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節
戰況緊急,關羽、霍峻二軍分別于次日出發,關羽走陸路向東,霍峻乘船向東北而行。 船駛出鄱陽湖,水天一色,浩瀚波瀾?;艟碇约?,單手扶于劍柄之上,白毦鞭扣于腰間。立于船頭,眺望愈發靠近的彭澤城。 此時,掛‘甘’旗的艦船靠了過來,甘寧在甲板上喊道:“仲邈,今彭澤已到,寧率水師回去了?!?/br> 霍峻拱手回禮,喊道:“多謝興霸一路護送,某于彭澤待君捷報!” 甘寧雙指含在嘴里,發出尖銳的口哨聲,其部艦船聽聞哨聲,就地調轉帆船,回師豫章,完成他護送的任務。 讓甘寧率水師護送,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荊州軍雖拿下豫章北部諸縣,但實際的掌控力屬實薄弱。而且隨著戰事的進行,地方鄉縣賊寇愈發猖狂。 就單論鄱陽湖中就隱藏不少水賊,往昔之時外表看似漁民,若遇走商之人,化為豺狼,進而掠奪。聽聞甘寧所言,鄱陽湖中最大的一股水賊勢力便是鄱陽賊彭虎,其麾下擁有數萬男女。 聯合軍后勤能得保障,也幸虧黃祖率江夏水師在期間往來護送,糧船得以不被這些膽大包天的水賊襲擾。 今霍峻往彭澤守城,光帶上人可不行,守城用到的箭矢、弓弩、兵刃、糧食等大量的軍需物資都需要運送。若沒甘寧隨軍護送,僅憑霍峻帳下的一千五百余人,屬實有些不安全。 半晌,隨著船隊靠近彭澤碼頭,霍峻也看見在岸上迎風而立,等候自己的趙云。 “降帆!” “下錨!” 趙云見艦隊靠岸,揮了揮手,喊道:“上人卸貨!” “諾!” 趙云看了眼霍峻身后的艦船,問道:“仲邈,可帶了多少箭矢來?” 霍峻伸出一根手指,笑而不語。 “十萬支箭?”趙云試探性問道。 霍峻搖了搖頭,笑道:“共一百萬支箭,另多配弓弩千張。足否?” “足矣!”趙云興奮說道:“一百萬支箭,敵寇區區二三萬人,有何不足?!?/br> 一百萬支箭矢,配給三千多人軍隊,在漢代的弩矢配比中屬于偏上的水準,漢代時期,一張弓弩,配備五秉箭(五十支箭)。若遇邊疆戰事頻發地帶,弓弩箭矢配比,將會達到1:100的水平。 一百萬支箭矢,三千軍士,弩矢比將可達到1:333,看似數據偏高,然而若考慮到將是長達數月之久的攻城戰屬于正常水平。 霍峻從懷里掏出劉備的書信,說道:“趙將軍,此乃左將軍書信,言兩軍合作之事?!?/br> 趙云神色一斂,接過劉備的書信,仔細閱讀全文,又核驗了巾帛上的印章,拱手說道:“云見過靖北中郎將!” “今云帳下步騎共計二千一百九十二人,新兵七百三十人,歸降士卒三百四十六人,本部士卒約計一千一百一十六人。騎卒五十三騎,步卒兩千一百三十九人,聽候霍靖北調遣?!?/br> 趙云相當具有素質,對于劉備的軍令沒有不滿,而是迅速表明自己的態度,認同霍峻節制自己的部隊。 “不敢!”霍峻不敢自傲,拱手說道:“趙將軍久經沙場,峻若指揮有誤,當多多指點。峻軍中有騎卒一百五十人,實乃長公子、左將軍所調配,今可一并調入將軍帳下指揮?!?/br> “諾!” 趙云抬手指向彭澤城,說道:“孫權大軍不日即到,云為霍靖北介紹彭澤城?!?/br> “請!” “請!” 霍峻在趙云的引領下,開始了解彭澤城的地形。 彭澤城與柴桑城不同,柴桑城位于兩湖中央狹窄的陸地上,城池結構極其獨特,與普通漢代城池不同。彭澤城相對正常些,其上控荊楚,下臨皖南,北臨長江,三面環山。步卒欲入豫章,必破彭澤城。 同時在地形地勢下,彭澤南城墻段依高聳的浩山而建,蜿蜒形似如巨蟒,易守難攻。若欲攻城,唯有從東、西、北三面強攻??傮w來說,彭澤城比柴桑城大,因土壤地基問題,城墻也會略高點。 策馬揚鞭間,霍峻那根白毦鞭格外顯眼,揚鞭遙指東南城的浩山,說道:“浩山居高臨下,俯視縣城四周。若欲堅守城池,浩山不可不屯兵?!?/br> 趙云微微頷首,說道:“云實如霍靖北之意,浩山高聳險要,若被敵軍所據,非我軍之福。然此前云兵馬不足,不敢外鎮,今霍靖北領兵至,可分兵屯浩山也?!?/br> 霍峻沉吟少許,說道:“據趙將軍情報,孫權將領萬余兵馬,開赴而來?!?/br> “正是!” 趙云建議說道:“此前攻略麻屯兵馬計有六千余眾,孫權屯兵京口兵五千人。今大軍而來,當不少于萬人。若以云之見,可屯千人兵馬于山上,其余兵馬固守城池,以為犄角之勢?!?/br> 固守城池,并非死守城池,而是要依托城池周圍的地理設施,增強己方優勢,盡可能給予對方殺傷。 東南角的浩山遠高于彭澤城,若霍峻僅依托城池防守,將浩山放棄,讓于江東軍。在守城的初期,霍峻將弱于下風。因而趙云所說屯兵于上,成犄角之勢將是正確的選擇。 霍峻打量著周圍地勢,沉默不語。 趙云以為霍峻擔憂上山后的補給問題,說道:“彭澤南門近山,若屯兵浩山,糧草輜重可從山嶺而上,補給山上兵馬。其山間又有泉水、小溪足可供數千余名軍士飲用,補給不成問題?!?/br> “可!” 霍峻微微頷首,說道:“移兵浩山,居高臨下,勢如破竹,當可有利守城也!” 或許受三國演義的影響,許多人看見屯兵山上,就能聯想到馬謖。但實際上屯兵山上,需要得到客觀的看待,因山勢而議。 談及居高臨下的進攻,最好的例子便是定軍山之戰。劉備屯兵山上,不僅將魏軍的戰場調度及排兵布陣,在戰術層面盡收眼底。軍隊也可以居高臨下發起進攻,借助勢能形成更猛烈的沖鋒攻勢。 若是防守方面也具有優勢。屯兵山上,山下一方難以看見觀察到敵軍動向,山峰也會阻礙他們對山上軍隊規模的判斷,草木皆兵便是如此。 而馬謖的話,其兵馬少于張郃,確實有利于他的防守,他卻沒看到屯兵山上帶來的弊端。 凡合格的軍事統帥屯兵于山,首要考慮后勤補給,其次考慮敵軍火攻等細節卻又致命性的問題。無一例外,這些坑全被馬謖踩中,其深度缺乏對戰場細節的認知。 戰略可以宏觀,但戰術需要微觀。歷代以來,如趙奢、諸葛亮這些搞后勤的人會打仗,雖有天資過人的一方,但更重要的是他們已經具有宏大、細微二種視野去考慮戰爭。 霍峻望向彭澤東門,問道:“東城門能否打開?” “彭澤城小,并無甕城,故東門不敢開。云已命士卒用石頭堆積而起,阻塞城門?!壁w云回答道。 霍峻沉吟少許,說道:“有勞將軍將城門盡可能互通,不可出現城門緊閉不通。峻與將軍率精銳千人及兩百騎卒屯于浩山之上,霍校尉率部眾二千余人守城?!?/br> “霍靖北,如此布置是為何意?”趙云驚詫問道。 第87章 城防 優秀的城池防線,需要不同防線組合而成。不談名城襄陽,就單論江陵的城防,其也是組成連環形的城池防御體系。 在關羽修筑南城之前,北城的紀南城三面環水,外有護城濠環繞,城墻高達七米以上,內含甕城。在其東還有小城郢城,西南方向又有萬城了,形成配套的防御體系。 曹仁之所以能打出天人之威,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在于江陵城防體系太過難啃,當然也不能否認曹仁能守。 關羽領荊州軍事的時候,仿效襄樊的城池體系,在江南修筑了南城。至此江陵的險要難度又上一層樓,可以說是城池艱險僅次于襄樊二城,故而朱然得以硬抗半年。 若非關羽出了糜芳、傅士仁這種極品的隊友,呂蒙拿頭攻克江陵城。 可以說出色的城防體系離不開城池自我的設施及周圍的地理條件。但一場出色的攻防作戰,需要可靠的隊友。 在趙云的認知中,彭澤城屬于普通縣城,雖依山而建,然缺乏護城河、甕城這種高級的守城設施,難以仿效高級城池守城。 比如甕城的作戰方式,則是不閉甕城城門,可以讓敵軍攻破,然后等敵軍入了甕城,里面的門卻堵死的,敵軍將被包圍射殺。 今缺乏甕城的防御體系,最容易受進攻的東門,一旦被攻破,敵將長驅直入,怎能不將其堵死呢! 對于趙云的疑惑,霍峻微微一笑,自如地解釋說道:“凡守城者,城門貴多不貴少,貴開不貴閉!” 策馬緩行,霍峻握著白毦鞭,說道:“凡守城戰者,不宜自閉城門,因兵少不敢與敵戰。當觀敵軍形勢,稍知破綻,即出兵擊之。日則騎卒擾陣,夜則斫其營寨。使之晝夜不得安息,自然不敢近城立寨。以墻為屏障,為牽制之計,常使以逸擊勞?!?/br> 或許是有鐵壁buff的加成,霍峻對守城技巧方面似乎一點就通。在他自我鉆研歷代攻城戰爭案例后,也形成了屬于他自身的防守戰認知。 攻防戰實際上也是屬于戰爭形式的一種,其與野戰一樣必須擁有戰爭的主動權,除非是萬不得已,絕不死守,需守中帶攻。讓敵人不能放心大膽地休息,造成敵人大量殺傷,且可以提升自己的士氣。 如張八百破孫十萬,豈能真是八百人沖擊十萬人的軍陣。而是張遼具備極其敏銳的戰場感知能力,趁敵立足未穩,部署尚未調整到位之時,憑借自身勇武,在優勢敵軍中反復沖殺。 因此想要占據戰場的主動權,首要便是要保證軍士出入城門的進退皆便,豈能自閉家門。今霍峻領兵前來增援,憑借浩山居高臨下的優勢,又有趙云這等勇將在手,怎么不敢與孫權較量一番。 即便是周瑜前來,霍峻也不畏懼! 趙云乘馬跟在霍峻身側,傾聽霍峻所說的攻防戰核心思想,心中愈發敬佩。這種思想精髓,沒有成規模經驗的累積,根本無法形成體系的思想。以霍峻當前的年齡,定然是沒經歷過大量的攻守城戰。其如何能擁有,無非就是憑借自身天賦,以及對歷代戰事的研究。 念及于此,趙云對霍峻節制自己,主持彭澤作戰,已是沒有異議。若要到敬佩階段,就看霍峻能帶他打出什么樣的戰果。 “以霍靖北之意可是欲出城擊敵?”趙云問道。 “正是!” 霍峻微微頷首,說道:“長公子、左將軍征討孫賁、孫輔二人,不知何時能克。今城內人心復雜,將軍收攏千人兵馬,城內又有民夫,我等初至此城,仁義未施,若不折其兵勢,恐人心難安?!?/br> 霍峻不準備死守城池,其中一個原因便是城內人心未附。趙云攻克彭澤城不過一、二個月,百姓并未歸心。更不用說他還招了七百士卒,又收降三百江東士卒,這些人在城里屬于不定因素。 同時也很難保證,趙云、霍峻帳下的士卒不會出現膽怯的情況。因而要打長期攻防戰,在初期就要打出威風,讓敵軍膽怯,讓自己人相信城池能守得住。畢竟守城池最難的地方,不是在于城池是否堅固,而是在于人心是否合一。 “霍靖北所言當合兵理?!壁w云說道:“彭澤城北臨大江,西遠柴桑,賊攻圍之,得據水為勢。今若不先破賊,實如參軍所言,人心雜亂?!?/br> 霍峻指點山勢,說道:“東城遼闊,孫權率兵至彭澤,當會于東城外扎營。彼時將軍可與峻于浩山之上觀其軍陣,若得戰機,待時可發。時將軍率騎卒奔馳下山,破陣殺敵,后轉向入城。城內將士當舉兵應和,接應將軍?!?/br> 頓了頓,霍峻指著東城外的布置,說道:“今無甕城,敵寇可知城門閉合。當速命農夫離城五丈之外,緊急修筑護門墻,使外不得見城門啟閉,便于大軍襲擾?!?/br> “諾!” 守城守的就是細節,仗打的也是細節。趙云雖是細致,然而他善騎戰,總有紕漏。今霍峻前來,將大大解放趙云,可讓其專心作戰。 城內城外巡視良久,略有想法的霍峻入城,立即接手所有的城防布置,召集城內官吏,設立宵禁,分發身份木牌,禁止外人入城,實行連坐制度…… 趙云也沒閑著,率部移軍到浩山上,修筑營寨,熟悉騎卒。 …… 在不遠處,約萬余人的部隊浮江而來。中軍旗艦上,孫權與手下文武官吏,商議軍事。 “趙云何許人也?”孫權挪了挪屁股,問道:“諸位誰知此人?” 相比于劉關張,趙云的名氣屬實弱,其早年幾乎沒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戰績。初隨公孫瓚,并非出名的大將。后在鄴城跟隨劉備,至今除了博望坡之戰,就無戰功了。 黃蓋沉吟少許,說道:“將軍,趙云,字子龍,河北人士。初隨公孫瓚,轉隨劉備,征討青州。后公孫瓚敗亡,其為劉備帳下將校。征戰沙場十余年,頗善騎卒?!?/br> 孫權搓了搓手,問道:“劉備至今寄人籬下,趙云亦是不得志。不如遣使者入城勸降趙云,以免彭澤受兵戈之害,且孤當表其為大將,施展宏圖?!?/br> 顯然孫權盯上了趙云,今江東軍中善騎卒之將領太少了,也就韓當、太史慈二人。今太史慈死了,韓當又老了,基本是后繼無人的狀態。如果趙云能來江東,某種意義上增強了江東的軍事實力。 孫權不是沒有野心之人,在他眼里劉備入寇豫章當是他的機遇。若能擊敗劉備,不僅能使自己威望大漲,還能吞并劉備帳下善騎的將士。 說著,孫權望向文臣一側,問道:“不知哪位賢士替孤走上一趟?” 文臣中秦松站了出來,說道:“若將軍不棄,松愿為使入城勸降趙云?!?/br> 秦松字文表,徐州廣陵人。在孫策主政江東之際,其與張昭、張纮、陳端等人,共為謀主。今見張昭、張纮名聲日重,也是想表現一二,勸降趙云,以為晉升之資。 “好!”孫權見是秦松,笑道:“有文表先生出使,必能馬到功成?!?/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