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節
“封鎖之時,恩撫出山之民,善待山越蠻夷。遣人入山勸民出山,賜民耕作之田。待山民糧絕,無鹽可食,唯有出山降服,充實郡縣戶籍。此策可名天羅地網,短則三年,長則五年,必有成效?!?/br> 諸葛恪人品雖差,但卻有軍事能力在身上?;ㄈ曜チ耸畮兹f躲在深山老林里的山越民,頗是值得稱贊。 然霍峻對諸葛恪的對待山越民上的行為頗是厭惡,為了山民出山,許諾善待山民,表示他們出山就行,不會有任何懲罰。 結果等山越民出山,諸葛恪轉手將山越民里幾乎能戰的男丁四萬男丁抓去當兵,不顧出山后那些山越民的死活。 東吳叛亂不停,山越剿不完,不是江東人口真有那么多。實際上因為東吳虐民太過,百姓受不了逃入山里,或是聚眾叛亂。 如山越剿完,出山為兵,飽受凌辱。山民不得已逃回山里,為了避免再次被抓,甚至跑到山間深處,不讓東吳將領抓。 眾人常言曹魏百姓疾苦,殊不知曹魏的賦稅比東吳低,百姓至少有增加。 劉備松開眉頭,說道:“斷糧絕資,雖能得民,但手段著實狠辣,宜當多撫?!?/br> 頓了頓,劉備說道:“天羅地網之策,雖是可行,但耗時太久,所需人馬也要不少,且日后再議。今讓公衡撤軍,留山越民于丹陽,讓孔方好生安撫?!?/br> “諾!” 霍峻沉吟少許,建議說道:“大王,丹陽郡古來便是江東大郡,自興發山越起,加今所得百姓,但得民五六萬戶,雖有遷外地則,但自留周圍者不少。今或可拆丹陽郡,析置新郡?!?/br> 江左除了吳郡與丹陽郡沒被拆過,豫章、會稽都有被拆過。今下的丹陽郡百姓太多了,除南郡外,丹陽郡幾乎是南方第一大郡。之前劉備讓鄧方出任丹陽太守,便多有異議。 “善!” 劉備微微頷首,說道:“仲邈所言有理,丹陽郡民多且廣,可析新郡治之,孤讓元嘆、士元探討,擬定細則,擇機下詔?!?/br> “諾!” 第378章 立太子禪 建安二十一年,夏。 曹cao出入如天子,以楊修案問罪漢臣,許昌人心恐慌。 瑯琊王劉熙畏曹cao之行為,率家人數十口,潛逃至淮北,欲逃亡吳楚,投靠漢昌王劉備。(注1) 瑯琊王劉熙,光武帝十一子瑯琊孝王劉京之后,屬于是純正血統的漢室宗親。 得知夏侯惇率軍士追殺劉熙,江淮副督魯肅聞訊,與將軍霍篤親率羆虺軍迎之。夏侯惇忌羆虺軍威名,畏而不敢深追。 瑯琊王劉熙及其家眷數十口得救,魯肅上報至武漢,請詢劉備。 劉備大喜過望,命趙云率甲士千人,以王侯禮迎奉瑯琊王劉熙,將其族人老小接至武漢。 劉備攜妻、子數人設家宴,為劉熙家小接風洗塵。 漢昌王宮,劉備、糜氏同坐于榻上,夫妻情深,令人羨慕。 相較劉備樸素的王服,糜氏頭戴鳳冠,冠上的鳳釵口銜明珠,鳳鳥步搖在云髻上搖曳生姿,配合端莊、雍容的妝容,頗有一國之母之風。 糜氏非劉備首任之妻,而是在淪落東海之后,續娶之妻。 蓋或是劉備續娶小姑娘為妻,兩個兄長又傾盡家資相助,加之隨常年顛沛流離,致使糜氏家產清空,故而劉備寧可自己用度簡單,也舍不得讓糜氏受苦,待其甚是寵幸。 這也是為什么劉備待糜芳如此寬容的原因之一,糜氏作為從小受寵的小公主,發起脾氣來,劉備也要頭疼幾分。 甘氏年輕患病去世后,劉備想著糜氏無子有女,將庶長子劉禪交予糜氏撫養。糜氏對于年幼的劉禪也頗是喜愛,視若己出,親自撫養,不假與他人。 糜氏端坐在榻側,嘴角抿笑,持筷為劉備父子拾菜。而那小子劉禪坐在劉、糜之中,甚是乖巧安分。 坐在次席的瑯琊王劉熙,身襲常服,不敢著王服以見劉備。他年紀雖與劉備相近,也是劉秀的正統子嗣,但卻不敢自傲,而是以王兄尊稱劉備。 畢竟劉熙非是傻子,他敢南下投靠劉備,怎敢自恃身份怠慢?當個吉祥物,便是他自身的定位。 劉備望著恭敬的劉熙,問道:“弟從北方來,不知中原形勢何如?” 劉熙面露憂色,說道:“曹cao之害更甚董卓,其效王莽之事,稱公進王,殘害皇后,鴆毒皇子。今又命逆子曹丕借楊修案,屠戮漢臣,其暴虐之舉,人神共憤?!?/br> 說著,劉熙眼睛泛紅,哭道:“漢室傾頹,四海動蕩,若非王兄起兵吳楚,今天下將非我劉姓之所有?!?/br> 抹著眼淚,劉熙懊悔說道:“惜弟叔父不識曹cao人心,竟于長安向天子進言,贊曹cao為忠漢之臣。天下形勢紛亂至今,多因董卓、曹cao之故?!?/br> 漢獻帝在長安之時,劉熙叔父劉邈曾入長安進獻,途中劉邈路過兗州,得到曹cao的禮遇。入了長安,劉邈夸贊曹cao忠于漢室,給漢獻帝留下深刻的影響。 故而漢獻帝逃到洛陽時,詔曹cao前來迎奉。曹cao則是對劉邈頗是感激,隨后在建安十一年,曹cao立劉熙為瑯邪王。 劉備深嘆了口氣,惋惜說道:“自安、順二帝起,戮辱賢臣,任用jian佞,致使朝堂混亂。及沖、質二帝幼主在位,外戚、宦官當政,漢室傾頹,民不聊生。及桓、靈二帝上位,又親小人,遠賢臣,天下紛亂皆從此起?!?/br> “天子不賢,自有jian臣作祟,今無曹cao作亂,亦有袁紹謀逆。天下紛亂,在我漢家失民心,與弟叔父有何關系!” 說到后面,劉備似乎念起了自己在中原兜轉的二十年光景,災荒、瘟疫、戰亂、屠殺籠罩著這片多災多難的大地,神情不由低沉起來。 見夫君心情不好,糜氏轉移話題,問道:“王弟既生于諸侯之家,不知可曾去往過洛陽,與下邳、臨淄相較富庶,當是如何?” 劉熙露出追憶之色,說道:“靈帝繼位時,熙曾隨父親入洛陽朝拜,時時洛陽之富庶,非下邳、臨淄可論,口有百萬,天下奇珍異寶皆齊至洛陽?!?/br> “彼時西域之胡使、交嶺之諸蠻,塞北之王侯,無不受命入京朝謁。然至十余年之后,董卓亂京師,屠戮臣民,發諸帝陵,yin樂縱恣。熙隨叔父天子于長安,經洛陽,入長安,眼眸所見,皆是凋敝,已無京師昔日之繁華?!?/br> 言及發諸帝陵時,劉熙再次流下眼淚,然這次不僅是他一人落淚,連劉備也忍不住掉眼淚。 論漢室宗親之屈辱,莫過于諸帝陵墓被挖。且劉備、劉熙出生于東漢末年,見過洛陽的繁榮,也知道那時漢帝的權威。與今下屈辱的處境相比,有天人之分。 見父親傷心落淚,劉禪問道:“父親為何如此悲戚?” 劉備撫摸劉禪的腦袋,說道:“為父年輕之時,尚無今下之尊。時由天子治世,然天子不賢,致使百姓疾苦,黃巾賊子作亂。父為安漢家天下,起兵討賊。天子駕崩,賊人作亂,引董卓入京?!?/br> “董卓西北虎狼,兵入京師,廢立天子,殘害忠良。時父與曹cao興兵討董卓,不料諸侯各有歹心,難以成事,見我漢家傾頹,行不軌之事,戰事四起。為父輾轉中原數十年,領潰兵至吳楚,得諸公相助,欲行效光武……” 劉禪將巾帕遞給劉備,說道:“光武能興漢室,父親為何不能再興漢室!” 劉備擦著眼角的淚水,問道:“寄奴既已知事,長安與武漢有數千里之遠,父至長安,與興漢熟難?” 劉禪思考少許,說道:“自古以來,興漢唯光武皇帝,能至長安者眾,故當是興漢難!” “哈哈!” 劉備捏了捏劉禪的臉蛋,笑道:“父若至長安,將可言興漢也!” “太子雖是年幼,但卻聰穎過人。王兄之后,將有子可繼大統?!眲⑽踬潎@道。 糜夫人看了眼劉備,不滿說道:“王弟錯言,阿斗非太子,僅大王嫡長子?!?/br> 見狀,劉備僅是撫摸著阿斗的腦袋,笑而不語。 糜夫人服侍劉備近二十年,唯生育一女。入江東之后,雖是太平下來,但糜氏奔波多年,致使身體不太好,常有小疾,加之年歲太大,生產有危險。 在糜氏猶豫之間,劉禪幼年喪母,歸由糜氏撫養。糜氏視若己出,也漸斷了生子的念頭。在此之下,糜氏反而希望劉禪能成為太子。 得曉原委,劉熙拱手致歉,說道:“王兄,弟不知細情,望多見諒?!?/br> “無事!” 劉備握著劉禪的小手,說道:“今為家宴,明日為弟引見孤帳下文武俊杰?!?/br> “多謝王兄盛情!” 又聊了許久,見天色漸晚,劉備結束今日之宴。 …… 次日,劉備請諸葛亮、霍峻、龐統等親信入宮,將劉熙介紹給眾人。 堂內,劉備坐于榻上,眾人按位次分坐左右。較往日之變化,劉備的身側多了個小子劉禪,及瑯琊王劉熙。 劉備指著劉熙,謂眾人說道:“曹cao無道,已有篡位之心?,樼鹜醭忻墒茈y,南逃武漢,今諸卿當以禮尊之,不可怠慢!” “拜見瑯琊王!”眾人起身行禮道。 “不敢!” 劉熙急忙向眾人回以尊禮,說道:“諸卿皆有興漢之重臣,今熙初至武漢,當多叨嘮?!?/br> “王弟客氣了!” 劉備見劉熙如此謹慎,笑道:“孔明舊為瑯琊人,與王弟當是同鄉,今后若有不順之事,尋不到為兄,可尋孔明?!?/br> “諾!” “亮見過瑯琊王!” “熙見過軍師?!?/br> 劉熙說道:“軍師之名望,海內盡知。熙于中原多有耳聞,今日得見軍師風采,果是不凡?!?/br> “謝瑯琊王盛贊!” 在劉備的介紹下,雙方互相認識。之后劉備讓侍從上菜,在酒水的作用下,雙方也都漸漸放開。 言到興盡,劉備目光落到劉禪身上,再次問道:“寄奴,為父至長安,與興漢熟難?” 劉禪眨著眼睛,稚氣說道:“當是至長安難!” “嗯?” 劉備略有驚訝,問道:“昨日言興漢難,今何以言至長安難!” 劉禪利索地從席上爬起,用他那小短手向劉備拱手行禮,說道:“啟稟父王,今漢室已興,但父王未至長安!” “咦!” 劉備面露驚訝之色,說道:“寄奴何出此言?” 劉禪揚聲說道:“父王立基于武漢,今王侯來投,可見漢室已興于父王也!” “漢室已興?” 眾人對視幾眼,對于劉禪的聰穎頗是贊嘆。 霍峻舉起酒樽,笑道:“大王恩播四海,引宗王投效,可見曹賊之暴虐,已失人心?!?/br> 劉熙十分上道,恭賀說道:“王兄仁德之名,盛于中原。今漢室傾頹,天子為傀儡,漢室不在北而在南!” 劉備假意訓斥,說道:“王弟不可妄言,今天子尚在!” “諾!” “呵呵!” 繼而,劉備看向劉禪,大笑幾聲,滿意說道:“孤興漢室于吳楚,然興平天下之責,當于此子身上!” “公子聰明仁愛,今當恭賀大王?!敝T葛亮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