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節
“已定鄂縣!”霍峻如實說道。 蔣濟臉色微正,拱手說道:“既是如此,濟為將軍日后大計,請將軍上疏移鎮江淮?!?/br> “移鎮江淮?” 霍峻微微愣住,卻又很快反應過來,明白蔣濟所說的深意。 “將軍鎮守南郡,是為荊楚中流砥柱。然今時使君統掌吳楚,各郡守皆難以調換。故而將軍坐鎮南郡,令使君難以整頓荊楚。將軍何不如以退為進,遠鎮江淮,讓出南郡,讓使君記下將軍之情?!?/br> 蔣濟從霍峻未來的角度,分析說道:“將軍今任南郡太守,若遠鎮江淮,必得刺史之職。且使君感將軍之熱忱,日后必厚恩待之。至于將軍帳下兵馬,使君自當不會苛刻!” 霍峻皺眉思索,他不得不承認蔣濟所說有理。劉備通過繼位的方式統領荊楚,短期內荊楚太守,劉備都無法更替。而且霍峻在南郡,作為荊楚武人的旗幟,或多或少都影響劉備拳腳施展。 他若能遠鎮江淮,南郡歸由劉備所領,將能幫助劉備迅速整合荊楚力量,且劉備給予他的厚待自然是不會少的。 舍得,有舍才有得! “多謝子通進言!” 遲疑少許,霍峻說道:“峻深思之后,當會上疏主公,請軍遠鎮江淮?!?/br> “將軍英明!”蔣濟贊道。 蔣濟能這般為霍峻思考,這與東漢形成的二元君主制離不開。蔣濟在霍峻帳下任職多年,二人關系豈是簡單的上下級的關系,而是蔣濟半依附于霍峻的關系。 第275章 曹cao面目 《漢紀·魯王傳》:“十四年冬,魯文王(琦)患惡疾,以荊楚托與中祖。十五年正月,魯文王薨,子溥嗣?!?/br> 建安十五年,二月,鄴城。 州牧府上,議堂。 曹cao持筆揮灑墨汁于巾帛之上,書寫良久,一氣呵成,遂擱筆于筆架上。 “德祖,且將此《求賢令》下達于地方諸縣?!?/br> 曹cao指了指楊修,說道:“自古以來,凡受命及中興之君,皆是與賢人君子共治天下。今天下混亂,劉備、劉琦、劉璋等寇作亂南方,此乃求賢之急時也?!?/br> “昔齊桓公霸春秋,得賴管仲相國;高皇帝治平天下,垂信陳平奔走。孤竊以為賢能之人,或非孝廉君子,望諸位替孤尋覓賢才,唯才是舉。孤當得而用之,以讓天下賢士大展胸中之才?!?/br> “諾!” 楊修得見曹cao詔令的開頭,心中頓時一驚,以他的智慧豈能不知曹cao詔令中的隱晦比喻。 然身在曹cao左右多年,楊修早已隱約探得曹cao的心思。臉色不變,雙手捧著書有《求賢令》的巾帛,趨步退了下去,交予府上的刀筆吏抄寫,下發于中原各地。 實際上曹cao所寫的求賢令,名為求賢令,實則表明自己的志向。如其開篇便言‘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落尾又語‘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 受命及中興之君,容易理解,無非是指漢高祖劉邦及漢世祖劉秀。然其尾語中的‘明揚側陋’中的典故,卻是堯讓位于舜。故而曹cao所書的求賢令,或有唯才是舉之意,但亦有登基稱帝之心。 興致甚高的曹cao,問道:“今時銅雀臺修筑何如?今歲能用否?” “啟稟丞相,銅雀臺,今歲能用,已略有形狀?!笔虖拇鸬?。 “甚好!” 曹cao點了點頭,目光看向曹植,笑道:“子建素有文采,待銅雀臺成,孤欲觀我兒大作?!?/br> “諾!” 曹植晃了晃,回神應道。 相較于銅雀臺,曹植更念著那日在洛水匆忙見過的嫂嫂。 “報!” 初入丞相府的司馬懿,舉著荊楚的書信,匆匆入堂,拱手說道:“啟稟丞相,荊楚暗報!” “念!” 司馬懿拆掉書信外的印泥,攤開瀏覽說道:“去歲冬,荊州牧劉琦身患惡疾,詔霍峻、劉磐、劉先三人入漢壽?!?/br> 曹cao臉色微變,說道:“去歲冬,劉備與孤罷兵休戰,莫非便是為此!” 去年十月患病,今歲正月去世,撐了兩個多月。其間消息封鎖,唯有少數人知道。十二月時,隨著劉磐折騰搞事,消息泄露出去。 繼而,曹cao又急忙問道:“劉備可有入漢?” 司馬懿往下看去,點頭說道:“十二月冬,劉備入漢壽?!?/br> “織鞋販履之徒,安敢如此狡詐!”曹cao心急不已,問道:“今下可有最新荊楚消息?!?/br> “劉琦患疾,劉備為何入楚?”腦袋反應慢的曹洪,疑惑道。 賈詡臉色微變,解釋說道:“劉琦兄弟族人多在中原,其膝下唯有長子劉溥可以繼位,劉磐為劉琦從弟。此番劉備入楚,恐是有繼位之念?!?/br> “快!” 曹cao指揮左右,問道:“立即派人去探查消息,看荊楚是否有新的消息傳來?!?/br> “諾!” 曹洪心中仍有疑慮,說道:“劉琦去世,其子劉溥不能繼否?” 賈詡耐著性子解釋,說道:“荊襄士人言劉溥膽怯柔弱,其母袁氏兇悍,怕是難以繼承荊楚?!?/br> 曹cao不由多看了賈詡幾眼,好奇賈詡怎么會去了解這種消息。 聽著賈詡這般解釋,曹洪也已是著急起來,說道:“劉備非是凡人,今時占據江東四郡,握有舟舸,便難以解決。若讓他統掌荊楚十四郡,必為我心腹之患?!?/br> 曹cao冷靜下來,說道:“劉琦有子,亦有從弟,劉備欲想繼位荊楚,何其難也!暫且等候荊楚消息,孤觀劉備大概會要了豫章、廬陵、鄱陽三郡回去?!?/br> 良久,打探消息回來的司馬懿,氣喘吁吁,說道:“丞相,許昌快馬來報,劉備遣使謁天子?!?/br> 曹cao臉色大變,驚問道:“劉琦呢?” 司馬懿硬著頭皮,說道:“丞相,劉琦病逝,劉備代領荊州牧。時追封劉琦為大司馬大將軍,其自領車騎將軍,鄴侯?!?/br> “混賬!” 曹cao氣得跳了腳,大聲罵道:“百萬雄師未得之地,居然被劉備輕易所得??椥溌闹?,心機狡詐,此非他所能出之策,必有他人指點?!?/br> “劉景升之子如豚犬耳!” 言語間,曹cao氣著都笑了起來,說道:“劉琮獻襄樊降我,而那劉琦舉十郡而歸劉備。若劉表知曉今時,怕是早砍了劉備。十郡之地尚不能自保,反而讓與劉備,實乃豚犬之輩?!?/br> 容不得曹cao不生氣,他費盡心思,率二十萬余萬兵馬南下,被霍峻一把火燒得損失慘重。 而那劉備竟然不費一兵一卒,繼承荊楚之地,掌握荊、揚兩州。嫉妒已使曹cao面目丑陋,且又讓他氣憤不已。 不僅于此,劉備那廝居然自稱鄴侯,拿他的政治中心當成封爵地,明顯是在譏諷他。 又念及自己居然因一封書信,便輕信了劉備,引兵退回北方,助他脫身入楚,間接幫他繼位荊州牧。 今時的曹cao早已是后悔不已,如果他知道劉琦病重,他必定是強攻濡須口,哪會放劉備回去。當然以濡須口留守的兵馬,他可能攻克不下,但他至少能牽制劉備。 如今劉備執掌吳楚,又有霍峻、關羽等人為輔,已是徹底龍入江海,鳳揚九天。 短短一年時間內,劉備從丹陽一郡之地,膨脹到坐擁吳楚,太令人膽寒了。 曹cao在堂中踱步,既氣憤又懊惱,心中暗暗后悔道:“若知今日之事,孤必殺劉備于許昌。料今之天下,已早安多時矣!” 踱步間,曹cao手指向裴潛,問道:“卿與劉備在吳楚多時,卿以為劉備才略何如?” 裴潛見憤怒之下的曹cao,盯上自己,不由后背發涼,機智說道:“使劉備居中國,能亂中原而不能治之。令劉備尋險固守,可于亂世中割據一方?!?/br> 得聞裴潛的機智言語,曹cao的怒氣漸消不少。 見曹cao氣消,裴潛長呼了口氣。曹cao剛剛那番問話,看似在詢問劉備的能力,實則在對裴潛的政治考驗。 裴潛過分吹捧劉備便是死,若是過分貶低劉備則會讓曹cao不爽。剛剛那番言語,既認可了劉備的才能,又將其置于曹cao之下。這馬屁的拍得恰到好處,有禮有節,讓曹cao很難不開心。 “文和以為如何?” 賈詡沉吟少許,說道:“劉備坐擁吳楚,已成氣候。然江水萬里,益、荊、揚三州分居上下。丞相若能得有巴蜀,又從中原發兵,則順江而下,吳楚蓋不能擋也!” 曹cao坐到榻上,怒氣漸散,說道:“劉璋與吳楚同盟,攻益州恐被劉備得利?!?/br> “劉備初掌吳楚,豈敢親離吳楚。且荊楚兵馬,非劉備之所用,兵將不知,豈能用之。今時發兵攻巴蜀,則劉備必不敢發大軍支援?!辟Z詡說道。 “攻益州,需先取漢中;取漢中,需過關中?!辈躢ao捋著胡須,說道:“關中諸將皆武人之徒,胸無大志。今領兵假道,必遭眾人驚恐,西方當亂矣!” “不然!” 賈詡面露笑容,說道:“取漢中,需過關中。然若讓關中諸將取漢中何如?” “關西諸將武人悍卒,貪圖利益。丞相分封巴蜀于關西諸將,令其討漢中,又遣軍助之。耗其士卒,損其精氣。時丞相趨兵于后,關中可平,巴蜀可安?!辟Z詡沉聲說道。 曹cao沉默半響,說道:“孤欲趁劉備初掌吳楚之際,起兵攻之。然卿之言語,且容孤深思之?!?/br> “諾!” 賈詡也不與曹cao爭辯,且讓曹cao自己斟酌利弊。 第276章 吳楚人心 三月,鄂縣。 劉備采納霍峻遷治鄂縣的建議,于是令揚州、荊州二州府官吏攜帶典籍案牘搬遷至鄂縣。 荊州州吏見初上任的劉備要搬遷州府心有不愿,然在霍峻、王粲、向朗等荊州高級官吏的領頭下,眾荊楚州吏只得聽從劉備的命令搬遷鄂縣。 當然不僅是荊楚州吏不愿搬遷,江東州吏也不愿意搬遷。然在徐庶、張昭、簡雍等人努力下,江東州吏最終不情不愿地搬到鄂縣。 至于州吏為何不愿搬遷,實際上不難理解。 州吏也是人,他們故土難離,且大多又是來自地方士族,各種顯性財產、隱性資產多在地方上。若是搬遷,他們拖家帶口,離開故鄉,也就意味著他們將要從零開始。 對此劉備亦能體諒,對于搬遷而來的二州士吏,除了錢財賞賜外,還贈送田宅,盡量幫助他們安家。 隨著二州士吏的陸續抵達,案牘典藏搬至鄂縣,統治吳楚二州的車騎將軍府也逐漸完善起來。 吳楚文武漸至,為了讓兩州文武互相認識,劉備于梁子湖畔,設宴款待手下文武士人。 劉備著錦衣狐裘出席,左側以劉溥、霍峻、張飛、趙云、甘寧、糜芳、賀齊、陸遜、施然(朱然)為尊,右側糜竺、張昭、諸葛亮、王粲、魯肅、徐庶、潘浚等文士列座。 今時漢末亂世,武人為貴,自當位居左手。然劉備為抬高文人的地位,則會給予文人中郎將等官名,如諸葛亮的軍師中郎將,魯肅的參軍中郎將,徐庶的治軍中郎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