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5節
怎么說呢,該師的賤民士兵們,發起狠來連鱷魚都敢上…… 打起仗來也不把自己當人看,更不把對面的敵人當成人,也不把戰區里的土著平民當人看…… 除了印度第三師外,其他的幾支精銳的外籍軍團也已經換裝二十五型步槍了。 因為八毫米系列的槍械性能過于出色,帝國高層不準備讓外籍軍團在一二十年內就裝備這些小口徑的連發步槍……但是之前的十一毫米口徑的連發步槍也不多……畢竟二十五型步槍在楚軍里,一開始就只是過渡步槍而已,總產量不大。 如今隨著外籍軍團里要普遍裝備這玩意,因此早已經停產的這款步槍,最近也重新啟動了生產了,開始小批量生產,以用于外籍軍團所需。 外籍軍團開始換裝二十五型步槍,這上百萬支的十八型步槍,十九型步槍也就可以騰出來,然后稍微翻新一些,刷個油漆就賣給這些土著國家了。 就這樣,價格還不便宜! 瑞典王國正式和帝國方面達成了單發線膛步槍的采購合同后,這五千支十八型步槍就是二手翻新的步槍,步槍加上刺刀以及其他配件,再搭配一百發十一毫米子彈,售價達到了十三楚元…… 此外其實楚國方面也提供全新的十八型步槍,但是這價格太黑了,直接要價二十三楚元一套。 這價格,比楚軍采購最新式的二十七型步槍還要貴好幾楚元呢…… 楚國人出口所謂的‘先進武器’,一向來都是這么的黑心的,不管是全新的還是二手的,都賣的死貴死貴的。 但是對于這些土著國家而言,你不賣也得賣……還是那句話,你不買……可是你鄰居買了啊,這回頭你還睡得著嗎? 很顯然,如今歐洲和西亞,印度地區的一大票藩屬國們的國王,大貴族們就睡不著了,一個個在通過楚國人的電報網絡得知了消息后,又借用楚國人的電報網絡緊急聯系了他們駐扎金陵城的外交人員,授權采購單發線膛步槍,而且是催得很急。 尤其是和瑞典王國當鄰居,前幾年剛分裂出來的芬蘭王國……其駐楚公使更是接到了來自他們國內的死命令,必須第一時間敲定軍售合同,然后爭取在那些該死的瑞典人拿到十八型步槍的時候,也同步甚至更早得到十八型步槍。 因此芬蘭王國的公使,是天天上藩務總局的辦公樓里堵門申請采購十八型步槍。 而楚國方面因為要維持地區平衡,同時也為了賺錢,因此也很爽快的答應了芬蘭王國方面的采購申請,批準了三千支十八型二手步槍的采購申請。 緊接著是丹麥王國,立陶宛王國,波蘭王國,奧地利王國……同樣也少不了英倫五國,法蘭西四國,西班牙三國以及葡萄牙,西西里王國等其他歐洲國家。 最后西亞地區里的土耳其王國,埃及王國,巴爾干王國,希臘王國,巴比倫王國,巴庫王國等國家也獲得了采購批準……順帶一提,在楚國人的直接策劃下,奧斯曼王國在多年前就已經正式分裂……原來龐大的奧斯曼王國,分裂成為了大小八個王國。 也沒啥特殊理由,就是一個疆域龐大的奧斯曼帝國,不符合帝國的全球利益,所以帝國在四十年代里先后幾次出手,通過鼓動叛亂分裂,扶持代理人等方式,最終導致了奧斯曼帝國的分裂。 在大楚帝國的宗藩體系下,是不允許這些所謂的大型土著國家出現的! 而這些分裂的西亞各國,自然也就存在著諸多矛盾和沖突,戰爭時有發生,如此情況下他們對新式武器的需求也是極其強烈的,因此他們也緊隨著歐洲國家下單。 然后是波斯,印度地區的一些藩屬國。 最終半個月過去,各國的采購訂單也基本敲定下來后,楚國方面已經接到了總計兩百多萬支的二手或全新的十八型步槍,十九型步槍的訂單…… 而這,都還是楚國方面為了控制地區平衡,嚴格控制了各國采購數量的緣故……如果不加以控制,直接敞開了賣的話,少說也能賣出去五百萬支甚至更多。 如此龐大的訂單,讓軍方那邊笑開了眼,也讓國防工業笑呵呵! 而那些土著藩屬國也挺開心的……雖然花了不少錢,但是總能用上更好的線膛武器了,以后不管是對外作戰還是用來鎮壓那些叛軍,都更有底氣了。 唯一不開心的,大概就是那些亂七八糟的非政府武裝了。 第1111章 武器出口配額 隨著大楚帝國有限制性的放開了單發線膛步槍的出口后,各藩屬國迅速找上門來下訂單。 僅僅是前期的這一批訂單總額就達到了兩百多萬支,覆蓋了二手十八型步槍,十九型步槍以及全新的十八型步槍以及十九型步槍! 各國根據自身的財力以及急迫性進行選購,不過大部分都是選擇了采購一批二手貨再搭配部分全新步槍的模式……其實這些人大部分還是想要二手貨的,畢竟便宜……全新的單發步槍太尼瑪貴了。 但是是二手步槍沒這么多……盡管當年大楚帝國生產了大量的十八型步槍和十九型步槍,這些這玩意也是個消耗品,而且楚軍幾乎每時每刻都在海外各地打仗……武器裝備的損耗也是在持續的。 在長達二十年的服役過程里因為作戰以及訓練,這些單發步槍實際上有相當多一部分都已經到了使用壽命,很多連膛線都磨光了,到現在,哪怕是楚軍把民兵部隊以及外籍軍團里的單發步槍全部收上來翻新出售,也湊不出兩百萬支??! 所以除了最開始的瑞典王國,芬蘭王國等少數幾個國家能夠拿到全部比較便宜的二手步槍外,后續的那些土著國家的采購,都是采取了二手步槍搭配新槍一起買。 這意味著,大楚帝國的國防工業又得到了一批全新的十八型步槍或十九型步槍的訂單……并且僅僅是這第一批就至少有幾十萬支,而且這訂單價格還不便宜。 這對帝國的國防工業而言是一個極大的刺激。 于是乎,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就已經停止了大規模量產,只維持了極小規模生產的單發線膛步槍生產線,又將會迎來大規模的擴充,甚至有希望超過之前年產三四十萬支的巔峰水準……畢竟這可是承接了除了帝國之外,幾乎整個文明社會的步槍需求呢。 不過問題也不大……因為這玩意對于當代的大楚帝國國防工業而言沒什么技術難度。 再加上這些年的大楚帝國實際上也沒有停止十八型和十九型步槍的生產……只不過產量比較小而已,雖然正規軍不用單發步槍了,但實際上單發步槍在這之前也有不少的用戶,主要用于供應西非王國,美宋王國等楚裔藩屬國以及外籍軍團,訂單雖然不多,但是依舊維持了生產線,很多一些專用的機械設備雖然沒有再用了,但是也是被封存了起來。 如今只需要把這些專用設備重新啟封,然后加上一些通用設備就能夠迅速大規模量產。 說起來也挺搞笑的……大楚帝國的槍械水準都已經達到了小口徑無煙藥連發步槍的水平……二十七型步槍和二十八型步槍,這兩款步槍的技術水平已經和原時空里各強國1900年左右的槍械水準相當了。 但是,大楚帝國的國防工業,依舊還在或多或少的生產更落后的十一毫米黑火藥子彈的二十五型連發步槍,十八型,十九型單發步槍! 不僅僅是線膛步槍,實際上大楚帝國的國防工業都還在持續的量產火帽擊發槍,甚至燧發槍。 為什么還在生產燧發槍?因為楚國人在非洲和部分原始部落做生意的時候,買的的就是燧發槍……而在四十年代的時候,楚國人在非洲甚至賣的還是火繩槍呢! 不僅僅是火槍,就連盔甲,刀劍長矛這些冷兵器,楚國的國防工業也在生產并出口啊,很多非洲原始部落的人,人家就喜歡來自楚國的這些鋼制神兵……賣的老貴了。 火帽擊發槍在這之前,是主要面向歐洲以及西亞以及印度地區的主力出口槍械……不過最近幾年的出口銷量已經不太行了。 主要是這玩意技術門檻不高,已經有很多土著國家可以自行仿制這些火帽擊發槍了……畢竟火帽擊發槍,槍支本身其實沒什么太大的技術難度,只要你能夠造燧發槍,那么也就能夠造火帽擊發槍……這兩者其實并沒有什么技術差距。 兩者有差距的是銅火帽。 但是火帽這玩意他們可以找楚國人進口,同時也有部分土著國家也自己仿制出來了火帽。 這些國家往往一邊進口火帽,一邊偷偷摸摸利用走私進口的設備自行生產火帽,然后兩者混著一起用瞞天過海,避免楚國人找麻煩。 也正是因為火帽擊發槍的技術門檻太低,那些土著們很容易仿制,導致火帽擊發槍出口量連年下降,所以國防工業那邊才會推動線膛武器的出口……那些土著們搞個火帽擊發槍問題不大,但是線膛步槍……呵呵,哪怕他們光明正大的搞,只要楚國不賣設備,沒有二三十年都搞不出來。 其他不說,光是材料這一點就夠他們折騰幾十年了……還有精加工水平也不好折騰,這玩意對公差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的,而這種公差要求對設備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火帽擊發槍這東西,這些土著國家還能夠靠著熟練工匠,再靠著走私的少數楚國設備進行生產。 但是線膛步槍……在大楚帝國限制工業設備出口的前提下,他們想要搞出來,他們得先解決鋼鐵冶金,重型機械制造,精密設備制造,化工等一大堆問題……簡而言之,他們得先建立一整個成套的工業體系才行! 其實要求也不用太高,有個第一工業革命末期水平也就勉強差不多了。 但是這些土著國家們有這個實力嗎? 沒有的…… 哪怕楚國不進行野蠻干涉,讓他們自行發展都得二三十年時間。 而楚國會不干涉嗎? 怎么可能呢……楚國人可以賣槍炮給這些土著國家,但是絕對不賣工業設備給他們,甚至都不準許他們自行研究生產這些工業設備! 楚國人到歐洲也有十幾年了,但是到目前為止,依舊沒有任何一個土著國家搞出來蒸汽機……是這些土著國家的人都太傻,搞不出來?怎么可能…就算他們不懂,但是也能夠學習楚國人的知識啊,然后搞出來少量簡易的早期蒸汽機其實沒什么問題的。 但他們依舊沒這么做……為什么? 因為大楚帝國不準! 只要你敢建立什么制造蒸汽機工廠,被楚國人知道后,外籍軍團就敢直接殺進你的首都……干掉國王,重新換代代理人……根本不和你講什么道理! 大楚帝國駐防歐洲的大幾十萬外籍軍團,其中的一大任務就是警惕、摧毀這些土著國家建設這些現代機械工廠。 楚國人對這種事的警惕性,可比對那些小規模的兵工廠作坊更在意! 當然了,這種事也不能一直干下去,未來總會發生變化,等到了事不可為的時候帝國自然會停止干這種事。 但是現在嗎,帝國高層的態度就是能干多久是多久……至少未來二三十年內是別指望帝國放棄阻止藩屬國發展工業的想法以及決心。 這個世界,只需要大楚帝國一個工業國家! 其他的土著國家只需要老老實實的做好一個農業國家就行了。 當這些國家沒有工業能力的時候,帝國才能想賣什么工業產品給他們就賣什么……用盡可能少的工業產能,資源換取他們的勞動剩余價值。 這種全范圍的控制,才是帝國所追求的。 所以,大楚帝國才會有各種各種看似落后的武器生產線,并且每年都還生產不少在出口! 就和現在準備大規模的生產全新的單發步槍出口一樣。 當然,全新的單發步槍量產也需要時間,因此前期的單發步槍的交付,主要是使用外籍軍團以及民兵里的庫存單發步槍簡單翻新后交付。 不過外籍軍團的單發步槍被賣出去了,同時之前的十一毫米口徑的二十五型連發步槍作為過渡步槍,一開始產量也不多,只有二十多萬支,目前已經全部移交給了外籍軍團,但是也無法滿足外籍軍團一百多萬兵力的使用。 如果對二十五型步槍重新生產的話,成本也比較高,軍方盤算了后覺得不劃算,同時又仔細的研討了外籍軍團裝備二十四型步槍的風險問題! 軍方里的一票人認為,單純讓外籍軍團裝備使用八毫米黑火藥子彈的二十四型步槍,甚至是更進一步直接使用無煙藥的二十七型步槍,二十八型步槍……只要控制好線膛火炮以及機槍這種重武器的裝備數量,以及彈藥的庫存控制,那么能造成的威脅都比較有限。 畢竟步槍只是一種單兵武器而已,沒有現代線膛火炮的配合作戰,單純的步槍其實也決定不了戰場的走向。 而外籍軍團里的火炮裝備數量一向來都不多的,彈藥庫存也是被嚴格管控,外籍軍團的彈藥庫一直以來都是由正規軍看管的,而不是讓外籍軍團自行管理。 軍方的將領們分析了風險和成本后,最終決定不再繼續訂購二十五型步槍這破玩意,而是直接把正規軍里退下來的二十四型步槍移交一部分給外籍軍團使用。二十四型步槍雖然一開始也只是作為過渡步槍使用的,但是奈何無煙藥研發的時間太緩慢,以至于讓這種過渡步槍的產量達到了驚人的三百多萬支。 這么多步槍陸續從正規軍里退役,正好逐步移交給外籍軍團里發揮剩余價值。 至于正規軍乃至各民兵部隊,后續都將會全面換裝采用無煙藥子彈的槍械,做到全面的彈藥供應統一。 從這也能夠看的出來,未來二十七型步槍以及其改進型的產量將會是非??植赖摹瓕诤荛L一段時間里都維持三四十萬支的年產量,最新型的裝備給正規軍,落后的型號則是封存或移交給民兵部隊。 按照這款步槍的性能,再結合技術發展,這一系列的步槍可能會用到幾十年后……一直到未來自動步槍出現為止! 原時空里的德98系列步槍以及一大堆各國仿制型號,英恩菲爾德系列步槍,那可是縫縫補補,改進又改進一直用到了二戰時期……甚至二戰后還有一大堆國家在用這些步槍的改進型號呢。 而在大楚帝國里,這種情況也極有可能出現! 如此的話,未來楚軍的正規軍以及民兵都將會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用二十七型步槍或二十八型步槍。 至于這兩者的裝備比例,還要看這兩種步槍的改進力度以及性能……但是這兩種步槍也不存在什么本質差別,都是同一時代,同一技術水平的步槍。 而在外籍軍團這邊,為了控制裝備成本,同時也是為了防備叛變風向,外籍軍團一直都是使用正規軍退下來的老舊貨色的。 現在也不例外,他們將會陸續接受二十四型步槍,和現有的二十多萬支二十五型步槍一直使用。 這意味著外籍軍團在這個浪潮里,也將會正式進入連發步槍的時代。 而等到那些二十五型步槍也陸續到了使用壽命之后,外籍軍團則會全面進入八毫米黑火藥子彈的時代……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軍方已經決定哪怕是未來這些庫存二十四型步槍乃至八毫米黑火藥子彈不夠用了,也不會繼續生產。 等這些庫存用完之后,到時候就會直接讓外籍軍團使用正規軍退下來的早期二十七型步槍。 而這個時間估計也不會太久,大概就是十年,十五年左右……畢竟庫存的這些二十四型步槍都是二手貨,好多都已經用了十幾年的了。 同時外籍軍團的作戰和訓練非常的頻繁,作戰以及訓練損耗也比較大,這些二十四型步槍估計再支撐個十來年也就差不多了。 到時候,大楚帝國的所有軍隊,包括民兵以及外籍軍團,將會首次的實現槍械以及子彈的統一,這對降低成本也是有極大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