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6節
但是……僅僅是這樣也遠遠不是馬克勤的重點! 實際上他這幾年里還在持續進行技術研發……還是搞他的武器! 說起來也挺奇葩的,他明明就是一個人,但是干的卻是武器設計研發的事……雖然也搞了個機械公司,但是他的機械公司并不生產什么實際產品,連員工都沒幾個,只有幾個幫他打下手做試驗的幾個普通技術工人而已。 他這個機械公司,其實主要做的是武器技術咨詢業務……嗯,大體上就是給五大武器公司旗下的各國防企業提供一些技術解決方案之類的。 同時他自己也還在研究一些新式武器,試圖搞一種更加輕便的自動武器……現在的機槍被稱之為重機槍,就是因為這東西太重,光是槍身重量就得二三十公斤,加上三腳架或者輪式槍架后,更是大幾十公斤重。 也就是說,這東西其實很難伴隨一線步兵突進的,基本都是需要提前構筑陣線,然后在后方設計提供火力支援,或者是用于防御作戰。 不過馬克勤卻是覺得這東西還是不太行,想要搞一種更輕的機槍來,然后推銷給軍方……嗯,或者是五大武器公司。 當然,這種推銷并不是說他賣產品……他的機械公司可沒有武器生產資質,他要推銷的是技術方案……或者說專利! 說白了,他就是個賣專利的! 而作為手握導氣式專利的他,自然也是想要更好的利用這種導氣式結構,弄出來新的機槍賺更多的錢。 只不過想要搞更輕的機槍也不容易…… 馬克勤這個人,之所以能夠用重機槍專利,而且他還沒有武器公司的前期下賺錢,就是因為大楚帝國的專利保護法的存在。 哪怕是牛逼哄哄的五大武器公司,想要搞什么東西的時候,也不能侵犯別人的專利……只是五大武器公司財大氣粗,一般都是直接用錢砸專利的。 同時五大武器公司的產品也只局限于軍需物資,購買專利的時候也只需要國防產品領域里的專利,其他民用市場的專利授權人家是不要的。 所以,他們想要獲得武器,只要舍得出錢基本都能獲得……實在不行……大不了等專利過期啊。 反正大楚帝國也沒啥實際性的敵人……軍方其實對所謂的新式武器并沒有太大的急迫需求。 屬于有更好,但是沒有也無所謂…… 你想要借著專利敲詐五大武器公司……人家轉身就不搭理你了,坐等專利過期……讓你一毛都撈不著。 在關乎國家安全的國防領域里,專利權尚且被保護的如此嚴苛,在民用領域里就更不用說了。 大楚帝國巡警部門的負責經濟案件的巡警們,最喜歡的就是這種侵犯專利的案件,調查起來比較簡單,更重要的是這種案件往往伴隨著天價罰款…… 而專利罰款雖然大頭都要上繳金陵國庫,但是有相當一部分還是會以經費的方式進行返還一部分給地方,地方拿到了返還的經費后,也是會給辦案人員發獎金的…… 而獎金的數量相對于經濟巡警的常規合法收入而言,還是非??捎^的! 因此經濟巡警們辦這種有高額罰款的專利案件,往往都非常積極……有時候都不用企業自己去報案,人家經濟巡警自己發現了有重大商業利益的專利權被侵犯,并且預期能夠罰款的話,自己就去搞了…… 很多時候,人家持有專利的企業都是后續才知道原來有企業侵犯了自家專利…… 沒辦法,辦這種案件不僅僅能夠獲得功勞,還能夠合法合理的拿上一筆不菲的獎金……同時你這也算是為地方財政創收啊,這當地的地方官員們自然會對你高看一眼,這往后升官自然也就容易了。 擁有這么多好處,人家經濟巡警自然辦案積極……沒人報案都會自己去主動挖掘案件。 執法機構比當事人還積極,因此大楚帝國的專利保護做的還是相當到位的,至少明面上如此…… 在這種大背景下,內燃機領域里的專利競爭就顯得非常激烈了……也是李氏制鐵公司不惜動用龐大的資金,同時還搞了一些偷偷摸摸的手段,最終通過第三方迂回的方式湊齊了內燃機的專利授權,從而打開了進軍內燃機領域的大門。 不過就算有了專利授權,然而想要把汽油發動機給搞出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尤其是電子點火汽油發動機更是不好搞。 河口機械公司和遼東機械公司,他們早就有了全套的汽油發動機全套專利呢,但還不是到現在都搞不出來。 有了專利授權,只是說你能搞這些東西……不代表你會搞。 對于當代的大楚帝國而言,汽油機絕對是可以稱之為工業之花的存在,其技術含量非常高的。 首先是缸體……這東西對冶金以及精加工的要求非??量?,畢竟汽油機的氣缸可是要承受非常龐大的壓力的! 汽油可是在氣缸里以爆燃的方式進行燃燒,瞬間爆發出來強大的動能……在如此強大的爆燃沖擊下,氣缸內的壓力可以達到好幾個兆帕,溫度達到三四百度。 在后續做功的過程里,壓力會逐步降低,但實際上溫度卻是會持續升高到上千度。 這還不算……氣缸要做功,就要推動活塞進行往復運動……而內燃機活塞的往復運動頻繁非常高,可以達到數百轉每分鐘,這意味著活塞和氣缸之間不能太緊密,不然無法快速活動,但是間隙又不能太大,不然的話氣密性無法保障,也就無法保障功率。 這意味著,活塞和氣缸之間的加工精度要非常高……同時采用耐磨材料。 這又是高壓,又是高溫,還要耐磨,高精度……光是聽聽這些要求,就知道這玩意對材料以及加工有著多么苛刻的要求。 作為對比的話,如今成熟的普通蒸汽機,氣缸內壓力一般也就零點幾個兆帕,同時活塞的往復運動只有幾十轉,多個不過一兩百轉。 內燃機對氣缸和活塞的技術要求之苛刻,遠遠超過蒸汽機! 但也正是因為這種苛刻的技術指標,才能夠讓內燃機剛發明搞出來,就做到百分之十幾起步,甚至更高的熱效率值,而蒸汽機的熱效率值一開始只有幾個百分點而已。 這說的氣缸和活塞,那還是最基本的……而整個汽油發動機里還有其他一大堆零部件也是制造起來難度非常大。 比如電子點火系統……如何讓電子點火系統,每分鐘里點火數百次之多,并且持續穩定的連續工作幾個小時甚至幾十個小時,并確保穩定長期的使用壽命,光是這一點就不容易…… 然后還得考慮耐高溫,耐高壓……因為點火點火系統的火嘴,是直接連接到氣缸內的,氣缸內的汽油霧化后每一次爆燃,火嘴就要承受一次的一千多度的高溫以及好幾個兆帕的高壓。 然后……除了唐山機械公司外,其他三家內燃機公司……甚至包括國內其他的一些研究機構就卡在這里了,他們弄不出來滿足如何苛刻技術要求的電子點火系統! 即便是唐山機械公司,人家也是前后研究了這玩意十幾年,從三十年代開始搞這東西,然后逐步逐步完善,最終才搞出來了勉強可以商用的產品。 至于其他企業,之前也沒有在這個領域里研究太短,也就是最近幾年才開始搞……想要短短幾年內就搞出來,并且搞出來還不算,你還得繞過一些唐山機械公司設立電子點火技術的其他一些專利。 其他幾家內燃機公司所獲得的電子點火專利……那只是早期的最基礎的專利,這東西基本上就是說:你可以搞電子點火……但是人家唐山機械公司用什么材料,怎么實現技術指標這些可都是后續慢慢研發出來,又申請了專利的東西……其他企業哪怕是能夠搞出來也不能搞。 然后……其他企業搞的時候,還得繞過這些專利。 作為后來的追趕者,哪怕前頭已經有樣板給你看了,但是因為你不能直接使用樣板的技術路線,所以難度依舊非常大。 如今的其他三家內燃機公司,就是處于這么一種很尷尬的局面……但是也不是沒有辦法破局,砸錢砸人再加上一點點的運氣,說不準明天就能找出來一種新的技術路線。 如果沒錢沒人,運氣又不行,那只能抓瞎了,老老實實等人家專利到期了走別人的老路吧。 只是,目前內燃機領域里的很多專利遠遠沒到到期的時候,所以直到現在,大楚帝國里的電子點火汽油發動機,依舊只有唐山機械公司一家生產。 河口機械公司靠著自身積累的熱管點火技術,也搞出來了汽油機,只不過熱管點火的穩定性遠不如電子點火,所以雖然也說是汽油機,也推向了市場,但是價格就要低很多,利潤也低很多。 至于遼東機械公司……他們的熱管點火技術也不咋地,電子點火一時半會又搞出來,所以現在連個汽油發動機都沒有推向市場。 而李氏動力的話……其實技術落后更多,弄到了內燃機的基礎核心專利授權可不代表著弄到了技術,現在他們還在折騰氣缸呢……電子點火什么的也是剛起步研發。 承順五十年推出第一款商用汽油發動機……目標是這么制定的,但是實際搞起來變數可就大了。 不過人家李氏動力背靠李氏制鐵,有錢也有耐心……一時半會的落后對于他們而言問題不大,更不會讓他們輕言放棄。 他們既然瞄準了內燃機這個領域,只要內燃機的市場前景和預期的一樣足夠大,那么他們就能夠持續死磕幾十年進行競爭。 就和他們在造船,通用機床,電氣領域里的投資一樣……玩的就是死磕,打不死你也要拖死你! 反正人家有錢有人,就一直這么保持大力度的研發,在后頭持續追趕你……你在前頭領跑的時候但凡出現一些紕漏,人家立馬就追上來,甚至趕超你。 他們之所以在造船領域里搞的這么好,靠的就是這一手……持續保持競爭力,用十年二十年的時間硬生生耗死了其他競爭對手登頂國內巔峰。 如今的李氏造船,旗下一共有十多家中大型造船基地,在民用船只領域里,他們現在已經是名副其實的第一名,產能如此,利潤也如此。 什么松江海軍造船廠和廣州造船廠,看似是國內前二的造船廠,也都是各種大型軍艦的主要承建造船廠,但是要說造船噸位數量以及盈利能力,人家李氏造船能吊打他們…… 李氏造船靠著十多個造船基地,船只產能是非常大的,而建造的眾多民用船只,尤其是貨輪更是搶占了大量的市場份額。 他們造出來的貨輪,興許跑的不是最快的,噸位也不是最大的……但是他們的貨輪絕對是運營成本最低的,這具體體現下來就是航運企業運營的時候,使用他們家的船只每噸運輸成本更低,這就給航運企業帶來了更多的市場競爭力以及利潤。 所以……李氏造船是非常受國內航運企業的歡迎的! 而這一系列運營成本更低的背后,可是實打實的技術……李氏造船,數十年如一日都在琢磨著怎么降低造艦成本以及運營成本。 他們使用的艦載發動機,那都是和廣州機械公司等三大蒸汽機廠商合作研發的,并加入了他們獨家的一些節能增效的專利技術。 同時他們在船只設計上也積累了非常多的技術,能夠有效的以更小的船只動力,獲得足夠的船只航速,運載更多的貨物。 此外在船體建造上,他們也注重技術研發,使用更加高效低成本的設備,使用新技術等等方式,以降低建造成本。 所以說……雖然在建造大型軍艦上,大型豪華游輪,一些特種船只上,李氏造船不如松江海軍造船廠,廣州造船廠這些傳統造船廠。 但是要說普通民用船只,比如典型的貨輪,其實李氏造船的技術才是最好的。 而這些技術領先,離不開李氏制鐵的長期堅持,注重技術研發的經營理念是分不開的。 簡單來說,只要一項業務前景足夠大,哪怕很長一段時間里不賺錢,甚至出現一些小虧損,他們都會一直死磕,直到成功為止! 不會說因為競爭對手太強大,就自己投降認輸! 當然,如果是虧損的太嚴重,同時競爭獲勝希望渺茫的話,他們也會放棄……堅持并不等同于固執。 而在內燃機領域里,前景足夠大……至于虧損,李氏制鐵公司表示現在這點研發虧損完全能承受得起……再說,李氏動力也不是一點進賬都沒有,他們收購的兩家工程設備公司也有著完善的工程設備業務的,這方面也能帶來一些營收填補虧空。 只是,李氏動力的汽油發動機想要真搞出來,樂觀估計也得承順五十年,甚至更久時間。 短時間內,市面上成熟可用的汽油發動機,只有兩家……而其中的河口機械公司的熱管點火汽油發動機也只是打醬油的,東西賣出去了不少的,但是錢沒賺幾個! 絕大部分市場以及利潤,其實都被唐山機械公司給拿走了。 尤其是前期市場容量最大的農機市場以及工程車市場。 承順四十七年里,他們汽油發動機為動力的各類農機以及拖拉機,汽車,總銷量估計能突破八千臺臺,對比去年直接翻一倍還多。 而現在羅志學在美洲里,又發表了一番明確支持發展汽油農機的講話,等到后續的話,也就是明年時間,唐山機械公司將會迎來更多的訂單……只不過,這其實也無法在明年提升他們多少銷量……因為現有產能有限。 因為汽油發動機這玩意可是正兒八經的高科技產品,加工難度非常高,生產線的建設投資大,同時建設困難,想要提升產能也不容易……也不是不行,就是太花錢,萬一生產線搞出來產品賣不出去,得虧破產。 就現在的產能,還是他們持續擴充生產線后達到的規?!胍虝r間內擴充太多產能,可能性不大……畢竟建設生產線也有巨大風險的,他們唐山機械公司也需要考慮風險問題。 但是各地方到了明年,大概率會搞什么汽油拖拉機,然后或多或少都會扶持轄區內的農業公司等企業求購這玩意……在龐大的訂單刺激下,唐山機械公司將有可能迎來新一波的發展高峰! 明年產能可能提升有限,但是到了后面甚至大后年,那可就不一定了。 汽油發動機這東西,雖然很難搞,但是只要有市場需求,舍得花錢投資,從工業體系以及技術成眠來說,其實大幅度提升產能也是輕輕松松的…… 畢竟汽油發動機,連帶其使用平臺,如拖拉機,農機,貨車,工程設備,載客汽車等等……這些都是屬于再典型不過的工業產品,只要市場需求達到一定數量,采用準流水線方式進行生產的話,生產速度其實非???,而且成本還會更低。 流水線生產這東西,大楚帝國可是很早就開始玩了,最早在生產火繩槍的時候就開始應用初期的流水線生產,也就是把各道工序進行拆分,然后讓每一個工人固定做其中的一個或幾個工序……并采用超傳送帶的方式把產品直接送到工人面前,以提升生產效率,同時降低對技術工人的數量需求。 做到哪怕是生產看似很先進的產品……但實際上也可以由一群普通工人完成,而不是和手工生產時代一樣,需要用到高技術工人。 同時大楚帝國還在很早,乃至工業剛起步的時候,為了達到更高更好的武器生產效率,就推行了統一工業標準。 即制定各種零部件,設備的統一規格,各廠商生產零部件或設備的時候,都統一按照這種標準,比如螺絲……以前各個廠家生產以及使用的螺絲都是直接玩自己的,以至于市面上各種亂七八糟的螺絲都有,但是在推行統一工業標準后,市面上的螺絲規格就開始了統一,大家都是用同樣的標準。 這樣就方便了整個工業生產,優化資源利用效率…… 統一工業標準和流水線相互結合起來,這給整個社會的工業生產能力的提升是巨大的。 這也是為什么楚國人的各種工業商品,能夠做到如此龐大產量且廉價的緣故……哪怕是加上了遙遠距離的運費后,在歐洲終端售價依舊遠低于當地工匠生產的產品。 這就是統一工業標準和流水線生產模式結合后的威力! 而汽油發動機以及各種使用平臺,自然也是使用這種生產模式的……所以,不夸張的說,其實現在的大楚帝國里,實際上已經具備了年產數十萬甚至數百萬臺汽車的工業能力……只是市場暫時還沒這個需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