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節
“怎么回事?”張昭皺眉問道。 侍從走到張昭耳畔,低聲說道:“啟稟家主,霍峻、劉備于金口火燒曹公,曹公水師舟舸覆滅,三軍大寨被破,損失慘重。今時曹公率殘軍出走云夢澤,霍峻、劉備引兵追擊,不知后續戰況如何?” 得聞曹cao戰報的消息,張昭臉色震驚不已,確認問道:“此事不假?” 侍從搖了搖頭,說道:“此事不假,王長史、潘治中已向江左諸郡縣,傳達此喜報?!?/br> “張公,怎么回事?”陸績問道。 張昭擠出笑容,說道:“得金口戰報,劉備、霍峻二人在金口,用火攻大敗曹公。曹公戰敗而走,二人率軍追擊?!?/br> 張昭在話語中省略了曹cao水師覆滅,損失慘重的消息。 “???” 即便張昭省略了戰報細節,在場士人亦是面露震驚之色。不可一世的曹公居然真敗了,且真如霍峻所言一般,兩個月破曹。 “莫非笑語?”張允小心翼翼的問道。 此張允非彼張允,此張允乃吳郡張氏之族人,歷史上吳國著名文士張溫之父。其因輕財重士,得受吳郡人推崇,被孫權、劉琦陸續拜為從吏。 自取單名以來,漢代同名同姓之人不少,如那歷史上蜀漢有文武劉巴,袁劉也各有張南。如此同名同姓之人,乃是無法避免之事。 見張昭不語,張允心中已是有數。 “咳!” 卜靜咳嗽幾聲,說道:“天氣時寒,靜身體不爽,怕是不能與諸君宴飲了?!?/br> 說著,卜靜站起身子,拱手說道:“靜且先走一步,若有急事可命人傳話與我?!?/br> 卜靜,字玄風,吳郡吳縣人,博覽群書,于郡中時與陸遜、張敦齊名。曹cao南下之時,卜靜也有勸劉琦歸降曹cao。 今時局勢突變,識時務者為俊杰,卜靜自當不能與張昭、陸績等人同流合污。 “哎!玄風?” 陸績見卜靜告辭而走,不由起身招呼。 張允見卜靜已走,似乎想起什么,拱手說道:“允之子溫尚在家中,等允歸家傳授經學。故而先走一步,下次允于家中設宴款待諸君?!?/br> “張兄?” 陸績見張允后腳跟上,又是喊道。 有了,卜靜、張允二人帶頭,在場士人也都紛紛起身,告辭離宴。 陸績見之,憤懣說道:“豎子皆不足與謀!” 坐到位上,陸績說道:“張公,兵者之事,初敗后勝者不少,今曹公兵馬眾多,讓那霍峻小勝一場,又能如何呢?” 張昭苦笑一聲,說道:“曹公舟舸皆被霍峻焚燒,三軍皆被劉備、霍峻擊破,今率殘軍敗走云夢澤?!?/br> “這~” 陸績神色已是發懵,不曾想曹cao敗得這么慘。 張纮搖頭嘆息,站起身子,走出船艙。 張纮路過張昭時,用手拍了拍張昭肩膀,說道:“張公放心,使君非嗜殺之人,且使君性情柔和,當不會計較張公舊事。公可暫時歸家休養,待風波過時,公將安也!” “嗯!” 張昭嘆了口氣,說道:“霍峻雖傲,但論兵略而言,寡有人能及。曹公孤軍深入,輕敵敗于江漢,實乃一時之失也!” 見張纮已走,陸績屁股也離開座位,向張昭拱了拱手,低頭出艙,獨自嘆氣離去。 昔時熱鬧的船艙內,僅剩張昭一人,甚是凄涼。然這便是現實,這些人能識時務而降曹,亦能因時務而擁劉。 此時吳縣州府中,王粲、潘浚等劉琦帳下文吏,已是開懷大笑。他們早忘卻了,當初劉琦被張昭、陸績等人勸降,他們選擇沉默不語。 王粲手持巾帛,將其巾帛上的內容,傳閱于潘浚、伊籍、王凱等人。 王粲捋著胡須,笑道:“我與仲邈有言,若能得勝曹cao,某當為寫賦頌名。諸君觀《金口賦》何如?” “漢氏失御,曹cao竊命,禍基中國,毒遍宇內,皇綱弛紊,王室遂卑?!苁蠂L藉戰勝之威,率百萬之師,浮江漢之舟,下漢陰之眾,羽楫萬計,龍躍順流,銳騎千旅,虎步原隰,謀臣盈室,武將連衡。喟然有吞吳楚之志?!?/br> “車騎、州牧同盟戮力,慷慨下國,電發吳楚,權略紛紜,忠勇伯世……劉公威武,以寡弱之兵,據敵于夏口……關羽、張飛、甘寧、趙云之徒奮其威……” “將軍霍峻,英武秀發,督兩家之卒,驅兵西進,臨川摧銳,戰之金口,襟帶要害,以止曹氏之南望。而江漢舟師,沿江東下,奮以銳士五萬,北破七軍于夏口,西阻舟師之金口?!?/br> “霍郎深溝高壘,案甲養威,兩月敗曹。時以風火焚營,火烈風猛,飛埃絕爛。曹虜踠跡待戮,喪旗亂轍,亡師十九,僅而獲免?!蛑性?,蓋乎俊杰如林。吳楚之地,多為蘆葦之澤,然非乏國士……” 潘浚揚聲而誦賦,神采之飛揚,恍如親臨其境。 王粲所寫之賦,從曹cao的惡名寫到其兵馬之眾。后贊揚劉備、劉琦的事跡,稱頌二劉為匡扶漢室,品德之高潔。及至霍峻,稱贊他年紀之輕,兵略之強,可為國士矣! 當然不僅稱贊霍峻一人,王粲在賦中亦有提及軍中將校,頌其驍勇。 “彩!” 眾官吏齊聲喝彩,為王粲之才華而感驚嘆。 潘浚攥著巾帛,笑道:“《金口賦》鼓我吳楚士吏之氣,豈能獨美于此。當傳頌郡縣,讓世人知我金口大捷,我吳楚之人不遜中原之士?!?/br> “正是!” 顧雍微微頷首,認可說道:“自春秋以來,中原自認衣冠之盛,視我吳楚為蘆葦之所。今時之戰,不僅挫曹cao之威,亦揚二公及我吳楚之風,宜當傳于郡縣?!?/br> 今時與后世不同,自唐宋之后,南方經濟、文學發展,讓北人不得不承認南方非蠻夷。然兩漢之時,稱衣冠者,必指北方士族。如那衣冠南渡之語,可非無中生有。這種地域歧視蓋非后世有,兩漢時期亦有。 金口之戰,從一方面而言,也可以說是象征南方的吳楚擊敗代表中原的曹cao。當然這般的政治宣傳,正是出自王粲之手。利用某種情緒挑撥,讓吳楚聯合,共御占據中原的曹cao。 “善!” 王粲笑容浮面,說道:“可如顧君之語也!” 第240章 禍起蕭墻 聯軍擊敗曹cao的影響正在發酵,從荊州傳到吳越。想必過不了多時,又將傳遍巴蜀、中原及西北三地。 長坂坡之役,曹cao得滿寵支援,趙云引騎南撤江陵。及曹cao入襄樊,方才自覺掙脫牢籠。 曹cao率十二、三萬大軍南征,最終得歸襄樊之卒僅剩一萬兩三千人,十成去了九成,只剩下一成兵馬隨他逃出生天。 除了大量人馬死傷外,曹cao帳下將吏被俘殺亦是眾多。 如大將程昱、樂進、婁圭、曹純、路招戰死;丞相府從吏蔡瑁、張允、習授、黃澗等戰死;荊州刺史李立,臨江太守祁驥、江夏太守韓晞等死于兵難之中;主簿桓階、參軍傅巽、祭酒杜夔、將軍沈彌、殷署等數十余名文吏武將歸降二劉。 十萬余眾的南北軍士亡命江漢,以及上百名的文武官吏非死即降,即便是坐擁中原的曹cao亦是疼得心如刀絞。 付出遠比赤壁更加慘痛的代價下,又經歷荒野求生,三將追圍截殺,曹cao回到襄陽便復發頭疾,不得已臥榻養病。 曹cao半躺在床榻上,頭裹熱巾帕,氣色尚可。在幾日的休養下,曹cao的身體逐漸好轉,臉色也有了紅暈。 在曹cao休息之時,忽然堂外嘈雜聲響起,侍從急急忙忙入堂。 “丞相,不好了!” 腦袋發脹的曹cao,見侍從如此惶恐,呵斥說道:“何事如此慌張?” 侍從擦著額頭上的汗水,說道:“啟稟丞相,霍峻率水師逆流而上,今先鋒水師兵卒已至城外?!?/br> “什么?” 躺在榻上的曹cao,心中一驚,猛地坐了起來,不敢相信說道:“霍峻初勝我軍,怎敢起兵犯我?” 曹cao又羞又惱,起身吩咐說道:“來人,讓公明固守樊城城池,不可輕易出戰。孤要上北城水寨,觀那霍峻兵勢如何?” 侍從瞄了眼曹cao頭上的巾帕,擔憂說道:“丞相復得頭風,不知能否上城觀敵?” “咦!” 曹cao摸了摸腦袋,發覺自己的頭風已去。約是之前自己被霍峻進軍的消息驚到,太陽xue左右出了大量的汗水,將那舊疾頭風暫時治好了。 “怎能不坐觀敵情?” 曹cao精神煥發,將頭上巾帕扯了下來,扔到地上,沉聲說道:“孤頭疾已是痊愈,速讓軍中文武隨孤上城?!?/br> “諾!” 北城,曹cao披甲而立,瞇眼遙觀漢水上霍峻水師的動向。卻見水師絲毫不像是襲擾之軍,其舟舸數百艘浩浩蕩蕩,浮于江面上。居高臨下,江左士卒在漢水中的魚梁洲登岸,修筑水寨營壘。 “這~” 被霍峻一把火燒得心驚膽寒的眾人,見到霍峻統率的水師,面露膽怯之色。 楊修咽了咽口水,說道:“丞相,霍峻興兵數萬而來,似乎有取襄樊之念。今當如何是好?” 曹cao望著漢水上阻隔襄樊二城的江東水師,眉目緊皺起來。他本以為霍峻擊敗自己后,會與劉備合軍攻打江陵,不曾想霍峻如此膽大,徑直率軍北上攻打襄樊二城。 見左右心畏,曹cao撫著城墻大笑,說道:“襄陽城池堅固,世間少有,五千兵馬足可御數萬之卒。今襄樊二城,兵馬有兩萬之眾,霍峻帳下又有多少兵馬,豈能輕易破城?” 說著,曹cao自信說道:“且江北七軍主力仍在,兵有三萬余眾,霍峻安敢上岸與大軍作戰。我料那霍峻無非用那水師襲擾江漢,故而諸君勿憂!” 聽得曹cao這般說,左右文臣謀士心中尚安。 “既如丞相所言,襄樊兵馬眾多,城池堅固,難以攻克。卻不知霍峻為何率師逆江而上?”楊修疑慮地問道。 曹cao遲疑少許,說道:“蓋是為江左謀取江陵,江左初敗我軍,然兵馬仍寡?;蚴菗鷳n襄樊兵馬南下,故而向襄陽用兵,以為牽制之用?!?/br> 霍峻這招可以說是既是陽謀又是奇招,所有人都知道金口之役打完,接下來霍峻、劉備二人會趁勢攻打江陵。因而曹cao停留在襄樊,除了養病外,便是準備調集周圍兵馬,試圖南下幫助曹仁。 曹cao已是做好安排,即便江陵守不住,但憑借曹仁的堅守,他欲讓手下將領將襄陽到江陵之間的幾十萬百姓遷到葉宛、許洛等地,硬生生弄出幾百里的無人區。 屆時即便二劉能得到江陵,但缺乏百姓人口,除了當軍事橋頭堡外,幾乎沒什么用。因此拿到江陵想進而窺探襄樊,但礙于幾百里的無人區,糧草需由千里之外的荊南調配,欲興兵北伐亦是困難,這幾百里的無人區將會成為曹劉雙方角逐的地區。 霍峻這招卻是將曹cao所構思的計劃打破,霍峻興兵數萬屯于襄陽,利用水師引而不發。曹cao躲在城池里,確實不好打,但是霍峻浮江于漢水上,占據主動權,曹cao又怎敢調兵南下支援曹仁呢? 轉任奮威將軍,即將率兵南赴當陽的滿寵,說道:“丞相,霍峻引兵而來,末將還需南赴當陽否?” “不必了!” 曹cao揮了揮手,說道:“伯寧且率兵馬暫時屯于城中,固守襄陽城?!?/br> “諾!” “丞相,今時我軍敗于金口,江陵上下惶恐。若不派遣軍士南下,怕子孝將軍堅守不了多久!”曹洪走到曹cao身側,說道:“不如抽調七軍人馬從漢水上游,渡過漢水,南下支援江陵?!?/br> 漢水并非長江天險,其河道除了在襄樊一帶廣闊外,及從襄樊向上河道便開始收窄。漢水上游某些淺彎處可讓北岸的軍士輕易渡過,舟舸無法全部阻攔。 歷史上,關羽水淹七軍,圍打樊城。實際上有具有先決條件,即劉備拿下東三郡,在漢水上游掩護了關羽進行襄樊作戰。否則關羽圍打樊城之時,東三郡的兵馬可從側翼威脅關羽的三萬兵馬,且又與襄陽城內的呂常配合,可以讓關羽甚是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