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節
“來人,將張郃扣下,以軍法從事!”夏侯淵吩咐說道。 夏侯淵官職為征西將軍,又持假節,理論上具備處罰任何將領及文官的權利。 左右武士壓住張郃的雙肩,便要帶下去。 “將軍且慢!” 護軍杜襲出列,拱手說道:“三軍易得,一將難求。張將軍雖輕敵敗于陸遜之手,但過往征戰素有戰功,又是魏公愛將。今因兵敗,便要以軍法治之,怕寒人心?!?/br> “以襲之見,將軍何不如讓張將軍糾合敗軍,又調拔些許人馬與他,令他戴罪立功。若是再有兵敗之事,則上報魏公,再行處置?!?/br> 夏侯淵沉吟少許,說道:“既有杜護軍言語,暫免罪責,再予你三千人馬,留屯大軍。倘再有失,定不寬恕?!?/br> 張郃面懷慶幸之色,向夏侯淵拱手,說道:“若郃再有失,請將軍斬郃首級,某定無怨言!” “善!” 見張郃認錯態度良好,夏侯淵怒氣漸消,說道:“儁乂于山間躲難多時,今且退下沐浴休息?!?/br> “諾!” 待張郃走后,夏侯淵坐回榻上,說道:“陸遜得劉備看重,非尋常儒生,今得勝我軍,便退守陽平關,不知諸位有何教我?” 夏侯淵自從被霍峻教訓了兩次后,不似之前那么莽撞,多能聽取帳下人的建議,成長不少,故有掃蕩關中,虎步關右之功。 楊阜沉吟少許,說道:“啟稟將軍,我軍從祁山、儻駱、褒斜三道進軍,各有猛將銳士坐鎮。陸遜所恃無非堅城,但以三軍進軍觀之,陸遜僅以帳下兩萬軍士,分守諸圍頗是困難?!?/br> “故阜之見,當尋覓他道入漢中,再分陸遜帳下兵馬,以令其兵寡敵眾兵。凡有一道入漢中,引起士民恐慌,余道守軍不戰自潰也!” 楊阜作為隴西賢才,被委為參軍,可見軍略能力不差。 陸遜帳下兵馬不多,曹軍從三道進取。陸遜需兵分三部守外圍,甚至在不知敵軍細情之下,陸遜還有分兵守備子午谷,以免像張魯一樣,被龐德偷渡。 也就說陸遜分兵把守的通道越多,他帳下的兵力越分散。兵力分散之下,他就越無力抵御住各路兵馬的進攻。 “哦?” 夏侯淵心生好奇,問道:“義山任武都太守,多知漢中地勢,不知有何道路可入漢中?” 楊阜沉吟少許,說道:“啟稟將軍,昔張飛敗韓遂之戰,張飛困于陽平關之內,其從白水間道偷行至關外,突襲韓遂所部。今將軍可效行張飛舊策,從白水間道偷渡入漢中?!?/br> “時將軍攻陽平,子廉將軍走儻駱,馬超入褒斜,又有偏軍走白水間道,兵發四路,陸遜縱是韓信在世,蓋不能守?!?/br> 夏侯淵捋著胡須,說道:“陸遜能驕敵之心,擊儁乂于半渡,可見非無謀之人。白水間道,張飛所行之舊路,陸遜不可能不備。兵少則無用,兵多則易受伏,此道怕是難行?!?/br> 歷史上劉備繞行陽平關,偷渡入漢中的山道,今時被張飛用了之后,眾人已是盡知。 當然巴蜀山水溝壑縱橫,從來沒有任何一個關卡能擋住敵軍。陽平關看似卡住入漢中的道路,但實際上覆蓋了周邊的山水據點小道。兵馬從陽平關出動,可輕易擊敗從小道進入漢中的敵軍。 漢中太守趙昂起身,說道:“白水間道,敵我盡知。將軍何不如命一支偏軍,虛張聲勢走間道,以惑陸遜。趁敵不備之際,率大軍攻陽平。如此布置,陸遜分陽平關之兵往間道,關內軍士必然空虛,此將軍用武之時!” 趙昂,字偉章,漢陽西城人。忠于國事,在擊破馬超上多有獻策,楊阜所獻取武都諸羌部落,離散馬超帳下羌兵人心,便是出自他手。 在隴右眾賢人之中,趙昂與楊阜二人齊名,能力各有所長。今曹cao降服隴右,收趙、楊等隴右士人為己用,各委官職任用。 夏侯淵大喜過望,說道:“義山、偉章之策精妙,如此進軍,陸遜安能擋乎?” “傳令下去,命張郃戴罪立功,率本部走白水間道,虛張聲勢入漢中。待敵軍撤離后,我大軍直取陽平關?!?/br> 夏侯淵說道:“你二人獻策之功,某計入簿上,待克漢中,一并封賞?!?/br> “謝將軍!” …… 陽平關,議堂。 陸遜大敗張郃,斬俘四千余眾,如此大的勝果,一掃大軍壓境的陰郁氣氛。眾人露出笑容,紛紛稱贊陸遜用兵出眾。 眾人在稱贊陸遜,而他卻是寵辱不驚,襲儒服坐于榻上,案幾上攤著漢中輿圖。 楊昂口水飛濺,向眾人訴說陸遜擊敗張郃的精彩cao作,以及如何騙過他的表演。眾人側耳傾聽,言到精彩之處,不由鼓掌喝彩。 宗預抬頭陸遜臉色如常,問道:“將軍大破張郃,為何不喜?” 陸遜指著輿圖,說道:“敗張郃僅是小勝,不值歡喜。馬超、曹洪、夏侯淵兵分三道入漢中,如何保城御敵,需深思熟慮?!?/br> 宗預露出笑容,說道:“今挫敵兵鋒,我軍士氣大漲,新舊老弱皆能委用,行分御諸圍之策,或許能御敵于漢中之外?!?/br> 陸遜搖了搖頭,說道:“關中入漢中孔道眾多,有子午、儻駱、褒斜三道,隴西入漢中有祁山、白水二道需防。若分御諸圍,以漢中帳下兵馬,安能御之?” 接著,陸遜盯著輿圖上的陽平關,說道:“陽平關看似天險,但有白水間道可通漢南。若敵寇暗襲白水間道,陽平關者無用;若敵寇虛行白水間道,實取陽平關,我軍危矣!” “今漢中若有三萬兵,遜敢分守諸圍。但今下唯兩萬老弱,分守諸圍難矣!” 對于漢中來說,分御諸圍是最穩妥的戰略,但也并非萬能藥,如果是兵力太少,將被敵人一捅就破,何談分守諸圍? 趙昂的‘明行白水間道,偷取陽平關’之策,陸遜能猜到又能如何? 他又不能去賭! 褒斜、儻駱、子午都需要分兵把守,外圍有兵,內部空虛。但凡有一路軍突破防線,整個漢中分守諸圍的防御體系瞬間瓦解。 作為漢中太守,陸遜要從最壞的情況去打算,他要保證漢中不能在他手上失守。 宗預沉吟少許,說道:“如此來說,將軍命軍士撤離道口,放曹軍入漢中?” 陸遜點了點頭,說道:“今漢中兵少,外圍道口難守。今破張郃,軍心振奮,可以用之。我欲舉兵入沔陽、成固二城,固守城池,以待援軍?!?/br> 頓了頓,陸遜說道:“沔陽、成固二城位于漢水以北,分遏漢中東西。成固可拒駱谷、子午谷之軍,沔陽可擋褒斜、祁山兵馬。收漢中兵糧于二城之中,不破二城,漢中則非曹軍所有?!?/br> “援軍從巴地入漢南,我軍在漢北,彼時曹軍雖眾,但分御漢水南北,顧此失彼。一戰得勝,曹軍必退,漢中可保?!?/br> 論防守作戰,陸遜可稱大師。在擊破張郃之前,他早就制定好防守計策了。 守城,核心在于軍士敢戰。漢中半數兵力屬于是新卒或是降卒,若不打場勝仗,激勵他們。別說守諸圍,退守二城都難以做到。 今時擊敗張郃,士氣鼓舞。大軍退守二城,有陸遜指揮,軍士上下齊心,守住二城,并不困難。 如按陸遜所言,援軍進入漢南,加上他們在漢北固守,曹軍還怎么拿下漢中? 宗預若有所思,說道:“若按將軍之策,漢南得失甚是關鍵。然若援軍難破漢南曹軍,又如何是好?” 陸遜從袖口中,取出書信,低聲說道:“主公已命霍督率軍士千里馳援,以霍督之能,何愁不能勝漢南曹軍?” “霍督從武漢出發時,已命黃漢升將軍翻熊山北上,過上庸、西城等敵,而救援漢中?!?/br> 宗預露出激動之色,說道:“將軍,何不如將此消息散布于眾人知曉?” 陸遜將書信收回,笑道:“今時豈能用此信,待曹軍久攻城郭,人心動搖之際,方可取信示下。且為防軍中有曹軍jian細,不可示下?!?/br> 陸遜這一后手留得機智,霍峻自于金口擊敗曹cao起,名聲大振,天下盡知。用得好就是個振奮劑,在危難時能激發軍士的守城信心。 “將軍英明!” 宗預領悟到陸遜的深意,贊揚道。 見堂下眾人仍在議論,陸遜拉過宗預,低聲說道:“曹軍入漢中,必攻沔陽,成固多是無憂。君領五千兵守成固,當多向西探聽老將軍消息,且向巴地,傳達曹軍情報?!?/br> “諾!” 第331章 吉兇之事 沔陽城后世之勉縣,位于漢水以北,陽平關之后,與成固城分別嵌在漢中的東西兩側。在二城的中間,即為漢中郡治南鄭。 陸遜將漢中諸城府庫搬空,糧草、兵械運入二城,命宗預以五千軍士守成固城,自率一萬五千人固守沔陽城。 陸遜收兵入城,夏侯淵折騰的聲東擊西那招,使招卻沒人看,耍了個寂寞,兵馬浩浩蕩蕩地開進漢中。與此同時,馬超、曹洪前后腳也分別從褒斜道、儻駱道入漢中。 三軍匯合,于沔陽城下匯合。 大帳內,以征西將軍夏侯淵為尊,馬超、曹洪二人分居左右,各部文武坐于帳中。 “漢中外圍據點、營壘,皆被陸遜所棄,我軍得以舉兵入漢中,此為何理也?” 夏侯淵心有不安,說道:“陸伯言雖是儒生,但非無謀之將,此舉當有深意?!?/br> 不知為什么夏侯淵自入漢中以來,心驚膽戰,昨夜睡覺還夢見黃豬遇虎。今見陸遜棄守城池,不得多疑一二。 趙昂沉吟少許,說道:“應是陸遜帳下兵馬寡少,難以分守諸圍。今不得已棄守外圍,固守沔陽、成固二城,當是為固守待援爾!” 頓了頓,趙昂說道:“若能隔絕援軍,城內軍士不見援軍,人心渙散之下,二城不日將破?!?/br> 夏侯淵捋著胡須,說道:“偉章所言極是,二城分守漢中東西,遏守兩端險要,欲全得漢中,二城不可不下。今當堵援圍城,逼迫二城歸降?!?/br> 見談及二城,曹洪說道:“某入漢中時,曾遣人歸降成固守將宗預,宗預言漢中之重唯在沔陽。若能得破沔陽,成固不戰自降。今成固即便歸降,沔陽不能下,我軍亦是難克漢中?!?/br> 陸遜身側除了吳蘭可信外,唯有宗預這個從軍主簿可用。在漢中危急下,陸遜火速提拔宗預為參軍,暫統五千兵馬,堅守成固城。 宗預得知陸遜提前的計劃安排,則以此語對答曹洪使者,讓曹洪暫時放棄攻城的念頭。 當然宗預之語并非沒有道理,相比于成固城,位于漢中西面的沔陽,猶如一根釘子釘在曹軍糧草的命門上,無法忽視。 曹軍從隴西、關中征發的糧草,由于儻駱道難行,糧草基本是從褒斜、祁山二道入漢中。接下來三軍匯合,曹軍補給可能走陳倉道匯入祁山道,通過漢水運到漢中。 不論是哪種運輸糧草的路線,都必須經過沔陽。故漢中四面皆是數百里的山道,關中運往漢中的補給困難,漢中運往巴地也是困難。 因而如果沒有充足的糧草,曹軍根本無法遠征巴蜀,必須拿下沔陽,疏通漢水糧道,將糧草囤積在漢中之中,才能繼續進軍。 但沔陽經過陸遜一年修繕,糧草囤積,又豈是那么容易拿下來??梢婈戇d放棄外圍據點,絕非他一時興起,而是經過他的深思熟慮。 夏侯淵腦袋略疼,本以為破了陽平關就萬事大吉,卻不料入了漢中,還有沔陽等著他。 夏侯淵斟酌幾許,問道:“孟起曾兵入漢中,擊敗張魯,不知有何高見?” 馬超思慮少許,說道:“張飛越米倉山入漢中,據漢南與我對峙,時走小道入陽平關外。今米倉道不得不備,將軍當南遣軍士入占據漢南,分兵守住營壘,以據敵寇援軍?!?/br> “善!” 夏侯淵已有據敵思路,說道:“陸遜固守沔陽,欲待援軍至,今當外據援軍,內破堅城,全取漢中。待沔陽城破,援軍被退,迎魏公南下,時巴蜀可望也!” 在眾人七嘴八舌下,夏侯淵理出了對敵之策。即留兵強攻沔陽城外,又分兵至漢南以阻援軍。 沉吟良久,夏侯淵說道:“孟起、子廉,你二人率帳下軍士修治器械,圍攻沔陽城。某率軍士渡過漢水,占據漢南險地,拒敵于山道中,令其不得救援?!?/br> “諾!” 曹洪、馬超二人起身領命。 軍議商談完,夏侯淵頓感心悸,問道:“帳中可有通《周易》者乎?” 眾人面面相覷,張郃出聲問道:“不知將軍有何福禍之事欲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