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節
蔡夫人也站了起來,說道:“切記不可走漏風聲,小心行事。明日清晨,我帶你姐夫出城沐春,為你遮掩耳目?!?/br> “善!” …… 次日,天朦朧亮,劉備從睡夢中起身,開始洗漱。而趙云也早早起來,隨身護衛在劉備身邊。 “子龍??!” 劉備用冷水洗漱,問道:“新野情況如何?” 趙云持劍而立,說道:“據手下所言,主公及諸將軍家眷,安然無恙。我等出征之時,劉荊州常有遣人送上衣食,又送上錢糧,生活之物不曾短缺?!?/br> 劉備用毛巾擦拭著臉,感慨說道:“景升兄雖有心機,然亦是厚道之人?!?/br> “主公,劉荊州遣人而來,言聞趙將軍驍勇過人,威震敵寇。不知能向主公暫借趙將軍及從騎半日,入營指點騎卒騎術?!笔虖念I著軍吏入內,稟告說道。 “主公?”趙云看向劉備,說道:“云若前往軍營,則無人護衛主公?!?/br> 劉備見趙云不太想去,揮了揮手,說道:“備至襄陽多時,從未見到刺客。劉荊州待我等不薄,子龍且率悍勇騎卒入營為騎卒指點一二?!?/br> “諾!”趙云拱手說道:“請主公小心為上,云去去便回?!?/br> “善!” 趙云撫劍而出院,翻身上馬,拿過長槊,帶著驍勇的七、八名騎卒隨那軍吏而走。 趙云一走,有人便通報了隱藏在外圍的蔡瑁。 “家主,劉備院中不足十人,可動手也!” “好!”蔡瑁揮了揮手,吩咐說道:“命部曲集結,圍殺劉備,千萬不可讓其走脫?!?/br> “諾!” 在蔡瑁的號令下,隱藏在街巷間的部曲在紛紛而出,朝著劉備所在的院落聚集而來,殺氣騰騰,佩刀持弩。 此時,‘偶然’路過的司馬徽,見到如此場景,急忙從側門闖入劉備的院子,欲通報這一則消息。 “玄德公,快走!” 拄藜的司馬徽小跑闖入院子,喘氣喊道:“快走,不可停留?!?/br> 正在cao練劍術的劉備,見到驚慌的司馬徽,說道:“先生怎么如此驚慌?” “玄德公,有所不知!”司馬徽平復呼吸,說道:“蔡瑁故意調子龍將軍而走,今正集結蔡氏部曲欲圍殺將軍?!?/br> “什么!”劉備驚呼道。 司馬徽握著劉備的手,著急說道:“玄德公,此事劉荊州并不知情,請將軍速去城西,以避蔡瑁圍殺?!?/br> 頓了頓,司馬徽說道:“請玄德公回城后,切勿說出徽之姓名,否則被蔡氏知曉,徽性命不存也!” “多謝先生相告!” 劉備迅速而走,并讓手下騎卒自行散去,減少被蔡瑁發現的概率。待蔡瑁闖入院落之時,哪里還有劉備等人的身影。 蔡瑁勃然大怒,踹翻案幾,說道:“迅速搜索劉備蹤跡!” “諾!” 搜索半響,收下來稟告,說道:“啟稟家主,劉備匹馬出城西?!?/br> “好!”蔡瑁大喜過望,說道:“城西有一檀溪,闊寬數丈,劉備自尋死路也!” 蔡瑁又領著騎卒出城,沿著劉備留下的馬蹄印追趕。一路上,劉備策馬揮鞭,即便有友人呼喊自己姓名,也不敢停留,記著司馬徽的話,徑直往城西而行。 “御!” 劉備遠遠地望見寬闊數丈的檀溪,水勢洶涌,深不可測,遂勒馬而停。然而又見身后煙塵滾滾,似乎有追兵追趕自己,劉備心中暗暗叫苦。 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劉備仰天長嘆,悲聲嘆道:“大志未展,莫非天要亡備乎!” 忽然間,遼闊的檀溪上撐過一艘竹筏,高聲喊道:“來人可是劉使君?” 劉備聞聲望去,見有竹筏而來,心中慶幸不已,答道:“正是劉備,不知可否讓備上船,以渡檀溪?!?/br> “有何不可!” 那戴斗笠的年輕男子撐著竹竿,靠近岸邊。劉備顧不上衣裳被沾濕,牽著馬徑直走下溪水,然后在船夫的幫助下登上了竹筏。 上了竹筏離岸不久,蔡瑁便縱馬而至,見到遠去的劉備,喊道:“瑁受劉荊州之命,喚使君赴宴。使君上筏,這是要往何處而去?” 劉備抖了抖濕漉漉的衣裳,冷聲說道:“多謝劉荊州厚愛,備坐筏觀光檀溪,暫且不能赴宴了!” “真是遺憾??!” 劉備看著在岸上裝模作樣的蔡瑁,目露兇光,已有將他殺死之念。 鬼門關上走了一圈,劉備緩過神來,拱手向那船夫行禮,問道:“漢左將軍、豫州牧劉備,多謝先生救命之恩。不知先生姓名能否告知在下,待備日后報之?!?/br> “見過使君!” 那船夫露出年輕的面孔,溫聲說道:“在下乃隆中布衣,諸葛亮,諸葛孔明是也!” 第113章 江上對 “御” 聞訊而來的趙云,隨著蔡瑁騎隊的行蹤,奔馳后至。趙云見蔡瑁從檀溪氣憤而返,持槊勒馬前阻。 “蔡瑁,你逼我家主公往哪里去?”趙云面露兇光,呵斥問道。 蔡瑁見是趙云,額頭不由冒出冷汗,舉袖擦拭,說道:“子龍將軍,瑁奉劉荊州之命請使君赴宴,使君上筏觀光檀溪,不知前去往何處!” 趙云抬頭眺望空蕩的檀溪,怒聲說道:“邀人赴宴,豈有帶兵馬相邀?!?/br> 蔡瑁尷尬笑道:“使君乃是上卿,瑁豈能不率人馬護衛。今使君屬實坐筏觀光檀溪而去,不若我遣人與將軍共同搜索?!?/br> 趙云冷哼一聲,說道:“云獨自搜索即可,若是找不到我家主公,蔡瑁你當好自為之?!?/br> 充滿著殺氣的話語,讓蔡瑁心中頗是畏懼,僅是尷尬應道。 兩隊騎卒錯馬而過,忽然趙云騎隊中一名騎手轉身取弓便射,破空聲乍響,一支冷箭飛射而出。 “嗖!” 蔡瑁頭上的發髻被那支冷箭射落,頭發披散而下。蔡瑁下意識往頭上摸了摸,驚魂未定往身后望去,唯有遠去的眾騎。 “混蛋!”蔡瑁咒罵一聲。 “家主,今四下無人,趙云兵少,不如將其圍殺,以報此箭之仇?!彬T士建議道。 聞言,氣得蔡瑁揮鞭鞭撻騎士,怒聲說道:“趙云以兩百騎入陣,威震彭澤,你比之如何?!?/br> 說著,蔡瑁冷笑說道:“此箭之仇,某必報之?!?/br> 而那名放冷箭的騎卒,低著頭正在被趙云責罵。 趙云尋覓劉備的蹤跡,斥責說道:“文長,你怎能不顧大局,若是射術不精,射死蔡瑁,將陷主公于何地?” “當時延甚是氣憤,怒那蔡瑁逼害主公。故欲用箭嚇嚇蔡瑁,若是將其射死,延以命償命即可?!蔽貉诱f道。 趙云氣極而笑,說道:“你命能值多少錢,何能抵蔡瑁性命,最終為難之人還不是主公?!?/br> 說著,趙云嘆了口氣,拍了拍魏延的肩膀,說道:“算了,蔡瑁率先動兵戈,已與我等翻臉,你那一箭算是替主公報今日之仇。文長今后處事,當以大局為上,不可輕易動怒?!?/br> “諾!” …… 且不說趙云帶人沿著檀溪搜尋劉備,劉備被諸葛亮救下后,坐在竹筏上隨波而行。 看著眼前身長八尺,面如冠玉,身披蓑衣的諸葛亮,飄飄然有出世賢人之感。 劉備斟酌少許,問道:“先生字號孔明,不知可是臥龍否?” 諸葛亮將頭上的斗笠摘下,笑道:“隆中野人,閑散名號,不足道哉!” 頓了頓,諸葛亮問道:“使君兵入江東,如魚入四海,今怎被蔡瑁所追,狼狽至此?!?/br> 劉備長嘆了口氣,欲說些什么,又擔心諸葛亮的身份,不好相告。而那諸葛亮則是不慌不忙,走入坐在筏上,泡起了茶水。 糾結半響,劉備如實相告,說道:“備助長公子奪嗣,蔡瑁助公子琮成事。今長公子將為揚州刺史,蔡瑁心生迫害之心,欲謀害于備,故有剛剛之事?!?/br> 劉備拱了拱手,說道:“備多謝先生救命之恩,今后必當厚報?!?/br> “隨手之勞而已,將軍不必掛在心間?!敝T葛亮笑道: 劉備見諸葛亮儀表非凡,又有司馬徽的舉薦,心生求問之意,拱手說道:“先生即號臥龍,備久聞大名,今蒙得先生相救。乞即席地權坐,請教一言?!?/br> “亮失禮也!”諸葛亮拍了下自己腦袋,笑道:“將軍可入座休息?!?/br> 說著,諸葛亮為劉備倒了盞茶,說道:“臥龍之名,閑人誤稱,亮乃南陽耕夫,恐誤將軍,不敢輕說也?!?/br> 入座筏上,劉備拱手說道:“先生必有高處,否則他人怎會以臥龍稱之,懇請先生賜教?!?/br> 諸葛亮拿起茶盞,笑道:“亮恐年幼才疏,學識淺薄,有誤將軍下問?!?/br> 劉備再次拱手,誠懇說道:“先生之名士人皆知,水鏡先生之語,元直之盛贊,豈能有虛。昔備不得先生住所,難以拜尋。今備與先生檀溪相逢,實乃天意。望先生不棄鄙賤,曲賜教誨?!?/br> 諸葛亮臉帶笑容,說道:“德cao、元直,世之高士;南郡霍仲邈,有吳起、犀首之能。亮乃一耕夫、漁民耳,安敢談天下事?將軍奈何舍美玉而求頑石乎?” “咦!” 劉備見諸葛亮如此推脫,心中略有不悅,但見他似乎知曉霍峻所為,心有所動,再次拱手說道:“大丈夫抱經世奇才,豈可空老于林泉之下?愿先生以天下蒼生為念,開備愚魯而賜教?!?/br> 見劉備三拜,諸葛亮便也有所心動,扶起劉備,說道:“將軍兵下江東,已有宏圖,然亮愿深聞將軍之志?!?/br> 劉備沉吟少許,說道:“漢室傾頹,曹cao篡權。備不自量力,欲下江東,取揚州六郡為基,北上江淮,西進荊益,重建漢室。然備智術淺短,迄無所就,受制襄陽。惟先生開備愚鈍,實為萬幸!” 諸葛亮輕抿茶水,說道:“將軍二分天下之策實屬氣魄,若是能成,與曹cao南北對峙,漢室可興,然將軍可有深思何以南伐北乎!” “以南伐北自古未有,以亮觀之僅有三路可選。東出江淮,中出宛洛,西出巴蜀?!?/br> 諸葛亮拿起羽扇,說道:“吳,東有海鹽之饒,章山之銅,三江五湖之利,亦江東一都會。然江北諸郡盡被曹cao所取,江分南北,旦夕受襲。故北取江淮,以屏江左?!?/br> “江淮以北,乃中原沃土,土地平坦,利于騎卒奔馳,又兼大峴山之險,穆陵關之固,非用武之地。故亮以為疆分南北,淮水為大江之屏障,守江必守淮。然若北伐,北方兵馬馳援可至,故東南不足以成大事?!?/br> 諸葛亮從書囊中取出簡陋的輿圖,說道:“即將軍取江左,東爭江漢。江漢者,楚也。楚,上通巴蜀,下抵江左,西接雍涼,東臨中原,天下樞紐,北據漢、沔,利盡南海,地廣人豐,會于南郡?!?/br> “以荊州北伐,上取宛洛,與關隴咫尺,不盈千里,北去河洛。西可與巴蜀之眾,掃蕩秦洛;東可以呼應江淮,進逼許昌。此乃以南伐北,核心之地?!?/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