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節
周瑜沉吟少許,說道:“啟稟麾下,歙縣孤遠,山越盤踞,依阻山險,不服王化。兩軍深入黟山作戰,得山越相助者,如虎添翼。今當以錢糧誘之,當聯合山越諸部,共征劉備,不可使山越被其所用?!?/br> “山越桀驁不馴,僅以錢糧,恐難以說服?!睂O權說道。 周瑜笑了笑,說道:“麾下有所不知,孫討逆征討江東之時,雖未深入黟山,然而孫討逆于黟山中,擒獲祖郎,降服太史慈,威震山越,黟山六縣得以平之。今孫討逆余威尚在,我等借舊威,又以財物誘之,何愁山越不為我等所用?!?/br> 孫策平定江東,威震江東,可不是吹出來的。劉繇、太史慈戰敗投奔向西,太史慈奉劉繇之命,占據黟山六縣,自命丹陽太守,周圍山越紛紛歸附。孫策先是擒獲祖郎,后降服太史慈,兵威之下,黟山六縣皆服。 如今相比初來乍到的劉備,擁有孫策舊威的孫權,招募山越為己用,難度系數低得多。 “哈哈!” 聞言,孫權面露笑容,說道:“孤得公瑾輔佐,又何愁劉備不??!” 說著,孫權扶劍而起,沉聲說道:“傳令諸將,進取黟山,孤要與劉備決一死戰?!?/br> “諾!” …… 劉備與諸葛亮站在南昌城樓上,望著作為使者的簡雍驅車東行,疑惑說道:“軍師,遣憲和出使山越,卻不攜帶錢財說之,當真可行?” 諸葛亮輕搖羽扇,嘴角含笑,說道:“我軍欲和山越諸部,孫權、周瑜二人又豈能考慮不到。孫策素有威名,山越服于舊威。我軍初入黟山,不足為山越人所信,故不可與孫權行相同之事?!?/br> 頓了頓,諸葛亮提醒說道:“山越百姓多有被漢人或官吏所欺壓,今大軍入黟山,當安撫人心,心和山越。且主公帳下軍士良莠不齊,需嚴肅軍紀,若有作jian犯科,一律處決,不可姑息縱容,否則難得山越人心?!?/br> 對于山越,諸葛亮從多方面有過了解,江東之中山越廣漢分布,山越來源復雜,不僅有蠻族,還有隱入山中的漢人。想征服山越,僅靠武力手段可不行,還需收其心。且丹陽又是劉備日后屯兵之所,諸葛亮安撫之意,也有希望為劉備日后治理丹陽郡打下一個牢固的基礎。 1《英雄記》:曹cao與劉備密言,備泄之於袁紹,紹知cao有圖已之意。cao自咋其舌流血,以失言戒后世。 第121章 化解 歙縣地處黟山山脈中,境內河溪縱橫,丘陵遍布,論地形而言,七分屬山,三分屬水田。 漢末天下大亂,不僅中原大亂,連黟山之中也受到波及,歙縣地方土族勢力互相混戰,不從官吏,據山自保。 毛甘率萬戶屯居烏聊山(今長青山),率帳下男女依山傍水修筑城墻自保。擁有了城池,毛甘勢力漸盛,成為歙縣最具有威望的宗帥。連同擁有萬戶的金奇也以毛甘為首,雙方結社共保,以御外敵。 簡雍受劉備之命出使歙縣,目標便在毛甘、金奇二人身上。 抵達歙縣后,簡雍奉上名刺交予毛甘手下,毛甘得知簡雍之意后,又請金奇前來,一同接見簡雍。 簡雍略比劉備年幼,亦是四旬有余。他在從劉備涿郡起兵時,便跟隨左右,屬于心腹中的心腹。 毛甘坐在堂上,手里翻閱著簡雍的書信,問道:“甘素聞左將軍之名,頗是敬仰,然不知左將軍遣簡先生出訪所為何事?” 簡雍坐在下榻,說道:“兩位將軍可知我家主公征戰丹陽,將要與孫權在這領兵廝殺否?” 毛甘能率族人筑城自保,怎會是沒有見識之人,聽簡雍所言,自以為了然,問道:“左將軍莫非欲請我二人相助否?” 簡雍神色自若,笑道:“非是如此,而是左將軍聞二人聚眾自保,今憂二君安全,故遣雍言之?!?/br> “孫策暴虐,征伐無度,死于刺客之手。其弟孫權上位以來,繼其兄遺志,外征荊州,內討不服。賀齊征會稽,全柔討山越,皆有所得?!?/br> “今左將軍與孫權大戰,孫權畏于形勢,不敢征討諸位。然又欲破左將軍之軍,故雍以為孫權必會奉上重禮以悅二位將軍,令二人共擊左將軍兵馬;然左將軍敗退之后,孫權當會借兵威之勢,命將校兼并二位手下部眾,望毛君能識孫權險惡之心?!?/br> 如周瑜所言,在拉攏山越宗帥上,因孫策的威望尚在,又是在江東的主場上,他們拉攏山越宗帥比劉備來說更具有優勢。 諸葛亮認識到這點,反其道而行,不和周瑜比拼拉攏山越宗帥,而是選擇給孫權上眼藥,搶先讓簡雍出使山越宗帥。告訴山越宗帥,孫權這個人壞得很,現在因為形勢問題,孫權不僅不會征討你們,甚至會奉上禮物結交二位。 但是等到我們戰敗后,孫權會惦記你們手上的兩萬戶男女,借助得勝之威,兼并你們的部曲。希望他們能夠警惕孫權的險惡用心,不要上當。 等到孫權派出的使者奉上重禮利誘他們出兵之時,毛甘、金奇二人又怎么不會心生懷疑呢! 毛甘聞言,忽然沉默下來。他本以為簡雍會說服他們出兵幫助劉備,可沒想到簡雍是來提醒他們不要為孫權干活。 斟酌少許,金奇說道:“簡先生言孫權欲謀圖我等,就恐左將軍也有欲圖謀我二人部眾?!?/br> 簡雍拂袖大笑,說道:“左將軍仁厚,豈能與孫權相同。且二位何其愚也!天下戰事紛亂,二位無意進取,僅聚鄉人自保。無論左將軍之兵,亦或是孫權兵馬,二位皆無力阻擋?!?/br> “二位不如居山間,靜觀戰事如何。左將軍兵勝,則投左將軍;孫權得勝,則降孫權;若是不分勝負,二位仍可聚族自保。又何必摻和兩軍戰事,無辜害死族人性命,若投錯他人,兵敗之下,恐是身死族滅?!?/br> 毛甘與金奇對視一眼,皆是認可簡雍說的話。話糙理不糙,別看他們二人聚山自保,皆有萬戶男女,看似人口眾多,但是真若摻合到戰爭之中,怎么死都不知道。 毛甘哈哈大笑,說道:“多謝簡先生相告,為報恩情,甘設宴款待先生?!?/br> “謝兩位將軍!” 簡雍見是功成,捋著胡須笑道。 劉備在中原能結交那么多諸侯、豪杰,簡雍出力不少。今若勸說二人為劉備效力,恐怕不易,但是給孫權上眼藥,讓他們保存中立,有何困難。宴會上,簡雍再與他們聊聊劉備為人,又會刷波好感度。 次日清晨,簡雍在毛甘、金奇的歡送下,離開歙縣。 數日后,孫權派遣的使者抵達歙縣,奉上重禮試圖以悅二人??上?、金奇二人有了簡雍的做鋪墊,并沒有收下,而是任憑使者磨破嘴皮,他們二人也僅是出糧草幫助孫權,含糊拒絕出兵。 使者停留了兩日,見勸說不成,只得回稟孫權、周瑜。 “咦!” 周瑜得知使者講述的前因后果,驚訝說道:“麾下,劉備軍中當有智者,知難得山越宗帥信任,勸以中立行事,觀兩軍勝負?!?/br> 孫權在營中踱步,說道:“可是霍峻否?” 周瑜沉吟少許,說道:“霍峻屯兵桑落洲,非是其所獻之策!” “那會是何人?”孫權問道。 周瑜搖了搖頭,說道:“劉玄德,梟雄也,心術雖雜,但無此謀略;徐元直,正直之士也,無長遠之視,此謀非他所出?!?/br> 孫權凝眉而思,說道:“無山越宗帥相助,公瑾又有何謀對之?” 思量半響,周瑜說道:“歙縣多為山丘,步卒奮力之地。劉備以騎卒見長,困于山丘之間,兩軍若戰,難以發力。今當迅速進軍,搶先占領險要,與劉備對峙,尋機破之?!?/br> “可!” 孫權吩咐說道:“陳武、蔣欽、全柔諸部迅速進軍,與程普、周泰二軍匯合?!?/br> “諾!” …… 與此同時,劉備、劉琦也率大軍深入黟山之中,大軍順著崎嶇的山道蜿蜒而行。張飛作為先鋒在前,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山坳上,諸葛亮正攤著輿圖,與劉備商討糧倉布置,說道:“主公,我軍兵入黟山,山道難行,長達百余里,需建糧倉,留守軍士,分批轉運?!?/br> 說著,諸葛亮遙指不遠處的丘陵下的凹地,說道:“那處依山傍水,土地平坦,可建糧倉,留守數百將士屯駐。百余里山道,建設五處糧倉,足可保糧草不絕?!?/br> 劉備微微頷首,吩咐道:“讓劉傅領三百老弱屯扎此處,設立哨卡,警惕敵寇?!?/br> “諾!” 劉備話音剛落,出使成功的簡雍風塵仆仆而來,拱手說道:“啟稟主公,雍不負主公之托,毛甘、金奇二人中立行事,不遣兵相助孫權?!?/br> “好!” 劉備露出笑容,說道:“憲和奔波辛苦,且先退下休息,晚些某去見你?!?/br> “諾!” 待簡雍走后,劉備看向諸葛亮,贊揚問道:“今憲和出使成功,解孫權誘毛甘、金奇出兵之計,又為我軍交好山越宗帥,孔明實有大功?!?/br> 諸葛亮合上輿圖,笑道:“略施小計而已,不足掛齒。若要徹底降服丹陽山越宗帥之眾,還需恩威并施,方可降服?!?/br> 劉備眺望猶如長蛇的行軍隊伍,感嘆說道:“丹陽兵精,山越悍勇,若以丹陽為基,收山越之眾勢在必行。深耕多年,備若有二萬丹陽精兵,當可橫掃江東,覆滅孫權不在話下?!?/br> 諸葛亮正欲回話之際,侍從上前向諸葛亮稟告軍中突發的事務。 “可有要事發生?”劉備問道。 諸葛亮微微皺眉,拱手說道:“主公,張將軍帳下有一屯長擅自踩踏山民稻田,軍法官欲按軍令斬之,卻被張將軍所阻擋?!?/br> 頓了頓,諸葛亮解釋說道:“張將軍認為那名屯長跟隨主公十年,非有意踩踏稻田,不可輕斬之,不如留其性命,讓其戴罪立功?!?/br> “屯長是何姓名?” “屯長名為魏達!” “嗯?” 聞言,劉備皺眉長嘆,憂心說道:“魏達于高唐從軍,渤海人士,作戰果勇。破孫賁時,其率眾突陣,斬殺二人,今怎犯事了!” “主公!”諸葛亮擔心劉備念及舊情,說道:“軍令如山,不可輕改。今若赦免一人,則百人效之。屆時山民畏懼我軍,從而談及安撫山越之語……” 劉備出言打斷,說道:“兵法之重,備豈能不知,僅是為魏達而惋惜?!?/br> 沉默半響,劉備說道:“告訴翼德,讓其按軍規處置魏達。并將魏達首級傳游三軍,以儆效尤。同時賜魏達家眷錢糧,免其賦稅,以酬魏達為備效力十年之功?!?/br> “來人!”劉備揮了揮手,說道:“備親往山民家中,為魏達踩踏稻田而致歉?!?/br> “主公英明!” 諸葛亮見劉備如此安排,心悅誠服稱贊說道。 劉備卻是勉強歡笑,行走間長吁短嘆,對魏達的身死心疼不已。 第122章 天平砝碼 長江浩浩湯湯,從西向東奔赴。彭蠡澤地跨大江南北,桑落洲中央,北為雷池,南為彭澤。 孫瑜統率的江東水師朔江而上,百余艘斗船、走舸、艨艟破江而行,夏風拂過,旌旗翻卷,一副殺氣騰騰之貌。然行至桑落洲水域之時,江東水師卻是止步下來,不知是否應當前行。 只見桑落洲與長江南岸之間的峽口,江流穿梭不息,而在其上有條鐵鎖橫貫江面,直接將狹窄的江口封鎖住。而那桑落洲的北岸雖無鐵鎖橫江,卻有大量舟舸戰艦集結,‘甘’‘李’‘高’等旗迎風而起。 江東水師旗艦上,孫瑜瞭望江面上的敵情,面露難色,深思當下進退。 孫瑜并不以軍略著稱,在軍中他擅長安撫人心。今孫權、周瑜委以重任與他,更多是看重孫瑜用兵保守,并不激進,又能安撫人心。 孫韶乘坐小舟,抵達孫瑜的旗艦上,說道:“霍峻鎮守桑落洲,早有準備,以鐵鎖橫江,于洲嶼之上修建營壘。我軍若欲破敵,需從洲北上朔,逆擊荊州水師,不知將軍欲戰否?” 孫瑜眺望桑落洲與長江北岸之間狹窄的江口,又觀望正在集結的荊州水師,見其戰艦以小舟為主,心中便欲思退。 扶著船墻,孫瑜說道:“洲北江口雖無鐵鎖橫江,然水域狹窄,我軍多為大船,而敵多為小舟。且霍峻乃荊州名將,帳下驍將頗多?!?/br> 說著,孫瑜指向在空中飄揚的‘甘’‘高’等旗,說道:“甘寧初為黃祖帳下驍將,夏口一役,反斬凌cao;高翔隨霍峻鎮守彭澤城,以弱兵守浩山,數破我軍?!?/br> 念及自己出征之前,周瑜叮囑自己無全勝之望,不可與霍峻交戰,嚴保廬江,不可使敵入寇秣陵。 孫瑜松開緊皺的眉頭,說道:“霍峻以鐵鎖橫貫南江,于北江布置水師,分明欲借地勢之利,引誘我軍入彀,趁機擊敗我軍。我軍不可與敵輕戰,當迎兵退守皖口,占據險要,與敵對峙?!?/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