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4節
你當地官府想要扶持,你自己給資金給政策,然后你自己官方采購隨便你,只要不搞出來什么貪腐,金陵方面也懶得管。 但是你要是敢阻攔其他汽車公司的汽車業,在當地的正常銷售……那么上頭就會直接給你打板子! 你扶持當地自家企業可以,但是不能干擾其他企業正常經營! 但是即便如此,一家汽車公司在當地的汽車市場里依舊會占據大量的市場份額,而在廣東,李氏動力公司常年占據百過半以上的市場份額。 如今當地要搞公路大建設,再加上廣東當地的經濟整體比較發達,那么必然會帶動汽車銷量的大幅度上漲。 尤其是當地提出來的珠三角城市公路上,這將會是一條連接徽州府,廣州府多地,東莞府以及新分割的順德府,新會府等地的城際公路。 這條城際公路乃是一條甲等的四車道柏油路,途徑大量珠三角城市。 這也將會是大楚帝國里第二條長途的城際甲等柏油公路。 可想而知,這條公路一旦建成,那么對于當地的經濟促進作用之余,也將會帶來公路運輸,出行的極大便利。 以后人們往返這些城市,都不用乘坐火車,而是可以直接開車出行。 同時大量偏僻地區的官道升級計劃,也將會帶動當地的汽車銷量上漲,不管是hi轎車還是卡車,又或者是各種三輪車都必然會引來銷量的大幅度上漲。 如此情況下,李氏動力公司的汽車銷量必然也會帶上上漲,如此也就刺激股價的上漲,人們看到這家公司的未來發展。 李氏動力公司如此,其他四家大型的汽車公司也或多或少受益,畢竟這五家汽車公司不敢說壟斷,但是至少占據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汽車市場。 而剩下的百分之十的汽車市場雖然沒有直接占據,但是也通過核心零部件,如發動機,變速箱的方式間接掌控市場。 大楚帝國如此大規模的推動官道升級改造計劃以及大規模建設城際柏油公路的計劃,對于這五大汽車公司而言,不亞于打上了一注強心針,rou眼可見的汽車銷量大幅度上漲! 甚至有人說,在這一場針對偏僻落后地區的扶持計劃里,看似沒啥關系的五大汽車公司反而成為了最大贏家! 在這個大背景下,各大汽車公司也是鉚足了勁進行研發,設計,推出更符合市場需求的各類汽車。 其中轎車品類更是成為了五大汽車公司的必爭之地,由此引發了極為慘烈的競爭! 第1195章 御史監管制 時間進入承順五十年后,大楚帝國各地開始掀起了一番建設的浪潮,西南部地區的鐵路網建設最先開始動工,隨后是西北鐵路網,北方鐵路網也開始建設。 這三大鐵路網的建設,除了建設若干干線鐵路網,更多的還是建設連接人口密集,礦產資源產地,農畜牧產地的支線鐵路,以解決當地的物資外運問題。 畢竟東西能夠運出去了才能夠賣錢,才能夠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帶動民眾的收入增長。 在西南,西北以及北方地區的交通建設以鐵路為主,但是在東部以及中部地區的交通建設則是以公路為主。 這主要是因為東亞本土地區里的東部以及中部地區,鐵路網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已經非常完善了,不敢說做到每一個縣都通火車,但是十個有八個縣都是通了火車的。 嗯,當年的火車其實和后世的鐵路或者高鐵還是有極大差別的,當代的鐵路建設規格遠遠沒有后世那么高,實際上很多鐵路線因為地形,河流等限制,都是彎彎繞繞的。 尤其是在一些地形復雜的地區里,鐵路都是彎彎繞繞的。 并且有相當多一部分其實都是單線鐵路。 大量的鐵路網只能支持火車跑上四五十公里的時速,并且以貨運為主,不像是后世的鐵路那樣動不動就大幾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的時速。 這些低規格的鐵路建設其實也沒那么難,成本并沒有想象中那么貴,尤其是平原地形的鐵路建設,其實也挺便宜的。 承順五十四年的時候,漠南省有一條為開采運輸當地礦產資源,并為當地畜牧資源外運而建設的一條支線鐵路,算是平原和小丘陵地形對半開,長度大約在兩百公里,其純鐵路建設費用是一百五十萬楚元。 一百五十萬楚元對于個人而言非常昂貴,但是對于運營著六十萬公里鐵路的大楚帝國總公司而言,區區一百五十萬楚元不值一提! 到當代,其實鐵路總公司的建設狂潮已經有所緩解了……之前在四十年代巔峰期的時候,鐵路總公司修鐵路可是喪心病狂的,每年都建設好幾萬公里的鐵路呢。 等到進入五十五年的今天,實際上鐵路總公司的鐵路建設計劃已經緩解很多,預計今年只有一萬多公里建成投入使用,而這些新建設的鐵路主要是東亞地區的查漏補缺,剩下的主要是一些海外地區的鐵路建設,乃至藩屬國里的干線鐵路。 比如最近幾年,為了更好的運輸印度地區里的各種資源,鐵路總公司根據帝國高層需求,在印度地區規劃了好幾條干線鐵路的建設,同樣在歐洲地區也不例外。 西南,西北以及北方三大鐵路網的支線建設,其實就是是屬于這種查缺補漏的鐵路建設計劃。 內陸地區開始大搞特搞鐵路建設的時候,在東部以及中部地區則是掀起了公路建設浪潮! 為了指導各地修建公路,制定修建標準,交通部門制定了最新的公路修筑標準,把公路分為多個等級,并對每個等級的道路都制定了相應的技術標準。 其中的甲等一級公路,為四車道柏油或水泥路面,兩側還應設有人行道/馬車道,并對道路的鋪裝路面厚度,沿途橋梁承載程度,道路寬度都有規定,要求可以通行大型重載卡車。 甲等二級公路,為雙車道的柏油路或水泥路,兩側有人行道/馬車道。 甲等三級公路,單車道的泊油路或水泥路,兩側預留人行道,馬車道。 甲等四級公路,單車道的泊油路或水泥路,沒有專門的人行道或馬車道。 基本上,柏油路或水泥路都被歸納為甲等公路。 然后是乙等公路,同樣分為一二三級,這個主要是指碎石路面或煤渣路面的道路,同樣為雙車道或單車道。 丙等公路,則是純泥土路了。 其中有一條非常比較特殊的橋梁通行要求,那就是要求所有甲等三級、四級以及乙等公路的永久橋梁都必須具備通行十噸車輛的最低標準。 其中的甲等一級,二級公路這種具備戰略意義的公路,其橋梁承重能力必須達到二十噸以上! 至于為什么會有這個橋梁承載能力的最低標準,這是考慮到軍方的火炮、裝甲車乃至未來坦克的通行需求,如軍方服役的51年型一百五十毫米長管加農炮,這玩意作為陸軍里有效射程最遠,同時最重的火炮,光是戰斗全重就達到了十噸,雖然實行的是分解運輸,但還是很沉重,對沿途橋梁要求也比較高。 所以低等級公路的十噸橋梁承載能力,這已經是最低要求了。 而甲等一二級公路的永久橋梁二十噸這個標準,則是考慮到未來的裝甲車,戰車越來越沉重的重量。 當代軍方里裝備服役以及正在研發中的裝甲車,戰車都挺沉重的 現役的多種裝甲車,重量都達到了七八噸,而正在研發中的履帶式戰車則是更加沉重,十多噸的原型車就有好幾種。 軍方正是考慮到這一點,要求所有的甲等一二級公路的永久橋梁承重能力都必須達到二十噸以上。 這,其實只是最低標準。 而實際建造甲等一二級公路的時候,不可能去建造承載能力這么差的橋梁……這么死貴的泊油路都修了,也不差一座水泥或鋼鐵橋梁??! 而實際上,軍事上的要求,遠遠沒有民間貨物運輸的要求高……軍方只要求橋梁承重二十噸,但是當代民間的重型卡車連車帶貨,往往能夠有五六噸……然后,你以為這些民間卡車會一輛接著一輛駛過橋梁? 怎么可能……實際里,這些卡車會一輛跟著輛過去,一旦前方堵車的時候,甚至橋面上會擁堵一大串的重型卡車,該孔橋面實際承載的重量,有可能達到幾十噸。 所以,公路設計部門在設計橋梁的時候,其承載能力往往要比軍方的強制規定要更高……要不然一堵車然后橋就跨了,那得死好多好多人,從設計師到當地官員再到施工單位,那得死一片……字面意思的死一片。 大楚帝國對這些重要的官府投資修建的基礎核心設施的監管,和以前的古代王朝一樣都是非常嚴厲,甚至稱得上嚴苛的。 對于核心工程執行追責制度,架設一個施工單位主持修建了一座橋梁,然后在三十年的設計年限里都得為此負責……除非是不可抗因素,否則在常規狀態下坍塌了,立馬就啟動抓人抄家模式。 然后當年的設計單位,監管單位,施工單位等等全都啟動追責……而大楚帝國的這種追責可不是罰款或口頭譴責,而是會給你直接提起刑事訴訟,除非你能證明自己當年沒錯,一切都合法合規,不然多少都得進監獄里轉一圈。 當然了,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所以大楚帝國里的很多工程的設計年限度非常短,設計,施工,監管乃至當地官員都會想盡辦法,在一開始就降低設計年限……哪怕理論上修了一座特別堅固的大橋,正常使用百年來都沒啥問題,但是他們也會想方設法把設計使用年限壓縮十年八年…… 防的就是這個很扯淡的追責制度。 而一些著名的橋梁設計師,干脆只設計不簽名,也不和委托方接觸……他設計好方案直接賣給第三方,然后第三方找個人頂包署名作為設計師……所以,你在大楚帝國里看到不少的百米大樓,數百米的跨江大橋的設計師都是一些剛拿到相應執業證書的新手建筑、橋梁設計師。 之前還出現過有不少的地方官員,都拒絕修橋……就是害怕以后被追責,后來帝國出現了一系列政策乃至打擊,才把這股風氣給剎住,后來進行了一系列的妥協之后,出現了推動工程的官員只有政績還不用追責……只管推動就行,搞成功了就有政績。 但是負責監管工程的御史需要追責,并且還是強制監管,御史沒有選擇的余地。 于是乎每當地方有重大工程的時候,負責監管的御史往往跟瘋狗一樣瘋狂出動,稍有不對勁就抓人……不然的話,以后真出問題了進去的就是他自己,就算不進去,最差也是一個監管不力的瀆職,進而丟官去職。 其實御史們都很討厭這種核心工程的監管差事,但是又甩不開,而且還無法推給新人或下屬,因為這玩意是當地主官監管制……一個縣的核心工程的監管負責人,就是時任縣督察院的掌院御史。 法律強制規定,根本推不掉甩不開。 因為這是帝國官場經過幾十年后的利益交換和妥協所形成的慣例……別說區區御史自己想要改了,哪怕是現在的羅志學親自下場去改動,那都是不可能的。 因為其他體系的官員,都很樂意給這些瘋狗一樣的御史套上一層枷鎖,再不濟也給他們添點堵。 當然了,御史也不是沒有反制手段的……一旦當地上馬重點工程了,他被迫成為了監管負責人后,立即就會進入瘋狂模式,到處找證據查案,一旦發現什么不對勁直接抓人。 所以經常會出現一座大橋還沒有修完,推動橋梁建設的負責官員就已經被御史干掉了的情況! 這是其他體系官員和御史體系之間的沖突和矛盾,數十年如一日! 所以說啊,有時候也不是說制定了多完善的法律制度就一定能做到的有多好,人們總是會繞過去,鉆空子,然后給你留下一個爛攤子。 但是不管好壞,都讓楚國的重點工程,尤其是橋梁這種東西的質量往往非常高,有個瘋狗一樣的御史為了自保,天天給你盯著,你想要貪腐其中的資金還是有點難度的。 人家御史無法擺脫監管這個只有壞處沒好處的職責,不代表他拿推進主管官員沒辦法……我解決不了問題,我還解決不了提出問題的你? 開什么玩笑,別小看大楚帝國的御史! 在大楚帝國的科舉體系里,司法科舉不難,但是通過司法科舉后,如果想要成為御史,還要參加專門的御史考試,這個御史考試可就超級難了,沒辦法,空缺太少,同時競爭太大。 但凡有點能力的司法科舉考生,都想著去考一考這個御史……不為比的,就為了御史那龐大的權力。 一旦成功考上御史,然后通過數年的學習時間,再通過考核獲得了獨立調查權后,就會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御史,對轄區內所有在職官員都擁有獨立調查權的御史! 在官場里,一個擁有獨立調查權的御史,那是妥妥的官見愁…… 要知道形容大楚帝國的御史呢? 這么說吧,你是一個國子監大學法律系畢業,三年前通過司法科舉考試,然后又參加了慘烈的御史考試,成功入職某省督察院成為一個助理御史,經過三年到五年的協助辦案,學習后,又順利通過了御史調查資格考核,拿到了獨立查案的資格,成為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御史。 這個時候的你,大概二十七八歲乃至三十歲之間,品級不過六品左右,但是只要你愿意,你甚至可以對該省的從二品巡撫發起獨立調查……一旦啟動立案程序后,任何人,包括你的直屬上司都無法阻止你……嗯,至少在程序上無法阻止! 就是這么的牛逼! 當然了,理論上是無法阻止你,但是你要是真的瞎來,各種報復能不能承受得住,那就是你自己的問題了……你瞎搞的話,上司動不了你,但是可以動你的下屬??! 前腳立案,后腳你的下屬就申請調走了,那也是很常見的事……然后巡警部門也不配合也是很常見的事。 畢竟這種事太扯淡,你不要命人家還要命呢! 至少開國這么多年,還真沒低級御史獨自調查過巡撫的,偶爾在新聞里看見,那都是督察院大佬們在后頭力挺,年輕御史只是擺在明面上的旗子而已。 巡撫這種級別的官員,連當地省督察院都不會輕易動,一般要拿下這種級別的高官,是需要京畿的大督察院親自督辦,地方督察院只是配合而已,而出動的帶隊御史往往也是從三品的僉都御史。 這種級別的左僉都御史一旦出京奔赴地方,那基本都是奔著地方的巡撫或布政使去的……所以這種級別的高級御史,除非是常規的巡察地方,不然的話常規辦案的時候,其行蹤都是保密的,當他奔赴某地方的時候,那意味著案件已經到了鐵案的程度,他過去就是直接抓人的。 但是啊,假如,萬一……你真走了狗屎運拿到了充足的證據,那么你是真有能夠把這的巡撫送進監獄的。 至少理論上是可以的。 但是理論是理論,實際是實際,至少大楚帝國里沒有發生過這種事。 然而,即便是如此,也能夠看見大楚帝國里的御史其權勢之大! 當帝國高層通過耍賴的方式,強行給御史們弄了個監管的職責后,不管御史們愿不愿意,都得捏著鼻子對這些重點核心工程進行監管。 而在御史的威懾下,敢明目張膽貪腐,搞豆腐渣工程的官員不是沒有……其實也有不少,尤其是早些年的時候層出不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