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黃油游戲主角受、攝政王懷了我的崽、在渣攻的魚塘里渾水摸魚、逃荒:我靠美食交換系統極限求生、離譜!誰家軟O一口一只蟲族啊、神豪養成系統:管家男友竟是主神、皇上如狼似虎,病美人貪官逃不掉、燃案行、醒醒、這炮灰床伴我不當了!【NPH】
郗歸已經快要不記得郗和的面孔了,只依稀記得,那年生辰,恰好趕上了大軍即將出征的日子,郗岑特意帶她返回建康,與郗聲一道,送郗和、郗途北征。 第101章 請戰 那一日, 這位極少謀面的父親,送給了她一枚難得的暖玉。 因為久在邊境的緣故,郗和的面容比年長兩歲的郗聲更為滄桑。 那滄桑的面孔上帶著幾分拘謹,在與兩年未見的女兒對視時, 頗有幾分不自在。 郗歸清楚地記得, 郗和當時溫和地開口, 語氣中帶著幾分說不出道不明的神往之意。 “阿回,阿耶要領兵北伐了。這一次, 我們要去奪回高平。你知道高平嗎?那是我們的故鄉, 是戰國時長平之戰的遺址。那是一座大河邊上的城市, 你們的祖父生于斯長于斯,說那里的風景很是秀麗?!?/br> 他說:“等阿耶奪回了高平,就帶著你們一道回去, 好好地看一看高平——我們漢人的高平?!?/br> 那一夜的月輪很圓很亮, 月色之下, 郗岑連連祝酒,與郗和痛飲至夜半時分。 郗歸第二日醒來時, 郗和已率兵出征。 那是郗歸最后一次見到此世的父親。 郗和帶著滿懷壯志出征, 可還沒到高平, 便生了重病。 那時軍中因主帥重病而情志動搖,無奈之下,郗和只好暫時退守彭城。 謝億聞此消息,誤以為是慕容燕兵力太過強盛,以至于逼得郗和所部寸步難進。 憂懼之下, 謝億倉皇退兵, 沒想到卻引發了軍中嘩變,最終在壽春大敗。 郗和聽聞這個消息, 于帳中連連吐血,還沒等接到臺城的斥責,便在痛悔不甘中喪了性命。 郗氏滿門都在殷切地期盼著北伐勝利的好消息,可最終卻只等回了一身縞素的郗途,還有郗和的棺木。 郗途之所以說自己并非紙上談兵的書生,便是因為他自十二三歲便跟著郗和在軍中生活。 他通曉行軍打仗的基本道理,也深刻地明白得軍心得民心的重要性。 他是高平郗氏這一代僅存的男丁,一刻都不敢忘記振興家族的重任。 盡管他內心是那樣地渴望北伐,可郗岑敗死之后,高平郗氏的地位一落千丈。 為了家族的名聲,為了高平郗氏的未來,他只能深深地把這個冒險的愿望埋在心底,采取一種更加穩妥的方式,借著謝氏與司馬氏的力量,一點一點地,洗刷掉郗岑帶來的惡名,重新在建康朝堂上豎立起屬于高平郗氏的力量。 可三吳之亂卻與北伐完全不同。 世家們不愿冒險,也不想妨礙自家的門戶利益,所以一個個地都不愿意朝廷行北伐之事。 可吳地卻是建康實打實的糧庫,三吳之亂,威脅到了建康的切身利益,實在是不可不平。 郗途都不必開口相勸,上到圣人,下至世家,便都迫不及待地想要把這塊難啃的骨頭丟給北府軍。 這一年來,北府軍在江北連戰連捷,不知招了多少人眼熱。 圣人和瑯琊王為了兵權,頭昏腦熱地做出了征發樂屬的愚蠢決斷,害得三吳動蕩至此。 眼看局勢越來越糟,他們竟又想派高平郗氏去討伐孫志,期盼著北府軍在平叛的同時,削弱自己的力量,最好是打個兩敗俱傷,好讓皇室坐收漁翁之利。 想到這里,郗途冷笑一聲。 這些鼠目寸光的草包,根本不配做江左的主人,他們眼里只看得到爭權奪利,竟全然忘記了江北虎視眈眈的威脅。 他第一次意識到,自己的血管里竟然真的流淌著與郗岑相似的血脈。 “我又何嘗不是一個逆臣?”他這樣想道。 “兄長,戰場上很危險?!臂瓪w平靜地看向郗途,“會稽才剛剛出事,嫂嫂失去了自幼最為親近的阿姊,阿如親眼看著表兄表姐們死在亂石、流矢之下,她們都需要你?!?/br> 郗途的睫毛輕輕顫動,他說:“我知道,阿回,我都知道??晌译m是她們的丈夫和父親,卻更是高平郗氏的兒郎。三吳的動蕩是一場巨大的災難,可事情既然已經發生,我們也只能向前看。阿回,對郗氏而言,這場動亂縱然來得不是時候,卻也未必不是一個絕佳的機會?!?/br> 他握緊了袖中的拳頭,語氣中帶著隱忍的不甘與痛苦:“你不在朝為官,不會知道這兩年來,我們家被排擠到了什么樣的地步。永嘉喪亂以來,我高平郗氏為江左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多少姓名,可如今卻被這樣排擠打壓。阿回,你長居京口,比誰都知道那里住著多少落魄的中朝世家,那些人如今過得連三吳的地主都比不上!難道我們要眼睜睜看著高平郗氏也淪落到那樣的地步嗎?” “若真有這樣的一日,還有誰會記得祖父當年抗胡的功績?還有誰會記得郗氏陵園里累累的白骨?高平郗氏幾十條性命,我們那些死在江北的未曾謀面的伯父,我們那僅僅活了四十多歲的父親,難道都白白犧牲了嗎?” “我必須抓住這個機會?!?/br> 郗途說完這些,徹底轉過身去,不再看向內室的方向。 一陣風吹過,于枝葉間帶起窸窣的細響。 郗歸聽到郗途問她:“阿回,你遲遲不肯答應,是擔心我會奪取兵權,與你相爭嗎?” “相爭?”郗歸輕聲開口,神情間有種意味不明的冷漠譏誚,“不,我并不擔心這一點。你不會理解我想要做什么,我們永遠不會走在同一條道路上,不存在奪路的可能?!?/br> 這條路太孤獨,甚至連郗歸自己都不能十分清楚地說明白那個最終的目標是什么。 但她早已習慣,習慣那種因靈魂的來處不同而產生的格格不入的孤獨。 郗途永遠不能奪走屬于她的北府軍,新式的軍隊有著舊軍隊難以企及的生命力。 她把每個士兵都看作一個平等的人,而這一點,對于江左土生土長的古人而言,實在是太難了。 也正因此,盡管針對北府軍的改造還沒有完全完成,但她有這樣的自信——無論是劉堅還是郗途生了異心,都只能以利益撼動一小部分人,而大多數的士兵,會習慣性地選擇與她站在一起。 平等,尊重,組織,紀律:每一項都會幫她牢牢地掌握住北府軍。 郗歸明白,自己是一個女子,這個性別難免會為她造成一些障礙,而郗途卻是高平郗氏的兒郎。 他的特殊身份或許會給她造成困難和麻煩,但郗歸堅信,這絕非不可預防。 “我確實擔心你會妨礙我的計劃,但眼下事情還沒有到那樣的地步?!臂瓪w看向自己這位僅存的這位兄長,覺得有必要確認他是否真正想清楚了,“不過,兄長,你要明白,一旦你選擇了這條道路,就會出現無數的力量,想把你拉到我的對立面去。你要做好準備,與我為敵,或者,對抗那些或明或暗的威逼利誘?!?/br> 郗途臉上出現了些許的不自在,似乎是沒想到郗歸會把話說得如此明白。 不過,他自認為問心無愧,所以根本無懼這樣尖銳的發問:“阿回,你放心,你將北府后人訓練得極好,他們在你手下,發揮出了遠超尋常軍隊的本領。北府軍永遠屬于你。我之所以想要去三吳平叛,并非為了搶奪兵權,我只是想去做些什么,為了家族,也為了我們死去的祖父和父親。我為高平郗氏而戰?!?/br> 郗途的話說得很是誠懇,他向來以振興家族為念,有如此想法,也并非不可能。 至于他會不會一直如此,郗歸輕輕扯了扯嘴唇,往后的事情,誰又能說得準呢?他們都只能先做好當下該做的事情。 “我也為高平郗氏而戰?!币荒甓鄟?,郗歸從不懷疑自己為郗岑完成夙愿的決心,不過,這一次,她還發自內心地補充道,“但我也為自己而戰?!?/br> 郗途被這最后一句話說得有些怔愣:“為自己?” 郗途今年二十八歲,他從小便活在高平郗氏的榮耀之下,這么多年來,眼睜睜看著祖父郁郁而終,看著父親北伐失利,看著郗岑樓起樓塌,不得不接受高平郗氏日漸沒落的事實。 他從小就為了家族而活。 為了家族,他小小年紀,便跟隨父親上了戰場;適婚之齡,娶了姻親甚眾的謝氏女兒;郗岑敗死之后,兢兢業業在朝為官,做著謝瑾的擁躉。 他可以為家族而戰,為百姓而戰,為這千里江山的安寧而戰。 可卻從未想過,為自己而戰,究竟是個怎樣的概念。 郗歸并未理會郗途的出神,她只是平靜地指出了一個事實:“兄長,你多年未上戰場了?!?/br> 無論是對將軍還是士卒而言,戰爭都是最好的歷練場。 戰斗的本能,敏銳的嗅覺,還有主帥與部下之間的信任和默契,都需要通過戰場來培養。 無論郗途列舉出多少條論據,事實就是,他已離開戰場多年,如今的郗家二郎,不過臺城之內的一個普通文官。 郗途聽了這話,不由愣在了原地。 在臺城為官的日子是那樣的扁平和尋常,每一日都與前日相差無幾,以至于不知不覺間,歲月便悄然流逝,一去不回。 “是啊,我已多年未曾上過戰場了?!?/br> 郗途這樣想著,輕輕抬起了自己的右手。 那是一只因長久地少見日光而顯得過分蒼白的手,其上帶著明顯的因握筆而產生的厚繭。 郗途有些恍惚,一個將軍的手上,最為醒目的老繭不該出現在這個位置。 原來,他已多年沒有緊握長刀了。 謝億壽春之敗,郗和吐血而亡,都已經是八年多前的事情了。 八年。 他十二歲上戰場,守了八年的邊疆,而今又在建康庸庸碌碌地做了八年的文臣。 他才只有二十八歲,難道往后的許許多多年,竟然都要這樣荒廢下去嗎? 第102章 縱容 “不, 我不能這樣?!?/br> 郗途緩緩地握緊右手,同時也暗暗下定了決心。 他堅定地開口,想要為自己搏取一個帶兵東征的機會。 “北府軍的作戰模式已十分成熟,我不會擅自改動你在軍中所做的一切布置。我只是要親自去往平叛一線, 讓那些百姓明白, 當此戰火紛飛、流離失所之際, 是我高平郗氏,挽狂瀾于既倒, 救萬民于水火。阿回, 你盡管把我當作一面高平郗氏的旗幟, 一個郗氏出兵的信號,讓我去為你、為郗氏,拾取三吳的民心?!?/br> 郗歸的目光掃過郗途的面容, 輕輕搖首, 吐出這樣一句話來。 “兄長, 這可真不像你?!?/br> 他們兄妹自幼分離,長大之后, 又因各有立場的緣故, 向來隔閡甚深。 也許是由于這樣的原因, 又或許是天性使然,從前的郗途,盡管愛重她這個meimei,卻從來都不會表達,只會笨拙而生硬地, 說出那一個個惱人的“為她好”的決定。 郗途聽了這話, 自嘲地笑了一聲:“阿回,士別三日, 則當刮目相看。我雖無能,卻也懂得審時度勢的道理?!?/br> 江北的捷報一封封地傳來,江左上下,包括郗途在內的每一個官員,都深深地明白,郗氏女郎已非吳下阿蒙。 就連多有不甘的郗珮和王貽之,也早已不敢輕易在言語間捎帶郗歸。 郗途上過戰場,所以更明白江北佳績的難得之處。 對于如今的郗歸,他心服口服。 “戰場上刀槍無眼,兄長,你果真想好了?” “想好了?!?/br> 郗途已經蹉跎了太多年,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做些什么。 更何況,此次三吳之亂,對北府軍而言,將會是一個極其難得的獲取民心、獲取兵員甚至獲取土地和糧米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