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節
“徐州百姓不可賑!”霍峻感嘆一聲,說道:“孤征戰用兵以來,雖多傷性命,但卻憐憫百姓。且我漢家用兵,本無利與百姓,今百姓為漢室而受累,孤于心不忍?!?/br> “今時如不賑之,百姓輕者饑荒離散,重者家破人亡,故不可不賑!” “都督不如這般!” 劉基出主意,說道:“我軍賑濟百姓,令百姓為漢軍運糧。春耕之時,放百姓歸鄉耕作。與其互約,待夏秋豐收,軍民各得畝收之五分?!?/br> “如此而為之,待秋冬之時,民心歸附,我軍就食瑯琊、東海二郡,糧輜將不缺爾!” “或是這般!” 蔣濟捋須而思,說道:“都督既欲向穆陵關用兵,因沿途道口眾多,為防魏出奇兵斷后,不如分兵留守。而兵駐守城中,為圖長久之計,可抽半數耕作民田,以為軍屯之用,而后分糧與民?!?/br> 為了防止王凌出奇兵斷后,霍峻必須派兵在緊要處留守,既確保糧道暢通,又可防止王凌斷后。當下蔣濟則建議留守的將士,可以與百姓一同耕作。豐收之后,百姓可將得到些許秋糧以為租借報酬。 “善!” 霍峻點了點頭,說道:“百姓缺糧,不可無償賑之。今可令其為大軍運糧,而后令軍入民間耕作。如此而為,我軍不僅可得糧輜,且可兼收民心,可為上策矣!” “賑民之事,由劉廣陵親自cao辦?!?/br> 頓了頓,霍峻看向蔣濟,說道:“子通代孤擬令,命將軍霍篤、周魴率兵三萬留守開陽諸城,各部將士邊耕邊戍。如有劫掠百姓、擅取民財,皆立斬不赦。切勿失了民心!” “諾!” 因缺乏大運河,霍峻格外重視與當地百姓的關系,以尋求得到當地百姓的支持。今以工代賑、軍屯分成二政如能實施成功,霍峻將有底氣持續作戰。 得到霍峻的批準后,劉基歡喜退下。 望著劉基退下的身影,霍峻笑道:“敬輿都督徐州諸郡,可謂職得其人矣!” “明公,東海、瑯琊二郡全復,今不如拆之,以為明確相應之職?!敝荇櫿f道:“如少將軍負責郁洲之事,故可析出一郡,專任海運之責!” “可!” 霍峻明白周魴之意,說道:“且表士載為城陽太守,理海濱之事,小心魏騎出海濱以劫我軍糧草?!?/br> “諾!” “都督,今二郡事平,淺得孫權之布置,當下是否繼續進軍?”蔣濟問道。 霍峻沉吟少許,說道:“我本疑張郃行蹤,故行軍遲緩。今得士元軍報,張郃奉曹叡之命,出兵荊宛。想來欲與司馬懿聯合,以破葛相之軍。當下魏軍諸部兵馬明晰,我軍當向穆陵而進,以尋機破關?!?/br> “張郃兵向荊宛?” 周魴面露憂慮之色,說道:“張郃為魏之宿將,司馬懿深諳兵法。二者合兵,恐曹叡欲先破葛相之軍,而后再破我軍,蓋是為田忌賽馬之策!” “田忌賽馬?” 聞言,霍峻忍不住笑了出來,說道:“今上馬何在?中馬何在?且張郃、司馬懿二人為何馬?” 在霍峻看來,曹叡欲行田忌賽馬之策,需明確一件事,他手上的將領檔次如何! 你若說諸葛亮為中馬,你需要用拿出上馬去擊敗他。 魏之上馬何在? 司馬懿、張郃二人是否為上馬?且需觀對手檔次而議。 故當霍峻得知此消息時,絲毫不緊張。諸葛亮能否擊敗司馬懿、張郃二人,霍峻不敢保證。但諸葛亮守住二者攻勢,應說是毫無壓力。 霍峻收斂笑容,說道:“以葛相謹慎之性格,據守張郃、司馬懿有余。今張郃短期之內,將不為我軍之憂。故宜當趁此良機速進,看能否擊破穆陵關,奪取青齊七郡?!?/br> “諾!” 話是這么說,不過霍峻依舊希望諸葛亮能給他一個驚喜,畢竟用防守牽制張郃、司馬懿的二軍或有不足。畢竟一旦讓曹魏發現諸葛亮難啃,或許會改變方略,讓張郃支援曹真或滿寵。 如出征前諸葛亮所說,若不趁魏軍求戰心切而擊之,當太過可惜了! 第671章 諸葛村夫! 春三月,河水漸漲。 在霍峻不費吹灰之力攻克東海、瑯琊二郡之時,諸葛亮率大軍北上荊宛,包圍了淯陽城。 因漢取新野之故,司馬懿在宛城以南百余里之地,擇險地重修淯陽城,欲充當漢魏之間緩沖區。 在諸葛亮包圍淯陽城后,司馬懿有了上次之經驗,率大軍屯駐博望,以為觀望漢軍用兵之勢。 魏之荊州的疆域甚小,僅東漢時南陽郡的三分之二。為了擁有緩沖區,司馬懿在經曹叡的同意,將州治移到博望。 博望位淯水以北,因有河流之故,相對安全些。舊治所宛城因土壤肥沃之故,則作為軍屯地,種有不少小麥、水稻。 淯陽,漢軍營寨。 大帳,因天色昏暗之故,諸葛亮點起橘黃色的燈盞。荊宛輿圖在燈光的照耀下忽暗忽明,諸葛亮仔細觀察著。 施然掀簾而入,說道:“丞相,司馬懿仍無用兵動靜!” 諸葛亮盯著輿圖上的宛城,問道:“淯陽城可愿降否?” “城中守軍不愿歸降!” 施然搖了搖頭,說道:“今觀城中情形,我軍如欲下城,非起兵強攻不可!” 諸葛亮舉著燈盞,說道:“淯陽城池雖小,但卻為險要之所。今若起兵強攻,將士必然死傷慘重?!?/br> “丞相,淯陽僅是小城,其為外戍。當下不如趁逆魏大軍未至之際,留兵圍困淯陽,丞相率兵先取宛城,或是擊敗司馬懿?!蔽钠刚f道:“宛城告破,淯陽將不攻自降爾!” “怕是困難??!” 諸葛亮將燈盞放在案幾上,說道:“司馬懿善用兵,今所部兵少,豈會輕易出擊?且司馬懿在博望,有與宛城遙相呼應之意,我軍如強攻宛城,多半會被司馬懿所敗?!?/br> 馬良說道:“既如丞相之言,司馬懿不可先破,宛城不可速取。當下之事,唯有先下淯陽,穩扎穩打,逐一徐進,而與司馬懿隔淯水對峙?!?/br> 諸葛亮撫扇而踱步,說道:“司馬懿之所以筑淯陽,其意欲使堅城以耗我軍士氣。而后待我軍士氣低迷之時,用騎卒為驅,蹈沖我陣,將可大敗我軍!” 司馬懿心里有打算,或許其他人不懂,諸葛亮一瞧就看透了。 司馬懿主動將州治挪至博望,看似為退讓防守之舉。實際司馬懿暗伏殺招。用宛城、淯陽消耗漢軍精力與士氣,而后再出兵進攻圍城的漢軍。 若是尋常將領,見司馬懿閉守不戰,不知其深意如何。為了盡快打開局面,大概會率兵馬圍攻淯陽,而這將會遭致司馬懿如雷火般猛烈進攻。 如朱然不明所以,率兵圍攻樊城。司馬懿以輕騎牽制朱然,讓吳軍不敢輕易攻打樊城。而后司馬懿突然率精銳南下,鼓旗大作,展現出強攻姿態。 朱然不知司馬懿底細如何,畏懼之下率兵南撤。豈不料中司馬懿計策,司馬懿率兵追著朱然打,吳軍遂大敗而走。 如果采用陸抗那種圍而不攻的姿態,專心防御外敵。司馬懿將會采取劫抄糧道之法,或是采用聲東擊西之策。 當下漢軍但凡攻城,司馬懿必然會有所動作,試圖掌握住戰場的主動權。諸葛亮雖與司馬懿交手不多,但諸葛亮性情謹慎,深思各種可能會發生的情況。 施然眉頭緊皺,說道:“如按丞相這般言語,我軍豈不是將在淯陽空耗?待張郃兵至,恐形勢在敵而不在我矣!” 諸葛亮踱步而吟,問道:“幼常有何方略?” 馬謖沉吟良久,說道:“孫子曰,我欲戰,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今之局勢深諳此語,丞相如能攻司馬懿必救之地,司馬懿必會有所動作!” 得聞馬謖之語,諸葛亮不禁露出滿意的笑容。如霍峻培養龐統、霍范、周魴那樣,諸葛亮也希望能把善兵略的馬謖培養成大漢督帥。 今眾人對當下局勢疑惑,而唯馬謖能明他之所思。司馬懿既閉守不戰,那么自己不如化被動為主動,向他被救之地下手,而后自露紕漏,吸引司馬懿南下,從找機會敗之。 “幼常知我意也!” 諸葛亮輕撫羽扇,笑道:“司馬懿既欲守博望而觀形勢,我軍引其出洞?!?/br> “愿聽丞相之計!” 文聘雖是老將,但性情恭厚,不似某些悍將那么無禮。且文聘早些年與諸葛亮共處過,了解諸葛亮計策百出! 諸葛亮用羽扇指向輿圖上的宛城,說道:“諸君請看,南陽富庶皆賴淯水諸流,以來灌溉田畝,今出糧者多在淯水上下。今司馬懿雖將州治遷至博望,但宛城田畝肥沃,其多軍屯于此?!?/br> “魏之荊州狹窄,僅南陽之半壁,其全州將士之糧多賴宛城供給,或由許昌調糧南下,以為大軍之用。然今三月之時,春麥未熟,魏人尚未收之。我軍可至南陽,大刈其麥,以毀魏軍春后之糧?!?/br> “司馬懿如聞南陽春麥被毀,自會有所動作,而張郃亦會趨兵赴之。二者合軍南下,我可將與其野戰……” 說著,諸葛亮淡淡而笑,顯得是那么胸有成竹。司馬懿雖然可以依靠許昌之糧作戰,但不代表司馬懿會舍得宛城外大片麥田。 畢竟經淮上之役,曹丕已將河南所積糧草打空,屯糧基地的許昌雖有積糧,但不代表有之前那般積蓄。否則司馬懿也不會在宛城展開軍屯,以求自給自足了! 且諸葛亮大刈春麥,兵馬分散開來,對司馬懿、張郃而言,是為破漢軍之機。 孫權劫抄霍峻糧道,諸葛亮向宛城之春麥下手,可以說是將領的基本cao作。 “彩!” 文聘眼睛一亮,喝彩說道:“宛城古來為南陽之重,田畝肥沃,水田萬畝。今大刈春麥,將可讓魏人無糧可食,司馬懿斷不會棄之而不顧!” “善!” 趙云應和笑道:“丞相足智多謀,此可破司馬懿之計!” 見眾人同意,諸葛亮也不客氣,吩咐道:“仲業將軍何在?” “末將在!” 文聘拱手而立,應道。 “今命你率兵江漢本部三萬兵馬重圍淯陽城,為大軍修繕營壘。余者以子龍、叔至二位將軍為首,隨亮急至宛城,大刈春麥?!敝T葛亮說道。 說著,諸葛亮撫扇而笑,說道:“大司馬來信曰,大軍不如將取瑯琊、東海二郡,將全復徐州諸郡,而后其將奔赴青齊。齊魯戰事告捷,我江漢軍士宜當勉之?!?/br> “大司馬兵下東海、瑯琊二郡?” “何其速也!” 諸葛亮此語一出,帳中眾人交頭接耳起來,皆是不敢相信霍峻用兵竟這么迅速。大軍二月出兵,三月便克二郡,除了彭城外,徐州全境已被光復! 當然了,僅是眾人不知齊魯戰事細節。諸葛亮為了激勵眾人,也不打算如實說。 鬧了一陣之后,眾將在文聘、趙云的帶領下,沉聲說道:“請丞相放心,我等自當勉之!” “善!” 淯陽距宛城不遠,諸葛亮率漢軍輕裝而進,突殺至宛城下。宛城將士見狀,一邊向司馬懿匯報,一邊閉門而守。 數萬漢軍到了宛城外,除了騎卒布防周邊,步卒在諸葛亮的率領下,將環首刀化作鐮刀,在城外瘋狂收割春麥。 春麥大體成熟在四、五月,南土或早些。今三月之春麥,不可食用,將其全部割走,除了喂馬外別無他用。漢軍收割之,雖無大用,但卻能破壞曹魏的補給。 諸葛亮為了激勵漢軍多割麥子,甚至不惜親自下場,化身諸葛村夫,以起帶頭作用。 有了諸葛亮帶頭,漢軍上下將士心甘情愿勞作,其破壞速度春麥的速度甚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