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節
趙云咬了咬牙,問道:“伯言可信否?” 陸議神情肅然,拱手說道:“請將軍吩咐?!?/br> “定方!” “今城池便交由定方鎮守。伯言既為烏程長,當輔佐定方守城。云率騎卒出城,若有潰兵,當仔細核查,不可輕放入城?!壁w云說道。 “諾!”趙烈拱手應道。 陸議眼神中閃過一抹喜色,拱手答道:“必不負將軍之器重?!?/br> “將軍我等可以入城否?”潰兵在城下喊道。 趙云揮了揮手,示意把守城門的士卒,將他們放進來。 “將軍,翼德將軍武藝絕倫,有萬夫不當之勇,今怎遭襲身死?”趙烈皺著眉頭,說道。 陸議解釋說道:“敵寇從湖面上夜襲大營,張將軍率軍出戰,不幸中箭而亡?!?/br> 聞言,趙云似乎想到什么,猛地停下了腳步,大喊道:“城下潰兵乃敵寇所扮,非是國安將軍帳下士卒?!?/br> “將軍?” 輪到陸議臉色大變,說道:“將軍何出此言?” 趙云神色肅然,沉聲說道:“張將軍素來暈船,僅能陸戰。今敵寇來襲,張將軍怎敢乘船出戰!” “嗯?” 陸議一臉茫然,卻又不知怎么說了。張飛暈船之事,他們聞所未聞,僅知張飛、關羽不善水戰。 見趙云有放他們入城的意思,陸議瞬間臉色蒼白,迅速拉住趙云的手,說道:“趙將軍,城外潰兵既是敵寇假扮,不可放他們入城。若是突然暴起奪門,兼有內應,烏程恐是難保?!?/br> 說著,陸議拉著趙云,來到城樓上,指著寂靜的城外,分析說道:“將軍,城外寂靜,恐有埋伏兵馬。屆時潰兵奪城,又有內應,以將軍之勇,亦難敵之?!?/br> 趙云頗是欣賞地看向陸議,說道:“伯言,見識出眾,甚是有理?!?/br> “來人,將城外潰兵射殺?!?/br> 趙云吩咐說道:“且命人警戒城樓,不可松懈。加派斥候,探查大軍消息?!?/br> 聞言,陸議神情稍微放松,當即指揮軍士射殺城下潰卒,態度甚是積極。 趙云亦是不敢放松,不斷來回巡視城樓,又時不時詢問是否斥候歸來。 城外,全琮摸著黑而來,著急說道:“父親,趙云識破我軍潰兵,將他們射死在城下?!?/br> 全柔觀望夜幕下的烏程城,皺著眉問道:“城樓上可有信號發出?” 全琮搖了搖頭,說道:“啟稟父親,城樓上未有信號?!?/br> “唉~” 全柔踱步幾下,煩躁說道:“暫且等等?!?/br> “諾!” …… 浙水,天色初亮,晨陽初升。水手們奮力揮搖船槳,白帆順風而動,百余艘舟舸逆江而上。江風呼嘯而過,‘孫’旗獵獵作響。 孫權扶劍立于艨艟之上,眺望錢塘城,心中頗是興奮。 自丹陽之戰后,孫權便深刻認識到陸戰,他們真可能打不過劉備。進而他采納周瑜的建議,采取誘敵深入的計策,將錢塘、烏程讓于劉備。及劉備兵至太湖之時,周瑜趁夜奔襲劉備大營,全柔父子取烏程,而他率六千兵馬,出松江,浮海至錢塘。 如果這計策能成,劉備敗于周瑜之手,有了全柔拿下烏程,劉備兵敗之下,加之烏程被奪,必定撤退。而他拿下錢塘截斷劉備與關羽的聯系,追殺劉備大軍,進而整個吳會的局勢將會逆轉。若是順利的話,甚至還能兵入黟山,重新拿回戰爭的主動權。 “朱公,能否加快速度!”孫權著急的說道。 朱治微微頷首,說道:“麾下,逆流而上,已是迅速。且錢塘將至,不必急于一時?!?/br> “嗯!”孫權按耐心中的急切之心,應道。 江東軍來襲的消息,被守城的步卒探得,急忙快步稟報文聘。 此時文聘剛從榻上醒來,微睜眼睛,緩和少許便準備起床。 “將軍,不好了!” 副將焦冶闖入文聘的屋子,不顧禮儀喊道:“江東軍浮動江來攻,舟舸百余艘,聲勢浩大?!?/br> “什么!” 文聘從榻上掀開被單,猛地驚醒起來。 副將焦冶神情頗是緊張,說道:“將軍,江東軍已至江畔,即將下船登岸。百姓散落城外,平寇軍士暫未歸城,今城中步卒不足千人,且守城器具不全,今何以對之?” 錢塘城暫且還不是日后的著名的臨安、杭州,今時的錢塘僅是吳郡下的一個縣,雖有城郭防備,卻是簡陋。文聘入駐后,修繕城郭,大治城防,勉強可用。 文聘坐在榻上,呆滯少許,吩咐說道:“你即讓城中百姓躲于屋內,大開城門,不可讓孫權得見。且率五百軍士,藏于城墻之后。若敵寇斥候探查,不傷性命,敵寇大軍來襲,以弓弩齊射之?!?/br> “這?” 見焦冶不解,文聘解釋說道:“孫權浮海至錢塘,有取我城郭之意。然初至錢塘必不知我軍深淺,示敵以弱必會令其生疑。若孫權派遣士卒欲入城,弓弩齊射,其當以為城中必有詐,不敢入犯?!?/br> “那孫權不撤當又是如何?”焦冶問道。 文聘躺到榻上,打著哈欠說道:“午間時分,外出平叛的軍士將會回城,屆時合兵足可退敵?!?/br> 焦冶見文聘準備睡覺,震驚說道:“將軍不親自指揮嗎?” 文聘蓋上被子,閉眼說道:“敵來則發弓弩,當能退敵,又何需某親自前往!” 見自家主將不慌不忙,焦冶心中緊張的情緒,平息了許多。 “替某合上門!” “諾!” 焦冶合門而出,迅速召集軍士,根據文聘的吩咐布置城郭。 當孫權兵至錢塘城下時,只見錢塘城樓上僅有‘文’‘劉’旗幟迎風飄動,城門大開,不見百姓,亦不見軍士,恍如一座空城。 “報!”斥候稟告說道:“啟稟麾下,錢塘城樓并無荊州士卒,且城門左右也無百姓,甚是奇怪!” 孫權策馬出陣,觀望錢塘城池布防,卻見無人防守,心中疑慮升起。 “朱公!” 孫權揚鞭指著錢塘城,皺眉說道:“文聘怎如此布置?” 朱治拽著韁繩,也是拿捏不準,說道:“文聘乃荊州大將,并非無謀之人。錢塘緊要,二劉委其坐鎮此城,怎會如此輕備?” 說著,朱治糾正說道:“不能說是輕備,已是城中無備?!?/br> 朱治作為孫堅、孫策老將,此次隨軍出征,便是為了協助孫權統軍作戰。 頓了頓,朱治建議說道:“麾下,不如命斥候入城探查,內情如何?!?/br> “可!” 少頃,幾名斥候進入城郭,因擔心伏兵問題。僅是在城門逗留,觀望四方,又出城稟告情報。 “啟稟麾下,城中無人!”斥候說道。 “朱公?” 朱治說道:“可派六百士卒入內探查細情?!?/br> “可!” 在孫權的軍令下,六百步卒手持盾牌小心翼翼而行,臨近城下見仍無軍士方才放心些許。 “射!” 忽然間,城樓上冒出五百步卒,嚇得持盾而進的江東步卒緊忙后撤。五百步卒各個手持弓弩,近距離齊射,將箭雨傾瀉而出。 “??!” 缺少防備的江東步卒紛紛中箭,慘叫聲不絕于耳,步卒不是倒地而亡,就是受傷而逃,根本不敢停留于城下。 “咚咚!” 緊接著,城樓上金鼓齊鳴,似乎有前軍萬馬殺出。城樓上旗幟飄動,似有大量士兵在城樓出現。 “有伏兵!”朱治失聲喊道。 孫權臉色大變,帶頭喊道:“文聘狡猾,以空城待我,又設伏兵,我軍初至城下,不可戰之,宜當速撤?!?/br> “諾!” 在愈發激烈的鼓聲下,孫權率兵而走,大軍撤至船上,以免遭襲。 時至午間,孫權方才從百姓口中得知錢塘城虛實,自以為有失顏面,大怒不已,準備揮兵攻城,卻聞有八百步卒回城。朱治以顧全大局為勸,孫權自知城池有備,拿不下錢塘城,只得引兵而走,撤回太湖。 屋外,焦冶拱手稟告道:“將軍,孫權撤軍了!” 酣睡已久的文聘,伸了伸懶腰方才起床! 第163章 會師安人心 漢末笠澤與今之太湖不同,漢末笠澤面積更廣,將今之太湖周圍的湖泊幾乎包含進來。因而笠澤與長江水的連通的丹徒水道,與京杭大運河的水道并非一回事。 霍峻率水師七千人,大小舟舸數百艘,從京口起程,順長江而下,在焦山一帶,走長江內水,節約大量的航行時間。繼而,水師至毗陵(常州市)時,走河水入無錫湖,進而通過無錫湖與笠澤的連接航道,兵至笠澤。 入笠澤,霍峻、劉備二軍也聯系上,進而水師入抵荊州大營,舟舸靠岸,兵卒下船。 “靠近!” 荊州大營沿湖搭建的水寨上,接引兵卒正在指揮霍峻的艨艟旗艦靠岸。 “下錨!” “降帆!” 岸上的水手接過船上拋下來的麻繩,手腳麻利的將麻繩系在木樁上,與船上的水手調整纜繩的長度。直到船身停穩后,船上方才將踏板伸出,搭在甲板與碼頭上。 諸葛亮、張飛領著十幾名文武從碼頭上走來,見到從踏板上走下來的霍峻,拱手恭賀。 諸葛亮笑吟吟地拱手,說道:“京口城固,烽火臺以為警;曹兵至巢湖,威懾廬江,亮深慮都督不能克敵。卻不料都督巧施妙計,千里取京口。亮聞之時,與眾人皆驚嘆不已?!?/br> 張飛咧著嘴,笑道:“仲邈兵略,俺甚是敬佩。今水戰破敵,俺不行,將仰仗仲邈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