己的觀察說了出來。 “嗯,做早食的多了,吃早飯的人選擇也多,選擇多了鎮子上就那點子人,哪有人天天在外面吃早食?也就趕集的時候人多?!?/br> 梅淺也是直點頭,要是在鎮子上擺個賣豆花的早食攤,為了那點人天天早起梅淺可不同意。 “下個月那個藥師佛佛誕日,不是前后有幾天熱鬧的么?到時候那邊連姚臨城的人都會去那,姚臨的人出手可比鎮子上什么的要闊綽呢!” 梅老太說的也是梅淺想的,梅淺立刻笑道:“是的呀!奶,到時候我們給自家豆花取個好名字,絕對能一炮打響名聲的!” “什么名字?” 梅老太對于有些事情那是相當的心急,就像梅淺昨天說的取個噱頭,今日梅淺又重提此事,她這就著急地問著梅淺關于取名的。 “就像這豆花,咱們要是直接喊這個名字,不說賣不賣的出去,這一聽名字就知道和豆子有關。 要是再遇見一個識貨的同行,頂多這次佛誕結束,這豆花就在別處賣開了?!?/br> 梅淺先說了直接叫豆花的不好之處。 “而且,咱們還要結合咱們擺攤的地方,千安寺,做什么的? 藥師佛佛誕,消災解厄、治病延壽。去那的百姓十個里面有幾個是虔誠信佛的咱們姑且不論,但是去了的,誰不想討個好彩頭真的被藥師佛保佑呢?” 梅淺分析了前去參加前進四藥師佛誕辰日的香客們的心理,梅老太直點頭同意。 于是,梅淺又道:“為什么寺廟門口那么多賣香火的生意好?還不是因為這個與佛有關?” “那你的意思是……咱們這個和佛……” 梅老太終歸是普通老百姓,對于神佛還是有敬畏心的,梅淺這話里的意思難不成是要利用佛祖? “乖乖,這是咱們祖孫倆私下說的,你千萬不要在外面人說這個?!?/br> 梅老太叮囑梅淺這種話不能在外面說,梅淺一開始還沒明白,但是望著梅老太那諱莫如深的樣子,這才明白了梅老太這是什么意思。 “奶,我可沒這么想,我只是舉例子。比如翠兒嫂嫂先前不是說這豆花就像那羊脂玉一樣么?咱們也可以附庸風雅沾一個‘玉quot;在里面。出家人、佛門清凈地一般也不好殺生,僧人也茹素,那我們就取‘素玉quot;作為吃食名字?!?/br> “好聽!那就叫這個!” “???” 只是打一個比方,梅淺覺得還可以取一點通俗易懂的討彩頭的名字呢,結果沒想到第一個例子就被她奶相中了? “素玉好啊,一聽價格都能賣貴點!” 梅老太眼神亮晶晶的,哪怕梅淺后面又給她取了兩個通俗易懂的吉利名字,梅老太也不樂意。 她就覺得這個好,其他的什么“安康乳”、“消災露”、“福壽羹”什么的梅老太統統看不上。 “本來就是掙那幾天的錢,自然賣貴點最好素玉,玉就很貴!” 梅老太既然要鐵了心賣貴的,名字都定好了,梅淺也不藏著掖著,便道:“既然要賣的貴,名字、包裝、名聲都要好才行!” 梅老太眼神一凜,也是認真了起來,問道:“怎么說?” “既然奶你都打算賣貴的,那咱們的目標客戶自然也是比普通人要愿意花錢的,可是愿意花錢的他們也不是冤大頭,他們對于某些方面還是很看重的。 比如東西的品質、擺盤、包裝等等。 您就說隨便拿個破陶碗裝上一碗豆花,撒一點紅糖水誰看了不覺得寒磣? 就算名字好聽,有幾個人愿意花錢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