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2節
這種事,原時空里各歐洲國家干的不少,但是到最后還是會出現殖民地離心離德最后獨立。 比如英國人治下的北美地區! 英國人最開始的時候在北美洲擴張也是非常順利,并且進行了大規模的移民……然而也沒有多久,北美地區就爆發了內亂,然后北美地區就獨立了……美國就是這么出現的。 羅志學對這種事自然是知道,并有所防備的。 因此在美洲以及其他一些重要領地上,羅志學的治理觀念就是不把這些地方當成殖民地,而是當成真正的核心領土,本土來經營,一切政策全部按照帝國東亞地區的核心領地來。 他不知道這種政策到最后會演變成什么結果,但是至少目前來說,帝國的海外核心領土并沒有太大的離心力傾向。 不過這也和這些海外領地里的大部分人口,還是屬于從帝國東亞本土移民過去的關系有關系。 這些人出生在帝國東亞,成長在帝國東亞,見證了帝國的發展以及榮耀,他們對帝國的認同度是非常高的。 而這些人目前還是美洲等海外領地地區里的主要人體構成,哪怕是很早移民過去的現在也才是四五十歲呢,他們在當地也掌控著主要的權力以及資源乃至社會輿論。 所以,有這些人的支持,目前帝國的這些海外領地,尤其是美洲地區的統治還是很穩固的,不存在太大的本土和美洲地區有什么矛盾。 但是以后會怎么樣就不好說了。 而羅志學對美洲地區的高度重視,也是出于對未來的防范。 其他先不說,至少要讓當地士紳百姓對皇室有認同感。 而想要認同感的話,這頻繁的視察,讓皇室主要的核心成員出現在美洲地區就非常重要了。 總不能說你嘴巴上說的多重視,但是幾十年來沒有一個皇室重要成員踏上美洲的土地不是。 至于羅志學自己,他想要去美洲視察,一方面是出于進一步加強皇室在美洲地區的影響力,另外一方面也是想要‘出國’看一看! 上輩子乃至這輩子他都還沒有出過國呢……不管是美洲也好,南洋也好,歐洲也好都沒有去過。 畢竟上輩子他也只是個普通的社畜而已,天天為生活奔勞,沒錢也沒有時間去海外游玩,頂多也就是在國內地區轉一轉。這輩子呢,那就更麻煩了。 身為帝國的皇帝,他的一舉一動都不是小事……別說去海外領地視察了,就算是跑到金陵城隔壁的當涂去視察都很麻煩。 之前的幾次國內視察,每一次都是大張旗鼓,準備時間都是用年來計算的。 不是羅志學愛顯擺,而是身為帝國皇帝出行,尤其是遠距離出行視察就是這么的麻煩。 這還是在東亞地區的腹地視察呢,如果要去海外就更麻煩了。 光是沿途安保工作就不是個容易事。 不過好在過去的十幾二十年里,多位重要皇室成員的密集海外視察,也讓大楚帝國積累了足夠多的海外視察經驗,安保以及沿途安排等等都有了一套章程。 當這些準備工作陸續完成,尤其是皇家公主號這艘擬定的海外視察座駕完工,并進行了一年的試運營沒有出現問題的時候,羅志學也是在去年正式下定了決定要去南洋以及美洲看一看,走一走。 那可是他打下的江山,總不能看都不看一眼吧! 當羅志學做出了決定之后,海外視察的工作也就進入了秘密準備期。 而擬定的出行座駕皇家公主號,也是結束了運營開始回到造船廠進行升級改裝。 升級改裝,主要是對內部艙室,在裝修上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造,以符合皇帝出行的各種禮儀規格,同時也需要改裝部分艙室用于隨行高級官員的居住乃至生活。 羅志學出行,從來都不是單獨一個人出行的,其出行團隊甚至都不是簡單的幾十幾百個人,而是光是隨行的文武官員就達到了數千人之多! 加上還有一路隨行提供保護的御前侍衛也會有數百人。 最后還有外圍的近衛軍將士,海外視察的話,近衛軍將會出動大半,擬定抽調近衛軍第一師,近衛軍第一槍騎兵團這兩支核心力量隨同出行充當地面安保。 同時近衛軍艦隊也會隨行……不過近衛軍艦隊里的諸多船只,大部分都是近海船只,因此這一次近衛軍艦隊的將士護駕,駕駛的戰艦將會從海軍里臨時抽調! 近衛軍一口氣借用了海軍數十艘戰艦,包括六艘最先進的大型戰列艦,十多艘巡洋艦以及同等數量的護衛艦,以及各種輔助船只。 上述軍艦,都是清一色最先進的戰艦,屬于帝國海軍的絕對精華戰艦。 近衛軍艦隊的將士們,在一年前就已經登上海軍的這些遠洋戰艦進行適應性訓練,做好能駕船能打仗。 這一次的羅志學出行,其安保任務主要就是由近衛軍負責,而陸軍和海軍的話主要是負責外圍事務。 甚至為了避免麻煩,防止意外,所有臨近海域的海軍艦隊在視察期間,都必須返回港口待命。 部分視察區域里的陸軍部隊將會接到最嚴苛,甚至是通報全軍的命令,在視察期間不得擅自離開駐地,一旦擅自離開即視為叛亂。 畢竟羅志學只是去視察的,又不是去打仗的,用不著海軍以及陸軍大規模調動……那是沒事找事,甚至是潛在風險。 這些諸多準備工作由不同部門負責,而皇家公主號的改造工作算是屬于其中比較簡單輕松的工作了,畢竟只是內部艙室的簡單裝修改造而已。 之所以還花上了一年時間,更多的還是對船只進行了多次的海上試驗,主要是試驗航行安全問題,還包括演練海上緊急轉移撤離,緊急管損等試驗。 為了確保安全,皇家公主號上光是管損設施就有三套之多……光是提供應急動力,照明電力的應急發動機就足足有五套! 其中有一套還是非常特殊的汽油機發電機組! 這套汽油機動力機組由天津機械公司生產,能夠緊急啟動并提供應急電力,這些應急電力可以用于部分船上電動設施的運轉以及提供基本的電力照明。 船上還超額配套了大量的救生艇,光是為了羅志學準備的專用救生艇就有九艘……分散在船只各處,確保羅志學在船只上的任何地點都能就近登上救生艇。 雖然說備用動力,應急動力,超額配發的救生艇這些措施,大部分情況下都是沒什么用處的,甚至還會額外增加大量的成本。 但是皇帝出行無小事,帝國高層寧愿浪費數百萬甚至千萬經費,也要確保萬無一失。 如今,已經做好了所有準備,并且由近衛軍艦隊將士們駕駛的皇家公主號已經完成了所有準備工作,正在拖船的輔助下緩緩駛離碼頭,后續它將會抵達長江口的吳淞海軍基地,在那里一邊接受眾多部門的技術安全審查,一邊等待著陛下的到來。 而就當皇家公主號駛向吳淞海軍基地的時候,在白令海峽以及周邊地區,也迎來了一支特殊的艦隊,這支由海軍派出,多個部門組成的人員在一個個小港口登陸,然后留下駐守人員。 這些人員有郵政總局下屬的電報局人員,有翰林院通訊科人員以及宮務廳電訊處人員,還少不了翰林院情報科的特工。 這些人員將會提前抵達連接本土以及美洲的電報線路的沿途各站點,確保這些沿途電報中繼站的正常運轉。 甚至為了預防意外,電報局甚至又在白令海峽的淺海里鋪設了一條備用的海底電纜。 在太平洋海底電纜沒有鋪設完工,無線電報還難產的今天里,通過白令海峽的有線電報就是溝通東亞和美洲的唯一便捷通訊方式。 皇帝出行美洲視察,電磁通訊自然是需要確保的。 視察艦隊在大海上飄著的時候沒辦法,只能依靠數量眾多的通訊船只傳遞消息,但是當陛下抵達美洲之后,所有消息都必須要及時的通過電報傳遞。 既是為了讓留守金陵城的太子以及帝國重臣知道陛下的行蹤,也是為了讓外出視察的陛下知道金陵方面的舉動。 而當海外視察的諸多準備工作,在各部門的合作下進行準備著的時候,羅志學卻是在王皇后的陪同下漫步在燕雀宮里的大草坪上,看著前方的幾個孫子孫女追追鬧鬧。 十五歲造反,十六歲稱帝,至今已經當了四十七年皇帝的羅志學,現今也進入了花甲之年……今年六十三歲的他不說子女成群,就連孫子孫女、外孫都一大堆了。 也正是因為年紀大了,有感于身體機能持續下降的羅志學,這才會在這幾年里下了決心前往南洋和美洲,尤其是美洲視察。 現在不去,再過幾年年紀更大一些……就更難進行海外視察了,而不親眼看一看自己打下的江山,羅志學多少有些不甘心。 第1027章 皇室的生老病死 羅志學要前往海外領地視察,這對于帝國而言可謂是大事,在三年前羅志學有了這個念頭之后,帝國里的一些高級文武官員就已經開始進行各種準備了。 當然了,這種準備實際上是秘密進行的,不說普通人了,就算是一些從二品,三品級別的官員也不知情。 更加不知道這幾年里,連續有太子,皇四子,皇九子陸續前往南洋、美洲視察,其實都是為了給羅志學的海外視察打前站或者說進行演練。 太子以及皇子外出視察的規格,雖然不如皇帝這么夸張,但是規格也不低,各種該有的準備工作都會有,一定程度上可以作為羅志學出行視察的參考。 帝國為了羅志學的海外視察已經秘密準備了三年之久,從出行的座駕皇家公主號的升級改裝,近衛軍艦隊的人員相關訓練,海軍艦隊的戰艦調動,再到擬定視察地區里的陸軍的調動以及駐防將領的調配,亞洲-美洲的跨白令海峽的有線電報線路的建設,跨太平洋航行時的擬定補給港口的準備,出行艦隊的各種護航,輔助船只的提前建造,改裝,調配等。 這些工作在三年前就已經開始進行了,而普通人乃至諸多高級官員都還不知道為什么! 因為這些諸多的準備工作往往都掛著另外的名頭,比如為了確保羅志學外出視察的時候,在海上的醫療安全問題,大楚帝國海軍在三年前撥款建造了號稱各種設施上比得上陸地大型醫院的醫療船! 大楚帝國海軍雖然之前也搞過醫療船,但是基本都是用普通客輪改裝的,噸位小,床位少,設備不咋地,其功能更注重于戰場創傷,非戰斗傷病進行緊急救治,其定位就是海上的野戰醫院。 但是事關羅志學出行,這種簡陋的野戰醫院一樣的醫療船自然不夠用了。 為了確保羅志學出行的時候的可能出現的醫療健康問題,同時還要考慮到隨駕的數千名文武官員以及兩萬多名近衛軍將士的醫療健康以及可能出現的戰場傷亡等意外情況。 因此帝國方面是準備把皇家太醫院里的核心骨干醫療人員都抽調走隨駕的! 而有了人還不夠,還要有相應的醫療場地以及設備……畢竟帝國不可能把皇家太醫院里的病房和諸多醫療設備乃至手術室之類的也帶走不是。 為此,大楚帝國海軍就以軍事醫療船的名義,在三年前設計建造了大楚帝國,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艘專業大型醫療船‘華佗號’。 這艘華佗號醫療船,排水量達到了八千多噸,高規格消毒的無菌手術室就有十個之多,同時擁有足足八百多個床位,船只上有諸多專門的醫療設備。 其中不少還是沒有出現在市面上還處于實驗室階段里的醫療設備。 當然,即便如此,其實這年頭的醫療設備也非常的簡陋和原始,種類也非常少……最主要的醫療設備,大概也就是手術刀等手術用具了……各種刀,鉗子之類的。 像是后世常見的x光機,ct機,心電圖機,血液分析儀器等等醫療設備,在當代的大楚帝國里還沒影呢。 其中距離應用最近的應該就是x光機了…… 皇家理工學院的研發團隊,在承順四十四年的時候就發現了x光,然后利用x光原理試制出來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臺x光機,能夠在沒有切口的情況下看清楚人體內部的情況。 但是x光機雖然在三年就被發明出來了,然而目前還遠遠沒有到進入市場應用的階段,因為受限于技術,現在的x光機的成像是很模糊的……更關鍵的是,哪怕是想要獲得這種簡陋的圖像也需要四十分鐘甚至一個小時的照射,這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后遺癥,皮膚燒傷那都是輕的…… 這意味著,之前皇家理工學院的物理系研究團隊搞出來的這個所謂x光機,并沒有什么實際上的醫療應用價值……目前僅有的應用,大概就是給尸體拍攝骨頭圖像? 目前皇家理工學院里的一票物理學教授們,正琢磨著如何改進這種x光機,使得其拍攝更清晰,同時用時更短不至于傷害到病人,據說和的電子系那邊進行了合作一起進行研究,應用了大量電磁學領域的成果,進展還算不錯。 醫療設備的缺乏,也導致了當代大楚帝國的醫療水平,是遠遠無法和后世相提并論的,甚至都無法和一戰后的水平相提并論……后世一戰后好歹有了可以實際應用的x光機呢,但是現在的大楚帝國連可實際使用的x光機都沒有。 不僅僅醫療設備不咋地,同時藥物也不太行……盡管大楚帝國也搞出來了諸多藥物,但是依舊遠遠無法和后世繁多的藥物相提并論。 這也導致了哪怕是皇家太醫院擁有最頂級的醫生以及最先進的醫學理論,設備,藥物,然而實際治療效果,大概率還不如后世的一家普通社區醫院! 畢竟,后世社區醫院里的正規渠道培養出來的現代醫學系醫生,那都是建立在整個現代醫學體系之上的,他們相對一百年前的醫生,猶如直接站在了百年巨人的肩膀上! 對于他們而言,哪怕是很多屬于最基本的醫學常識,但是對于一百年前的醫生而言卻是屬于未知的領域。 而且后世哪怕是社區醫院,人家也能使用各種現代醫療設備啊,并通過這些設備進行輔助診療。 而這些,都是當代大楚帝國的醫療體系所沒有的,所以整體醫療水平的低下也是可以想象的……現代醫學這東西,本來就是建立在現代科學基礎上的,底層科學技術不行,醫學水平也好不到哪里去。 不過大楚帝國的醫學研究也不是沒有成果,在藥物研究上的效果就不錯,至少比對底層科學技術要求苛刻的醫療設備好多了。 早些年就先后搞出來了諸多藥物,如算得上是重大里程碑藥物的鎮痛退燒藥物阿司匹林,在先后經過了二十多年的持續研究后,科學家終于找到了人工合成這種藥物的辦法,并開始大規模量產。 金陵藥物公司經過多年的產能爬坡,已經建立了龐大的產能,讓這種藥物平價進入了各大醫療機構并使用。 此外早些年就經過羅志學吩咐并重點研究的抗菌類藥物的研究,在最近幾年也有了重大的進展,皇家理工學院的醫學系的研究人員,拿著一大堆化學系那邊弄出來的各種亂七八糟的各種化合物進行試驗研究的時候,終于找到了一種能夠有效殺死病菌的化學合成物,因為這東西屬于磺酸的氨化產物,因此又被稱之為磺胺。 不管是阿司匹林又或者是磺胺,他們的研發歷程都非常漫長……阿司匹林從科學家們發現柳樹皮能夠止痛退燒開始進行反復研究,最后發現水楊酸,然后又尋找各種辦法了解其藥理作用,最終找到了乙酰水楊酸,然后又開始了漫長的尋找人工合成的路程,先后花費了二十多年才最終搞出來了這么個玩意! 而磺胺的話,其實也不能說研究這東西花了二十多年,準確的說是帝國的醫學界在羅志學指示之后,花了足足二十多年才找到了這么一種可以使用的抗菌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