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8節
時常陷入回憶中的羅志學,就更加不關心外界里的諸多事務了。 帝國也好,偉業也罷,這些羅志學其實都不太關心了。 反正他做的已經夠多了,成就感什么的也有了,剩下的那是太子的事了! 而最近十幾二十年,其實太子干的還不錯,一直都是穩扎穩打的推動帝國的持續發展。 不管是內部事務,還是外部市場,處理的都很好。 比如外部事務上的多次調整都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如今歐洲的不少藩屬國都已經是全面向帝國靠攏的狀態……英格蘭王國這種地方的年輕一代,說實話如果你不去看他們的長相,只看他們的穿著,說話乃是思維模式,其實都和楚國人沒啥兩樣了。 他們說楚話,起漢名,過春節,中秋賞月,清明祭祖……就連說話也是時不時帶點成語。 因為英格蘭王國實行了全面的漢語教育,連官方語言都是漢語……至于英語則是演變為了方言……一個有機會接受教育的英格蘭人,從他出生再到上學,接受的幾乎是全方位的楚國文化教育。 他們甚至都拋棄了所謂的宗教,開始以儒家子弟自居,就算想要找個信仰,也會找個道教或者佛教……遇見對自己有好處的就是神佛保佑,遇見對自己沒好處的就來一聲大膽妖孽哪里走…… 這讓帝國內很多叫嚷著進一步降低儒學影響力,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學術人士看了都蛋疼! 然后一些英格蘭人,甚至想方設法的論證,其實英格蘭人也是華夏族群的分支……找了一大堆各種亂七八糟的證據,試圖證明他們英格蘭族群在數千年前,是從東亞逐步遷移到歐洲,然后在當地通婚融合后再逐步遷移到英格蘭群島的。 這種論調讓一大群西亞人乃至南歐人看了都無語……尤其是南歐一些黑頭發黑眼睛的人:我們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華夏后裔,你們英格蘭一群紅頭發的怎么有臉這么說…… 外人怎么看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英格蘭人自己怎么看…… 他們怎么看呢? 經濟騰飛,人均收入大幅度增長,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尤其是太子的十六子成為了英格蘭王國的王位第一順位繼承人后,隨著帝國一些扶持政策的到來,他們的小日子就過的更舒服了。 你說他們怎么看? 自然是繼續堅定不移的抱住帝國的大腿??! 所以他們一直都在積極的推動英格蘭王國成為皇室領地這事。 至于外人……說實話英格蘭人都看不起他們:一群沒開化的窮鬼,連土豆都沒得吃。 英格蘭王國,是一大票土著藩屬國里的極端例子……除了英格蘭王國,其他土著國家都不至于這樣,哪怕是丹麥王國也想要走這一條路子但是也沒做的這么徹底。 丹麥王國爆發了內戰之后,王室戰敗,國王帶著兩個孫子逃往楚國倫敦租界,并宣布兩個孫子將會放棄王位繼承權……以避免持續不斷的追殺。 這也意味著,等這位流亡的國王以后一死,那么丹麥國王的王位將會傳遞給克里斯蒂娜兒子,也就是太子羅戠的二十一子。 但即便如此,人家丹麥王國也沒有做的太徹底,多少還是保留了一些自己的文化。 但是英格蘭王國一方面是極端,但是另外一方面又是具備普遍性……因為在任何一個土著藩屬國里,都在推行楚國的改革以及文化教育。 不管你喜歡大楚帝國還是討厭大楚帝國,你都無法忽視它……甚至你想要打敗它,你也得先了解它,學習它……要不然你怎么反抗?拿著楚國人賣給你的那點破爛單發步槍,去對抗楚國人的飛機坦克大炮嗎? 那不現實! 大楚帝國給全世界的人類所帶來的影響,是龐大的,無法避免的……哪怕是非洲里的那些原始人也無法規避這種影響……嗯,現在這些原始人其實也沒剩下多少了。 楚國人在非洲施行的政策是類似當年美洲的政策,從沿海逐步向內陸推進,軍事推進,建立定居點,肅清周邊威脅,然后修路進行簡單的開發,然后再重復…… 如此情況下,非洲那邊也迅速變的和美洲差不多,土著越來越少,然后就慢慢的看不見什么土著了。 同時因為大楚帝國的醫療手段,尤其是藥物的研發持續深入,在對抗多種疾病都有了藥物后,非洲當地的一些特殊困難也就不再成為困難。 因此當代楚國也掀起了對非洲的大規模開發,很多企業都跑過來建立大規模的機械化農場,開采各類礦產以及林木資源等等。 再加上早已經被楚國人所控制的北非地區。 等進入到承順七十年的時候,大楚帝國正式宣布,把非洲全境列為直轄領地,分別設立多個省。 繼美洲之后,帝國又為華夏民族爭取了一片永久性的生存空間! 印度以及西亞還有歐洲……這個則是需要保持現狀! 非洲土著不開化沒啥用,非洲直轄也就直轄了。 但是歐洲西亞以及印度的土著,多少還是屬于人類文明社會群體里,都是屬于不錯的勞動力資源……更是帝國的寶貴資產,不能瞎搞的。 也正是因為有這么一批總人數已經突破十個億的各土著,才能夠讓帝國子民生活的越來越好啊,不僅僅是物資上的更好,還有精神上的。 人活著總得對比??! 帝國的一些窮困潦倒的人,看到海外土著的倒霉樣,也就不覺得自己是倒霉蛋了。 而且海外地方,對于楚國底層人而言,也是一條退路……在本土混不下去就跑去歐洲,印度,西亞各地租界里混,甚至直接跑到各土著國家里去混,是很多人的選擇。 在本土雖然他只是個底層垃圾角色,但是一旦到了這些土著國家,他立馬就能變成人上人,甚至啥也不用干,隨便開個學堂,教授漢語就能生活的非常體面。 這些年,無數在本土混的窮困潦倒的人,跑到土著國家去當外教呢…… 當代的大楚帝國,已經處于了早年羅志學所設想的巔峰狀態,甚至進無可進了。 而就在這個時候,承順七十年秋,已經在床上昏睡了數月的羅志學突然清醒過來,然后把太子羅戠以及皇太孫都叫了進來,并交給了他們一些關于未來科技發展的一些筆記提示。 最后吩咐著:“帝國永遠不能停止前進,否則就是慢性死亡!” 等吩咐完,羅志學看著門外頭跪成一大片的皇子皇孫以及諸多大臣們,他想到了多年前王皇后去世的模樣。 雖然時隔多年,但是場景卻是驚人的相似! 就是不知道,多少人是真哭,多少人是假哭……還有帝國的普通人們,他們對朕是什么看法? 會認為自己是個好皇帝嗎? 羅志學感覺越來越累了,他閉上了眼,不再去看那些皇子皇孫們,而是再一次想起了前世的諸多場景,那個已經有些記不清楚的家以及父母。 爸,媽,兒子要回來了…… (全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