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9節
所以過去幾十年里,其實羅志學很少住在皇宮里,一般只有在一些正式的場合里才會前往皇宮。 他日常都是住在西苑,而辦公則是在西苑前半部的勤政殿,邊上就是翰林樓,御書房,軍務樓等行政建筑,主要供給入宮辦公的官員將軍們所用。 不過最近兩年,羅志學也比較少來勤政殿處理工作了,因為日常的軍政事務他都交給了太子去做,他自己則是在皇宮里修身養性,擺弄一些花花草草之類的,有興趣了就出宮去附近的地方視察一二,但是也偏向于散心的性質,不怎么興師動眾了。 當放下了繁忙的工作后,羅志學覺得自己活的輕松多了! 以前多累啊,一天到晚都在處理各種事務,就沒個停歇的時候。 而自從把事務逐步移交給太子后,這身上的膽子就逐步減輕了下來,一開始羅志學其實還有些不太習慣,畢竟每天工作習慣了一閑下來后還真有點不習慣。 同時也擔心太子做的不好。 所以那段時間里,他名義上雖然把很多事情都交給太子去做了,但實際上每天依舊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去處理事務,審閱太子的一些處理事務的意見,接見一些官員等等。 那段時期,其實對于帝國的高層而言,包括太子在內都挺糾結的……甚至可以說得上是小心翼翼。 因為誰也不知道羅志學會不會突然就不愿意提前放下權力,然后又恢復以前的那種什么事都管的狀態。 那幾年里,大臣們過的提心吊膽的,太子過的也不舒服。 而羅志學呢,則是渡過了開始那段時間的不適應后,后面發現太子干的還行,自己也就慢慢的放心了,再加上偷懶這種事……有了開始后就很難停下來,而且會越來越懶! 剛開始的時候,羅志學還會每天花費七八個小時處理各種事務,然后是四五個小時,到最后每天一兩個小時。 最近兩年,他干脆不維持每天處理事務的狀態,連一兩個小時都不干了,除非是有重大事項,不然他都不會搭理尋常的政務。 不管是太子干的好還是壞,只要不是太離譜,羅志學都已經不太管了。 而這,其實很不容易……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會那么輕易的放棄權力,然后優哉游哉的享受生活的,權力這東西很容易讓人上頭,然后死抓著不放。 而羅志學也是花費了好些年的時間逐步過渡,最終才完成了這么一個過程。 你要是讓他從一開始什么都管的狀態,直接一步到位什么都不管……說實話羅志學是不樂意的,甚至極端一些都有可能懷疑有人要造反之類的。 但是慢慢的,也就習慣了,這當一個啥事不管的皇帝也挺好的。 如此,已經協理參務院、協理軍務院多年的太子羅戠,才在兩年前真正意義上的獲得了對幾乎所有事務的處置權,雖然諸多報告奏折還是需要報送給羅志學,但是羅志學一般看都不看,直接以太子意見為準。 他是不愿意繼續累死累活折騰了,反正帝國的根基如此深厚,太子也不是個喜歡亂折騰的人,這帝國也出不了什么大問題。 至于一些小問題,自然由太子以及諸多閣臣們處理,不用他繼續cao心了。 所以這兩年,羅志學的小日子過的還挺悠閑的,這勤政殿都已經一個多月沒來過了。 今天過來倒也不是為了處理什么緊要的事務,而是禮教部那邊送上來不少的影片,不少影片還是他們派遣的攝影師到海外領地乃至藩屬國里拍攝的。 這些影片一方面是作為歷史資料留存,讓后世人了解到這個時代的情況。 另外一方面其實也是給帝國高層觀看的! 不管是皇帝還是太子,又或者是那些參務大臣們……別看他們i一個個都是帝國的高層,掌控著整個帝國的運轉。 但實際上他們對帝國的很多地方并不了解,甚至都沒有去過…… 南洋,美洲這些地方都還好,距離近,而美洲西海岸的話雖然看似間隔一個太平洋,但是有著高速客輪輪船,往來也不用太多時間,因此帝國的高層對這些地方還算熟悉。 然而其他地方就很陌生了。 比如北非省,這個擁有蘇伊士運河,屬于戰略要地的地方很多參務大臣都還沒去過呢…… 甚至連太子都沒去過。 這說的還是蘇伊士運河這樣的緊要地方,其他地方更不用說了,比如歐洲,不管是零星的楚國管理的直轄領地以及行政領地,又或者是那些藩屬國,大部分參務大臣都沒去過。 少數幾個去過的,那也只是去過加的斯,然后算是路過,并且還是中高層官員的時候去的。 而在參務大臣任上去過加的斯的,目前在這些參務大臣一個都沒有。 大楚帝國是如此的龐大,交通方式也比較落后,跨州出行動不動好幾個月的,而這些帝國高層的時間和精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到處跑的。 這也就導致了,其實大部分帝國的高層對帝國的龐大領地缺乏一個直觀的了解。 只能通過一些數據報告,有限的照片來了解……更多的是靠自己的想象。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至少要讓帝國的高層們對帝國統治的區域有一個更加直觀的了解,所以禮教部方面派遣了大量的攝影師攜帶了照相機以及攝像機,鋼絲錄音機等設備,到全國各地,包括那些藩屬國里采集大量的影像、聲音資料。 這些照片,視頻以及聲音被保存下來存入當檔案館作為歷史記錄的同時,也會被送往給皇帝,太子以及帝國高層官員觀看。 以便讓帝國的高層對帝國的各區域以及藩屬國的情況有一個更加直觀的感受。 畢竟文字形容總是不如照片的,而照片又不是視頻的。 而看世界各地的照片,視頻已經成為了羅志學最近一兩年的新愛好……通過照片和視頻,羅志學才知道了自己統治下的帝國是什么樣的。不然的話,以前只能對著地圖進行想象……直接跑過去親自觀看也不可能,而照片以及視頻就成為了最佳的載體。 這些東西,其實也不僅僅是給帝國高層觀看,一些不太敏感的內容則是會被整理出來,進行拷貝后送到各地,由當地的禮教部門組織各地官員,企業管理人員觀看,主要是為了增長這些人的見識,別一天到晚的坐進觀天。 等到了最近,這些可以公開的紀錄片給那些官員們看過后,還會通過各地報社的渠道,對外公開播放,雖然收費但是很便宜,隨便給個幾分錢就能進去看一眼。 畢竟這是屬于公益性質,大規??破疹惖募o錄片,本來就沒指望賺錢,甚至都不指望通過公開播放來收回拍攝成本……這些拍攝成本可是非常昂貴的,不過這些拍攝成本也早就算進了禮教部的經費里,也不需要去收回什么成本。 之所以還收費,只是為了支付播放時候的場地費,工作人員的經費而已……放映員也得工資不是。 實際上這玩意都是紀錄片,很無聊的……沒有劇情,沒有故事,甚至很多畫面連人都沒有,都是一些寫實的記錄畫面,以至于看起來很枯燥無味。 但即便如此,人們看的也是津津有味……因為這是人們第一次看見這種視頻畫面,看到諸多海外領地的畫面,看到諸多藩屬國的畫面,看的就是一個新奇。 不過對于帝國高層而言,看的可就不是新奇了,而是畫面里蘊含的諸多東西。 今天羅志學來到勤政殿就是看這紀錄片的,這一次禮教部送過來的是一部蘇伊士運河的紀錄片。 蘇伊士運河羅志學之前也去過,但是當年他去的時候運河都還沒有開通呢,所以他當時去的時候看到的只是一片巨大的工地! 而現在這條運河已經開通運營了,照片也看過一些,但是總歸是沒那么直觀,所以有著全面記錄的片子可以看,羅志學還是比較期待的。 勤政殿的大會議室里,四周的窗戶都拉下了窗簾遮光,會議室里除了皇帝羅志學外,還有太子以及一群參務大臣,協辦大臣。 隨著羅志學也抵達座下后,禮教部的官員開始cao作放映機開始放映了。 昏暗的會議室里前方的畫布上,頓時亮起來了一片黑白畫面,首先出現的是字幕卡上的諸多文字介紹,簡單介紹了紀錄片的主要內容是說北非省的蘇伊士運河的情況以及日期。 隨后畫面繼續轉動進入了實際畫面。 拍攝的時候,攝影師應該是直接采用固定角度拍攝的方式,所以鏡頭是沒有晃動的,但是畫面里的船只卻實在動。 這時一艘萬噸級別的貨輪正在引導船只的引導下,從紅海緩緩進入運河。 隨后視頻畫面里陸續出現了運河兩岸的城鎮,港口,火車站以及多艘船只通航運河的情況。 隨后一路往前,最后拍攝船只離開運河進入地中海的畫面,并且還拍攝了位于地中海沿岸的塞得港的情況,這個港口主要是為了通航運河的船只提供各種服務。 隨后鏡頭的畫面又來到了西邊的亞歷山大港,這里是西非省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地中海艦隊的母港,停泊著大量的軍艦。 畫面里還出現了一艘二等戰列艦南非級正在起航出海訓練、執勤的畫面。 這部紀錄片,記錄的不僅僅是運河,還包括了運河附帶的城市,港口,巡撫駐地開羅的情況。 攝影師都還跑到了埃及王國那邊拍攝了埃及金字塔的畫面。 諸多畫面經過剪輯后,就形成了這部時長大約四十分鐘的紀錄片,中間還夾雜著眾多用字幕卡呈現的字幕,簡單的描述了視頻內容。 通過這紀錄片,羅志學還是第一次真正的看到了這個時代的蘇伊士運河以及北非省的諸多城市,還看到了埃及王國的一些簡單情況和金字塔。 算是有所收獲。 而通過紀錄片上呈現的畫面來看,如今的蘇伊士運河已經比較繁忙了,畫面里萬噸輪船進入運河的時候,后頭海灣里還有十幾艘船只等著排隊通過呢。 這些畫面,再加上之前的一些文字,照片報告,也就可以在腦海里比較直觀的呈現蘇伊士運河的情況以及重要性! 這地方對于大楚帝國掌控歐洲,乃至掌控美洲東海岸而言都非常重要! 通過這一條運河,帝國的船只可以方便的往來地中海區域以及整個歐洲地區,通過通過這條運河還能夠繼續往西航行,最后抵達美洲東海岸……如此就可以避開危險的好望角海域,并且可以有效的縮短航程。 雖然說現在的巴拿馬運河也已經開通了,帝國的船只可以直接橫跨太平洋,然后穿過巴拿馬運河前往美洲東岸,但也不是所有船只都走太平洋航線啊。 很多船只也不是說只往返于東亞和美洲之間,有時候也會順路去印度,西亞,歐洲等地拉貨拉人,實現運營的最佳效費比。 不管是蘇伊士運河還是巴拿馬運河,對于帝國而言都是具有極高的戰略價值。 而以前這種戰略價值只能在紙面上看到,然而現在卻是可以通過視頻畫面,讓帝國的一群高層們有了一個更直觀的了解。 看完了這部紀錄片后,眾人稍微休息,然后繼續看了一部關于奧斯曼王國崩潰分裂后新出現的希臘王國的紀錄片,紀錄片里展現了希臘王國土著的城市,生活乃至習俗。 當然也少不了一些比較獨特的風景,比如希臘王國里的波塞冬神廟,帕特農神廟等,順帶還用字幕卡上的字幕簡單介紹了一番希臘當地土著的一些神話。 讓一群楚國高層看了個新奇。 不過他們不太關注這些古建筑或神話,他們更加關注的是視頻畫面里所展現出來的希臘土著的一些日常生活情況。 商業文新書《重生08:從山寨機開始崛起》已經上傳,簡介如下: 徐申學重生到了2008年,成為了一家公司的老板,只不過這公司即將完蛋。 對此徐申學表示問題不大,一切有我,系統給我上……加速研發! 身懷科研系統的徐申學,可以讓普通科研人員變成專家,專家變世界頂級學者……研發芯片很難?一百個科學家夠不夠?不夠再來一千個!研發光刻機很難?一萬個科學家夠不夠,不夠再來十萬。 比人才,我徐申學就沒怕過誰! 第1180章 軟文化推廣 禮教部派人拍攝的紀錄片,可不講究什么故事性,一些風景也只是點綴,更多的是拍攝一些當地的地形地貌,城市建筑,人們的生活狀態這些東西。 以便讓帝國的這些高層大佬們看了之后,對這個土著國家有一定的直觀了解。 比如說文件上說希臘王國國土小,除了一個小半島外還有很多的島嶼,同時被奧斯曼統治了兩百多年時間,但是希臘卻是歐洲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古希臘文明對歐洲的影響很重要,出過馬其頓王國。 而光靠文件資料很難對這樣的希臘王國有一個直觀了解……畢竟當代歐洲的這些土著藩屬國對于楚國人而言太陌生了。 別看楚國人已經進入歐洲十幾年,并且強勢控制了整個歐洲,現存的歐洲國家清一色都是大楚帝國的藩屬國,即經濟殖民地。 但是楚國人對歐洲的了解,尤其是對歐洲文明的了解依舊非常有限。 畢竟楚國人是來搞經濟殖民的,讓土著挖礦種田然后把原材料運回國去,再用工業消費品對他們進行傾銷……普通楚國人根本不會去了解歐洲文明的歷史。 但是,普通楚國人可以不知道,但是作為帝國的高層統治者,卻是需要對歐洲文明需要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同時再了解當地的氣候,地形等,這樣可以有效的幫助帝國的高層了解某個土著藩屬國,然后確定更好的殖民統治方式。 而這也是禮教部拍攝這些紀錄片的核心目的。 因此拍攝的紀錄片里覆蓋多種多樣,而一些古代建筑也不是為了體現這些歐洲土著的古代建筑有多好,純粹是為了讓帝國高層更好的了解其簡單歷史背景。 而了解了這些東西之后,那么帝國高層也就可以比較容易的理解為什么希臘人一直都在反抗奧斯曼的殖民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