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節
東、南二面各有強敵,馬超政權才剛剛建立,今下竟有搖搖欲墜的感覺。 馬超在堂中踱步,憤怒的眼神掃視著堂中眾人,多疑的他已是感到有人在質疑他的權威。 “大王,今下陸遜奪我二郡,宜當早做打算?!饼嬋嵴f道。 “打算?” 馬超聽了冷哼了下,說道:“今下漢兵起兵奪我二郡,除了發兵南御外,還有何方略!” 說著,馬超盯著低頭的成公英,今下對其多有不滿。 當初就不應該聽成公英的話,按兵不動以觀成敗。 馬岱憂慮問道:“曹真身在關中,如見隴右空虛,發兵來奪,那當如何是好?” 馬超冷笑幾下,說道:“兵來將擋,水來土阻,有何可懼?且觀我速退陸遜,回師隴右?!?/br> 話說這么硬,實際上馬超也愁得不行。北面是涼州,南面是漢中,東面是關中。馬超本想結好南漢,與曹魏曖昧,從而保持他中立的姿態。 沒想到南漢根本不干人事,什么信號也不給,關中戰事剛結束,就派魏延、王平奇襲了陰平、武都二郡,真就是不講武德。 今下南漢強行與他開戰,如果不能速度擊敗陸遜,兩軍陷入焦灼??仗摰碾]右,必然會引起曹真的窺視。 一旦魏人發兵來奪隴右,自己腹背受敵。那些因形勢而降的士人豪強,恐怕就會拋棄自己,從而歸降曹魏。 若自己不發兵南下,從而默認接受這件事,或能不引起曹魏的窺視。但彰顯出怯弱的自己,必然會失去威信。失去威信的自己,彼時又將何以治理隴右? 出兵,必須出兵! 馬超沒有猶豫,當即吩咐說道:“廣魏太守馬岱留守冀縣,余者文武隨我南征?!?/br> “諾!” 第534章 回復 諸位的評論,我都仔細閱讀了,非常感謝! 接下來,我會嘗試更正之前出現的問題,盡量將剩下的內容寫好。 人無信不立,本書縱有不完美,我承諾過不爛尾、不太監,故而會將故事寫完。 非常感謝諸位的指教! 也非常感謝能追讀到這里的書友! 第535章 天水麒麟 章武三年,九月。 陸遜令魏延、王平二人襲奪武都、陰平二郡。 聞言,馬超勃然大怒,點齊漢羌三萬步騎南下,欲奪回隴南二郡。魏延以三千之眾,固守下祿,據馬超于城下。 陸遜遂率兵馬三萬出陽平關,趕赴武都,迎戰馬超。 馬超連日不克,加之得聞陸遜率兵至,不敢急攻下祿,遂轉戰陸遜。 馬超為了速敗陸遜,連日出營邀戰。而陸遜則是閉營不戰,與趙昂對弈下棋。 隴右軍營寨,姜冏軍營。 大帳中,卻見一名十八男郎持握竹簡,習讀經史。其唇紅齒白,眉眼秀美,身材高挑,英氣逼人。如有外人見之,必為之贊嘆其相貌出眾。 此男郎非他人,正是天水姜伯約! 馬超入隴以來,為了贏得隴右士人之心,征辟大量隴人為官。姜維年有十八、九歲,正值及冠之齡,因其父姜冏之故,特被征辟為議郎。 今馬超率軍南征,姜維則是隨其父姜冏南征,在馬超帳下效力。 當然話雖說是效力,但今下的姜維未有選擇的余地,畢竟其家族在隴右,父親姜冏在馬超帳下效力。 “大丈夫當像馬伏波,尋覓明主,轉戰天下。豈能耕耘田畝,白首讀經乎?” 姜維讀至馬援舍棄隗囂,投奔光武帝劉秀的內容,則就興奮異常,起身而踱步。 姜維雖是年輕,但他卻不看好割據隴右的馬超。在他眼中馬超背棄君上,無情寡義,毫無底線可言。 除了無情寡義外,隴右的實力非常弱,且外部環境也說不上那么樂觀。今陸遜攻略隴右兩郡,則就是最好的例子。 姜維讀著史書時,其父姜冏走入帳中。姜冏臉上掛著無奈之色,且暗藏著些許的憤懣。 “父親,情況如何?”姜維收起竹簡,問道。 姜冏搖了搖頭,說道:“陸遜閉營不戰,大王多有暴躁?!?/br> 說著,姜冏坐到交椅上,喝著杯中水,說道:“隴右地廣而民稀,若戰事持久,我軍糧草必然不濟。且今下河西、關中虎視眈眈,如知隴右空虛,二地恐會趁機向隴右用兵?!?/br> 姜維湊到姜冏身側,笑道:“關西之中,魏強而漢次,隴右再次之。兩弱相爭,必被強魏所得利。陸遜為漢國大將,非是無謀之人,此事這般淺薄,他豈能不知!” 姜冏微微皺眉,看向自己的麒麟子,問道:“伯約之意是?” 姜維沉吟少許,說道:“如維所料不差,陸遜必有謀劃,其斷不會坐視隴右被魏人復奪?!?/br> “這般嗎?” 姜冏摸著胡子,心中已是認可姜維的說法。 “伯約今日之語,不可輕易外說。若是說錯了,大王怕會因此而治罪!”姜冏叮囑說道。 姜維將竹簡放到案上,說道:“父親,大王非英明之主,其最多不過是為隗囂之輩。姜氏若以他為主,今后必被兵戈所害。以維之見,父親當另尋出路,或投魏,或投漢。不可將大王奉為英主待之?!?/br> 姜冏沉默良久,馬超非英明之主,他豈能不認可。僅是他的家族在隴右,除了替馬超做事外,還能為誰效力呢? 當然讓他感到驚訝的是,年紀輕輕的兒子,竟然有這般見識? 思索間,姜冏笑著問道:“如以伯約之見,我姜氏出路在何方?” 姜維沉吟少許,笑道:“魏占據中國,地廣而國強。雖數敗南漢,但勢力猶在。如有明君賢臣,未必不能統一天下;漢承兩漢之后,占據大江上下,有山水之險。其主英而臣賢,故北伐多有取勝?!?/br> “今投魏,亦或投漢,需出訪二國,仔細觀察,方能明英主所在何方?!?/br> 今年少的姜維,可非歷史上深受漢恩的大將。當下投魏,或是投漢,在他眼中非常需要值得深思觀察。 “我兒長矣!” 姜冏大感欣慰,說道:“我姜氏之盛,需觀我兒?!?/br> 姜維向姜冏拱手,說道:“父親,今后如要奉命出使漢魏,務必帶上維?!?/br> “好!” 隴右軍中,不僅是姜維看出陸遜的用意,成公英亦是看出了陸遜的用意,并告訴了馬超。 但馬超知道又能如何,今下他已是騎虎難下,坐視陸遜侵占疆土,他不能不出兵作戰。 若不出兵作戰,手下必欺他軟弱,他的威望必然大降;但出兵作戰,馬超面對陸遜的堅守不戰,卻是束手無策,毫無破敵之策。 兩軍對峙十余日間,關中的曹真得知陸、馬相爭,大喜不已。上疏曹丕,請求關中與涼州一齊發兵,西征隴右。 一時間,關中兵馬聚集,河西胡兵將下。馬超收到兵報,心中多有不安。 就在馬超欲率兵回師之際,陸遜則派出李恢為使。 馬超得聞李恢奉命前來,則就是立即召見,當然為了不墜自己兵威,特意在帳門架起一口鍋,高溫沸煮。 李恢從大寨而入,見馬超大帳前架設一口鐵鍋,結合當下情報,瞬間明白馬超已是處于囧途當中,不由大笑幾下,從而揮袖入帳。 馬超披甲按劍而坐,左右漢羌甲士佇立,幾名親信分坐左右。 “漢使李恢拜見將軍!”李恢行禮道。 馬超輕蔑打量著李恢,說道:“陸伯言膽怯不敢迎戰,今派你而來是有何事?” 李恢微微一笑,拱手說道:“今下非是我軍不敢戰,恐是將軍大禍臨頭而不自知!” “嗯?” 馬超怒瞪了李恢一眼,說道:“可見帳外那口鍋否?你若言語不當,我當烹之?!?/br> 李恢無所顧忌,笑道:“將軍大禍臨頭,竟全然不知。怕烹了在下,恐將軍不日將赴后塵?!?/br> “嘿嘿~” 李恢捋著胡須,全然不顧馬超的臉色。 馬超陰沉著臉,說道:“陸遜按兵而不敢戰,我何來之禍?今下膽怯有禍之人,怕是陸遜?!?/br> 李恢見馬超死鴨子嘴硬,直接點破說道:“日中則昃,月滿則虧,此天下之常理。將軍反叛逆魏,借漢而起勢。關中之戰,兩不相幫,豈能言無禍乎?” 聞言,馬超臉色驟變,但卻沒有說話。 李恢話音一變,神色嚴峻起來,說道:“今將軍外不能退漢兵,致使隴右空虛,引得曹真窺探。內不能破敵斬將,使得隴右穩固,隴人因威而服順。是問將軍內外有難,何不能言大禍臨頭?” “這~” 馬超瞬間無話而說,騎虎難下、進退維谷當是他目前的形勢。 為了保持自己儀態,馬超硬著嘴巴,說道:“曹真復得隴右,怕是陸遜不愿相見之事?!?/br> 李恢淡淡一笑,說道:“用兵宜當知進退,不可貪戀無度。我軍已得隴南二郡,何不能讓隴西四郡讓與曹真。且兩虎相爭,勝負豈能一言篤定?!?/br> 馬超微瞇眼睛,想從李恢臉上看出什么。但他卻是失敗,李恢捋須淡笑,顯得十分自信。 李恢見氣候已到,說道:“恢有一言,不知將軍愿聽否?” “愿聽指教!” 馬超讓左右拿出交椅,請李恢入座。 李恢整肅衣冠,坐到椅上,說道:“將軍有保全家鄉之念,我軍有復興漢室之意。今關西之中,魏強而漢弱,將軍豈能不聯漢以制魏乎?” “聯漢制魏?” 馬超聞言,冷笑幾下,說道:“我早有此念,可惜貴軍背信棄義,違背誓言,奪我二郡。今讓我聯漢制魏,莫是笑語爾?” 李恢蓋知漢軍理虧,僅是淡淡說道:“天下之土皆為漢土,將軍不守詔令,豈能稱為漢臣?” 馬超緊咬著牙,冷冷說道:“言語欺我,莫以為我不敢殺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