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節
側翼士卒向中央而逃,而尾部士卒朝中央而逃。中央兵馬瞬間被潰軍沖散,人群涌動,分不清誰是潰兵,也不知道自己方隊列在哪。 王凌本人身上的甲胄不知何時濺上了血,或是斬殺不長眼的潰卒所帶來。而令狐浚更是一身狼狽,面色緊張,不知將何去何從! 在魏軍士卒不斷朝中央擠壓時,牽招在漢軍步騎的夾擊下,也終于發生潰敗。因頭尾兩部受到攻擊夾擊,魏軍敗卒們瘋狂逃向空曠的泗水河畔。 側翼空蕩了出來,不少人順著空出來的空間,跟著牽招所部敗軍,逃向泗水空曠的河畔,以求避免被漢軍追殺。 未過多久,因中軍大量魏卒向泗水河畔逃去,扛了許久進攻的羆虺重步在丁奉的率領下由守轉攻,與龐德所率的羆虺甲騎,以迅猛般的攻勢沖鋒。 頃刻間,樂綝帳下魏卒兵敗潰散,順著人群逃西向泗水河畔。 今下魏軍潰卒遍布泗水河畔,已無退路而逃! 第718章 河北多義士 隨著戰事進入尾聲,此時天空上的烏云翻滾,讓天色愈發陰暗,空氣潮濕燥熱,雨水仿佛將下。 泗水河畔,潰敗的魏卒在漢軍的壓迫下,顧不上魏軍將校結陣的軍令,四處尋求生路逃竄。而漢軍士卒為了戰功,他們保持隊列緊逼,屠殺著失去建制的魏卒。 魏卒瘋狂向后方逃竄,互相擁擠著,讓本就混亂的人群更加混亂,打亂魏軍將校重組方陣的計劃。 在擁擠下,不少人被推入泗水河流中。善水者直接跳入泗水,企圖游過泗水得生。但在泗水對岸,霍篤早已將兵馬散布出去,以擒獲渡水的魏卒。 若是不會水,不少倒霉的魏卒在人群的推搡下,溺死于泗水中,而后浮尸于水面。又或是見無路可退,不少魏卒放棄逃亡,朝著屠殺他們的漢卒乞求投降。 但漢卒為了軍功,或是殺紅了眼,豈會準許魏卒投降,繼續揮舞屠刀,收割著魏卒性命。 屠殺、溺死、踩踏、歸降,在河畔上不斷上演。那些魏卒面臨死亡的威脅,不是集結奮戰,而是膽怯的逃亡、投降。 很難想象,為什么都是同一批人,僅時間境遇的不同,竟有如此大的反差! 霍峻端坐在華蓋下,雙眸眺望著泗水河畔血腥的場景,并未下令阻止,而是不為所動。 霍峻非常清楚,以目前局勢而言,這場戰役或許是諸多將士最后立大功的機會。等王凌軍團覆沒,中國短時間內,難有大戰可打。 看了許久,見許多魏軍寧可涉水求生,亦不向漢軍投降。蔣濟有些不忍,說道:“都督,今魏軍再無余力反抗,是否準魏卒歸降?!?/br> “嗯!” 霍峻神情有所松動,說道:“令周魴、全琮、丁奉等部列陣不前,遣人招降曹魏殘部。入夜前不降者,一律視為仇寇,立斬而不赦?!?/br> 候騎策馬奔馳,將停止作戰的教令下達。 幾個呼吸間,在各部將校的軍令下,漢軍步卒先后停下動作,開始重整隊列,排列成更為嚴密的步陣。 在魏軍潰卒驚恐的眼神中,數十名魏卒降人從孔道中而出,高聲喊道:“漢大司馬教令,入夜前不降者,立斬不赦?!?/br> “入夜不降,立斬不赦!” 漢卒齊聲呼喊,示意那些幸存的魏卒出降。 外圍的幾名魏卒,雖有歸降之心,但礙于之前漢軍的屠殺,幾人面面相覷幾眼,心存余悸。 其中膽大的一人,主動放棄武器向漢軍方陣走去。見有人歸降,降卒指引著他從孔道出去,告知他那里可以領取胡餅。 有人領頭示范,剩余幾人舍棄手上的武器,脫下甲胄,緊隨前人之后。幾人的出降,帶動了更多人投降,成百上千人出降,縱有忠魏人士呵斥,亦是無濟于事。 未過多久,甲胄、兵器堆積成山,魏旗扔在地上,魏卒們隨意踩踏,塵土沾染‘魏’字,以致模糊不清。 魏軍潰陣中,得知漢軍開始招降,魏卒大面積出降,王凌徹底神情絕望。 “悠悠蒼天,何薄于凌!” 王凌望著天空微弱的殘陽,長嘆說道:“今兵敗霍峻,大軍覆沒,魏室將亡矣!” 大戰之前,因霍峻斷糧之故,王凌心情焦慮,不知如何對之。 大戰初期,文欽、俞韶二部的敗退,讓王凌真就看到勝利的曙光。擊敗霍峻,打破戰無不勝的神話,挽救魏室于水火。 緊接著,不知為何形勢突然大逆。先是毌丘儉戰死,左翼騎卒潰逃;而后南匈奴逃竄,右翼再被折斷。 兩翼騎卒失敗,讓王凌心中一沉。但他依舊未絕望,只要突破漢軍中軍,他將能中央開花,轉敗為勝。 然現實卻讓他不斷失望,中軍的羆虺步卒為鐵甲軍,戰斗力格外強悍,讓他短時間內無法中路突擊。 中路無法取得勝果的情況下,解俊、令狐浚二部的兵敗,以及中軍的潰敗,讓王凌漸漸陷入絕望當中。 今下霍峻招降魏卒,自己逃無可逃,讓他徹底絕望。為他傾盡心血卻慘遭敗績而無奈,為魏室衰亡的命運而悲嘆。 “舅父,漢人言入夜未降者,立斬不赦?!?/br> 令狐浚斟酌幾許,說道:“不知舅父有何思慮?” 蓋因對形勢的絕望,王凌瞬間老了許多,說道:“今逃無可逃,公冶若想降漢,可率軍出降?!?/br> “那舅父呢?”令狐浚問道。 “我?” 王凌面帶死氣,幽幽說道:“魏室有恩于我,我又豈能降漢?國亡之時,終要有人赴死獻忠?!?/br> 令狐浚不愿王凌赴死,勸道:“魏篡漢而立,舅父初為漢吏,何故為魏室而死難!” 王凌搖頭而答,說道:“周有八百載,終亡于秦手。漢雖能三興,終有敗亡之時。魏雖驟亡,但于我知遇之恩。昔子師公為漢亡,而我為魏終,蓋如此爾!” “這~” 猶豫片刻,令狐浚落淚長拜王凌。王凌選擇為曹魏陪葬,但令狐浚卻做不到這點。他年紀尚輕,大功未立,尚未衣錦還鄉,豈能為曹魏殉葬。 向王凌長拜三下,令狐浚落淚率部曲而走。 令狐浚雖愛名利,但用自家舅父的腦袋為自己鋪路,他還做不出這種事。 令狐浚向全琮奉上劍璽而降之后,將軍牽招、樂綝、山陽郡守王經等人陸續向漢將遞交劍璽投降。 黃昏時分,天色將暗。 霍峻坐在交椅上,等著歸降消息。 少頃,周魴策馬出現在霍峻視野里,下馬快步而來,說道:“明公,魏軍除了王凌以外,盡數投降了!” “王凌呢?”霍峻問道。 周魴拱手說道:“據令狐浚言,王凌身受重傷,不治而亡。然魴遣人察之,非受傷而亡,而是揮劍自刎了!” “河北多義士!” 聞言,霍峻微嘆口氣,說道:“命人將王凌好生安葬,不可涼薄義士?!?/br> “諾!” 蔣濟沉吟少許,說道:“都督,王凌為逆魏大將,今為其修墳,恐會招惹非議!” 霍峻持鞭負手,淡然說道:“王者之師,義存吊伐。犬因其主而吠,不應同叛逆視之,此蒯通所以免漢祖之屠戮。今新破河南,宜弘寬大,以慰降人之心?!?/br> “今王凌可似蒯通,且凌是為死難之義士,縱為敵寇,不可不敬?!?/br> “招惹非議?” 說著,霍峻神情淡笑,說道:“孤執政行事,從不懼凡夫俗子言語?!?/br> 從執政開始,霍峻招惹的非議就不少,還怕這點非議? 如果為王凌修墳,便引發政治問題,那么霍峻只能說南漢不如西漢。 蒯通慫恿韓信反叛,劉邦擒之又赦。正因劉邦有如此胸襟的氣魄,才讓西漢快速建立起統治。 霍峻雖非皇帝,但他卻是南漢的執政者,必須樹立起寬宏大度的形象。 “都督,那降卒怎么辦?”蔣濟問道。 霍峻考慮片刻,說道:“讓子魚看守降人,統計降卒數目,而后上報之?!?/br> 說著,霍峻念及魏寨中的魏卒,說道:“命子璜招降魏營兵馬,明日如若不降,則命各部攻之?!?/br> “諾!” “今王凌兵馬覆沒,都督可是欲取彭城?”蔣濟問道。 “破彭城易!” 霍峻遙指地面上旗幟,笑道:“今可效皖水破孫瑜之策?!?/br> 聞言,蔣濟眼睛一亮,說道:“都督奇思,泗水北出泰山,南注下邳。都督順江而取彭城,兵馬將因奔波而疲憊。今以敗旗殘甲流江,守城魏卒見之,自知王凌大部已敗,唯降與逃?!?/br> “善!” 霍峻踱步負手而笑,說道:“彭城之軍不足為慮,我軍順流而下至陸湖,通泗、濟二水,修繕石門水道,趁盛夏水漲進軍,則京畿門戶大開,洛陽可下矣!” 王凌大軍覆沒,泗水河道上唯一的障礙就有固守彭城的呂虔?;艟淮蛩隳舷掠H征彭城,而是打算利用傳播王凌兵敗的方式,令呂虔出降大漢,或是舍彭城而走。 至于北伐大軍的安排,霍峻打算休整幾日,制定下西征洛陽的方案,而后移師至湖陸,疏通濟水河道,以便舟舸載糧西進。 蔣濟捋須而思,說道:“王凌大軍覆沒,河南諸郡縣宜當安撫之,當擇選刺史、郡守之人選,尤其泰山、魯國、任城、濟北、山陽、東平等郡?!?/br> “嗯!” 霍峻點了點頭,認同說道:“今可從降將中擇選賢才任官,以示我大漢一視同仁之心。但不可令其掌軍,只準命其任文職?!?/br> 頓了頓,霍峻說道:“孤聞牽招與先帝有刎頸之交,今率兵降漢,不宜辱之,宜當重用之。且河南諸郡與曹氏有姻親、故舊者不少,當析豫、兗二州,另置新州治之?!?/br> 曹cao起家河南,經營了幾十年,故曹魏在河南的勢力深厚。兗、豫二州如果保持舊時建制,恐不利于大漢快速安撫地方,還需效徐盛出任青州刺史,選軍方將領出任刺史,平定諸郡上的殘余勢力。 “都督不如令顧君移臺至壽春,征撫河南諸州郡,以為協調之用?!笔Y濟建議道。 霍峻停下腳步,說道:“可如子通之意,令顧君移行臺至壽春理事。且上疏陛下,稟明調整之緣由?!?/br> “諾!” 第719章 大勢所趨 經全琮一夜的勸降,留守魏寨的萬余老弱兵馬出降大漢,王凌所率的曹魏大軍覆沒。 大帳內,霍峻正與牽招閑聊,詢問曹魏國內的情況。 霍峻讓侍從為牽招上茶,問道:“子經久仕曹魏,可知其國內情況如何?” 牽招斟酌幾許,說道:“明公不應問國情如何,當問論魏國之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