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節
劉備笑得合不攏嘴,連聲說道:“三位先生身有大才,愿助備一臂之力,備心中甚是歡喜?!?/br> “備得三位先生投效,當設宴為此慶賀?!?/br> “將軍不必,待得勝大破孫權之時,行慶功宴亦是不晚?!敝T葛瑾阻止說道。 “好!” 劉備挽著步騭、嚴畯二人的手,徑直入營。諸葛亮領悟劉備之意,挽著諸葛瑾的手,暢談兄弟之情,隨后入營。 …… 江東軍營,中軍大帳。 孫權惦記決戰之事,為振軍心,宴請江東武將。在宴上,江東武將興致頗高,觥籌交織,猜拳劃枚,好不熱鬧。畢竟自征戰以來,這些江東武將被孫權三令五申,不得喝酒,讓他們頗感拘束,今有機會,自然要飲酒作樂。 看著飲酒漸歡的諸將,孫權舉樽忽然哭了出來,淚水順著臉頰流淌下來,衣襟難止。 “麾下這是何故?” 坐在下位的程普,臉色震驚說道:“今歡樂之時,麾下怎突然流淚!” 隨著程普的發聲相問,帳中眾將靜默下來,皆把目光投向孫權。 孫權用袖子擦拭淚水,哽咽說道:“權思父兄也!” “父親南征北戰,馳騁天下,好不英武,卻不幸亡于荊楚,那時權與兄長孤苦伶仃,無所依靠;幸兄長英武濟世,兵入江東,與降服六郡,威震天下,不幸死于刺客之手?!?/br> “兄長臨終之時,將江東交付于權,又托孤與諸位,欲坐觀成敗,以為自保。然某少有才德,不能獨當其任,致使劉備、劉琦入寇,屢失疆土。今若戰敗,丹陽失守,權將無臉見父兄也!” 眾將也面露慚愧之色,他們作為孫堅、孫策二人所遺留下來的將領,當初信誓旦旦要幫助孫權守住基業,今面對劉備、劉琦入寇之時,卻在這喝酒劃拳。 說著,孫權嚎啕大哭起來,說道:“若父兄長在此,怎能忍受劉備于江東作惡,兼并疆土?!?/br> 周泰拍案而起,大聲說道:“泰深受討逆與麾下大恩,當為麾下竭盡忠心,以效死力?!?/br> 蔣欽怒摔酒杯,拱手說道:“欽乃卑賤之人,受孫討逆之恩,不敢不報,今必死戰破敵,以保江東基業?!?/br> 董襲手扶長劍,奮然說道:“襲受孫將軍的重任,明日之戰除死方休,若有背逃者,襲立斬之?!?/br> 程普作為軍中威望最高之人,領著眾人單膝下跪,沉聲說道:“麾下之言,羞煞普也。普受將軍三代之恩,喪師亡土,乃我等將校之罪,明日唯有奮戰以報將軍恩德?!?/br> “唯有奮戰以報將軍恩德!”眾人大聲說道。 孫權擦著眼角的淚水,暗嘆軍心可用,遂連忙起身,扶起程普、董襲等人,說道:“明日大戰,有勞諸君了。江東非權一人所有,亦有諸君一份?!?/br> “不敢!”眾人謙虛說道。 不得不說,孫權所擁有的資源豐厚。孫堅、孫策遺留下的政治資源及江東俊杰文武,在他這番言語之下,將不得不死戰報恩。 當然孫權也會做人,知道不能光說不做。在眾人面前,立即將奉邑賞賜下去,程普、周瑜各授一縣,其余將領根據地位,或授百戶,或領數百戶不等,大大激發了他們士氣。 軍心可用也! 第134章 互有謀劃 時至約戰之日,東方的天際剛露出幾絲魚肚白,霞光潛藏于后。但荊州軍營中早已是人聲鼎沸,輔兵、火夫往來奔走,數百處灶頭燃起煙霧,步卒們大口吃著精飯、魚片,生怕今日之后吃不到飯。 二通鼓響,各營軍士準備甲胄、兵器,于旗下集結。 劉備根據早上得到的戰場情報,召集諸將對軍陣做出新的布置。 劉備打了快二十年的仗,胡人打過,黃巾軍打過,曹cao、呂布、袁術這些諸侯大軍也對壘過,他說不上天賦過人,但也不差。在指揮萬人規模的軍團作戰上,劉備早已信手拈來,如徐州擊劉岱、王忠;汝南斬殺蔡陽;博望破夏侯,皆是其成名手筆。 三通鼓響,得到劉備最新軍令的諸將回軍,繼而出營。 劉備、劉琦二人同乘坐戰車,大軍在浙水原野上前行,沿途南臨浙水,北望山巒。 行進約二刻時辰,霞光已是萬丈,燦爛秀麗,讓人不由沉浸其中。然而就在這片后世的旅游勝地上,將迎來戰場兵戈。 人喧馬嘶,幾名游騎飛馳而回。 “報!主公,前方三里處,我軍發現敵陣,并與敵斥候接戰,各有死傷。趙將軍建議主公布陣徐進,以免倉促迎戰?!?/br> “好!” “傳令,布陣!” “諾!” 在劉備的軍令下,隊列行軍的荊州軍士分成前左右三軍。前軍由張飛坐鎮,右部臨浙水由文聘統率,劉磐坐鎮左軍,趙云率騎卒位于左軍的側翼。 在布陣前,根據戰場地勢,劉備已看出了孫權、周瑜的盤算,南面浙水流淌而過,北面丘陵起伏,沿途僅有浙水北部的原野。 那么孫權、周瑜為突破荊州軍方陣,就如劉備為突破江東軍方陣會從平坦的原野上下手一樣,他們大體僅會從浙水河灘下手。 浙水河灘地勢狹窄,河灘崎嶇,騎卒難以列陣,乃步卒逞兇之地。江東想擊潰荊州軍,最好就從南面的河灘下手,北面提防騎卒沖陣。 當然劉備能猜中孫權、周瑜二人的列陣意圖,周瑜自然也能猜到,畢竟兩軍作戰考慮地理列陣,乃是根本之事。今下就看哪方士卒驍勇,可以實現自己的戰略意圖。 隨著軍陣的展開,軍號聲響徹,江東軍逐漸迫近。果如劉備所料那般,性情沉穩的程普督右軍,統騎卒,與劉磐的左軍對上;董襲居中軍,與張飛對壘;左軍由廬江人陳武統率,轄廬江上甲,五校精兵,與文聘對陣。 “咚!” 迎著太陽,數十名力士在寒風中敲響大鼓,鼓面發出劇烈的顫抖。 “萬勝!” 在山呼海嘯的吶喊聲中,荊州軍向前挺進。趙云統率的騎卒率先而出,繞著程普的右軍,展開試探。 在平坦的原野上,趙云率善騎射百余人散陣而出,手挽長弓,臨近軍陣百步之時,攢射而出。 箭矢稀稀拉拉的劃過蒼穹,落入軍陣中。程普所統的軍陣,絲毫不慌,側面的長矛手列陣以待,弓弩手摻合其中,凡騎卒進入射程,便以弓弩齊射對之,絲毫不給騎卒占便宜的機會。 趙云所統騎卒,不敢靠近軍陣,只得策馬而走。然而就在這時,江東騎卒在己方軍陣射程的掩護下,趁機殺了出來,突襲這些欲撤離的騎射手。 “嗖!” 那些善騎射的騎卒絲毫不慌亂,策馬挽弓便射,拉扯著江東騎卒。眨眼間,江東騎卒有十余人落馬,嚇得剩余的騎卒不敢逼近。 “撤!” 江東騎卒占不到便宜,調轉馬頭便欲回軍。騎射手怎會放過他們,銜尾而追。 趙云左右開弓射殺二名江東騎卒,見臨近弓弩手的射程,大喊道:“回撤,不可追擊?!?/br> 追擊上頭的騎射手并沒聽見趙云的吶喊聲,二十余騎緊隨江東騎卒尾。進了射程,忽然間,百余支箭矢從江東軍陣中飛射而出,從左右兩側夾射騎射手。 “??!” 數名騎卒應聲中箭,進而撲倒在地,亦有中箭受激的戰馬四處奔走。上頭的騎射手冷靜下來,互相呼喊著回軍,百余支箭矢又飛射而出,射倒數騎,方才成功的撤退。 幾個呼吸間,孫劉在騎卒上互有死傷。程普憑借老辣的經驗,以及熟知騎戰作戰方式,遏制住了趙云統率的騎卒。 “吁~” 趙云策馬眺望程普的軍陣,喊道:“半人下馬休息,半人持弓警戒?!?/br> “諾!” 坐鎮側翼的程普見趙云如此布置,冷笑吩咐說道:“兩軍交手之際,在側翼上拒馬,下插長矛以備騎卒?!?/br> 程普出身右北平人士,對于胡人騎卒這套打法,他最熟悉不過。趙云這招明顯就是誘敵之策,兼有耗敵精力之策。那就互相消耗精力,看誰耗得過誰。 就在趙云率騎卒襲擾側翼軍陣之時,孫劉兩軍已在正面交上手。 “射箭!” 不計其數的箭矢從雙方軍陣內飛出,尖銳的呼嘯聲在空中響起,進而又噼里啪啦的砸向雙方軍陣。 在荊州軍射出的箭雨下,前排的江東軍步卒死傷不少,尸體倒伏在地,殷紅的鮮血從傷口流出,染紅了地面。然而箭雨卻不能阻擋他們的腳步,在各部將校的指揮下,殺向荊州軍方陣。 “殺賊!” 荊州軍步卒毫不畏懼地迎上,探出手中的長矛與江東士卒對刺。 盾墻相撞,長矛對戳。在紛亂的戰場上,只聽刀劍劈砍,槍矛對刺,甲胄碎裂崩飛,各種哀嚎,咒罵之聲絡繹不絕,涌入眾人的耳蝸中。激發眾人的腎上腺素,使之變得嗜血而瘋狂。 周瑜布置的廬江精兵在陳武的統率下,朝著文聘軍陣發起猛攻。 江淮百姓人性悍勇善斗,人性躁勁,視死如歸,戰而貴詐,歷朝歷代以來皆是上等兵源。 北府兵橫行,以江淮為兵源,東晉得以勝淝水;唐卒銳勇,江淮人以武給國,以善弓者著于軍中;元末大亂,朱元璋合淮西武人,驅除韃虜,再造華夏,皆賴江淮兵馬。 江東軍中多有江淮武人,孫策率江淮之眾定江東,克廬江郡時,得劉勛、袁術舊兵,精選精銳,分為五校,以陳武為督,數克強敵,所向無前。 周瑜將陳武所部布置在臨浙水旁,便是希望利用不利騎卒作戰的地形,讓廬江甲兵破荊州軍右陣,從而擊敗劉備、劉琦二人。 鏖戰少許,周泰領數百人悍勇銳士殺入文聘方陣當中。這些驍勇異常的廬江甲士趁著軍陣的間隙,利用自己與甲胄的重量撞擊敵寇,手持刀盾跳躍突入陣中。猛地暴起,揮刀左右橫掃,突破荊州軍陣。 不得不說孫權那番表演,激起眾將的戰心,他們亦是有血性之人,身受孫氏恩德,若不能以命相拼殺,他們有何顏面去見孫堅、孫策二人。且不說他們的利益與孫氏綁定在一起,孫氏戰敗即他們戰敗。 沒過多久,在廬江甲士的猛攻下,又有周泰所部為跳蕩兵,在他們以命搏殺下,文聘軍陣出現了些許的動搖。然幸虧劉備早有布置,將部曲精銳布置在文聘軍中。 周泰在軍陣中左右拼殺之際,正巧撞上了率兵卒支援的魏延。 魏延因檀溪之事表現出色被劉備看重,又屢建戰功,因用勇武進而被提拔為軍候。 二話不說,周泰與魏延就近身搏殺起來。 第135章 后手盡出 孫劉兩軍正面搏殺到一起之后,雙方的戰線起初還能清晰,但沒過多久,隨著各軍的搏斗絞殺,從浙水岸邊到丘陵、水田中,因地勢不同,時而延伸,時而扭曲。 浙水河灘作為江東軍的發力點,荊州軍防守的要點,雙方在這片河灘上早已是殺急了眼,尸體曝露荒野,guntang的鮮血染紅灘石。 “噔!” 周泰揮舞環首刀劈向魏延的腦袋,魏延微側身子躲過砍來的漢刀,趁機將手中的刀戳向周泰的大腿。 周泰后退一步,用手中的盾下擋,卡住魏延的環首刀,繼而又揮刀撩向魏延的腹部。 魏延余光瞥見揮來的漢刀,急忙后撤閃避。 寒芒閃過,刀刃劃過魏延下身的甲裙,甲片瞬間崩裂,魏延略是震驚,若他遲緩半響,這下會將他攔腰截斷。 魏延抬頭下看,只見甲裙半截已斷,那鋒利的刀刃將他大腿rou刮得血rou模糊,鮮血直流。 “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