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漢大司馬 第28節
“其人員可有處罰?”劉琦問道。 “蔡瑁言看守糧草、器械二庫的人上任不久,今已全部下獄處決?!眲湔f道。 “哪里有這么巧的事!”劉琦冷笑一聲,說道:“以我所見,必是蔡瑁干的好事?!?/br> 說著,劉琦長嘆了口氣,說道:“今仲邈前往江夏接近二月,而我等卻難以出兵,蔡瑁屬實可恨!” “叔父,那當下我等該如何是好?” 劉備思量少許,不緊不慢說道:“我已向使君稟報,言江陵失火一事。使君督促蔡瑁盡快從他處調劑物質,趕在春夏之時,水漲船高,利于水戰之際,出兵江東,而蔡瑁也已應下,想來蔡瑁也不敢再陽奉陰違?!?/br> “伯瑋,長沙可有回信?”劉備問道。 聞言,劉琦露出笑容,從袖子里取出信件,遞給劉備,說道:“磐弟已同意出兵,其言將在我軍出兵之時,向襄陽請戰,率長沙部眾進攻豫章,幫我等牽制住太史慈?!?/br> 劉備看著書信的內容,也笑了出來。接下來蔡瑁還想找借口拖延時間,此封信件或許可以用上。 在書信上,劉磐表示長沙軍資、糧草不少,若大軍需要也可抽調。同時太史慈手下士卒時常襲擾長沙,長沙百姓多有被劫掠,希望能夠出兵江東,以還長沙地界安寧。 劉備抬頭間,望著掛在墻上的江東輿圖。心中暗思道,備納仲邈之言,取江左為基,上取青徐,西連荊益,建帝號,以興漢室。 然若是不成,備之一生將碌碌無為也! …… 吳郡,吳縣。 府衙內,只見一位年僅二十歲左右的青年,身材挺拔,上長下短,身披甲胄,頗具英氣。 此人正是江東新主,會稽太守孫權! 扶著長劍,孫權對相貌俊朗的將軍,說道:“公瑾,孤將征討江夏,今吳郡事務將多勞公瑾?!?/br> 周瑜微微拱手,說道:“主公,黃祖鎮守江夏多年,非一時所能克,千萬不可小覷。此戰能勝即可,屆時主公可借破黃祖之勢,威懾諸郡縣。諸將之中,徐平虜素有軍略之才,可掌大軍,望主公聽信之?!?/br> 周瑜口中的徐平虜,乃是平虜將軍徐琨。 徐琨出生吳郡徐氏,其母是孫堅的meimei。他與孫策、孫權是表兄弟關系,在孫策起兵初期就追隨左右,功勛卓著。孫策平定江東后,他被委任為督軍中郎將,都督諸部兵馬。 孫策病逝后,孫權上位,別看周瑜封為中護軍,然而真正的軍權在徐琨手上。 在孫權上位初期,廬江太守李術反叛。為征討李術,孫權親征廬江,然而初上位的孫權哪有高的威望,實際上領軍的是徐琨。徐琨攻破廬江后,爵封廣德縣侯,官拜平虜將軍。 在江東中,爵位能有縣侯,并領雜號將軍者,上一個還是孫策。當下的孫權僅是討虜將軍,領會稽太守。 周瑜現領建威中郎將,僅比霍峻的校尉高一級。即便在赤壁之戰后,周瑜也僅是偏將軍而已,還比徐琨低一頭。 孫權按劍而出,笑道:“放心,孤豈會不納徐平虜之見?!?/br> 出了大堂,孫權抬頭仰望碧藍色,低聲自語說道:“孤何時才能真掌大權!” …… 如果不是有徐琨庇護,周瑜帶兵回來,孫權估計都上不了位。 說三個孫權上位前的黑歷史。 孫策掌理江東時,呂范管理財計。孫權私下向呂范索要府庫里的財物,呂范不給,被孫權記恨。 十五歲,孫權出任陽羨縣長,私底下挪用縣里錢財,怕兄長孫策發現,讓功曹周谷替自己做假賬。 孫權、周泰屯兵宣城,盜賊作亂。盜賊突擊營地,將士守備松懈,殺到孫權面前時,孫權才剛上馬。如果不是周泰舍命相救,孫權早沒命了。 第38章 蟲蠡 清晨時分,寅時才過,軍營內便響起劇烈的鼓點聲…… 一通鼓下,各屯士卒起身洗漱,火夫燒火做飯。二通鼓響前,各屯士卒預行吃飯,鼓響時,各伍長、什長點名士卒,而各屯屯長需往校場參見霍峻。 校場上,霍峻早已經洗漱完畢,等候屯長以上的軍官。 手扶長劍,霍峻清清嗓子,說道:“今日習練耳目,諸屯按昨日站位整齊,列方陣,聽以軍旗號令,練cao進退,辨以軍號,優者賞,劣者罰?!?/br> 霍峻搗鼓出來的練兵方法有四項,分別是練行伍,即隊列;練膽氣,即軍紀;練耳目,即排兵布陣;練手足,即個人武藝。 練行伍不難,根據吳起兵法里說,一人學戰,教成十人;十人學戰,教成百人;百人學戰,教成千人;千人學戰,教成萬人;萬人學戰,教成三軍。 霍峻有了五百成規模的士卒,讓他們訓練剛入隊伍的高氏部曲五百人也是不難。軍紀方面,需要長年累月的積累,方才可行。 當下讓高翔所部能在霍峻的指揮下,進退自如,反而是當下重要的事。 “諾!”二十幾名軍官拱手,應道。 受領軍令后,回營叮囑手下伍長、什長今日事宜。 三通鼓響,校場上五色旗已布,前部紅旗,百人為一伯,分為三伯,各伯也持紅旗,然邊框色不同,分別標為藍邊,黃邊,白邊。 漢代的軍隊以二五為建制,五人為一伍,十人為一什,五十人為一屯(屯長),百人為一佰(伯長),五百人為一曲(軍候),一千人為一部/校(校尉),五千人為一營(將軍) 左部藍旗,分有兩伯,伯旗也是藍旗,雜以其他邊色;右部白旗,也分兩伯,旗色依照此前?!?/br> 在古代中缺乏通訊設備,通訊靠吼的方式下,戰場上旗語也就至關重要了。而這也是入門難度最高的地方,需要編排出一套的旗語,并讓麾下的人熟知。 霍峻不像將門子弟有人教授旗語,但他作為現代人卻知道數學里的排練組合,利用組合的不同,就可創造出不同的意思。就如同摩斯密碼一樣,—代表a,而—·就是n,旗語也是如此。 霍峻在枝江那么多年,通過自我研究,也就搗鼓出了一套旗語。隨著軍隊規模的龐大,他為了進化,也在旗幟上作出改進,如不改旗色,改旗邊。如果人數繼續增加,他可以從旗頂上的纓頭做文章。 在鼓聲響徹停歇之時,千人士卒分五部,已在校場上列成方陣。 霍峻站在校場上,入眼見五部旗幟大體相同,然在五部之內,又因旗邊顏色差異,又有分辨。 春風拂過,旌旗獵獵作響,霍峻衷甲的外袍隨風而動。高翔、霍篤二人按劍于左右站立。 見可以開始,霍峻對身后二人,說道:“大軍調度皆在旗語鼓號,故為將者旗語不可忘,需緊記心上。你二人聽我吩咐,牢記我所說的號令?!?/br> “諾!” 霍峻掃視臺下眾人,沉聲說道:“響號角,明諸軍,五色旗伏?!?/br> “嗚!” 渾厚的號角聲響起,這是代表中軍傳遞軍令,方陣內所有軍官注視著高臺。 “升大紅旗!” 伏倒的五色旗中升起象征前部的大紅旗,而方陣內前部的紅旗高升,示意他們接受到軍令。 “升紅旗?!?/br> 高臺上又升起一面三角紅旗,前部內隨即升起三角紅旗。 前部內,霍淵拔出長劍,喊道:“行軍鼓響!” “咚!” 號令傳達而下,各屯內的軍鼓手揮舞鼓錘,敲擊鼓面。 “前進!” 伴隨著行軍鼓聲,前部三百名將士緩緩前行。 “降紅旗,升白旗?!?/br> 前部內隨即也升起白旗,三百將士向右徑直轉向。 “鳴號角,升大藍旗,又升紅旗?!?/br> 左部得到號令,也隨即向前移動。 “鳴號角,降大紅旗?!?/br> 號角一吹,所有人目光又看向高臺,得到軍令的霍淵令旗手降下紅旗,前部停止進軍。 霍峻的目光緊緊盯著校場,一連串的旗語+軍號令,從他口中吐出。在別人眼里恍如天書的語言,卻在他的嘴里形成調動軍隊行進的命令。 “鳴號示意諸部聽令,五大色旗分為五部。樹五色旗,后樹五色三角旗,則是調度該部?!被艟鬟_軍令時,也向二人介紹旗語的要點。 高翔、霍篤二人聽著霍峻的口令,邊吩咐手下抄錄,邊認真傾聽霍峻的訴說的要點。 高翔越聽越敬佩眼前這位霍參軍,這種東西本為自家密傳,卻被霍參軍傳授與他們。而且稟訴的要點,條理清晰,邏輯嚴明,仿佛這些奇特的旗語,就是他平日所說的語言。 對于霍峻而言,排兵布陣也不是一般人能夠學通的,漢末人缺少數理性訓練,邏輯思維不夠強,除非先天有天賦者,從小接受優秀的教育,否則還是比較難學會的。 且這種軍隊調動涉及的兵馬越多,也就意味著你需要加倍思考這些內容。這種復雜的邏輯排列,往往會耗費大量人的精力。規模一旦達到頭腦運轉的上限,也就代表著你調度的兵馬達到上限。 指揮了約半個時辰,霍峻見校場上部分軍陣已經開始混亂,便吩咐手下休息,重新整隊。 “如何?”霍峻詢問高翔、霍篤二人,問道。 “尚可,較五百人更為復雜些?!被艉V答道。 高翔撓了撓頭,說道:“僅能記住要點,其他全忘了?!?/br> 霍篤有之前指揮五百人的經驗,較為熟悉,而高翔對霍峻這種練兵方法則有些陌生。 霍峻吩咐說道:“等會先由霍別部指揮cao練,你二人相互觀摩?!?/br> “諾!” …… 星空燦爛,原野昆蟲的蟬鳴不絕,艨艟上黃射又在舉辦宴會,與眾賓客談笑風生。 霍峻尋了一個無人的機會,上前問道:“少將軍,府君之意如何?” 黃射微紅著臉,說道:“霍參軍當是杞人憂天,孫策猝死不久,孫權初繼位,豈敢犯我江夏。且家父已經命西塞山等邊境營壘,加緊戒嚴?!?/br> 說著,黃射拍了拍霍峻的肩膀,說道:“仲邈求功心切,射當能理解。不如忍耐一二,等長公子大軍南下,屆時亦有立功之機?!?/br> 說完,黃射就拉過歌姬,上下其手,好不快樂。 見狀,霍峻默默地下了船,登上駛向營地的小舟。 霍峻站在小舟上,望了眼身后充當宴飲之用的艨艟,嘆息了聲,有些無奈。 自他益兵到江夏,似乎對江夏并沒有造成多大的影響,酒照喝,舞照跳,船照游。自己也就因為宴請和黃射見上幾面,那位江夏太守黃祖,自己到現在還沒見過,似乎自己的到來與否,對他來說沒什么不同。 孫策才死了幾年,這些人怎就敢如此松弛,也難怪日后孫權打上門,還砍下黃祖的腦袋! 下了小舟,霍峻沒有回營,而尋到了甘寧的營地內。甘寧新修筑的營地就在霍峻營地側面,雙方早期雖因營地發生過矛盾,但在霍峻的謙和下,雙方的關系不降反升。 通傳了一聲,霍峻入了甘寧的大帳,只見甘寧正與蘇飛喝酒暢談,情緒有些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