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節
以上三仗除了合肥之戰外,曹cao屬于進攻方,劉備屬于防守方。接下來角色互換,則是不好說了。北魏的人口優勢將會放大,而填線作戰則非南漢之所長。 霍峻沉吟少許,說道:“南中、交嶺非不可取,因大戰方休,曹賊在北,無暇顧及。若欲收之,遣將征討,兵至則郡歸,地民則可歸置?!?/br> “料觀北方之形勢,古來得民心者,得天下。曹cao以暴治民,主公以寬待民,此為主公之勝。主公善治軍民,擇機而伐,興復漢室,大有可為?!?/br> 北伐豈是倉促可下? 壽春、襄樊、祁山皆中原之堅城,堵住南方北上中原的道路。 縱葛公用兵受制于祁山,姜維畏祁山而轉攻隴西;襄樊、壽春之固,令南朝軍士為之頭疼。 劉備放下茶盞,笑道:“北伐從長計議之事,孤若不成,尚有子嗣。子若不成,亦有孫輩。世代北伐,終有功成之時!” 簡雍不客氣的打斷,說道:“主公豈可輕言天壽之事,此為大不吉之語?!?/br> “憲和所言有理!” 劉備笑而撫須,說道:“孤年歲已長,從今歲以來,多有左右勸孤立嗣。孤深思多時,欲立寄奴為太子,不知仲邈以為如何?” 霍峻遲疑半響,說道:“寄奴雖天資聰慧,但年歲尚幼。主公身體健壯,何不如再觀察幾載,不必早憂太子之事?!?/br> “憲和以為如何?”劉備復問道。 簡雍收腿而盤,說道:“若雍記憶無差,寄奴已有九歲左右。九歲之童,學識漸長,心智微成。主公可按霍督之語,于考察二年,越明后年,若學有所成,則可立為嗣子?!?/br> “簡君所言甚是,峻也以為如此!”霍峻應和道。 “也罷!” 劉備沉吟少許,笑道:“且按二位之言,多觀望二年,再做決斷?!?/br> 霍峻似乎想起什么,問道:“敢問主公,去歲言討山越、五溪之事,孔明可有決斷?” 劉備捋著胡須,說道:“孔明言,春時,收麥種稻;夏時,百姓農忙;秋時,收稻種麥。唯有深秋初冬,動兵不傷農時。故孔明欲在秋冬之季,出數萬兵馬,平五溪、山越二蠻。盡量于春耕前,息兵罷戰,以免耽擱麥收?!?/br> 聞言,霍峻微微頷首,感慨說道:“似孔明這般用兵,何言征戰傷農乎!” 諸葛亮與尋常將領最為不同之處,他作為執政者,行軍作戰,往往會考慮到農業生產,再制定方針作戰,減少戰爭帶來的傷害。而這也是霍峻與他論戰的時候,敬佩諸葛亮的地方。 第370章 嗣子糾紛 公元215年,夏,鄴城。 宮殿內,曹cao攤開雙臂,任由侍女為他穿戴王服,望著銅鏡里頭發半白的自己,微嘆了口氣,暗自思忖道:“大業未成,孤將老矣。然中國之基業,子桓、子建誰可為承之?” “大王!” 兩名侍女為曹cao整理完衣冠,從左右退下。 曹cao望了望鏡子里的自己,滿意地點了點頭。 然曹cao看見身上這件新穎精美的錦服,好奇問道:“此衣可是近日新制作而成?” “啟稟殿下!” 侍女恭敬答道:“由匠師取蜀錦裁量而成,殿下若有不合身,可讓匠師改衣?!?/br> “蜀錦?” 曹cao扶著腰帶,打量鏡子里的自己,皺眉問道:“孤記著之前取襄邑織文裁剪,今怎取蜀錦制衣了?” “回殿下,織文技藝不如蜀錦,亦不如其精美。今王公大夫多取蜀錦制衣,奴見殿下衣物老舊,故今夏取蜀錦制衣。若殿下不喜,奴取舊衣為殿下更換?!笔膛H是惶恐,說道。 “不必了!” 曹cao心中頗喜蜀錦,頷首說道:“織文顏色樣式老舊了些,蜀錦色彩繡麗。不必更換,今日且著此衣。但下次欲取蜀錦制衣,當向孤匯報?!?/br> “諾!” “大王,三位公子已在大殿等候!”侍從說道。 “善!” 曹cao將劍佩戴于腰,趨步出殿。 殿內,曹丕、曹植、曹彰三子立于殿中。 見曹cao入殿,曹丕領頭而拜,說道:“兒臣見過父王,望父王福泰安康?!?/br> 曹cao按劍入榻,見三子各有風采,如曹丕莊重威儀,曹植瀟灑隨意,曹彰魁梧武烈,心中頓生驕傲。 “諸子且坐!” “謝父王!” 趁著三子入座之時,曹cao喊來楊修,說道:“近聞民間百姓裁蜀錦為衣之風日盛,蜀錦出自巴蜀,為南賊官營取利,宜當勸民多取中國綢緞、絹麻為衣,不可資助南賊?!?/br> “諾!”楊修拱手退下。 三子入座而候,曹cao環顧三人,說道:“今日喚你三人入宮,可知何事乎?” “可是父王欲考問時政軍務?”曹丕問道。 “正是!” 曹cao捋著胡須,笑道:“今天下未定,你等為孤子嗣,當胸懷大志,建功于世?!?/br> 說著,曹cao指向曹彰,笑道:“詩詞歌賦,子桓、子建之所長;騎射搏虎,子文之所長。故今孤??紩r政軍務,望你三人勿要讓孤失望!” “諾!” “塞北鮮卑漸興,軻比能、扶羅韓、步度根盤踞塞外,諸胡漸有不順之心,諸子以為如何?”曹cao問道。 “父王!” 曹植欲搶先回答,但見曹丕有回答之意,抬手謙讓,說道:“兄長請先!” 曹丕有意先答,但見曹cao在上,謙讓說道:“子建率先開口,當是弟先答!” “由子建先答!”曹cao見兄弟謙讓,點名道。 “諾!” “啟稟父王?!?/br> 曹植看了眼曹丕,拱手說道:“鮮卑自檀石槐死后,分崩離析,已難為我中國之患。然檀石槐雖死,但鮮卑諸部勢力尚存。今父王欲安塞外,當分而治之?!?/br> “即不可讓塞外一統,由多部首領分治,誘其互相攻伐以弱其力,凡有不順者,起兵討之,以武威之。武功之下,以文懷柔,準其通商,教化其民。文武并下,此塞外可安也!” 說完,曹植頗是自得,瞄了眼曹丕,嘴角微微含笑。 “嗯!” 曹cao臉色雖是不變,但心卻對曹植這番話頗是認可。 “子桓呢?” 曹丕看了幾眼曹植,心中不由震驚。曹植這番對答,他還能說什么,多是拾人牙慧之語。 思量少許,曹丕硬著頭皮說道:“啟稟父王,胡人畏威而不懷德,當令其從征,奪其良駒,方可弱其力。父王選烏桓精騎從征,可讓鮮卑出良駒入軍。強我中國之力,方是根本之道?!?/br> “子文以為如何?” 曹cao不予評價,而是看向曹彰問道。 曹彰苦思良久,挺腰正色答道:“父王,兒愿效霍去病、衛青,出征塞北,橫掃諸胡,封狼居胥,擒軻比能、步度根等諸夷于階下,為父王歌舞!” “哈哈!” 聞言,曹cao撫須大笑,說道:“孤之黃須兒,果有壯志?!?/br> 笑了些許,曹cao望著座位上的三子,說道:“常言知子莫若父,子建之才,卻令孤亦難盡知??!” 接著,曹cao話鋒一轉,敲打說道:“時政軍務,本是兒所擅長。今日,卻不及子建。日后當多加用心才是,以免被人趕超?!?/br> “諾!” 曹丕低著頭,拱手說道:“兒臣近日疏于用心,今后必當努力用功,不負父王期望?!?/br> “善!” “今后向塞外用武,孤必用子文為帥!”曹cao笑道。 曹彰臉上歡喜不已,說道:“多謝父王!” “都退下歇息去吧!” 曹cao揮了揮手,示意三子退下。 三曹趨步出殿,曹丕談笑風生,不見任何心中芥蒂。 “兄長為尊,先請!”曹植抬手說道。 “三弟請!” “兄長請!” 曹丕拉起曹植、曹彰的手,笑道:“既是兄弟,何必如此見外,當是同行?!?/br> “哈哈!” 望著三子的背影,曹cao露出滿意的笑容,思忖道:“子桓心胸開闊,諸子皆不如也!” 思慮間,曹cao取過案幾上的竹簡,便要閱讀瀏覽。 楊修趁機奉上文書,說道:“大王,勸民禁買蜀錦令文已草就,修于文書上列有三條細則,請大王過目!” “哦!” 曹cao接過巾帛,瀏覽幾下,驚訝道:“德祖下筆竟如此之快?” “請大王批復!”楊修遞上毛筆,恭敬說道。 “咦!” 曹cao持筆望文,不知如何下手更改,驚訝道:“莫非德祖提前備有腹稿,巾帛上近千字文章,孤卻不知從何入手?” 楊修不卑不亢,拱手說道:“啟稟大王,蜀錦之風日盛,臣多為憂慮。前日,修偶與子建公子相遇,談及此事。三公子大為感嘆,言諸葛善治國,若不遏蜀錦之風,不消多時,朝堂上下諸卿當多著蜀錦?!?/br> “南賊官營蜀錦,從中牟取暴利,以為軍資,充實府庫。待賊北伐時,我著蜀錦,敵披甲胄,此當謂資敵也。修不敢專功,以上所思,多有三公子之見解?!?/br> 曹cao捋著胡須,感慨說道:“想不到子建竟有如此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