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節
劉備停下腳步,說道:“如按孝直之策,賓伯之語,非舌辯之士,豪杰之輩,不足以合兩家之盟?!?/br> 費觀思索人選,說道:“陛下,南中建寧人李恢能言善辯,膽略過人。今不如讓李恢為使,以佐陸督,令其說馬超,為國取利,成兩家之盟?!?/br> 李恢,字德昂,初為建寧郡督郵,南郡枝江人董和是為其舉主。 在平蜀過程中,李恢投降南漢。后來因張松之案,不幸被人誣告入獄,幸劉備明察秋毫,認定李恢無罪,并拔升為侍郎。今劉備率軍出征關中,李恢也一同隨行。 “善!” 劉備捋須而思,說道:“李德昂思慮周全,文武兼備,是為南中少有之高才。今命其為使,入陸遜軍中,參議軍事,稟傳詔令?!?/br> 頓了頓,劉備吩咐左右,說道:“傳諸將軍入帳議事,商討撤軍事務?!?/br> “諾!” 法正身體不好,尋常的軍務會議,不會出席參議。除非是劉備無法解決之事,方才會請法正參議。 且不言劉備欲率大軍撤退,李恢得奉劉備之令,翻越終南山小道,偷渡至駱口,將詔令傳到陸遜手上。 駱口,漢軍營寨。 大帳內,陸遜端坐榻上,巴蜀諸將分坐左右。 李恢將兩份書信呈與陸遜,說道:“稟都督,因秋時將至,河水漸緩,丹漢水道不便,糧草不濟。而賊軍又眾至關中,無可勝之機,故陛下欲撤軍歸國,以待來年再圖中國!” 陸遜分別拆信,瀏覽其上內容。初封書信,是為劉備讓陸遜撤軍的詔令;次封書信,則是讓陸遜謀劃陰平、武都二郡之事。 手里捏著書信,陸遜請李恢入座,問道:“陛下欲何時撤軍?布置是否已成?” 李恢落座答道:“陛下欲于七月二十六日撤軍,命將軍傅肜、馮習二人殿后,留副軍將軍治商縣,趙君侯率部西進接應?!?/br> 此次北伐,劉備得到商於六百里之地,為了鞏固勝利果實,為下次北伐打牢基礎,拜劉封為司州刺史,留鎮商於。 為了防備魏軍追擊,劉備布置傅肜、馮習二人殿后,且讓趙云率步騎逆丹水西進接應。 見劉備已有撤軍布置,陸遜稍微安心,繼續問道:“我軍撤退,賊軍大部東進,霍督將何以自處?” 李恢沉吟少許,答道:“陛下言,霍督以水代兵,欲水決下邳,不日可見分明。我軍撤后,賊軍東進,少則一月,多則兩月,時霍督或已功成而退,或是不克而走?!?/br> 頓了頓,李恢問道:“敢問都督,隴南二郡是否可圖?” 陸遜將書信擱至案上,思索說道:“如法令君所言,隴南二郡當是可圖。但以馬超性情,斷不可輕易割舍二郡,怕是要費一番功夫?!?/br> 李恢看了眼帳中諸將,見多是核心高官,大膽問道:“是以都督之見是?” 陸遜踱步而思,說道:“馬超自視甚高,非言語可輕退之輩,需以武先行,后以利益言之,方能與其成兩家之好?!?/br> “那這怕是難??!” 李恢皺眉說道:“與馬超開戰,怕會讓賊人得利。若賊人按兵不動,那當如何是好?” “馬超有何可畏?” 魏延從席上奮然起身,說道:“昔都督不納延子午谷之策,故兵馬受困駱口。今延再請精兵五千,奔襲武都。時城池已下,都督舉兵而后至,木已成舟,縱馬超兵至,亦難改大局!” “且若馬超無能,我與都督可合兵敗之,時隴右亦可謀取。兵戈若不能據地占郡,僅憑言語安能讓馬超割地?” 魏延對子午谷之策多有怨念,在他看來如果陸遜聽他的話,怕是早已能入長安了,也不會像這般形勢一樣。 當然魏延一直不清楚馬超在起兵之時,早已將他們賣得干干凈凈。不論是走子午谷,還是走儻駱道,曹真都能舉兵布置得當。如他率兵出子午谷,怕是半道中伏兵敗而走。 對于魏延的言語,陸遜神情淡然,不惱不躁。 在他眼中,魏延雖性情剛強,但勇武著實過人,是為鋒利之爪牙,豈能因小事而斷自身之爪牙乎? 陸遜捋著頜下髯須,說道:“文長之語,我以為然也!” “今欲取隴南二郡,需先得二郡城郭險要。時我軍在隴南,賊軍在隴東,馬超畏難而知退,方能以言語合其心,成兩家之誓盟?!?/br> 取隴南二郡之策,能被法正想出來不易,能落地實施更不容易。就如陸遜所言,馬超性情剛烈,除非無計可施,他斷然不會同意割地。更不用說割地之后,還與南漢保持友好的關系。 “都督莫非是欲兵下隴南二郡,后以兵據馬超,盟約分割疆土?”李恢問道。 “然也” 陸遜笑了笑,看向帳中諸將,吩咐道:“魏延、王平何在?” “末將在!”二人出列。 “命你二人各領五千兵馬,兼程趕回漢中,就地補給軍士。再分兵去取陰平、武都二郡,如遇馬超起兵來奪,務必固守月余。及我兵至,則其兵必退!”陸遜說道。 “諾!” 魏延上前領取軍令,興高采烈而退;王平則是神情嚴肅,與陸遜核對詳細內容,方領軍令退下。 及待二將走,陸遜冷笑幾下,說道:“我軍撤退,曹真必來追擊,屆時當讓曹真獲得攻略隴右的書信,令其助我一臂之力?!?/br> “彩!” 聞言,李恢徹底明白陸遜布置之意,不由鼓掌喝彩道。 單憑陸遜一軍,馬超會起兵南征抵御,不足以讓其屈服。但如果有曹魏的幫忙則就不一樣,曹魏有徹底覆沒馬超的企圖。彼時南漢則能以隴南二郡為條件,逼馬超簽訂盟約。 第524章 地道破城 秋冬將至,不僅關西大戰將要終止,關東的戰事也進入尾聲。 七月初,霍峻南破曹休,北滅孫、任二軍,打得徐淮魏兵離散奔走,遂是發兵下邳城。 下邳城中,泰山將尹禮率三千兵馬守城。得見霍峻兵至,城中將士多是惶恐不已。尹禮親自帶隊斬殺數人,方才暫緩恐慌的散布。 霍峻為了早克下邳城,除了讓蔣濟修筑河堰外,則就是玩增灶之策,盡量讓城中魏軍以為霍峻兵力源源不斷而來。 見城外河堰堤壩愈發高,漢軍兵馬愈發多,下邳將士恐慌的心中愈發恐慌,多有建議尹禮舍城逃走。尹禮猶豫不決一番,決定堅守以觀變化。 霍峻從城中細作得知下邳城的詳細布置后,當即改變攻城方針,明面上以泗水淹灌下邳城,實際上連夜派大量人手挖掘三條地道,欲以xue攻破下邳。 xue攻分為兩種,一種是挖地道進城,另一種是破壞城墻。 如易京之戰,袁紹派人挖掘地道至易京城樓下,得以讓高樓傾倒,公孫瓚為之兵敗身亡。 今霍峻所用的計策,是欲以挖地道進城,配合城外大軍奪取城門,從而殺入城中。 半個月下來,蔣濟派人修筑河堰,用水攻迷惑下邳守軍。背地里則讓漢軍進行土木作業,挖掘三條地道,以河堰土丘為隱藏。三條地道的工程量遠比堤壩工作量少,僅花費十余日則成地道。 七月二十七日,在水攻計策迷惑下,漢軍得以挖三條地道暗通入城中,且不被魏人所知。 當日,霍峻于軍中招募勇士六百人,各道行走兩百人。令六百名勇士,暗潛入白門樓下,開南門,迎大軍入城。 是夜,漢軍營寨燈火稀稀拉拉,甲士巡邏營寨,與往常無異。 霍峻用酒rou犒勞六百勇士,緊接著六百勇士披甲佩弩,分成三隊陸續進入營帳中,繼而潛入幽深且又狹窄的地道中。 為了快速挖掘出地道,三條地道不寬敞,僅能容納一人彎腰艱難前行。 走地道入城,風險非常高。萬一尹禮在城中有布設甕具,以來聽聲辨向,六百名勇士能回大半則就是不易。 所幸尹禮真被水決之策騙到,六百名勇士沒有出意外,全部進入城中。而霍峻收到消息,則就召集眾將,等候白門樓上信號傳來。 寨中空地上,篝火釋放著熱源,漢軍將士靜默環坐。 披著甲,霍峻坐在交椅上,雙手撐著漢劍,直勾勾望著白門樓,漆黑的眼眸里充滿渴望與期待。 他之所以不行水決之策,則是因下邳城高且堅,曹cao水淹下邳城,呂布據守固守兩、三月,才因人心背離,被曹cao所擒。今外有援軍,霍峻可不知道多久能拿下下邳城。 他實在擔心,圍攻下邳城太久,引得各地軍士來援,屆時縱他不想撤軍,但在形勢威逼之下,也不得不撤軍歸國。 無人牽制的賈逵甚是活躍,不斷派人放出風聲,要切斷霍峻所部的退路,縱不動搖軍心,但也難免讓人心里發慌。 相比水決,地道戰則是快,潛入城中,勇士開門,一夜可下下邳城。 當下如果地道戰失敗,再復行水決之策,其中所浪費的時間不提,將會大漲下邳城守軍的士氣。 等了不知多久,性急的丁奉已是在著急踱步,不斷詢問白門樓上的消息。 霍峻、蔣濟等沉穩之者,尚能平心靜氣,靜候信號的傳來。 忽然間,丁奉瞧到城樓上五盞明火大燃,興奮地指著南門,說道:“都督,白門樓上信號傳來了!” 霍攸之、高歆等將校紛紛起身而看,指著白門樓上的燈火,盡是歡喜不已。 “都督,發兵吧!”霍攸之急切的說道。 “不急!” 霍峻雙手拄著長劍,神情不變,淡淡說道:“且等斥候消息!” 在斥候抵達前的幾個呼吸時間內,眾人徹底動起來,不是在那踱步眺望,則就是讓左右侍從招呼部下準備作戰。 寅時時分,斥候乘馬直馳到空地上。 “報!” 斥候翻身下馬,拱手道:“啟稟都督,白門樓已開,城上五盞燈火,是為出兵信號!” “善!” 劍拔出鞘,霍峻沉聲說道:“各部依軍令行事,明日我與諸君于城中暢飲酒水?!?/br> “諾!” “嗚!” 營中吹響總攻的信號,大營中火把猶如夜幕下繁星般亮起,早有準備的騎士騎馬奔馳入城,漢軍步卒聞金鼓而集結,紛紛向下邳城殺去。 “嘚嘚~” 清脆的馬蹄聲,在寂靜的夜幕下響徹。 馬蹄飛揚,騎如疾風! 少頃間,漢騎從白門樓下,奔馳入城,勢不可當。 守門的漢軍勇士,喊道:“將軍,大道直行,是為賊將尹禮所居之內城。今已有人去取,然恐人微力寡,難以速下,請將軍率騎支援?!?/br> “善!” 霍攸之加快馬速,招呼左右從騎沖向下邳內城。 城內號角聲、喊殺聲、馬蹄聲遍布都是。城中百姓被戰事所驚醒,躲在家中,手足無措,生怕有亂軍劫掠破門劫掠。 街道上可見魏人的尸體,或可見漢軍勇士的尸體。在漢軍勇士的接應下,漢軍步騎蜂擁而入城,下邳城中愈發的混亂及嘈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