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節
霍峻自謙說道:“策論之語,僅是紙上談兵。主公能坐擁吳楚,得賴眾賢扶持?!?/br> “眾人之功則是眾人之功,與君之功績何干?”劉備佯裝不悅,說道。 “多謝主公!” 霍峻猶豫少許,說道:“主公,今峻前來,乃是請辭南郡太守一職?!?/br> “什么!” 喝著熱茶的劉備,震驚問道:“孤不薄于仲邈,仲邈怎請辭南郡?莫非是孤有不當之處?” 見是如此,霍峻解釋說道:“峻欲改鎮江淮,將南郡讓于主公執掌?!?/br> 劉備似乎意識到什么,皺起了眉毛,說道:“孤非心胸狹窄,嫉賢妒能之輩。仲邈,國之上將,武略超群。南郡要地,望北觀西,上接襄宛,西達巴蜀。除仲邈外,誰可鎮守?” 劉備真不擔心霍峻功高震主,他相信霍峻的品性,也相信霍峻不薄于他。且他剛把霍峻得到手,還沒捂熱呢! 當然在劉備今后的計劃中,霍峻坐鎮南郡,足以讓曹cao不敢南犯荊楚。他則能順勢抽調荊楚兵力西進巴蜀,同時憑借南郡的富庶,為西進之兵提供后勤保障。 霍峻揮手解釋說道:“非畏主公相疑,峻僅是以為江淮易圖,而襄樊不可急圖?!?/br> “江淮可圖?”劉備疑惑道。 霍峻點了點頭,說道:“得賴主公之德,曹cao南下江淮,江北百姓或南渡江東,或北遷壽春,今時唯有合肥有民。合肥孤懸江淮,城堅卻小,得賴猛將守城。峻以為或是可圖合肥也!” “時主公進巴蜀,峻北取合肥,吸引曹軍兵馬。若合肥被克,壽春以南,則不復曹cao之所有。若合肥難克,峻趨兵北上,亦能為主公掠陣?!?/br> “至于襄樊二城,隔江對望,又臨近葉宛,毗鄰中原,難以破之。今荊楚之重,不在襄樊,而在巴蜀爾!” 霍峻換了一個角度,向劉備闡述他前往江淮的理由。荊楚兵馬的未來在巴蜀,吳越可以趁機向北進軍,為劉備吸取火力。 “僅是如此?” 劉備顯然不太相信霍峻這個理由。 遲疑半響,霍峻如實說道:“荊楚之富庶,多匯于南郡。主公欲執掌荊州,又西入巴蜀,南郡不可不掌。峻坐鎮南郡,雖能助主公御北,然與主公大業而言,并無裨益?!?/br> 聞言,劉備感動不已,說道:“仲邈能有如此之思,乃備之大幸。若無仲邈,備安有今日之基業?” 劉備真被霍峻感動到了,在他屢次受困之時,幾乎都是霍峻出手幫助他。 初附劉表時,人生迷茫,霍峻獻博望對,指點他人生的方向;下江東艱難之時,陰侍劉琦,又憑一己之力,擊敗江東水師。 曹cao南下江漢,眾人膽怯,不敢迎戰之際,霍峻豪言兩月破曹,挽救大局于危難之際;劉琦病重之時,霍峻千里送信,力主讓劉備繼位。 如今在他坐鎮荊楚困難之際,霍峻主動選擇出走江淮,將南郡讓出來,方便他掌握荊楚。 你能說劉備不感動嗎? 酒喝多的劉備失去了往日的沉穩,握住霍峻的手,感慨說道:“仲邈是為孤之心腹,非手足能比?!?/br> 劉備的比喻不可謂不重,手足斷,尚能活;心腹無,安能活! 當然君主這般比喻,且聽且信。你若當真了,則是要清醒些。 劉備推翻了他之前為霍峻的表封,說道:“仲邈身赴江淮,欲取合肥。孤當表卿為徐州刺史,督丹陽、鄱陽二郡,再賜彭澤為君俸邑。徐州具體細則,可于今后細擬?!?/br> 劉備給了徐州刺史這個虛職,為了保證霍峻的權利,又讓霍峻督丹陽、鄱陽二郡。其權利有增有減,因遙領徐州,督二郡,霍峻管轄的地域變大,但權利變小,管不了二郡的基礎治理。 然霍篤作為霍峻的兄長,鄱陽郡還能說得上話。至于丹陽郡,接下來就看是誰繼任關羽了。 霍峻推辭說道:“主公,峻已有兩縣俸邑,今愿將彭澤俸邑轉予與兄長?!?/br> 在霍峻看來,自己所受恩寵已高,倒不如給霍篤領取,也算是自己多年來給予兄長的回報。 劉備思索半響,說道:“仲邈恭厚,今之請求,孤自當允之?!?/br> 說著,劉備抿了抿茶,問道:“仲邈坐鎮南郡已久,不知何以教孤?” “南郡之重,在于當陽、公安二城。二城得保,則江陵可安?!被艟f道:“主公欲西入巴蜀,倒不如劃出武陵、南郡西部諸縣,新設宜都郡,專治益州之事?!?/br> “善!” 劉備放下茶盞,問道:“仲邈在楚地多時,今交州初附,孤欲遣上卿赴交理政,不知誰可往也!” 霍峻沉吟少許,推舉說道:“步騭,步子山,文武并濟,兼有權謀,可以赴之;魯肅,魯子敬,豪情云天,胸含韜略,可以往之;潘浚,潘承明,忠貞可信,亦有兵略,可以任之;陸議,陸伯言,心機高深,兵略達人,可以安之?!?/br> “子山、子敬、承明、伯言?” 劉備蹙眉思量,霍峻舉薦的四個人都有共同的特點,都是文人出身,可以安民,且都有權謀手段。 “子山,孤有重用;伯言,孤有他命;承明,初附于孤;子敬,孤之左右?!眲湔遄谜f道。 “子敬,可鎮一方,于孤左右,出謀劃策,當是屈才?!眲渑陌?,說道:“當遷子敬為平南中郎將,出任交州刺史,率白毦軍千人入駐交州?!?/br> “主公英明!”霍峻贊道。 繼而,霍峻又向劉備推舉,說道:“主公,時水鏡先生言,臥龍孔明,鳳雛士元,皆是國士。峻治下南郡長史龐統,便是鳳雛。其才略超群,南郡之政,多有他出。今特向主公舉薦鳳雛龐士元,以佐主公左右?!?/br> “善!” 劉備嘴角又是上揚,笑道:“孔明之能,孤已知曉。鳳雛之才,實屬不知。今由仲邈舉薦,孤當見之,垂詢大事?!?/br> 繼而,劉備拍膝感慨說道:“若孤帳下文武,皆能如仲邈舉薦賢能,吳楚必能早安!” “以主公之能,吳楚早晚可安?!被艟Φ?。 劉備心有所動,指向堂側露面的青澀女孩,說道:“此乃孤膝下次女,仲邈以為何如?” 霍峻略有驚訝,不曾想那劉備的庶女在那,打量劉婭幾眼,說道:“端正賢淑,當是佳女?!?/br> “為君之子婦何如?”劉備略帶醉意,笑道。 霍峻又望了眼滿臉通紅的劉婭,遲疑說道:“峻子弋年幼。峻義子鄧范出生農家,怕難為主公佳婿?!?/br> 糜夫人所生的嫡長女嫁與吳郡陸議(陸遜)。次女劉婭,劉備庶出之女,母為歌姬。 劉備不以為然,坦然說道:“孤幼年織席販履,云長亡命江湖,翼德鄉間豪強,孔明隆中耕夫,敢問貴否?” 見劉備如此作答,霍峻拜謝說道:“主公之恩,峻深謝之,唯以死能報主公之恩?!?/br> 劉備與霍峻的聯姻,多是政治屬性。作為劉備而言,下江東嫁長女,得荊楚嫁次女,理所當然。嫁給他人,倒不如嫁給霍峻之子,既作為安撫荊楚士人的信號釋放出去,又能拉攏到霍峻,一舉兩得。 第278章 升遷論政 劉備新劃分的徐州,與東漢時的徐州不同。除了原有的廣陵、下邳、彭城等徐州郡國外,又將揚州的廬江、九江二郡劃入徐州。廬江、九江二郡位于江北地區,大部分縣鄉都是在曹cao帳下。 實際上,霍峻欲取合肥,劉備委任霍峻為九江太守,或許更為合適。然霍峻之前出任南郡太守,今從任上卸下,讓霍峻遙領并不合適。且霍峻在劉備繼任荊楚過程中,又表現出眾,不予較高的封賞,于情于理皆說不過去。 當然不僅是霍峻的委任出來了,吳楚各高級官吏的委任也都出來了。 劉備自己兼任荊、揚二州牧,吳楚各郡太守皆由其督領。 霍峻,征北將軍,徐州刺史,督鄱陽、丹陽二郡,云陽鄉侯。 關羽督軍破蒼梧,降服交州,又計斬殺樂進、大破張遼之功,遷征西將軍,南郡太守,漢壽亭侯,賜武陵充縣(今桑植)為俸邑。 張飛累計前功,遷伏波將軍,宜都太守,增食邑五百戶。 宜都郡者,分南郡以西諸縣,轄西陵、夷道、佷山、秭歸、信陵五縣,專理巴蜀之事。張飛率軍屯夷道,向朗督領宜都郡政事。 糜竺遷安漢將軍,位眾吏之上,賜金五百斤,銀千斤,又予大量田畝。簡雍、孫乾、伊籍各有封賞,但皆次于糜竺。 諸葛亮累計前功,遷軍師將軍,署車騎將軍府事。 徐庶遷治軍將軍,掌軍府吏治。 甘寧遷橫江將軍,遙領南陽太守,增食邑三百。 趙云遷翊軍將軍,護中軍兵事,增食邑三百。 糜芳遷蕩寇將軍,丹陽太守,都亭侯。 王威遷平夷將軍,蒼梧太守,都亭侯。 賀齊討江東山越有功,置臨水、始新等縣,平會稽黃巾賊亂,遷奮武將軍。 魯肅遷平南中郎將,交州刺史,率白毦兵千人,入駐交州。 陸遜遷佐軍中郎將,與孟達同駐猇亭,隔江對望張飛營壘。 …… 潘浚遷武漢郡守,封爵列侯。 武漢郡,劃江夏、豫章、長沙三郡而設,武漢、下雉、尋陽、陽新、柴桑、沙羨、下雋、漢昌八縣。 步騭遷武陵太守,諸葛瑾遷會稽太守,呂岱遷吳郡太守,黃射任建安太守,全柔遷零陵太守,嚴畯遷桂陽太守。 前桂陽太守黃忠,遷討虜將軍,調入中軍任職。 劉備通過政治手段,將除長沙以外的荊南三郡都換上自己的要人,或是江淮心腹,或是江東舊吏。 加上霍峻離任南郡,今時唯有豫章、廬陵、江夏、長沙四郡仍由劉琦舊人掌握。當然劉備也不準備將這些人全換,短時間內劉琦舊人該用還得用,且兩家無法剝離。 …… 在軍隊方面,劉備提拔三十余名出色將校,如呂蒙、朱桓、施然、傅肜、魏延、輔匡、馮習、張南、向寵、全琮、劉封、太史亨等人。 士人方面,除霍峻舉薦的龐統外,諸葛亮舉馬謖、廖立出仕,顧雍舉吾粲、丁谞、殷禮、張秉等人,王粲舉張存、韓冉等人……如此種種,劉備皆來者不拒,紛紛提拔入車騎將軍府。 如此恐怖的人才儲備,今時的劉備不缺人不缺地,缺時間給他整合荊、揚二州。待劉備整合完成,其實力將會爆發性的增長。 荊楚+吳越,豈是簡單的1+1=2,必然是1+1>2。 府治遷到武漢,霍峻懷揣徐州刺史的任命,也準備回江陵,率他帳下軍士東赴江左。然臨走前,劉備卻把他叫住,讓他參議吳楚的軍政要事。 破舊的鄂縣府衙,兩側坐滿了十幾名吳楚上卿高官,皆峨冠博帶,衣冠楚楚。 劉備高坐榻上,聽著眾士人的爭論,耳朵噪得不行。 從賦稅額度爭吵到律法修訂,再從律法修訂延伸到儒學經典,又從儒學經典議論到鹽鐵官營。 諸葛亮作為劉備親點的署車騎將軍府事,先與顧雍、潘浚、張昭議論賦稅收取額度,又與眾人商討律法修訂的方向。 張昭面紅耳赤,爭論說道:“主公初掌荊楚,當如高皇帝入關中,為撫士民之心,與民約法三章。今吳楚初安,宜緩刑弛禁,收取人心?!?/br> 羽扇快速搖動,羽扇產生的涼風讓諸葛亮燥熱的心不由寧靜下來。 諸葛亮沉聲說道:“今時安能如舊時,昔秦法苛刻,百姓生怨,陳勝吳廣因之而反。高祖以寬宏之量,悅關中百姓之心?!?/br> “臨淄二代治吳楚,因時局動蕩,唯以文法羈縻,賜官授爵,任郡守官長。時來南土人士,盤踞郡縣,專權越上,欺凌鄉縣。州府德政難施,威嚴難肅,唯以官爵悅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