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節
馬超將書信擱下,問道:“曹cao將兵如神,威令天下。劉玄德數敗于曹cao,顛沛流亡。然劉玄德僅是涿郡老革,何以能坐斷南方,行效世祖皇帝之事?” 龐柔沉吟少許,說道:“柔前到武漢,劉公聚親信迎見,每赴宴席,自夕至旦,言語悅達,能使左右從之。且開誠布公,無所隱瞞,無迂腐禮節,闊達有度,此蓋與高皇帝同。故世人多言劉公有高皇帝遺風,能得人心?!?/br> “何以證之?”馬超蹙眉問道。 “稟使君,劉公兵敗流亡,奔波新野時,雖兵不過數千,然猛將關、張、趙不離舍棄,二糜舍郡守而愿追隨。此當是龍淺于灘,受困于一時?!?/br> 龐柔稱贊道:“劉公舉兵下吳越,每戰皆克,聲威大漲,江淮俊杰無不從之。及劉琦病逝,諸卿迎奉劉公入主,蓋有世祖興起于河北之盛舉?!?/br> 馬超神情不悅,問道:“蓋如卿言,劉玄德當興漢室,何以蹉跎于武漢?” “高皇帝以暮年起兵,奮戰八載,旋定天下;世祖皇帝以壯年興漢,勢如破竹,四旬稱帝。劉玄德若有二祖之能,何以六旬偏居吳楚?” “高祖雖因韓信而得天下,但起兵之時,破魏,下南陽,進據關、漢,覆滅暴秦;世祖崛興于河北,掃蕩天下群雄,興漢平亂,再造漢室。而那劉玄德,若無霍峻破cao于金口,則幾近被曹cao所擒?!?/br> “故論將兵,劉玄德不及曹cao,更不及高、世二祖。卿何以這般盛譽?” 在馬超看來能打才是君主的首要之事,在文人眼中劉邦因有了韓信才平天下。但在馬超眼里,劉邦沒有韓信的時候,照樣能打。 劉邦起兵沛縣,破秦軍于河南,轉破韓地。時下南陽,兵不滿萬,劉邦憑一己之力,從武關直破咸陽,擁兵十萬,成為僅次于項羽的存在。如果劉邦不能打,其漢王從何而來? 龐柔硬著頭皮,說道:“高、世二帝皆非凡人,世祖才明勇略,超群于世,縱高皇帝與其比之,亦有不足。高皇帝性寬豁達,能得人心,以張、韓、蕭三杰而平天下?!?/br> “劉公是有高皇帝之遺風,而無世祖文武之才,亦弱于高皇帝。故高皇帝得三杰可平天下,劉公得葛、霍、法僅能坐斷南方?!?/br> 這番回答算讓馬超滿意,劉備能服人心,但文武不及劉邦,故能有半壁江山,而非光復漢室。 馬超捋須而吟,問道:“霍、葛、法較之三杰何如?” “霍峻蓋有韓、白之韜,以一己之力而興水師,將偏軍而拓吳淮。柔進而見之,與其論兵事,霍督了然于胸,京師諸將莫不敬服。且知政能治民,非韓、白所能比,兼有吳、商之能?!?/br> 龐柔將自己入京師所見說出,贊道:“葛相是有管、蕭之風,賞不遺遠,罰不阿近,爵不可以無功授,刑不可以貴勢免。正而有謀,達治知變,治吏而民安,國富而刑清,蓋管、樂有所不及?!?/br> “留侯籌策帷帳,制勝于無形,志高而寧靜,才德兼備者。法君貪名而念功,德似陳平而不及留侯。其有奇策謀略,卻難以決勝千里之外,似可為陳平,而難為留侯?!?/br> 今南漢國中,有人稱劉備有高祖遺風,亦有人以西漢初年的英杰代入大卿,以為笑談比喻?;?、葛比為韓、蕭,士人們多有認同。但將法正比喻為張良,則多遭人非議,而是以陳平比之。 馬超起身踱步,感嘆說道:“如若卿之所言,劉玄德因得霍、葛而擁吳楚。凡失一人,則有斷劉玄德臂膀。欲得天下,需有人杰。曹cao得二荀、郭賈以興平中國,劉玄德得霍、葛而坐斷南方。我之俊杰,卻不知何在?” 龐柔猶豫少許,說道:“以今形勢觀之,使君欲趁亂而取利,或是艱難。劉公能合人心,暫不如為其效力。如能興漢,不失有封侯裂地之位?!?/br> 馬超冷笑幾下,說道:“若高祖在世,我當為韓彭持鞭于左右。逢世祖皇帝,當如竇氏舉河西歸朝。今遇曹孟德、劉玄德二人,當是與其競力,裂土封疆豈不快哉?” 龐柔默默無言,曹、劉對他無大恩,馬超以心腹待他。今馬超欲趁機裂土而王,他唯有輔佐馬超,僅希望馬超能成功。 “葛相臨別言,請使君與陸遜約期盡快起兵,以免被曹氏所察。若使君起兵,劉公不日舉兵出襄樊,及下宛城,則舉兵走武關,入關中,三軍同匯關中?!饼嬋嵴f道。 “不急!” 馬超踱步而思,說道:“今深冬之季,河水干涸難以漕運,且巴蜀糧輜未達,暫不宜起事。容我與陸遜書信,細論兵糧戰馬之事。至春夏之交,兵精馬肥,糧輜充沛,河運通達之時,約期起事?!?/br> 龐柔憂慮問道:“使君欲取隴右,而劉公命使君出陳倉,今當如何應對?” “此事易爾!” 馬超輕聲而笑,說道:“我當上疏洛陽,言陸遜有起兵北伐異動,吸引曹真動向。時我軍起兵北上,以偏軍佯出陳倉,我則率精銳步騎西進,速掠上邽,降服隴右三郡,封鎖隴道?!?/br> 龐柔蹙眉而思,問道:“如將軍所言,那陸遜所部必遭魏軍堵截。及我軍克隴右,當如何是好?” 馬超自信滿滿,負手漫步,笑道:“彼時且觀關中之局勢?!?/br> “諾!” 第500章 不十為丕 公元221年,章武三年,正月。 行宮內,劉備持筆書寫巾帛。 自龐柔歸朝,馬超多封書信與陸遜,細言深冬出擊之弊,以及軍士無備之事,建議延期至春夏。 冬春出兵不僅是馬超不便,南漢更是不便。冬季水位下降,不便舟舸漕運,且一年前才大戰結束,不宜連續用兵。 在雙方都需要時間調整下,經劉備批復,陸遜與馬超約定好三月起兵,一同興師北伐。 正旦一過,劉備則下達了糧草籌備的詔令,又命軍士加緊cao練,隨時準備出征。 “元遜,將此封書信送往合肥!” 劉備將書信晾干,交予諸葛恪,說道:“告訴霍督,言大軍或于三月起程,讓其自決用兵。中原兵眾,讓其小心用兵,若難以北伐,則可據守江淮?!?/br> 南漢這次北伐,劉備決定傾出大軍,自領吳楚十萬兵馬?;艟饰迦f兵,用于江淮守備及作戰。陸遜、賀齊率巴蜀兵馬四萬,分主偏兩軍出漢中。 因劉備目標關中,關東地區可能就存在霍峻這支大部隊,故而對劉備來說,江淮不能有失。如果霍峻兵敗,魏兵長驅直入,江淮兵少,則不足以固守。他可能要率兵回撤,彼時北伐江淮功虧一簣。 “諾!” 諸葛恪身材肥胖,挺著圓滾滾的肚子上前。 見到諸葛恪這般身形,劉備微微蹙眉,說道:“元遜身體日肥,當不可自欲縱之?!?/br> 諸葛恪神情不變,笑道:“臣聞富潤屋,德潤身。臣非敢自娛,唯修己而已?!?/br> “元遜當是巧答!”劉備無奈而笑,說道。 諸葛恪年少聰慧,應變無雙,京師多有士人稱贊。今劉備批評諸葛恪越來越胖,諸葛恪則是以修德會豐潤身體為答。 諸葛恪奉起書信,長躬而退,神情間多有得意。 劉備望著諸葛恪的背影,微有蹙眉。在他眼里諸葛恪聰明是聰明,但就是太愛耍小機靈。小智不及大智,機敏而非才德! “今可尋機外放元遜,加以磨礪心性!”劉備暗忖道。 少頃,王粲腳步匆匆而來,說道:“陛下,黃老將軍于馬上cao練之際,不幸跌落馬下?!?/br> “什么?” 劉備猛地從榻上起身,神情焦慮,問道:“今漢升情形如何?可有遣醫師探望?” 王粲搖了搖頭,說道:“黃老將軍陷入昏迷當中,杜醫師已前往整治。至于是否有性命之危,則非臣所能知?!?/br> “這?” 劉備長嘆了口氣,說道:“漢升年七旬有余,去歲得患寒疾,氣力漸衰。朕本欲令其留京修養,今怎能讓其cao練乎?” 去年秋季,黃忠因受寒發高燒,雖經杜度救治,身體康復。但老年人的身體說垮就垮,至此之后黃忠身體氣虛體弱,無往昔征戰之風采。 這次北伐用兵,劉備考慮到黃忠身體,準備讓黃忠留宅養老,命養子黃旭好生照料黃忠。黃忠豈能相從,非要上馬cao練,準備以騎射展現他的能力。不料身體機能下滑的黃忠,在cao練時直接摔下馬來。 劉備踱步幾許,嘆息說道:“昔隨朕征戰天下諸將多已白發,云長、興霸、君義病逝,漢升老邁無用,今唯翼德、子龍、叔至、仲業等,將才逐漸凋零。是役北伐或當另啟他將,以為日后繼任之用?!?/br> 曹cao、關羽的病逝,可以看作漢末時代的結束。今尚能征戰者,無不是黃發老人。即便是劉備也已六十有一歲,胡須白多黑少,面容布滿皺紋,屬于是老者。 說著話,劉備指了指殿外,說道:“仲宣,今讓太子代朕前去看望黃老將軍,叮囑老將軍好生養傷?!?/br> “諾!” 踱著步,劉備走到殿門,望著碧藍色的天空,神情略有低沉。 半響之后,劉備問道:“洛陽可有動作?” “稟陛下,據斥候來信,曹彰大破遼東,公孫恭歸降,曹彰得勝歸朝。曹丕下令設平州,治轄四郡。且荊州刺史司馬懿調任回京,繼任者夏侯尚,下令高筑宛城,廣蓄兵糧器械,以為遠備?!?/br> “咦!” 劉備惆悵了下,感慨說道:“昔我至許昌,夏侯尚是為小兒,今小兒竟已成長?!?/br> 說著,劉備捋須而嘆,說道:“輕稅除禁,辟地開州,下撫士族,上悅諸卿。觀其所為,曹丕似有賢君之風。今其以盛年即位,以朕歲數怕不能及之?!?/br> 左右親信聞言,默然不能答。 寂靜間,有侍從出言,寬慰說道:“不及十年,曹丕當沒其命,陛下勿憂,彼時中原或可圖?!?/br> 劉備尋聲望去,卻見是尚書闞澤開口言語。 劉備心生好奇,問道:“闞卿何以知之?” 闞澤捋須笑道:“以字言之,不十為丕,此為字數之理。據此而觀之,曹丕壽不足十年?!?/br> 漢代丕與后世不同,中間為丨,形似上不下十。不十為丕,即為丕的組合,拆分之后,再結合曹丕的姓名,其意則是曹丕活不到十年。 “哈哈!” 聽著這番言語,劉備被闞澤這番話逗笑,說道:“真如闞卿言語,曹丕不及十載喪亡,此當為卿之功也!” “請陛下記于巾帛之上,以免十年后陛下有所遺忘!”闞澤拱手笑道。 “十年后?” 劉備搖頭失笑,目光看向王粲,問道:“朕聞卿欲修史書,不知可有此事?” “不敢欺瞞,臣是有此意!” 王粲神情自若,如實答道:“自中漢之末以來,公孫伯圭、袁本初、袁公路、孫文臺等,皆為一時之豪杰。然天下分裂甚久,典籍焚毀,國無著史,臣思念英豪俊杰,無人載其史,恐后人難知,是為惜哉!” “深思之下,臣欲仿司馬公私修史學,載中漢末世之英雄豪杰生平,加以淺薄點評,以傳于后人。尚未稟報陛下,臣當是惶恐?!?/br> 劉備負手背腰,感慨說道:“仲宣以文載事,記載中漢群雄,是為有英雄之氣。今朕準卿著史,非我季漢之國史,可為私家史書,盡載諸豪平生,不宜偏私?!?/br> 說著,劉備指向闞澤,笑道:“仲宣,朕自是為英豪,今卿修朕之平生時,務必將闞卿言語記入?!?/br> “陛下所命,臣不敢不為!”王粲笑著領命。 “卿修之史,可有名乎?”劉備問道。 王粲遲疑少許,說道:“尚未有名!” 劉備捋須而思,笑道:“卿欲載英雄平生,何不如名為《英雄》!” “《英雄》?” 王粲品味幾下,拱手而謝,笑道:“臣拜謝陛下賜名!” 《英雄志·漢中祖紀》:初,曹丕即位,中祖嘗從容問群臣曰:“曹丕以盛年即位,恐朕不能及之?”群臣未對,尚書闞澤曰:“不及十年,丕其沒矣,陛下勿憂也?!?/br> 中祖曰:“何以知之?”澤曰:“以字言之,不十為丕,此其數也?!敝凶鏋橹笮?,謂粲曰:“卿當記之,以驗澤語?!睍r粲初著私史,中祖準之。如澤言,丕果七年而薨。 第501章 施刑以威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