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節
如今有了客戶的正式需求后,長安兵工廠經過快速設計研發,很快就搞出來了八毫米口徑版本的洋槍進行各種測試。 而測試結果軍方也非常滿意,很快,經過正式談判過后,近衛軍最先和長安兵工廠簽訂了采購協議。 近衛軍分三批次,陸續采購一千五百挺不同類型的陜一式機槍,包括普通三腳架版本,輪架帶盾版本,艦載版本。 清一色的八毫米口徑版本! 隨后陸軍和海軍乃至武裝稅警都正式下單采購,加上近衛軍的采購數量,總計達到了五千挺之多。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半數實際上都不是給陸軍使用的步兵版本,而是給各種艦艇使用的艦載版本,海軍,近衛軍,陸軍,武裝稅警都有訂購艦載版本,因為他們都有作戰船只以及輔助軍事船只,需要這種低成本輔助火力武器。 大楚帝國里的機槍,一開始乃至到現在的定位上都是比較特殊的,從手搖機槍開始,這玩意就不是用來和步槍對比的,而是用來和火炮對比的……最主要目的也不是為了增加步兵火力,而是為了減少炮彈的消耗,以減低戰爭成本,因此最先大規模應用的場所也不是在地面上,而是在軍艦上。 這種情況,實際上和海軍目前推進的低成本海外戰艦是一個思路,都是在沒有可堪一戰的敵人,乃至潛在敵人的情況下,軍事發展從考慮單一的性能優勢,變成了考慮成本優勢。 大體情況,有點類似于原時空九十年代的美軍,放眼全球無敵手,于是下馬了一大批高精尖的黑科技項目,開始搞低成本方案,又開始搞以海制陸,玩治安戰去了。 折騰了二十年后等到有新對手出現了,才開始重新搞性能為先導的武器裝備。 目前的楚軍也處于類似的情況,并且比美軍還要更加的極端……因為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楚軍大楚帝國爆發內亂,不然的話楚軍未來一百年估計都不會有什么實際性的外族對手。 所以大楚帝國如今的一系列軍事裝備的研發,除了性能外,成本也是主要考量因素,盡可能的使用成熟技術,搞大規模量產,通用裝備。 哪怕是機槍這種東西,依舊遵循了同樣的研發、裝備思路。 軍方正式大規模采購并裝備陜一式機槍后,軍務院方面也授予了這種機槍正式的軍用裝備編號:承順四十二年式機槍。 按照部分慣例,也可以簡稱為四二式機槍,就和二十五型步槍,在日??谡Z里經常被稱呼為二五步槍一樣。 陳友重看著簽訂的這些陜一式機槍的訂單,那心情好的不得了,已經想著自己什么時候能夠更進一步,成為三品大員了。 而在另外一邊,首先是陸軍那邊拿到了第一批測試用的四二機槍后,前期各種測試問題都不到,但是拉到了西北那邊的沙漠地帶進行測試的時候,就發現了一個很尷尬的問題。 那就是當地缺水,測試部隊進行遠距離機動高強度測試的時候,攜帶的水用完之后,一時半會的竟然找不到可以用來冷卻機槍的水。 陸軍軍械部很快就得到了一線部隊的測試反饋……這玩意使用水冷卻,雖然優勢很明顯,但是缺陷同樣明顯:沒有水的情況下這玩意就沒法用。 于是乎,陸軍軍械部先找到了長安兵工廠那邊,問他們有沒有解決方案。 長安兵工廠有個毛線的解決方案,四二機槍的核心設計里就是采用水冷卻…… 陸軍那邊不死心啊,大楚帝國陸軍的駐防地區遍布全球,沙漠缺水地區可不少,比如中亞,西亞,北非等地區都是缺水的,在這些地方使用水冷卻機槍作戰的話,麻煩會非常大。 于是乎,陸軍再一次發出招標,要求獲得一款不使用水冷卻,或者只使用少量水冷卻的機槍。 對此,五大武器公司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研發競標。 而這個消息也不算是什么隱秘消息,畢竟當代楚軍對軍事裝備很少進行什么保密制度的,哪怕是競標和采購基本都是公開的……根本不怕那些土著們知道。 知道了那些土著也沒辦法,甚至看到這么先進的武器裝備后,土著們還會更加的懼怕,不敢反抗。 威力龐大的先進武器,除了用來打仗,還有一大作用就是威懾潛在敵人! 所以軍方在尋找新式機槍的消息,雖然在民間沒多少人知道,但是有心人關注的話也能夠從正規渠道了解到相關消息。 而回到老家創業的馬克勤就是對軍事裝備有所專注的人,他很快就知道了軍方征集新機槍方案的消息。 于是乎埋頭苦干三五天后,又弄出來了一種機槍設計方案。 為了規避已經賣出去的槍管短后坐、水冷卻這兩項核心專利,他特地用了導氣式槍機結構,槍管直接采用風冷…… 導氣式和槍管短后坐雖然遠離不一樣,但是動力來源其實都一樣,都是利用子彈發射時所產生的火藥燃氣能量。 只不過槍管短后座坐是直接推動尾部槍管位移,而導氣式則是在槍管里開幾個小孔,讓高壓燃氣通過導管,再進行一系列的動作。 而馬克勤這人,上學的時候就琢磨著如何利用子彈發射時所產能的動能了,各種設計方案也琢磨過很多,之前使用槍管短后座,是因為覺得這樣比較可靠。 但是既然有專利限制,不能繼續用了,那么換一種導氣式的結構,也能實現類似的效果。 馬克勤折騰了幾天時間,弄出來了初步簡單的設計方案后,又第一時間跑去申請了專利,這一次他學會教訓了……不僅僅是核心的導氣式結構,散熱片風冷結構申請了專利,整個新機槍的其他諸多設計,包括整體設計,甚至他為了規避彈鏈專利,又特地弄出來的直板彈排供彈機構也申請了新專利。 總之整個機槍里但凡是新設計的,都被他申請了專利。 各種專利申請遞交上去,確認了專利所有權后,他就拿著設計方案找到了隔壁不遠的湖廣武器公司,準備推銷自己的新機槍設計方案,打算再弄一批養老錢…… 他要下半生徹底躺平。 湖廣武器公司那邊的人一開始對馬克勤的到來是沒什么興趣的,但是當知道眼前的這個小伙子竟然是四二機槍的最初設計師,兩大四二機槍核心專利的發明人后,立馬就重視了起來。 陜甘武器公司弄出來的四二機槍可是讓其他四家武器公司很是眼紅……尼瑪的,光是第一批訂單就好幾千挺啊,而這機槍還死貴死貴,第一批次的四二機槍均價達到了六百多楚元。 光是第一批四二機槍訂單,就價值三百多萬楚元呢。 這么大一份蛋糕,其他四家武器公司只能眼睜睜看著,連口代工的湯都喝不到……人家長安兵工廠表示,自家工廠規模足夠大,自行生產四二機槍一點問題都沒有,用不著代工! 其他四家武器公司也嘗試著研發新機槍試圖進行競爭,但是這并不容易……畢竟人家長安兵工廠的各項機槍專利就擋在面前,很難繞過去的。 如今看到了四二機槍的發明人跑上門來推銷新機槍的設計,當即就重視了起來,一開始他們嘗試進行技術人才招攬,但是當得知馬克勤剛從陜甘武器公司辭職,口袋里現金好幾萬,未來幾年預估收入能達到十幾萬后,就熄滅了這心思…… 有這錢,還上什么班,打什么工??! 人才無法招攬,那么就購買專利??! 很快雙方就新式導氣式分冷機槍的專利授權進行了簡單的商談,湖廣武器公司那邊表示,只要設計可用,錢不是問題……我們這么大一個武器公司,不缺那點專利費。 一個財大氣粗,迫切的想要弄到一款新機槍打入機槍市場。 一個才華橫溢,直接拿著新機槍設計賣錢換一筆豐厚的養老錢。 所以雙方的談判非常的融洽,很快湖廣武器公司下屬的漢天兵工廠,就根據馬克勤的新設計造出來了大楚帝國里的第三種機槍,第二種自動機槍,也是第一種導氣式機槍。 第965章 四三機槍和電報建設 湖廣武器公司制造出來了導氣式風冷機槍樣槍后,很快就進行了頻繁而高強度的內部實彈測試。 而測試結果非常喜人。 其關鍵性能的重量上,雖然沒有冷卻水套筒,但是為了改良風冷散熱性能,加裝了五個散熱片,同時為了在風冷散熱性能有限的情況下,為了保證足夠的持續射擊能力,采用的是厚槍管。 因此湖廣武器工事的導氣式風冷機槍,其重量和陜甘武器公司的槍管短后坐水冷式四二機槍相當,槍身重二十九公斤,搭配三腳架后,全重為五十六公斤。 這兩種機槍的重量基本是同一個水準,因為槍身重量只差了零點幾公斤。 而三腳架的話,兩者的三腳架也是差不多的三腳架,并且采用的軍方強行規定的標準槍架和槍身的接口,因此三腳架的重量其實也類似。 軍方現在對各種所謂的通用標準非常熱衷,啥玩意都想搞個通用化,以此來降低成本…… 甚至都想要在同口徑炮彈上都搞通用化,而實際上這很難辦到,哪怕是同樣口徑的七十五毫米山炮和七十五毫米野戰炮,別看兩者口徑一樣,但實際上因為膛壓不同,藥筒的長度也不同,看似口徑一樣,但實際上根本無法通用。 目前真正能做到同口徑炮彈通用的,只有兩廣武器公司生產的三十五式75毫米山炮和湖廣武器公司生產的三十四年式75毫米山炮……而這兩者用的炮彈之所以能一樣,那是因為兩廣三十五年式75毫米山炮,其直接根據陸軍制定的標準75毫米山炮彈,也就是三十四年式75毫米山炮彈設計研發的。 而子彈通用化也是一樣,都是先有11毫米金屬子彈,8毫米金屬子彈,然后再根據這些子彈進行槍械設計,同類型槍械就能發射同樣的子彈。 但是只局限于同類型槍械,同樣11毫米,天五式手槍就無法使用十八型,十九型,二十五型各款步槍的子彈……因為子彈雖然口徑一樣,但實際上子彈長度不一樣,天五式手槍11毫米子彈的長度要更短一些。 手槍彈和步槍彈,兩者區別可大了去,別說用了,彈體尺寸都不一樣,你裝都裝不進去…… 同樣的,山炮炮彈和野戰炮炮彈也區別大了去。 所以,陸軍那邊妄想以后同一種口徑就是用一種炮彈或子彈,那純粹是癡心妄想……但是,現實哪怕不允許,你擋不住陸軍的大佬們依舊一門心思想要搞彈藥通用化啊。 不過子彈、炮彈這些不好搞通用化,但是一些接口什么的還是可以搞的,所以兩款重機槍的接口是一樣的。 如此也導致了兩者的重量高度一致。 在實彈測試中,同樣采購了短點射以及長點射還有自動射擊模式,理論戰斗射速可以達到五百發每分鐘,當然了使用的射擊間隔結構不一樣……沒辦法,湖廣武器公司這邊需要規避陜甘武器公司的子彈射擊緩沖機構的專利。 不僅僅是緩沖結構不一樣,就連供彈也沒有使用帆布彈鏈,而是另外弄了個直板彈夾供彈,供彈量為三十發。 不過他們還在搞一種可以容納更多子彈的圓盤式彈簧彈匣,預計供彈量可以達到五十發,只是一時半會還沒有能搞出來。 因為自身提供的直板彈夾不咋地,所以湖廣武器公司的工程師們在設計供彈接口的時候,搞成了可以兼容彈鏈的模式…… 意思就是,我們湖廣武器公司不出售彈鏈,但是用戶自己搞個彈鏈使用,那是用戶自己的問題,和我無關……人家軍方購買了湖廣武器公司的機槍,再購買陜甘武器公司的彈鏈,然后搭配在一起使用,你也沒辦法指責不是…… 當然,彈鏈畢竟是別人家的,他們自己還是想要把自己的圓盤式彈匣給弄出來。 不過就算是有彈鏈或大容量的彈匣,但也無法持續射擊太多子彈,畢竟風冷模式擺在這里,短時間內的散熱性能不行,所以短時間內持續打幾百發子彈后就無法繼續射擊了,不像是四二機槍一樣,能輕輕松松連續打個一千多發的子彈。 持續的實彈測試里,讓湖廣武器公司的高層看到了這種機槍的極大市場前景,同時也讓工程師們持續發現了一些之前沒有發現的問題,然后針對這些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詳細改進設計。 就當湖廣武器公司內部正在緊張研發和測試的時候,軍方那邊也得到了消息,尤其是比較關注新式機槍的陸軍。 沒多久就有陸軍的代表跑了過來詢問情況并觀看了測試。 看過測試后,陸軍的代表對這款機槍表示了認可,認為這玩意雖然持續射擊能力差一些,槍管很容易過熱,但是這些缺陷依舊無法掩蓋其最大的優點:不用冷卻水! 在缺水地區里使用這種機槍是極好的,根本用不著擔心沒有冷卻水的問題。 同時也不用擔心在嚴寒地區里冷卻水結冰的情況,陸軍最近對四二機槍進行了廣泛的測試,而這種測試并不是在固定一個武器測試場里進行,而是在不同環境氣候,不同地區,不同使用情況下進行測試。 比如之前在沙漠地區進行測試的時候,就發現在當地缺乏水源,四二機槍無法獲得冷卻水的情況下,這玩意就是個擺設。 又比如不久前跑到了北極地帶進行了嚴寒測試,結果發現冷卻水結冰后使用很不方便,雖然也找到了辦法,比如添加一些添加劑不讓冷卻水結冰,或者是采用一些方法讓冷卻水快速解凍等辦法,但總歸是有問題。 四二機槍的水冷卻扇熱模式,優點和缺點都同樣明顯。 而湖廣武器公司的風冷機槍,則是優缺點反過來,不用冷卻水,隨時隨地都可以用,但是火力持續能力比較差。 軍方代表也不傻,只是簡單看了看參數,然后看了實彈測試后,就把基本情況給摸清楚了,隨后迅速向上匯報。 很快陸軍方便就直接派人了一個團隊過來,提供一些軍方的實戰經驗來協助他們開發,并且承諾研發完成后,只要各方面的性能達到設計指標,那么陸軍就會采購一批這種風冷機槍,主要用于裝備嚴寒,缺水等地區駐防的部隊。 陸軍的表態,讓湖廣武器公司大為興奮,其項目的負責人更是感到慶幸,好在馬克勤的老家就在隔壁,新設計出來后第一時間就找到了他們,而公司高層也沒有任何托大的心態。 迅速的拿出了豐厚的條件拿下了這一款導氣式風冷機槍的所有專利。, 為此,他們付出了一次性八萬楚元加后續專利有限期內,所有機槍售價百分之五的分成。 看似這個百分之五的分成,和陜甘武器公司獲得四二機槍核心專利的百分之五售價分成要低。 但是四二機槍的核心專利授權分成,是有數量限制的,超過這個數量后續就沒有分成了,而且不僅僅有數量限制,還有時間限制,只局限于十五年,因為專利有限期就只有十五年而已。 而湖廣武器公司的分成模式,時間還是十五年的專利有限期內,但是卻取消了數量限制…… 整體上來說,馬克勤都不會吃虧。 而且前期的一次性專利授權費也達到了八萬楚元。 對于馬克勤而言,簡直賺嘛了……他在過去短短四五個月時間里,靠著兩款機槍設計,賣專利就得到了一次性十一萬楚元,后續十五年里還會有非??捎^,有望達到數十萬楚元的分成。 這往后人生都可以直接躺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