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1節
這手段一靈活啊,那么打仗起來也就會更加的順利。 數年內,西非王國為大楚帝國開疆擴土不少,甚至奪取了多座金礦,還給那些大型農業公司的種植園送去了數以十萬計的免費勞動力。 靠著這些努力,最終在黃金海岸當地行政官員以及部分農業開發公司負責人的建言之下,帝國最終承認了陳敬云建立的西非王國的合法性,并接納為藩屬國。 隨后數年又通過各種努力,比如積極影響帝國的全球經濟政策,廣泛種植并向帝國供應棉花,咖啡,可可豆等各種經濟農作物,同時也在卡拉港里為過往的楚國遠洋商船提供各種補給物資。 經過數年努力后,西非王國得到了帝國高層的認可,進而獲得了和南美洲美宋王國類似的外交待遇地位,這種待遇地位怎么體現? 其實很簡單,從軍事采購上就能夠看的出來。 大楚帝國準許西非王國采購十八型,十九型步槍等單發步槍以及部分型號的后裝線膛火炮……不需要和以往一樣還需要依靠西非安保公司掛名,遮遮掩掩的的購買民兵線膛步槍,而是可以光明正大的采購單發步槍以及后裝線膛火炮。 而這個待遇,可沒幾藩屬國能夠享受,能享受到的也都是清一色由早期楚國人建立起來,并且為帝國的海外擴張立下汗馬功勞,同時態度又非常積極的幾個楚國人藩屬國。 此外在工業生產設備上當地……西非王國和美宋王國等少數幾個藩屬國一樣,可以按照大楚帝國行政領地的標準,采購一些不敏感的工業設備用于建造工廠等等。 而到了這個時候,其實西非王國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獲得了帝國的認可。 不過即便如此,西非王國也不是說想要搞什么就能搞什么。 比如說國防工業……不管你想不想,帝國都不讓你搞…… 在武器裝備上,大楚帝國的技術封鎖是非常嚴格的,別說這些待遇好一些的藩屬國了,就算是在帝國自身的行政領地上也不準搞兵工廠。 所有的國防產業都必須建立在直轄領地里。 還有一些高技術產業也搞不了,因為一些高技術的設備帝國也不允許出口。 但是一些普通產業的話,則是限制沒那么大了。 基本上,西非王國和沒美宋王國的政治地位,在大楚帝國當地龐大體系里,其實和行政領地差不多,只不過獨立自主性更強一些而已。 利用這種待遇,陳敬云在這些年里也通過采購設備,邀請工程師在西非王國辦了的一些工廠。 規模也都不大,但是卻很重要。 比如其中就有一座小鋼鐵……他們的西非王國里也是有煤礦和鐵礦的,而且挖礦的勞動力也基本不缺……非洲內陸有大量的免費勞動力可以抓捕使用呢。 所以這原材料是沒有問題的! 基于這些,陳敬云在卡拉港建立起來了一座小規模的鋼鐵廠,不說多賺錢,但是至少可以滿足西非王國內部的一些鋼鐵需求。 此外他還建立了小型機械廠,紡織工廠,食品廠等一些小工廠,以充分利用西非王國自身的一些資源。 比如紡織工廠,西非王國目前可是棉花出口國家,棉花種植的數量非常大,雖然其中大部分都用來出口賺取外匯,但是自用一部分棉花,然后生產布匹用于西非王國國內的需求以及向周邊的一些非洲部落出口。 楚國人也是講道理的,不會非要逼著你把棉花都出口的……當然,這搞的紡織廠生產的布匹也只能用于內銷以及少部分在附近非洲地區銷售,其他的就別指望了。 出口到大楚帝國是不可能的……甚至出口到歐洲地區也是不可能的。 這都不是成本,競爭力之類的事,而是你敢和楚國紡織協會搶歐洲市場,楚國紡織協會就敢游說帝國高層,然后給你西非王國來一場滅國之戰。 就西非王國自身以及緊鄰非洲地區部落市場,那也是看在西非王國態度恭順,為帝國在非洲內陸的開闊立下了汗馬功勞,而且這地方的市場其實很小,同時紡織協會也需要西非王國這個棉花種植大國供應大量的棉花,這多方面因素加起來,楚國紡織協會的各企業們才默許了這一點。 要不然,陳敬云連紡織機都進口不了,更別說生產棉布就地銷售了。 其他幾個行業,基本上也有著類似的情況,都是在獲得楚國默許的情況下才開設起來的。 要不然的話,其他先不說,光是一個設備進口申請就無法通過。 對此,陳敬云等西非王國的高層雖然有些不滿,但是也只能埋藏在心里……這世道就這樣,如果這樣都不滿足,并作出一些實際反抗措施的話,那么就會引起了巨大的帝國彈壓了。 不說軍事威脅,光是一個經濟封鎖……不,僅僅是武器彈藥的禁售就足以讓西非王國完蛋了。 這用上了進口自楚國的軍用版本線膛槍炮,這戰斗力固然上去了,打非洲土著順手無比,但是軟蛋也被楚國徹底給捏住了。 帝國只要禁售相應的子彈炮彈,就足以讓西非王國裝備的大量線膛槍炮變成廢銅爛鐵。 也許你會說,楚國人如果禁售,那么就自己造啊…… 先不提你能不能搞出來,只要你敢搞,還被楚國人發現的話,不用多久外籍軍團就會殺過來,把西非王國整個給滅了。楚國在國防產業領域里,一向來都是如此的霸道……人家擺明態度的不準各藩屬國搞先進的線膛槍炮制造業,你敢搞我就敢讓你滅國……你能有啥辦法? 沒辦法! 當然,這些都是明面上的的……實際上通過走私設備和原料,然后往非洲內陸的深山老林里一藏,偷偷摸摸開個小規模的兵工廠,只要不自己露出馬腳來,楚國人大概率也發現不了。 陳敬云也是這樣干的! 就在西非王國的內陸地區里的一條河流的旁邊山谷里,一座小兵工廠就在其中。 這座小兵工廠不僅僅有專門生產槍炮的以及子彈的設備,還有一套制造上等槍炮材料的鋼鐵冶煉設備。 有了這么一套設備后,他們就可以用明面上卡拉城鋼鐵廠生產的粗鋼為原材料,然后進行深加工后得到槍管材料以及炮管材料……不用和那些土著藩屬國里偷偷摸摸搞的兵工廠一樣,連原材料都得靠走私進口。 他們自己就能解決原材料問題的! 只是受限于設備,產量非常低就是了。 整個小兵工廠哪怕是全力運轉,全年產量估計也就能夠能夠造一兩千支的單發步槍,幾門火炮而已……產量很低的。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這些用的設備基本都是靠走私來的小型設備……數量也極少,不少還是普通民用設備通過一定的改裝后用來生產槍炮的。 陳敬云他們能勉強湊出來一套生產設備就不錯了,不能奢求太多。 至于直接購買用于槍炮生產的大型專業設備,這玩意太顯眼,運輸也困難,走私難度太大,根本不現實。 那些這些民用設備的走私都比較麻煩,稍微大一些的設備其實在運輸過程里,為了躲避檢查,都是事先拆開來,然后分開來運輸,等運輸到了西非王國后再進行組裝。 運輸過程里這些零部件往往會冠以其他合法進口設備零部件的名義,比如用在紡織機上,用在小型機械工廠上。 當然也有一些設備或零部件因為比較特殊,無法套用合法設備零部件的名義,那么只能是真的一路偷偷摸摸的走私運進來了,一些比較顯眼,一眼看過去就知道是用在制造武器的設備,更是在馬普托府或南非府里下船,然后通過陸地走私,橫穿大半個非洲后再運輸過來。 所以別看這兵工廠規模小,產量低,但實際上要搞起來很不容易的。 而陳敬云費那么大心思搞出來一個隱蔽兵工廠,一方面是為了避免在關鍵時刻里被卡脖子,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省錢…… 楚國出口的武器太貴了……出口的十八型步槍要三十多楚元……簡直黑到姥姥家??! 這破玩意,哪怕是剛出來的那些年頭,全新的采購價也不過十多楚元而已,這時間過去了二十年,技術成本早已經降低了下來,這價格反而還漲到三十多楚元。 槍炮貴也就算了,偏偏彈藥更貴……十一毫米的黑火藥子彈以及七十毫米步兵炮炮彈,七十五毫米野戰炮炮彈等等,全都是貴的很。 貴到什么程度? 貴到陳敬云哪怕是花費昂貴無比的價格,通過走私設備,超高價聘請一些要錢不要命的工程師指導生產,同時因為產量小,平坦成本又非常大的情況下,西非王國自產的十八型步槍以及子彈等等,都還要便宜差不多一半…… 大楚帝國武器貿易公司旗下的非洲武器貿易公司,實在太黑…… 這簡直是拿他陳敬云當冤大頭! 進口武器昂貴,不甘當冤大頭的陳敬云,這才會冒著巨大的風險搞一個兵工廠的。 當然……即便如此也得偷偷摸摸的干,目前生產的武器裝備也都是仿制十八型步槍以及相應的子彈為主,裝備使用的時候則是和進口的步槍以及子彈等混在一塊使用,避免被楚國官方發現。 陳敬云可不會自己搞個新槍出來然后傻乎乎的拿出去用……要不然人家楚國人一看,西非王國的軍隊手里冒出來一種新槍?他們會怎么想? 這槍哪來的? 西非王國是不是違規自造武器? 所以,這兵工廠里的生產的武器裝備也不能亂來,只能是搞仿制…… 除了仿制十八型步槍外,他們也在偷偷摸摸的仿造二十五型步槍。 二十五型步槍,這東西其實就是十八型步槍的彈倉版本……這玩意在楚軍正規軍里雖然名聲不咋地,但是卻是早期里唯一堪用的彈倉連發步槍,一度生產裝備了大幾十萬支呢,也算是楚國里比較典型的一款連發步槍了。 如今這款步槍已經完成了其歷史使命,已經陸續從二線部隊里撤出,甚至已經有一萬多支的二十五型步槍被移交給了外籍軍團用于換裝。 同時美宋王國以及西非王國等少數幾個楚國人建立的藩屬國也在爭取獲得進口這款連發步槍,而且根據反饋來看問題不大…… 畢竟這玩意都落后楚軍最先進的主力步兵裝備都足足兩代了……目前的大楚帝國里的槍械技術路線,從先進到落后是: 采用8毫米無煙藥半凸緣子彈,徹底解決卡子彈問題,可拆卸彈匣,雙排十發供彈的二十七型步槍,同時期還有個備份,采用五發子彈內置彈倉供彈的二十八型步槍 再過來是采用八毫米黑火藥凸緣子彈,但是因為供彈結構問題也沒有卡子彈問題的二十四型藥步槍;同時期的還有問題多多的二十六型步槍。 然后才是采用十一毫米黑火藥凸緣子彈的二十五型連發步槍……再往下就是十一毫米子彈的十八型以及十九型單發步槍了。 這二十五型步槍既然都開始為外籍軍團裝備了,那么適當放開給幾個親近的藩屬國裝備也是常理之中……帝國原則上是準許西非王國,美宋王國等少數藩屬國采購這種使用十一毫米子彈的連發步槍的。 當然,這離不開二十五型步槍的廠家河北武器公司的大力推動……在二十六型步槍以及二十八型步槍陸續遭到慘敗后,河北武器公司的步槍業務一落千丈,這一邊繼續改進二十八型步槍爭奪訂單的同時,他們也在推動二十五型步槍的出口。 而這種步槍的出口選擇,其實也沒幾個,就只有西非王國和美宋王國等少數幾個楚國人建立的藩屬國而已?!蔷退憧蛇x項沒多少,但是這幾個藩屬國加起來,預計采購數量也有可能超過十萬支,這對于河北武器公司而言也是一個極大的訂單補充了。 所以在多方努力的推動下,二十五型步槍的出口已經成為了定局,剩下的都是各種細節扯皮而已。 但還是那句話……楚國出口武器貴??! 僅僅是把十八型步槍加了個下突式彈倉而已,但是價格卻是直接飆漲到了五十多楚元……饒是西非王國這樣有著大量農產品出口,也算是比較有錢的藩屬國也感覺到了壓力。 而西非王國如果偷偷摸摸仿造生產二十五型步槍的話,雖然其成本已經非常高了,但頂多也就二十多楚元,只相當于進口價的一倍! 這兩者價格差距太大了,所以西非王國高層就想著進口一部分,自己偷偷摸摸仿造一部分,混在一塊使用以降低成本。 只不過就算是現在實際上已經仿制成功,都已經開始小規模生產了,但是是生產出來的仿造二十五型步槍依舊只能在倉庫里呆著,不可能現在就拿出來裝備的。 因為楚國還沒有放開二十五型步槍的出口,西非王國也沒有拿到第一批訂購的二十五型步槍。 只有等放開出口,并且拿到了訂購的二十五型步槍后,西非王國才能夠偷偷摸摸的把自己仿造的二十五型步槍拿出來混在一起使用。 要是現在拿出來一堆仿造的二十五型步槍,那可是會帶來一大堆麻煩的。 偷偷摸摸搞兵工廠,仿造武器甚至火炮,這對于西非王國而言雖然能做到,但是也只局限于在這里了……更進一步的很多東西都搞不了。 比如造船……其實陳敬云也搞出來了一個造船廠,但是直到目前為止依舊無法自主建造大型鋼鐵蒸汽船,只能搞一些近海小船。 造船這玩意難度更高,在很多設備楚國人都不出口的情況下,西非王國這種藩屬小國想要搞造船,難度非常非常大。 而且別誤會……西非王國搞的造船并不是什么零部件都自己搞,獨立自主的打造一艘蒸汽輪船,實際上西非王國的造船廠定位只是個組裝船廠而已,核心的蒸汽機都是進口的。 但即便是一個組裝船廠,也不是那么好搞的。 第1076章 資本 陳敬云想要搞一個造船廠,自然不是為了建造海軍船只然后和帝國爭鋒……這是不現實的事。 他只想要建造一些小噸位的近海,內河軍用船只,技術不用多先進夠用就行的,內河戰船能夠用于內陸河流地區的護航,打擊那些還處于部落狀態的土著。 近海船只則是用來海岸巡邏,稽查走私的。 不管在什么年代,什么地方,走私的商人都會存在,哪怕是在非洲這種不毛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