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4節
說實話,約翰接受不了。 這樣不上不下算什么? 只是,當他看到穿著絲綢睡衣的伊麗莎白從浴室里走出來,又指了指浴室讓他趕緊洗澡回房間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吞了吞口水。 當年他就是因為沒能忍住,最終才導致了現在的復雜狀況,但是人哪有這么容易變的,所以現在的他一樣忍不住…… 所以,麻溜的去洗澡,然后回到房間鉆進了被窩! 反正生活已經這樣cao蛋了,愛咋地咋地吧,先從身了再說! 第1162章 新年禮物 承順五十三年的冬天,比往常稍微好一些,金陵城里雖然也下過幾場雪,但并不算太大,在廣闊的華南地區里也沒有遇上太極端的寒潮。 不像是以前,時不時就來一場極端寒潮,極端年份里冷到海南都發生冰凍災害的程度。 而今年就好了許多,東亞地區里沒有太過分的極端寒潮,而是保持了中規中矩的冬天氣候。 這對于處于小冰河時期的大楚帝國來說,其實已經比較難度了。 從華北到華南,竟然都沒有遇上太極端的寒潮,屬實是老天爺給了面子。 不過這也是針對東亞地區而言,實際上這個冬天里,大楚帝國里還是有不少地方發生了極端的嚴寒氣氛或者干脆是酷暑少雨。 極端的寒潮發生在北美地區,當地連續遭遇了好幾場的寒潮,以至于導致了超大范圍的降雪,厚實的積雪,還導致了數次導致火車停運,而靠近南方,一向來氣溫溫和宜人的金山府地區竟然還下雪了…… 這對于踏足美洲數十年,對當地氣候也有所了解的楚國人來說都是覺得稀奇。 而干旱,則是發生在非洲巡撫治下的馬普托府和南非府,此外澳洲的東南部也發生了比較嚴重的干旱…… 所以這個冬天,北美那邊忙著抗寒,南非以及澳洲忙著抗旱…… 同一個國家里,一部分地區天氣不錯,老天爺很給面子,但是有一部分的地區則是發生嚴寒,還有一部分地方發生高溫干旱,這種看似很少見的場景卻是每一年都在大楚帝國里發生。 原因無他,大楚帝國領土遍布全球,從北冰洋到南極,從歐洲到東亞,大楚帝國在每一個地區里都有著直轄或行政領地。 所以同一時間里,金陵方面可能同時受到旱災,雪災,洪澇等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 同時偌大的大楚帝國幾乎每時每刻,都有地方發生自然災害…… 所以帝國的相關賑災機構常年都保持著忙碌……不過常年都有的各種自然災害也不會影響到帝國的正常運轉,甚至都不能給發展勢頭良好的經濟造成實際性的阻礙。 因為大楚帝國足夠大…… 興許有一個地方,兩個地方發生自然災害,導致某種農作物歉收,自然災害導致某種原料或工業品產量降低,但是其他大部分地區卻是維持了正常的農業、工業生產,能夠把受災地區的虧空給彌補起來。 畢竟只要不是科幻小說里的那種滅世級別的全球性災害,那么對于整個帝國而言,大部分時間,大部分地區里的氣候還是處于正常情況的,屬于風調雨順,些許地區的受災影響不了帝國的根本。 更不要說大楚帝國在各種水利設施,交通設施的建設上一直都是不遺余力的。 各種水利設施,可以有效的幫助抵抗各種自然災害……其中最為典型的當屬黃河人工改道工程以及后續的黃河,淮河治理工程。 依靠這些規模龐大的水利工程,黃河以及淮河流域所受到的洪澇災害相對比前明時期,不敢說絕跡,但是也超大幅度的減少了。 前明時期的時候,因為水利工程拉跨,黃河奪淮入海的緣故,那幾乎是年年洪澇,三年一大澇……夸張點說,但凡雨季來臨都得洪澇給你看。 但是到了大楚帝國時期后,因為這些大規模的水利工程的存在,尋常年份的降雨已經完全沒有了導致洪澇的風險。 五年,十年一遇的洪水頂多也導致局部的洪澇而已。 只有那些幾十年一遇的大洪水,才有可能導致大楚帝國建設的這些淮河,黃河水利工程撐不住,連蓄洪區都頂不住最終導致大規模的洪澇。 除了黃河,淮河流域的超大規模的水利工程外,楚國在長江流域以及其他的河流也沒少搞水利工程,此外還有數量龐大,名聲不小的各地方的小河流的水利工程。 這些水利工程既是用來防洪的,也是用來灌溉的。 對農業生產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有著這些水利工程,大楚帝國都可以勉強的說一句,人可勝天! 此外還有規模龐大,便捷的交通體系,如鐵路,輪船乃至官道,這些便捷,幾乎遍布各地的交通網絡,平日里運輸貨物和人員,有效的促進經濟發展。 到了受災時刻,官方也能夠通過這些交通渠道快速的往災區調集各種救災物資,如重要的糧食,藥品,御寒衣服,帳篷等。 承順四十八年華北某地受到突發的大規模地震,大楚帝國高層在短暫的時間里通過電報溝通下令,然后迅速抽調火車在非常短暫的時間里調運了數千噸各類應急救災糧,三千頂帳篷,上萬套御寒衣服以及一批救災用的工程機械設備,有效的支援了緊急救援以及災后的的賑濟。 當時這些物資調運到災區附近后,因為地震導致鐵路被毀,導致一時半會的物資送不上去……不過關系不大,當地的駐軍連夜開動,第一時間就動用工兵部隊把受損的鐵路給修復了…… 當時是上萬陸軍將士在前頭修路,后頭滿載救災物資的火車在后頭排隊等著通行! 僅僅是一夜時間,當地的陸軍就緊急架設了十多公里的應急鐵路,其中包括一座跨度數十米的應急鐵路橋……嗯,就是用掉的炸藥有點多,因為當時陸軍為了搶進度,都是一路爆破過去的! 物資抵達當地后,又有工兵部隊修復被地震摧毀的諸多官道,地震導致不少官道發生滑坡而斷絕。 大楚帝國的便捷交通系列,再加上軍方不僅僅能打仗還能修路,所以在救災這事上,大楚帝國一向來干的還算不錯,至今沒出過什么大亂子。 至于一些小亂子,那肯定有,事情做得再好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 但是羅志學不太在乎這些小細節,只要整體方向做的不錯,那么就可以了,太過較真活著累,而且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細節都做好。 所以他對北美地區那邊的督察院呈送上來的報告,說北美數省有不少中高級官員利用當地雪災,通過倒賣救災物資;暗中扶持商人哄抬物資,高價售賣發國難財的事情也沒多關注,只是隨手批示讓督察院那邊去調查清楚,查出來犯罪事實就按相關司法處置。 但是批示過后,他也就懶得搭理了,這種事他十天半個月都能遇上一回,如果每一次都大發雷霆的話,他早被氣死了。 抓一批,殺一批,以儆效尤就是了,甚至他都很清楚威懾的效果都不會太大……貪腐,以權謀私等情況每時每刻都在發生,他只能控制,但是無法根除! 畢竟大楚帝國是一個由眾多人組成的行政機器,核心還是人,而人就會出錯,有疏忽,更會有私心。 對此羅志學的做法一向來都是,小錯勸勉,大錯懲戒,而一些因為私心而做的太過分的就賞他一個斬立決,嗯,已經不是早些年的抄家滅族了。 抄家滅族的事,隨著社會的整體進步,法律的逐步完善已經很少了。 除非是大逆不道的謀逆,不然的話尋常貪腐,刑事案件這些羅志學已經不搞什么滅族了,甚至連刑事連坐都不搞了。 當然,抄家還是要抄的,只不過換了個名頭,稱之為罰沒非法所得,罰款若干等詞。 畢竟社會在進步,很多以前能做的事,現在已經不能做了。 而早幾十年,帝國動不動就搞抄家滅族,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當時根基情況不穩,同時維持高壓統治,同時需要一個名義來進行一定程度上的社會財富再分配…… 你不把地主都給抄家了,你哪里來的土地以租代購分給老百姓? 還有稅收也是,當時的社會普遍認知就是不交稅……尤其是那些掌握大量財富的士紳地主富商,有一個算一個全都不愿意交稅。同時稅務機構的查稅能力也不咋地,很難依靠比較溫和的手段收上來稅收。 當時為了收取稅收,為了扭轉不納稅的社會認知,大楚帝國施行了堪稱人類歷史上最嚴苛的稅收法律,動不動就抄家滅族,大名鼎鼎的武裝稅警就是這一時期成立,并創下了偌大名聲,至今武裝稅警依舊讓諸多人談之色變。 武裝稅警動不動就帶著槍炮上門,稍微抵抗就抄家滅族……這種武裝稅警是沒幾個人不怕的。 不僅僅楚國人怕,連帶著那些土著們都怕……武裝稅警的絕大部分兵力可都是部署在海外,為的就是前往土著地區剿滅抗稅分子,不管他是楚國人還是土著…… 所以在土著藩屬國里,看到一群穿著灰色制服,開著裝甲車,拉著火炮的楚國人軍隊招搖過市,甚至槍炮齊發……別驚訝,別緊張。 不是楚國人又跑過來入侵土著藩屬國了,這只是大楚帝國里武裝稅警們在收稅而已。 灰色制服,乃是武裝稅警的標準制服顏色。 當代楚國四軍的軍服常服顏色主色調,近衛軍用黑色,武裝稅警用灰色,海軍用藏青色,此外海軍將士在夏季熱帶地區用白色作為常服,這主要是為了防曬。 這三幾家的軍服主要色調,其實都沒怎么改過顏色,一直都這樣。 而陸軍則是更加復雜,變化也大一些,因為根據不同地區,不同時期軍服顏色甚至款式區別都很大,基本上什么顏色的軍服都有,作戰常服的綠色都有好幾種,然后還有沙漠黃色,雪地白等……用以適應全球部署的多樣化地形,氣候變化。 但是最正式的禮服,還是采用深藍色,色調比海軍的藏青色要更深一些。 所以看見穿著灰色軍服的人,那大概率就是讓人談之色變的武裝稅警了,當年抄家滅族的事可是干了海量。 但是到了現在……依法納稅已經成為了社會大部分人的共同認知,再加上大楚帝國的查稅收稅手段已經更加豐富,并且建立起來了一個規模龐大,高效,觸角遍布整個社會的稅收體系。 因此現在大楚帝國在稅收上,也不搞滅族這一套了,頂多就是抓偷稅漏稅者本身,然后再罰款非法所得,然后再來個大額罰款…… 國內的武裝稅警都少了很多,而且也不怎么使用重武器了,頂多弄點裝甲車,搞點重機槍,小口徑速射炮,六十、八十毫米迫擊炮什么的威懾一番抗稅分子…… 至于中大口徑的野戰炮之類的就沒有了,但是在海外地區里武裝稅警依舊裝備大量的重型野戰裝備,七十五毫米野戰炮,一百毫米榴彈炮這些標準的師旅級野戰裝備,他們都是有的,而且經常用。 社會在變遷,大楚帝國的統治手段也在逐漸的發生變化,而這種變化不是一天兩天就突然出現的,而是一種逐漸改變,一年改一點的方式。 滅族這種事也是如此,早年動不動就滅族,后來對滅族的案件就謹慎一些,把部分滅族的判罰改成只殺主犯,其他沒有涉事其中的家人流放海外。 再到后來,滅族案件大幅度下降,判罰滅族的大幅度減少,被牽連的非犯罪人員也不流放了,而是判罰社區勞動加罰款之類的。 等到了四十年代后,非謀逆案件里的滅族判罰被徹底取消,同時抄家之類的詞匯也被從法律條文里徹底刪除,改為罰沒非法所得,行政罰款這些詞匯,牽連著連社區勞動都不判罰,而是直接不起訴了。 實際上,到了四十年代后,大楚帝國里除了大逆不道的謀逆案外,別說滅族了,就算是刑事連坐也被取消了,非謀逆案件一律不得采取牽連制度,刑事連坐制只是用于謀逆案。 不過雖然在案件本身上不連坐,但實際影響還是有的……比如直系三代內有人刑事犯罪,直系三代內不得參加科舉,不得報考官辦事業機構,如醫院,學校,官辦企業的職務。 官員犯罪的處理還要更嚴重一些,連帶著直系三代內已經任職的官員親屬都得申請提前致仕或辭職。 如果你不體面,那么官方就會幫你體面,到時候就更不好看了。 不可能出現一個貪官被抓了,他的父親,兒子,孫子繼續當官的情況…… 一人犯罪,全家遭殃也不是開玩笑的。 而北美雪災導致的官員貪腐,以權謀私案件,到時候必然會導致一批人頭落地,并牽連不少人,不過相對于大楚帝國開國前二十年,那已經好多了,否則要死的更多。 社會在變遷,年紀也在變大,羅志學的心態也在逐年發生變化……以前他總喜歡動不動搞大規模的吏治清洗,現在嘛則是不搞大規模,聲勢浩大的吏治清洗,而是搞細水長流,平日就搞起來。 這樣一來他發現效果還更好,比如搞吏治大清洗的時候,五年搞一次,可能就殺個幾千個官員;但是現在常態化,五年下來能殺個上萬。 這么一對比,效率就提起來了??! 有時候,看似溫和的手段殺人更多更狠,而且負面影響也更小一些,不會形成全國性的動蕩。 并且給當地民眾的好感也依舊能保持……畢竟當地官員被貪腐干掉了,當地報紙也是會報道的,就算不報道也會有各種小道消息的,當地民眾就能獲知這一消息。 民眾相對于外地的高官被干掉,顯然更關心當地的官員被干掉,也更高興…… 而民眾高興,就是大楚帝國日常反貪的主要追求! 至于皇帝羅志學本身,他其實不太在乎的,一些情況比較嚴重,能威脅到統治的貪官,早就被內務科處理掉,或者是借著大臣們的斗爭而處理了。 而一些普通的純貪官污吏也影響不了帝國的統治,甚至他本人對這些常規意義上貪官都沒太大的反感。 人嘛,求財很正常,換成他自己來,也無法保證自己不貪。 實際上,罵貪官的人里,大部分并不是真正的恨貪官,而是恨貪的不是他自己……要不然你讓他來當這個官,大概率貪的更多! 人人都恨貪官,人人都想當貪官! 人性如此,羅志學也沒太把這些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