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節
劉備遲疑幾許,說道:“賀公苗自從軍以來,治軍嚴整,作戰有方。其帳下兵甲精銳,今可令他出任漢中都督,專御關隴?!?/br> 賀齊在江東平定后歸降劉備,十幾年來,南征北戰,久歷四方,可謂忠心耿耿。 平蜀后,劉備特意留賀齊在蜀地任太守,外威汶山羌蠻,內平不從蜀人。故而不論是資歷還是戰功,賀齊都能勝任漢中都督。 第484章 增益州督 天陰如墨,陰雨傾瀉。這般雨量在尋常城市易在低洼處形成水坑。然在武漢新城中,卻因諸葛亮的設計,積水則是順著排水渠道往江湖里注入。 尚書臺前,在霍熊的撐傘下,霍峻踩著馬凳下車。 “家主小心雨水?!?/br> 霍峻在侍從的提醒下,邁過小水坑,沿著石道走到官府外。 途中,霍熊如往常般不說話,但卻欲言又止,似乎有什么想說著。 霍峻望著傘外雨滴相連的雨幕,忽然問道:“今雨水已下數日,是否影響春時宿麥收成?” 霍熊撐著大傘,悶聲說道:“據阿虎說,宿麥收成無影響,但卻因雨水太多,反而對稻禾播種有問題?!?/br> “讓阿虎多上心,以免因雨水太多致使今歲減產,若有余力則就幫襯下軍中孤寡妻兒者?!被艟f道:“多注意是否有疾苦者,凡若有則當上報與我?!?/br> 霍峻不缺錢,光鹽場、食邑收入足能保證霍氏衣食無憂。他今下之所以這么問,實際擔心百姓今年收成不好。尤其是因從而死難的兵丁家屬,他們家中本就喪失勞動力,農業產出受限。今下再因天災減產,他們的生活恐會愈發困難。 “諾!” 見快到尚書臺,霍熊支吾幾下,說道:“家主,仆長子去疾十六,粗有文采,仆本想為他尋點事做,但~” 見狀,霍峻知曉霍熊用意,想著曾有數面之緣的霍熊兒子,問道:“我記得去疾曾隨子華治過學?其學識如何?” 霍熊急忙點頭,興奮說道:“去疾曾侍奉過子華先生,陪同他下郡縣勸農。今子華先生因病歸家休養,去疾欲出仕?!?/br> “讓去疾趕赴江淮,去尋蔣太守,言明來意即可?!?/br> 霍峻思慮少許,說道:“蔣太守必能根據去疾才能,為其妥當安排去處?!?/br> “那多謝家主!” 霍熊點著頭,臉上露著憨厚的笑容。 跟隨霍峻近二十年,霍熊很少開口求事。上次向霍峻開口求事,還是數年前為受欺負的小寡婦打抱不平。 今時為自己長子霍去疾的前程再次開口,霍峻甚能理解??紤]到霍熊跟隨自己多年的份上,霍峻則是讓霍熊去找蔣濟,算是照顧下舊部子嗣。 “告訴夫人,今日可能回去得晚!” 走入府衙內,霍峻叮囑了下霍熊,則就沿著府內走廊穿過堂屋,來到議堂。 此時的議堂大門敞開,清涼的雨水帶走臺內的熱氣。 諸葛亮身著錦衣,持扇與尚書臺高官談笑。 得見霍峻入臺,諸葛亮與法正、孫邵二人起身而迎。 “霍督!” “丞相!” “法令君!” “孫仆射!” 四人互相問候一番,空出主位與劉備,四人根據地位高低而落坐。 白羽扇微微晃動,諸葛亮端坐席上,說道:“近日以來,或有卿上疏陛下言,自漢室南遷,帝居武昌,則以荊、揚為京師根本所寄,吳越為重鎮,下流之兵糧所總;荊楚為險,長江之甲輜所集?!?/br> “陛下治武漢,御重而馭輕,以荊、揚為羽翼,漢、淮為前驅,以望中原。昔襄樊握于曹賊之手,武漢是為國門,唯多賴南郡、江夏二郡。今得襄樊,全據漢水上游,陛下依舊郡治分得三郡,以為專御中國賊寇?!?/br> “襄樊者,荊楚之舊,西接益梁,與關隴咫尺;北去洛河,不盈千里;土沃田良,方城險峻,水路流通轉運無滯。進可以掃蕩秦趙,退可以保據上流,屏蔽國門?!?/br> “今形勢大有不同,荊、揚二州戶口百萬,地域遼闊,治下城邑眾多。為全南漢建制,可擬周之分陜,行益州二分之舊舉,荊、揚二州郡縣以為新州?!?/br> 說著,諸葛亮將抄錄奏疏交予三人瀏覽,說道:“陛下以為此言然也,特委亮與尚書諸公議討新州郡縣?!?/br> 此份奏疏來自蜀人張裔,及劉備得勝歸朝后,尚書張裔特向劉備上疏,建議劉備可以拆分荊、揚二州。 漢水被南漢掌握,疆域北進數百里,僅剩南陽盆地未入劉備之手。這般之下,武漢已無家門之患,劉備自然無需將荊、揚作為南漢根本,而是可以轉化角色,從軍事職能轉化為政治職能,更加細致治理吳楚。 吳楚疆域太大,崇山峻嶺,連江帶湖,百姓眾多,僅憑二州治理管轄,且不說州刺史權柄大,僅論治理而言,則是統理尤難。故而在眾多原因下,劉備采納張裔的建議,讓諸葛亮領尚書高官商量如何拆分荊、揚二州。 孫邵翻著奏疏,思量說道:“丞相,不如仿江淮之地,以漢沔數郡為州,劃江北南郡、宜都、襄陽、江夏、漢南、章陵六郡為漢州,荊湘仍為荊州。至此漢沔專御中原,經略河洛,荊州管涉荊蠻,權責可分也!” “除南郡富庶外,漢州余郡疲弊,其疆域狹窄,權重民寡,以六郡設漢州,或有不足?!?/br> 法正沉吟少許,說道:“然陛下若欲駕重而臨輕,設江北為漢州并非不可。且還可分揚州險要,以西陲豫章、廬陵、鄱陽等郡為一州?!?/br> “增設二州?” 諸葛亮持扇沉吟,似乎對法、孫二人的建議,多有保留。 法正將奏疏放到案幾上,問道:“不知丞相、霍督之見是?” 諸葛亮目光投向霍峻,問道:“霍督是為楚人,從軍于吳越,以為漢州、二州之言如何?” 霍峻屈膝坐于席上,說道:“宜都者,荊楚要沖,屏巴鎖荊;襄陽者,處漢水中游,是為國之屏障,順江可至京。今以宜都、襄樊為漢州,則荊楚無險可守,是以山水形勢言,漢州不可設,設之則必有患?!?/br> 作為江淮戰區負責人,霍峻非常清楚,一旦漢州設立出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因地處南北對抗的前線,軍政一體化屬于是必然之事。彼時漢州軍政集中于一人,凡有異念,則可揮兵順漢水而下武漢。 江淮戰區的形成屬于是南漢發展過程中的獨特產物,劉備能允許江淮出現軍政一體,但不代表他能忍受不了漢北形成軍政一體化。 如歷代漢唐統治者,為什么把河東、河內納入司隸的轄區下,不是因為二河富庶,而是二河擁有威脅京師的地緣條件。 “至于分揚州之郡邑,以豫章、廬陵、鄱陽等郡為新州,不如再合漢昌、長沙等舊郡,擬為新州?!?/br> 說著,霍峻停頓了下,補充說道:“峻以為可于吳楚之間,取揚州之豫章、廬陵、鄱陽、建安等四郡;割荊州之漢昌、桂陽、長沙等三郡,合有七郡之數,擬分為新州?!?/br> “新州似如匕首刺于荊、揚州之間,京師握雄兵威吳楚,舟舸戰艦橫貫于江湖,是謂襟三江而帶五湖,控湘荊而引甌越。京師令出,三江五湖不敢不從,荊蠻甌越恩服漢室?!?/br> 荊州最為富庶的兩郡,分別是南郡、長沙;揚州富庶的三郡,分別是丹陽與吳郡、豫章。 今所設新州分別割取楚之長沙、吳之豫章,猶如斷吳楚半臂。京師擁有威赫吳楚的資本,凡有二地有變動,則可發兵平之。 諸葛亮眉頭微松,霍峻的想法與他不謀而合,設新州以來保持中樞對地方的威懾,且新州的設立既能滿足官吏升遷,亦能幫南漢深化地方地理。 法正提出分別拆分荊、揚二州為四州,或許官吏會滿意,但實際上太過稀碎,既不利京師集權,也不利行政效率的展開。 孫邵提出的漢州,用來經略河洛,看似目標遠大,但如霍峻所想的那般,隨著時間的推移,漢中必然會軍政一體化,形成集權的都督區。 今下除非宗室出任漢州刺史,否則無人可以勝任漢州刺史。然張飛無能勝任,關羽臥病于榻,則已無合適人選出任。 諸葛亮輕搖羽扇,思索說道:“霍督所言新州,亮深以為然。從兵者而言,可使京師襟三江而帶五湖,控湘荊而引甌越;從治政而言,建安、廬陵等地蠻越眾多,今以京師治之,可勸蠻出山,編戶齊民,增擴戶籍?!?/br> “這般分割荊楚,并非不可!” 孫邵思慮少許,說道:“然欲圖河洛,漢沔不可不合力。今留漢沔數郡于荊州,恐因力散而難圖河洛?!?/br> “亮已有所得!” 搖著羽扇,諸葛亮將心中的規劃布置說出,說道:“襄陽至南郡、江夏千余里間,江水穿引,阡陌交通,當可擴護南郡,是以南郡、江夏、襄樊自為一體?!?/br> “兵歸中樞調度,糧由京師而出,仿江州、漢中舊制。以漢襄都督者,統理漢沔軍事將兵;襄陽都督者,軍政專委于一人?!?/br> 諸葛亮準備利用武漢毗鄰漢沔的地理優勢,希望將漢襄軍事納入中樞管轄,從而避免漢沔軍政一體化。且為了保持地方活力,則允許襄陽都督,如漢中都督那般,一人執掌軍政。 但漢襄都督權利職責比江州都督弱,襄陽面臨戰事時,漢襄都督則需擔負起領兵北援的職責,剝掉之前南郡都督擁有治理南郡的權利。 若是按諸葛亮這般布局,漢襄都督看似名頭響亮,但其權利弱于江淮與江州兩大都督區,需要按京師的指令從事。 法正捋著胡須,問道:“如按這般委任,今關君侯箭傷難以痊愈,漢襄、襄陽二督是由何人出鎮?且新州當為何名?州刺史何人可任?” “不急!” 諸葛亮撫扇而笑,說道:“今陛下正接見張將軍,且會慢些至尚書臺。及陛下臨幸,上奏益增州督,再擇委良將賢吏?!?/br> “來!” 說著,諸葛亮招呼眾人,說道:“且商討新州郡縣安排?!?/br> …… 第485章 提賢任才 在諸葛亮、霍峻等尚書臺高官,討論州督損益時。 武漢行宮內,劉備盤腿抱膝,與張飛隔案對坐,幾上陳列著十幾本奏疏。 指著這些奏疏,劉備神情冷峻,責貶說道:“以上奏疏是為弟西任江州都督時,巴蜀官吏所上彈劾奏疏。有言治軍過重,有言縱容部下,或是將兵不法。是役伐下祿,飲酒過多,鞭撻軍士,致使部下叛亂,當如何解釋?” 張飛望著厚厚的奏疏,撓著頜下胡須,尷尬說道:“兄長確有其事,俺不敢爭辯!” 見張飛這般神情,劉備忍不住將趙昂的奏疏扔到他身上,大聲說道:“徐州因飲酒過多而失,今欲重蹈覆轍乎?” 張飛順手接過奏疏,忍不住攤開,見是趙昂、陸遜彈劾自己,臉色不太好看,但卻又感嘆說道:“偉章、伯言二人忠于君事,兄長當可多加重用?!?/br> “用不著你說!” 劉備見張飛沒惱反而贊美二人,臉色好了許多,一手奪過奏疏,說道:“既知行為不妥,為何不自糾乎?” 張飛神情尷尬,說道:“俺忍不住不喝酒,喝了酒就亂來!” “那罷江州都督之職,貶為左將軍心服否?”劉備反問道。 “服!” 張飛連點著頭,憨笑道:“江州都督干得心煩,俺早就不想干了。今兄長卸了江州都督,俺歡喜還來不及呢!” 張飛本非都督之才,他經歷那么多事,怎會對自己沒有自知之明。之前覺得當江州都督位高權重威風,但隨著軍政事務愈發繁重,早就沒了干江州都督的興趣,僅是礙于除他之外,南漢無人可任而已。 當他得知自己被劉備免除江州都督時,他自感如釋重負。相比專御巴蜀,張飛寧可帶著一兩萬士兵作戰。尤其是經過姚、鄭,張、范二事,張飛愈發認清自己就不是都督一方的大將。 見狀,劉備縱心中有氣也難生,更不用說他本身就想教訓下張飛。 將奏疏合上,劉備問道:“翼德此番受貶回京,有何安排打算?” 張飛為劉備倒茶,笑道:“與大哥、二哥團聚敘舊,抱抱孫子,便是心滿意足。若大哥北伐,弟率兵從之?!?/br> “云長那邊可有探望過?”劉備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