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節
省卻貿易公司的步驟,盡可能的拉低原材料的供應成本。 低端成衣市場對價格非常敏感的,想要持續保持市場競爭力,那么售價就不能太高,而售價不能高的話,那么各方面的成本,尤其是原材料成本就必須控制住。 如今通過貿易公司采購各種面料的成本太高了。 如果能夠在本土找到適合的供應商直接采購并運輸到北美去,那么這一塊的成本還能再壓下來不少。 此外,宋二牛也打算在本土設立一家分廠,把暢銷美洲市場,深受當地民眾歡迎的牛仔牌衣服就地生產,并全面推向本土市場! 這一次回本土,他是帶著野心來的! 昔日的東家大小姐他想要,本土成衣市場他更想要! 第907章 排場和電報 宋二牛下船后,并沒有第一時間就帶著一票隨從返回家鄉,而是準備到松江城北城區里里久負盛名的高端飯店‘蘇州河飯店’下榻,準備摸清楚本土里的帆布等重要原材料的供應情況以及成衣市場的情況。 當然了,也沒忘記寄信回家,告知父母以及大哥自己的相關情況,讓他們知道自己已經回到了本土,但是要在松江城里處于一些生意上的事情,預計要在松江城里停留少則半個月,多則月余后才能返回蘇北老家。 這一次回本土,相親是一方面,但是趁著這一次回本土打通原材料供應以及開拓本土市場也是宋二牛此行的重要事務。 要不然他也不會帶著秘書室的室長以及兩個秘書一起回來了,就是為了處理商業上的諸多事務。 下船后,宋二牛的私人管家先行一步,通過和太平洋航運公司有合作關系的馬車租車行聯系,租用了多輛四輪馬車使用。 其中一輛最為豪華的四輪馬車作為宋二牛的臨時座駕,一輛乃是隨行兩個貼身侍女的用車,還有一輛是秘書用車,一輛是管家隨從用車,還有一輛則是安保人員用車。 除了宋二牛的座駕外,其他馬車的尾部也裝上了大量的行李箱,就這還裝不下,不得不租用了兩輛馬車專門裝運行李。 宋二牛這一次回本土,是回家相親兼商務工作,而不管哪一種都需要宋二牛保持體面。 這出行的排場是不能小的……要不然的話,誰知道你一個美洲跑回來的年輕人是哪根蔥??? 還是那句話,不把排場擺出來,誰搭理你啊,到了松江想要接洽原材料供應商恐怕連人家負責人都找不到…… 你說你在美洲有一家大型成衣工廠,牛仔牌帆布衣服暢銷整個北美,但是鬼知道你說的是真是假…… 畢竟當代的信息傳遞還是比較緩慢且狹窄的……本土和美洲之間隔著一個太平洋呢。 大楚帝國的時代,乃至原時空的十九,二十世紀里,信息的傳遞其實都局限性非常大,人們的信息來源主要依靠報紙,電視,書籍,人們的認知很有限的……要等到互聯網發展成熟后,大量信息被搬運到網上后,人們才能夠方便快捷的接受到各方面的信息。 所以互聯網時代,也被稱之為資訊爆炸時代,信息,尤其是專業信息或知識變的簡單易得,甚至是免費可得。 在公共互聯網里,你可以免費的獲得人類歷史上絕大部分知識。 而這在之前的二十世紀是無法想象的,更不是現在的大楚帝國所能想象的。 畢竟現在的大楚帝國,信息的載體還是以紙質文字為主,別說電報了,連圖片都還沒有多少呢。 盡管現在已經有了輪船和鐵路,但是遠距離信息交流依舊比較困難,只能依靠文字信件以及手繪圖片或最近幾年剛出來的照相機拍出來的相片……不過照相機目前還是非常不成熟,主要是感光材料以及基片的技術還不咋地,照相機的使用非常的復雜以及麻煩,而且成本非常高昂。 所以雖然哪怕是在承順三十年初的時候,大楚帝國實際上就已經搞出來了最原始的照相機,拍攝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張照片……但是那張照片光是曝光就花了半個小時。 后續多年的持續改進,雖然情況有所改善,不過當代大楚帝國的照相機依舊沒能發展到后世的那種成熟照相機的程度,價格昂貴,使用麻煩,成像質量也不咋地,并不具備大規模商用的條件。 所以目前照相機只在特定領域里有所應用,主要還是官方機構使用的比較多,普通人使用極少……很多人連聽都沒有聽過,更別提什么大規模商業應用了。 沒有圖片的情況下,信息的載體以及只能是文字為主,手繪圖片為輔。 同時信息的遠距離傳輸也非常麻煩,因為目前還沒有電報…… 對比機械,尤其是蒸汽機為代表的一系列研究快速進步而言,大楚帝國在電磁方面的研究還是有所落后…… 畢竟大楚帝國的崛起時間其實不長,滿打滿算才三十幾年,這三十幾年里身為帝國掌控者的羅志學,他不僅僅是要搞出來什么電報,蒸汽機,實際上羅志學是需要從頭開始建立整個科學體系,從教育再到科研。 某種程度上來說,大楚帝國要做的是在短短二三十年里,迅速填補并跨越人類歷史上數百年的積累。 而帝國的投入力度是有限的,不可能說每一方面都能照顧到……因此帝國在教育以及科研領域方面的投入,長期以來都是傾向鋼鐵煤炭為代表的重工業以及延伸出來的造船,火車,機械等重工業領域。 其次則是重點投入保障民生方面的,比如農業方面的相關研究,其中的糧種培育()包括各類經濟農作物),畜牧培育,水利設施的研究以及建設,農業農具的研究以及推廣等都是大楚帝國長期以來的科研經費重點投入項目。 還有關乎大量民間就業,經濟龍頭的一些行業,比如紡織業……別看紡織業只是個輕工業,乍一看似乎不重要,但實際上紡織業在中前期工業發展體系里是非常重要的,起到的是工業經濟龍頭的作用,在大楚帝國了紡織業長期霸占帝國工商業經濟體系里的百分之三十以上。 什么鋼鐵采礦,輪船火車和紡織業一比……那就是個渣渣! 甚至不客氣的說,大楚帝國了的一大堆看似很重要的重工業,其實都是靠著國防工業以及紡織業活著,而國防工業的體量遠遠沒有紡織產業大! 別看一艘戰列艦一兩百萬楚元,出口的楚國軍械武器也都貴的要死,但是能賣出去多少? 大楚帝國海軍從頭到尾,一共就訂購了兩艘萬噸戰列艦而已……就這還嫌貴,如今開始搞七八千噸的次等戰列艦了,就這也沒多少,一共才打算建造六艘而已,最終能建造多少只有老天爺才知道了。 聽上去海軍有六百艘戰艦似乎很多,但是你要知道,這六百艘戰艦可是過去將近二十年積攢起來的……可不是每年都建造六百艘。 出口的武器裝備雖然賣得很貴……但實際上出口總量并不算大,哪怕帝國的各海外軍火商們不惜挑動土著之間的戰爭來獲得更大的武器銷量,但實際出口總量并不大…… 而且軍火商賺錢,不代表著兵工廠賺錢……因為軍火商從兵工廠采購的價格,還是以國內價格為主,什么火繩槍,燧發槍之類的都便宜的很,至于人家拿到海外殖民地賣多少錢,那是人家軍火商的事…… 當然了,大楚帝國的所有海外軍火商的背后,都是國內五大武器公司持有股份,海外軍火商賺的錢也能反哺到國內本土的兵工廠。 然而,這量就這么大一點……對國防工業的上游產業,比如鋼鐵,煤炭,機械以及相對應的交通,采礦等基礎產業的帶動作用很小的。 還說那句話,人家武器公司出口武器大把賺錢,而且把單價賣的跟天價一樣,并不意味著人家武器公司采購原材料,設備的時候也會加價……更不會加量。 大楚帝國的武器出口,信奉的是把少量武器賣出天價,而不是單純的依靠低價傾銷來獲得更多的銷量。 所以別看武器出口金額大,但其實武器出口數量不多…… 楚國武器,在海外代表的是高精尖的昂貴精品武器,可不是什么走量的廉價武器。 這樣一來,五大武器公司是賺錢了,但是對于國防產業的上下游而言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帶動作用。 真正能夠帶動經濟發展的還是紡織業這種看似不起眼,似乎也沒啥技術門檻,是個人都能投資干一把的紡織業。 無他,紡織業體量足夠大! 大楚帝國的紡織業除了供應本國五億多人口外,還供應印度,西亞,歐洲,非洲等各大洲數以億計的人口穿衣需求。 這加起來是十幾億人的紡織市場呢,而且這紡織業的核心并不是大楚帝國里傳統的昂貴,作為奢侈品的絲紡,而是便宜走量的布紡以及毛紡。 龐大的需求,龐大的產量,進而催動了同樣龐大的機械設備需求,交通運輸需求。 不說別的,只說這兩年興起的新型棉紗技術,直接影響到了上下游無數企業,漢天機械公司研發出來了新型棉紗機,還有其他諸多廠商配套供應的新型設備,這些設備背后還有諸多零部件,材料供應商,重型工業設備供應商等等。 光是一個新型棉紗技術的興起,就直接或間接影響了數以千計的機械、冶金相關廠家。 這還是新型棉紗技術興起后,大楚帝國的棉紡產業的生產效率進一步提升,機制布匹的成本進一步降低,更多更廉價更好的布匹開始供應國內,后續必然也會供應海外市場。 圍繞著新型棉紗制造的布匹,從生產到運輸再到銷售,又牽扯到了棉紡行業本身的相關產業鏈,比如織布,印染,成衣,還有運輸,銷售等等。 從頭到尾,紡織業幾乎和整個工業體系都能扯上關系,并且影響重大。 這也是為什么大楚帝國在紡織業這個核心產業里,一直都是投入相當多的研發經費扶持以及政策扶持的緣故。 為了讓帝國的棉布賣到歐洲去……大楚帝國甚至不惜發動戰爭,打一場歐洲貿易自由計劃。 今年春天剛把西班牙干趴下,如今正琢磨著殺入法蘭西,獲得龐大的法蘭西紡織市場…… 而類似紡織業的其他一些核心民生產業,是大楚帝國多年來的投入的主要方向,相對來說其他一些暫時沒能影響民生的產業投入就少了一些。 電磁方面的科研投入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長時間都沒有太多……這并不是羅志學不重視也沒有投入,實際上羅志學對電磁相關領域的研究一直都比較重視,科研投入也都不少。 但是事情都得分先后,而帝國在科研領域能夠投入的資源也是有限的。 這甚至都不是說錢不錢的問題,畢竟對于一個大一統,自己發行貨幣的國家而言,其實錢這東西沒啥實際意義,只是一個維持統治的工具而已。 這里說的可言投入,指的是所謂科研經費以外的東西,比如說頂級科研人員,頂級科研設備。 而這兩種,都不是錢能夠短時間解決的! 頂級人才的出現,除了培養體系外,其實也看運氣……頂級科學家不是大白菜,不是你想要培養就一定能夠培養出來的,這還得看人才自身的天賦情況。 而一些頂級的科研設備,在市場上雖然有價格,但是往往是處于有價無市的地步,因為標價十萬楚元的某種頂級設備,并不是你想要賣就能買到手……并不是工廠不想生產而拒絕你的訂單,而是人家的產能就這么點……為什么產能就這么點,這又和頂級的人才稀缺有關系。 因為相當多的頂級科研設備因為過于精密的緣故,諸多核心零部件都是需要經驗豐富的頂級工匠們,通過借助現代設備加工,或者干脆手搓出來的。而頂級工匠的培養是沒辦法速成的……大楚帝國積攢了三十幾年才積攢出來這點頂級工匠,想要短時間內增加頂級工匠的數量不太可能。 這種對經驗要求非常高的頂級人才,只能用時間耗,沒辦法速成。 反應到頂級的部分科研設備或工業設備里,它就沒辦法量產……多少錢都不行。 當頂級人才以及設備的數量都一定的,并且難以短時間快速增加的情況下,自然是有些項目能夠獲得多一些,有些項目就少一些的人才以及設備支持了。 而帝國對這些項目給予支持力度的時候,自然不會一碗水端平,而是會有所傾向。 主要是傾向于民生方面的研究……早期的時候國防產業也比較重視,不過最近幾年也不怎么重視了,武器的更新迭代往往是五大武器公司自己在搞,而帝國官方已經很少直接出錢搞某個武器項目了。 這也是大楚帝國裁撤一系列官方武器研究所,如火炮研究所,艦炮研究所,槍械研究所等一系列研究所的緣故,因為官方不想再直接出錢研究這些武器裝備了,而是交給了五大武器公司自己搞。 而電磁學在很長時期里,在大楚帝國里都是屬于前沿科學理論方面的內容,早期主要由皇家理工學院以及其他大學的部分該領域的教授們進行理論研究、 這些研究其實不怎么花錢,畢竟只做理論不做試驗的話,科研研究其實不怎么花錢……隨便給點經費就差不多了。 不像是那些搞材料的研究項目,一個個燒錢就跟燒紙一樣……而且最后能不能搞出來還得看人品。 大楚帝國如今搞出來的很多性能不錯的材料,絕大部分都是誕生于正常人無法理解的偶然…… 很多時候都是連研究人員自己都不知道想要干啥的試驗里……偶然得到某種材料。 比如有的研究人員就會閑得無聊就把a材料加熱加壓到一定程度,看看會得到啥玩意…… 或者腦子一抽拿膠紙手撕石墨片,經過無數次手撕膠紙后,發現了石墨烯……這腦子正常的人能拿著膠紙手撕無數次石墨片呢? 還有的人玩磁場設備,然后因為好奇就往磁場設備里扔各種各樣的東西,水扔進去,又把草莓,西紅柿扔進去,最后甚至把一只青蛙也給扔進去了……正常成年人是干不出來這種事…… 大楚帝國里的研究人員其實也差不多,在無數次類似這種扯淡一樣的材料試驗里,發現某次試驗得到的材料還挺不錯的,能夠應用在某種領域里,然后才會后續針對性的進行各種研究。 這就搞得在目前大楚帝國里,搞材料和搞神學差不多,充滿了玄學味道…… 而這種極大的不確定性,再加上需要無數次試驗,就造成了材料研究極為燒錢。 但是即便材料研究充滿了玄學……但是大楚帝國里的官方研究機構,如皇家理工學院,各所大學以及各官辦或民辦企業么么,對材料研發卻始終都保持著極大的熱情,不斷的砸錢搞研究。 因為材料代表著未來……這種未來不僅僅是人類未來或帝國未來這些太過虛幻的東西,而是指利益,研究機構的利益,企業的利益。 漢天機械公司為什么能夠在機床設備領域里這么牛逼,稱霸天下,幾乎獨占國內大半高端機床的市場份額,雖然他們只做中高端機床,銷售數額在整個機床行業里只有十多個百分點,但他們的凈利潤卻是能夠占到整個行業的半數以上…… 大楚帝國整個機床行業里的凈利潤,漢天機械公司一家就能拿走一半,其他的數十上百家廠商爭奪剩下的一半。 就是因為漢天機械公司在高強度工業用刀具的技術上獨步天下,而這種工業刀具的背后是一系列先進的材料技術以及加工工藝,這些材料和工藝才是支持起來了漢天機械公司國內第一大科研、工業設備廠商的底蘊。 不說漢天機械公司,設備領域里的十年老二,也就是李氏制鐵。 他們旗下李氏機床公司,李氏精密機械公司兩大全資設備領域的子公司,雖然干不過漢天機械公司,但是之所以能夠穩住國內老二的位置,那也是有著獨家一系列的先進技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