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漢大司馬 第21節
膀大腰圓的主廚,喊道:“明公欲觀龍魚,取龍魚來?!?/br> 一條近三尺長的金黃鯽魚在水桶中游弋,這是他今日向漁婦買的極品鯽魚,專門為劉表制作他拿手的魚膾。 鯽魚,淡水魚,音同‘吉’,有吉祥之意。秦漢之時,鯽魚乃是魚中上品,冬日季節,鯽魚rou濃子多,喜宴上必用鯽魚為菜肴。 同時鯽魚之所以會有金黃顏色的皮膚,也很簡單。因為后世的金魚與鯽魚同一品種,在野生環境下,鯽魚多為綠褐或灰色,隨著各種各樣的變異,金黃顏色的鯽魚雖少,但不代表沒有。 少頃,金魚被主廚端上筵席。 劉備望著水中游弋的金魚,感嘆說道:“真乃極品,備能食此魚,實是畢生幸事?!?/br> 待觀賞過后,主廚將龍魚重新拿回后廚,開始嫻熟地殺魚,用刀猛擊魚頭,然后逆向刮魚鱗,去魚腥線,除魚鰓。 接著鋒利的菜刀從背部開刀下去,繼而劈開魚頭,魚身猛地掰開之時,只見一束沾滿血跡的巾帛躺在魚腹里。 轉瞬間,主廚臉色猛地蒼白,嘴里念叨:“水神賜書!” “水神賜書了?!?/br> 整個后廚震動! …… 少頃間,侍從連滾帶爬地闖進筵席當中,將帶著魚腥味的巾帛交到劉表手上。 “主公,龍魚腹中藏有巾帛?!?/br> 劉表拿過巾帛一看,臉色驟然大變,繼而神情恐慌,眼前不由發黑。 “夫君!” “明公!” 見劉表神情如此,眾人團團聚集過來。 “子報父仇!” 劉琦瞄到上面的內容,失聲喊道。 劉備震驚異常,發揮傳統技能,失手將手中的筷子掉落地上,驚恐說道:“水神賜書,非福即災?!?/br> 濃妝艷抹的蔡夫人看著帶血巾帛,歇斯底里喊道:“怎么回事?” 即便是蒯越聽到‘子報父仇’四字,臉色也是大變。 上位亂成了一團! 剎那間,‘水神賜書’的消息傳遍整個筵席,賓客開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聯想到前些日襄陽城內流傳的那首童謠。 霍峻聽著雜亂的周圍,吐了口濁氣,拾起筷子,安心吃著菜肴,品嘗著美酒。 不得不說,筵席上的菜肴味道甚好,若是沒有這幫吵鬧的眾人,而是搭配上靜謐的婚禮,當就是最美的事了。 伊籍瞪大眼睛,轉頭看向身側專心吃魚的霍峻,咽了口口水,喚道:“仲邈?” “怎么了?” 霍峻扭頭看向伊籍,露出潔白的牙齒,笑道:“此等美味不吃,也太過可惜了!” 伊籍感覺渾身燥熱,端起酒盞灌了幾口,平復心情。 而此時,坐在偏僻角落的諸葛亮,盯著恍如沒事人的霍峻,凝起了眉毛。他今日之所以來赴宴,不是他猜到霍峻的謀劃,而是他想看看霍峻又會使用什么計策。就如同他所說,來這里看熱鬧而已。 縱使他想過各種可能的計策,但也沒想過霍峻會出這招! 似乎感覺到諸葛亮的目光,霍峻揚起嘴角,向諸葛亮敬了樽酒。而諸葛亮也是遠遠的回敬。 一人下棋,一人觀棋! 酒盡腹中,霍峻這才慢慢悠悠地站起身子,拍了拍伊籍肩膀,說道:“魚腹藏書,實乃天意,而非人為,屆時有勞機伯兄了?!?/br> 說完,霍峻擠入人群中。 “諾!” 語氣雖輕,但傳入伊籍耳中卻是如重錘一般,讓他不敢違背。 諸葛亮望著胸有猛虎,神情自若的霍峻,不禁感嘆道:“概張子、犀首之風莫過如此!” 霍峻擠過人群,隔著一排人頭,便見蔡夫人在劉表身側痛哭,痛罵孫權。次子劉琮因突發鬼神之事,神情顯得頗是惶恐。劉備在劉表身側,讓他小心鬼神之事。蒯越、蔡瑁指揮著眾人,維持秩序。 “當如仲邈之意也!” 王粲墊著腳看熱鬧,以弱不可聞的聲音,說道。 霍峻笑而不語,將手搭在佩劍上。 緩過神來的劉表從榻上起身,憤怒說道:“傳令眾人,議征討江東之事?!?/br> 荊楚霸主的氣勢噴涌而出,仿佛告訴眾人,衰老的雄獅依舊是雄獅。 “諾!”眾人肅聲應道。 看來漢水可以不用出石像了! 第30章 主角 婚宴籌備的多隆重,結束的就有多草率。 紅色布置的婚宴現場,剎那間變成了議事大堂。劉表背后的‘囍’字,在霍峻眼中似乎都透露著狼狽之感。 劉表居中而坐,劉備、劉琦各居左右,兩側文武并座。眾人神態各異,蒯越深思此事緣由,劉琦急躁不安,劉備穩坐席上…… 半晌后,劉表目光肅然,說道:“前有童謠預言,后有水神賜書。此或乃天神所降預兆,我等宜當從之?!?/br> 蒯越沉吟少許,拱手說道:“明公,魚腹藏書之事,真假難知,恐是有jian人作祟。今若僅憑一張巾帛,一首童謠,便發兵江東,與孫氏開戰恐過猶不及?!?/br> 蒯越憑借自己的直覺,他總感覺有股力量在強行推著劉表向孫權開戰,而這股力量并非屬于自己這一方。為了知道這股力量的源頭,他必須出聲反對,看能否將此人逼出來。 早得霍峻拜托的王粲,拱手說道:“啟稟明公,蒯君侯之語恐有偏頗。荊州之中誰能與孫氏仇?以粲觀之,除明公外,無人與孫氏仇。孫氏雖是殘暴,然結怨之人多是江左大姓?!?/br> “若勉強說之,孫堅所殺荊州刺史王睿、南陽太守張咨,與孫氏有仇,然王、張二人又非是荊州之人。故而蒯君侯所言有jian人作祟,不知所指何人?” 王粲從利益得失的角度去反駁蒯越不合邏輯的地方,既然可能是有人作祟,那就必然是受損利益者為了報復。 “嗯!” 多疑的劉表盯向蒯越,似乎在懷疑什么事。 蒯良及時出列,拱手說道:“明公,昔秦末陳勝、吳廣二人,為求兵眾附和,蠱惑人心,曾行魚腹藏書、篝火狐鳴之事。今事同前人,不可不備,且有無鬼神都需深議?!?/br> 蒯良話音剛落,伊籍出言反駁說道:“蒯主簿言事同前人,然若真有jian人作祟,其又怎不知此事?若籍乃jian人,必改行他事,以來蠱惑人心?!?/br> 說著,伊籍朝向劉表拱手,說道:“主公,天神降兆,不可不鑒。且是在大喜之日,降此惡兆,可見禍患不小,當以御之!” “正是!” 霍峻站起身子,沉聲說道:“世間本有鬼神之事,高祖皇帝斬白蛇起兵,身懷天子之氣,敗項羽,掃蕩群雄,建我大漢基業;又世祖皇帝,昆陽之戰,新莽雄兵百萬,幸得營頭星墜,其下覆軍,流血三千里,興我大漢基業?!?/br> “敢問兩位,若世間無鬼神之事,我高祖、世祖二帝何以統御天下?”霍峻斥問道。 “明公,恕峻直言,不以鬼神言之,就以利弊而論。我軍征討江左,其利大于弊也?!?/br> 霍峻這番站在制高點上的口舌輸出,讓蒯氏兄弟無話可說。高祖斬白蛇起義還能探討下真假,但那世祖皇帝召喚隕石降世,又怎么說得清楚。 霍峻手按長劍,在中央踱步,說道:“據峻從江左商賈口中得知,孫氏與曹氏早有姻親,豫章太守孫賁之女乃是曹cao二子曹彰之妻,曹cao又以弟女配孫策幼弟孫匡?!?/br> “去歲曹cao借破本初公之威,遣使向孫權索求質子,今孫權恐早已遣質子北上?!?/br> “什么?” “孫曹聯姻?” 此語一出,眾人震驚不已。孫曹之間聯姻的秘聞,僅少數人知曉。若非霍峻親口說出,劉表與荊州官吏哪里知道這種秘聞。 見眾人如此,霍峻嘴角微上揚,這就是他手上另外一個炸彈。若非他有后世的記憶,否則他也不知道孫曹在早期聯姻過。至于質子一事,他不知道真假,不過兩句真話夾雜著一句假話,誰又能分辨出來呢! 劉表臉色已然有些變化,若孫氏與曹氏真有聯姻,那豈不是荊州的北面、東面都是敵人。曹cao南下,孫權西進,那他這也不用玩了。 蒯越、蔡瑁二人對視一眼,也看出了對方眼中的憂慮,沒想到在南方除了他們,江東也有人和曹cao眉來眼去。 此時的蒯越也徹底明白了霍峻的目的,他們支持劉琮,而霍峻、伊籍他們支持劉琦。利用這些事,謀劃攻打江東,扶劉琦繼承荊州之位。 蒯越看向霍峻,心生忌憚,此子不能留在襄陽,若留在襄陽必毀他們之事。 劉表把目光投向劉備,試圖想要求證什么。畢竟劉備可是來自許昌,在曹cao身邊呆過。 劉備向劉表拱了拱手,說道:“使君,霍參軍所言不差。曹氏與孫氏早有聯姻,兩家關系親密,宜當有所防備?!?/br> 氣憤之下,劉表重捶了下憑幾上的扶手,以泄不滿,說道:“曹cao、孫權!” 看了一夜的戲,劉琦起身出列,說道:“父親,孫氏與我荊州多有仇恨,今琦愿率兵出征江東,令左將軍為佐,以揚我荊州之威,挫孫、曹二家之謀,并防惡兆之事?!?/br> 見此情景,蒯越暗嘆不妙,如果讓劉琦掌了兵權,劉琮就危險了。那么他們以荊州為資,投靠曹cao的目的也就落空了。 蒯越聞聲而出,說道:“啟稟明公,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裎业炔粫越笊顪\,萬不可輕易動兵,且長公子少知戰場拼殺之事,若遭兵敗,非同小可?!?/br> 說完,蒯越連忙擺弄手勢,示意蒯良、蔡瑁、張允等人出場吆喝。 “明公,今歲劉使君出征中原,軍資耗費不少;且交州征戰不休,百姓疲倦,恐難出兵攻吳?!必崃颊f道:“明公征討江東之事,當從長計議?!?/br> 張允也站了出來,說道:“明公,曹cao虎踞中原,若無劉豫州鎮守,誰可敵之?且劉豫州不識水戰之法,雖于治軍有益,然水軍廝殺誰可勝任?” “江東將士悍勇,我軍將士不如。急攻之下,說不準勾結曹cao南下進犯,屆時荊州則危矣。以我等觀之,江夏增兵防備即可,北方曹cao方是心頭大患?!睆堅收f道。 在親信的連番勸說下,劉表又心生遲疑。相較于霍峻、劉琦二人,劉表可是常年依仗這些襄陽人,他們的話語權在荊州中頗重。 見狀,霍峻大笑幾聲,吸引眾人的注意力,手扶長劍,再次闊步而出,說道:“明公,襄陽諸公之語,看似穩妥,實乃取死之道。今之天下恍如戰國,諸雄伐交頻頻,強則強,弱則亡?!?/br> “琦長公子統率大軍征討江東,乃是為荊州大業而思。其水戰可由黃太守相助,陸戰可使劉豫州輔佐。黃太守者,射殺江東猛虎孫堅之人,鎮守江夏數年,今雖年邁偶有敗績,然因江左勢眾而已。劉豫州者,破黃巾,救徐州,殺車胄,橫行中原,實乃大將?!?/br> 霍峻挺拔的英姿然成為了眾人眼中焦點,今夜他才是這出戲的主角。 “琦公子有此二位相助,即便難破江東,但亦可不敗?!被艟孕耪f道。 “父親,霍參軍所言極是!”劉琦說道。 繼而霍峻看向眾人,提拔音量,說道:“至于中原局勢,峻竊以為河北二袁雖是對立,然河北兵力雄厚,曹cao亦難急下。今若不起兵伐江左,又待何時?” “糧草之事,峻有聞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荊州富庶,怎無伐江左之軍糧乎?故皆在明公一念之間?!?/br> 說著,霍峻向劉表拱手,語氣誠懇說道:“明公,今大喜之宴,天卻突降惡兆,實乃天神昭示,此天意之勝也;江左孫氏,郡縣不順,賊寇不寧,而我荊州政通人和,此乃人和之勝也;大江之水,荊州居中,江左居下,順江而下,此乃地利之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