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節
下邳,淮陵。 淮陵縣,因淮水高地命名,位于淮水南畔。兩漢之時,多是富庶之地。然因袁術大亂江淮,曹cao、劉備、呂布、陳氏等勢力輪番登場,早已凋敝,人煙稀少。 淮陵距離合肥約有兩三百里,離秣陵、江都約有兩百余里。自霍峻北伐合肥起,俞韶便廣派斥候深入淮河流域探查敵情。 地廣而人稀,百里無雞鳴,野草多生,水澤寂靜便是這里的寫照。 高丘上,南軍斥候席地休息,五六個人在空地上玩蹴鞠,三四人在山陵上眺望四周。 “什長,看那!” 忽然間,南軍斥候目光瞄見遠方有大股的炊煙升起,推了推與下屬談笑的什長,喊道:“當是徐州方向來敵?!?/br> 江淮人煙稀少有利有弊,對于斥候而言。幫助他們更好的隱藏,不用擔心被人發現,凡有大股炊煙升起,便知有敵寇南下,能讓他們迅速察覺。 什長史敬臉色大變,說道:“以敵寇炊煙觀之,來敵必定不少,或有數千,乃至萬人。你且在這留守,李二隨我去探查一二?!?/br> “諾!” 史敬與下屬李二從山丘走了下去,騎上馬向炊煙升起的方向摸去。蓋因江淮人煙稀少,灌木、草樹格外的茂盛,二人沿著樹林小路而走,不敢走大路。在臨近敵營時,二人下馬而行,唯恐被曹軍斥候發現。 隔著三四里地遠,史敬貓在灌木林內,觀察這股從淮北而來的曹軍。卻見這股曹軍于河畔扎營,軍士拎著水桶汲取河水,輔兵持斧頭在周圍砍伐木柴。 “什長,敵將姓吳,按營寨數目來看,人馬約有萬人左右?!鄙硇伟〉睦疃?,從灌木叢中冒出,說道:“應是東海太守吳敦及其兄吳靖,未有孫觀、臧霸二人?!?/br> “快走!” 史敬又瞄了幾眼營寨,說道:“敵寇應是支援合肥,當迅速報至都督?!?/br> “諾!” 斥候者,需為人機敏,耳目出眾,膽大心細,能識算數。行軍打仗,無斥候,大軍則無耳目。愚鈍之卒,安能勝任大軍的耳目? 古代軍隊營寨,凡正常營帳長一丈六尺,可容納十人。萬人大軍以十人為一營,則有千營。 然計千頂營帳又怎會快? 實際上軍營中又常樹有旗幟,利用旗幟與營帳,常能較為快速的統計出敵軍人數。當然,敵軍撤走遺留下來的灶臺,也能推算出人數多寡。 行軍打仗雖看似虛無縹緲,但實際可以看作一門科學。 當吳敦、吳靖兄弟二人率軍士就地扎營時,當日史敬便吩咐善于奔走的斥候,將徐州兵卒的消息送往合肥大營。 善奔走者,于斥候而言,也是必不可少,軍情如火,怠慢不得?;戳曜院戏蕛扇倮?,斥候乘馬星夜兼程送信,不足兩日便將情報送到合肥。 兩三百里腳程,對于善走之人,算不了什么。三國善奔走者,有史可載。司馬懿、虞翻二人當為先,曹叡病逝,司馬懿日行四百多里;孫策平江東,虞翻一日步行三百里。 合肥,南軍大帳。 得聞援軍的戰報,賀齊皺起眉頭,說道:“都督不是派遣糜丹陽率軍北上郁洲,襲擾徐州海濱,今徐州吳敦怎敢率軍來援?莫非糜丹陽被臧霸擊敗,亦或是牽制不???” 霍峻于帳中踱步,說道:“子方所部僅有萬人老弱,能襲海濱者不過數千之眾。今合肥事急,徐州分兵萬人來援,并非沒有可能?!?/br> 蔣濟捋著胡須,贊同說道:“曹cao擇夏侯惇出鎮江淮,非重夏侯惇兵略,而是用其名望。臧霸、孫觀、吳敦等將,不敢逆夏侯惇之令?!?/br> 說著,蔣濟看向霍峻,說道:“如賊兵萬人援至,都督需變計策否?” 賀齊面露憂慮,說道:“都督,夏侯惇有兵兩萬余眾,合肥城中可戰之兵亦有六七千甲士,今若加上徐州援兵萬人,兵力當勝過我軍。屆時表里俱發,齊恐我軍難擋?!?/br> 頓了頓,賀齊建議說道:“今不如收縮兵力,修筑長壘,以待寇至。雨季將至之時,敵救合肥,我以長壘據敵。待肥水灌城,張遼不得出,我則以聚兵以戰敵。敵寇退卻,合肥不日將破?!?/br> “張遼非凡將,我以長壘據敵于外,外實而中空,張遼必起精銳出戰?!备呦璺駴Q道:“都督,不如退至巢湖,靜觀形勢,再以進軍?;蛳蚪笄笤?,集重兵戰夏侯?!?/br> 霍峻停下腳步,說道:“今主公分兵取蜀,吳楚已無援軍。我軍除戰之外,唯退而已。以今之形勢,江淮雨季將至,安能輕言退軍?” 說著,霍峻加重聲音,強調說道:“賊軍兵馬雖勝過我軍,但兵力分屬合肥、成德、淮陵三地,故今乃我軍用兵之時也!” “圍城打援之精妙,非以眾兵勝寡軍,當以機動之兵迎戰敵軍各部。孫子曰:‘善戰者,致人而不致于人?!钏喑?,引敵來援,如是而已!” 徐州援軍的到來并沒有打亂霍峻的計劃,甚至說某種意義上說霍峻能料猜到徐州會有援軍。畢竟對于糜芳的能力,霍峻始終是將信將疑。 此次出戰,徐州不派援軍來,糜芳便立有大功。然若派部分士卒過來,也當是糜芳牽制敵軍的功勞,故而霍峻都做了兩手準備。 如徐州無援軍,霍峻則會迎戰南下的夏侯惇大軍,且誘張遼出城。然如今夏侯惇大軍先至,徐州援軍后至,霍峻依舊可以實施之前的計策,僅是略微改變而已。 圍城打援為何屢用不爽,核心在于調動了敵人兵力。己方可以情報了解敵人的進軍布置,從而作出針對性的安排。 故而圍城打援,對于己家兵源素質要求高,對奔走行軍能力要求更是不能低。且對斥候搜集情報的能力,也要超乎其他軍隊。但凡斥候情報搜集不到,或是傳遞速度慢了,都有可能功虧一簣。 霍峻手撫劍柄,沉聲說道:“諸將軍聽令!” “在!” 眾將聞聲而起,拱手候命。 “羆虺軍何在?” “末將在!” 丁奉、俞韶、高歆三人出席領命。 霍峻抽出軍令,吩咐說道:“吳敦兄弟率萬人來援,欲與夏侯惇于成德匯合。你三人率羆虺軍,披甲持器,赴五日之糧,日趨百余里,往東北而行,會戰敵寇。此戰只許勝,不許??!” “諾!” 俞韶趨步上前,欲領軍令。 霍峻拍著俞韶的肩膀,叮囑說道:“我知你素來謹慎,故將羆虺軍交予你執掌。今形勢緊急,不可讓吳敦與夏侯惇匯合,此戰當顯我羆虺軍之雄風。得勝之后,立刻回師合肥?!?/br> “諾!” 俞韶鄭重地接過軍令,向霍峻拱手行禮。 “霍篤、高翔、賀齊、蔣濟何在?”霍峻喚道。 “末將在!” “霍篤為主將,高翔、賀齊二人為副將,蔣濟為軍師,持率兩萬兵馬北上,與夏侯惇大軍對壘,不與之戰?!被艟f道。 “那都督呢?”霍篤問道。 “我留于大營,與漢升、子龍二位將軍駐守河堰?!?/br> 霍峻將軍令交予霍篤,吩咐說道:“此番領兵北上,不與敵寇交戰,固守道路即可?!?/br> “諾!” 霍篤遲疑少許,說道:“都督僅以萬人留守河堰,但小心為上?!?/br> 霍峻微微頷首,看向黃忠、趙云二人,吩咐說道:“大軍走后,移營至河堰之上。老將軍率本部兵馬固守河堰,子龍帳下精銳藏于營中而不動?!?/br> 黃忠猶豫少許,說道:“都督,忠帳下軍士多老弱,合肥城中多甲士。若張遼率銳士出城,忠帳下軍士恐不能阻,且難護都督安危?!?/br> 霍峻神色不變,說道:“聽從軍令即可?!?/br> 繼而,霍峻手搭于劍柄上,沉聲說道:“破合肥,盡在此役,望諸公勉之?!?/br> “諾!”眾將拱手應道。 第305章 合肥之戰(一) 合肥西城上,張遼撫劍立于女墻后,望著城外的河堰,臉色凝重。以他兵略不難猜到霍峻的意圖,大概是筑堰蓄水,欲水淹合肥城。 算著即將到雨季不日將至,張遼捶了捶城墻,心有不忿。 “將軍,看!” 侍從指著正在調動的霍峻大軍,喜悅說道:“或是夏侯將軍南下救援我軍,霍峻不得不分兵北上?!?/br> 張遼沒有作答,而是瞇著眼靜靜觀望敵軍的調動。 卻見旌旗迎風而動,軍士從營寨而出,在各部將領的率領下,向北進軍。諸軍之中,唯有固守河堰的黃忠本部未動,連那霍峻本部也向河堰營地移動。之前軍勢浩大,環繞城郭的軍寨,被人所遺棄,僅剩城西的河堰營地。 城外霍峻大軍調度聲勢之大,不僅張遼發現,連李典、朱光二將也察覺到,前后腳陸續至城西??粗艟⒈κ湛s,囤積到河堰周圍。依托此前河堰的工事,搭建起營壘。 見狀,朱光欣喜不已,說道:“當是援軍抵達,霍峻不得已率軍分兵北上御敵。今收縮各營至河堰,如能占據河堰,或是擊敗留守河堰兵馬,合肥之圍可解,亦能與夏侯將軍表里俱發,以破敵寇?!?/br> 說著,朱光看向張遼,說道:“張將軍,霍峻帳下羆虺軍北上,敵寇精銳已走。此乃擊賊之時,不可錯失如此良機。若待雨季至,敵寇水決河堰,我合肥必被敵軍所破?!?/br> 羆虺軍的精銳程度,合肥城內守軍盡知。昔朱光曾出城襲擾河堰工事,羆虺軍奉命阻擋。朱光所率精銳根本不是羆虺軍的對手,交手數個回合,直接被擊潰,所部潰逃。幸虧張遼率軍殺出,才救下朱光所部。 按照張遼的評價,羆虺軍的精銳程度,不論是兵員素質,亦或是甲胄、兵器,已是一流的精銳部隊,五千羆虺軍足可以擊敗數倍于自己的普通軍隊。 張遼手搭在女墻上,冷靜說道:“怕是霍峻誘戰之策,畏合肥城堅,以作分兵據敵之象,誘我軍出戰,同時埋伏精銳于城外,圍殺我出城野戰之兵?!?/br> 李典手撫漢劍,冷笑說道:“若按張將軍之言,那我等窩在城里,等霍峻水淹合肥便好!” 頓了頓,李典看了看四周的軍士,說道:“霍峻圍城已近四月,城中糧草可是不多,軍士漸有恐慌之情?!?/br> 自霍峻從去年冬天開始北上合肥,在合肥城外呆了三個多月。城內軍士幾乎親眼看著河堰一點一滴地被修筑好,又面臨即將到來的雨季,這讓他們不心慌是不可能的。 看了眼萬里無云的天空,張遼的肩膀隱隱作痛。自天柱山之戰后,他的肩膀被關羽所傷,雖然被良醫痊愈,但已達不到巔峰的水平,且每逢雨天前夕,他的肩膀都會疼痛不已。 揉了揉肩膀,張遼說道:“雨天將至,霍峻調兵北走,不可不戰。然為避霍峻誘我出戰,讓斥候出城探查數十里,看是否有伏兵?!?/br> 說著,張遼又指向河堰,說道:“今下派軍士出城試探留守河堰軍士,臨近晚間再派一批軍士試探敵軍?!?/br> “諾!” 在張遼的布置下,城內軍士按照他的吩咐分成兩批,陸續出城襲擾河堰營地。 首次,張遼親自率軍襲擾,趙云以精銳部隊迎戰,依托拒馬、鹿角作戰,擊敗斬殺曹軍百余人。 第二次,臨近黃昏之時,張遼再次率軍殺出,趙云正在進食。黃忠率帳下軍士親御,擊退襲擾營壘的張遼。 是夜,張遼召集李典、朱光、薛悌三人于堂內,商議破敵之策。 張遼將佩劍放在案幾上,說道:“據斥候所報,城外二十里內,并無霍峻伏兵。我料霍峻已知徐州援兵之事,故遣大軍及羆虺軍皆盡數北上,修筑營壘,欲阻夏侯將軍南下?!?/br> 說著,張遼環顧眾人的面容,說道:“大軍北上,霍峻移營河堰,黃忠、趙云為其羽翼,當是欲固守營壘,以待雨季至,時行水決之策。今當先發制人,不可如霍峻之意?!?/br> “遼派城內軍士襲擾,趙云、黃忠輪流出御。黃忠者,蒼老匹夫,力氣漸散,非劉備心腹之將;趙云者,武力剛強,威震江左,劉備爪牙之將。故兵馬強弱,趙云將強軍,黃忠將弱兵,分駐兩營,此為破寨之機?!?/br> “明日當如今日,遣軍士出城襲擾,且又派斥候巡查城外,謹防霍峻設伏兵于郊野。若明日霍峻依舊如此,我與李將軍于后日平旦出城,與霍峻決一死戰?!?/br> 繼而,張遼看向李典,問道:“攻破敵營,斬殺霍峻,建功立業,當在此時。不知曼成將軍敢隨遼出戰否?” 李典臉色肅然,拱手說道:“典愿從丞相之令,隨將軍出城作戰?!?/br> “善!” 張遼沉聲說道:“遼與曼成將軍出戰,則由朱將軍守城,護軍監察城內兵卒?!?/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