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節
這也是北美地區為什么能夠容納這么多新移民的緣故。 光靠西部的那片金山谷地,還有大片的沙漠或者山地,可吸引不了這么多的楚國移民。 很多新移民都是奔著富饒的北美中部或東部去的。 這個背景下,其實大楚帝國展開的歐洲自由貿易計劃,未來也能夠有效的促進大楚帝國對美洲的移民計劃。 因為大楚帝國如今對美洲的移民,主要是采用大噸位的船只,小一些的客運船只基本都是三四千噸排水量,大的甚至大幾千噸甚至上萬噸。而這些船只小的還好屬于機帆船,但是大一些的基本都是純蒸汽機動力了。 這大幾千噸甚至上萬噸的船只,也沒辦法繼續采用機帆動力了,只能使用純蒸汽機動力。 而蒸汽機動力的船只好處很多,但是缺點也不是沒有,那就是不能隨便跑。 這要是跑到一個沒有煤炭補給的地方,去了可就回不來了。 這一點風帆船只反倒沒有這樣的缺點,有點木頭和帆布和餓不死就能滿世界漂,飄到哪算哪…… 所以蒸汽機船只必須要有淡水和煤炭的補給點,沒有了就趴窩走不動。 但是淡水好說,然而煤炭這東西說實話在大楚帝國控制區之外的地方并不常見。 不是說儲量不豐富,而是沒有怎么開采……煤炭這東西的大規模開采,主要還是宮格革命以后。 這有了工業界的龐大需求,才會有開采的動力啊。 要不然挖出來賣給誰去啊。 很不幸,當代的地球上,只有大楚帝國一個國家開啟了工業化,其他國家或地區要么是愚昧不堪,連交流都無法交流的原始部落狀態,要么是封建農業時代。 農業化,對于他們而言太遙遠,太虛幻。 這意味著什么? 這意味著大楚帝國的每一個海外煤炭補給站,都得自己建。 哪怕是建立在土著國家里的煤炭補給站,煤炭是當地產出的,但是也得大楚帝國派人去采購,讓當地人去開采,然后運輸到港口的煤炭倉庫。 總之楚國人自己不動手,就別指望在土著國家里獲得多少的煤炭補給。 這也是這一次歐洲遠征艦隊里,龐大的艦隊中數量最多的是運煤船,這些運煤船保障的是整個艦隊乃至后續眾多船只的日?;顒酉?。 同時后續從南非開過來的船只,哪怕是軍艦,都得在船艙上裝滿煤炭,不僅僅得滿足自身消耗,還得到了丹吉爾后,挪出一部分補貼給其他軍艦使用。 這就是沒有海外煤炭補給站的尷尬局面,區區煤炭都得專門從萬里之外運輸過去。 但是,一旦未來大楚帝國在這一地區建立若干煤炭補給站,那么不僅僅能滿足自身的需求,而且還能夠滿足未來前往北美洲東海岸船只的煤炭需求。 如果沿途有充足的煤炭補給,那么移民船只也好,貨運船只也好,就能夠直接走印度洋-大西洋航線,最后直接抵達密口城,這樣本土和北美洲東海岸之間的人員運輸以及貨物運輸成本進一步下降。 甚至未來北美東西大鐵路全線貫通,人們或貨物可以乘坐鐵路從北美東部抵達北美西部金山,再乘坐船只東返……但是這一條海運航線還是會繼續。 因為海運成本更低……而且越往后它越低,直到二十一世紀,海運都是同時期里運輸成本最低的一種交通方式。 一些對成本比較看重的大宗貨物,對這一條看似遙遠,但實際費用更低廉的海上航線依舊非常需求。 從這個角度來看,大楚帝國的歐洲自由貿易計劃,好處又多了一個。 只不過這只能算是附帶的結果,歐洲自由貿易計劃,并不是說只為了建立區區幾個煤炭補給站那么簡單。 帝國要的是整個歐洲! 可以說短期內,帝國除了不打算直接吞并這片地方外,對歐洲的一切都要:人口資源附帶產生的農業資源,礦產資源。 有充足的人口,才能種田產出各種楚國人所需求的農作物;也才能夠挖煤挖礦產出楚國人需要的煤炭以及其他礦產。 而歐洲地區的人口就相當多了,一點大幾億的地區人口,比印度那邊還多,此外這地方的勞動力資源算是比較優質的,當地有比較完善的農業社會體系了,只需要經濟和政治以及軍事上的稍微引導,根本不需要太多的動作,他們自己就能源源不斷的產出各種楚國人所需要的農作物或礦產資源來,然后求著你把他們的東西收購了。 這可不比抓一群土著,拿著鞭子逼著他們干活強得多…… 不少在海外混的楚國種植園主們,都很鄙夷歐洲殖民者的奴隸生產方式:生產效率太低了,成本太高! 所以楚國在海外的一些種植園主,嗯,主要是非楚國控制區里的一些種植園主,人家根本不會和隔壁的歐洲同行們一起搞什么奴隸制,人家就搞自由募工。 來去自由,工錢只給五分飽,愛干就干,不干滾蛋,講究的就是一個自由! 當然了,種植園不能開在太偏僻的地方,最好是開在歐洲種植園主的隔壁。 你還別說,大量從隔壁歐洲種植園里逃出來的奴隸或契約奴,尤其是不少歐洲過來的白人契約奴,都很喜歡逃跑后跑到楚國人開設的種植園里干活…… 雖然吃的比在歐洲殖民者的種植園里還差,但是他們獲得了自由??! 這相當于楚國種植園主們,一毛成本沒花,就白嫖了一大堆的契約奴,而且工錢還特別的低…… 那些歐洲種植園的種植園主們對此自然非常不滿,他們為了得到這些契約奴,可是花了不少錢的,結果跑路了可不就得虧死。 但是去找楚國人要人,基本也是卵用,楚國種植園的老板基本不會搭理他們。 你要是不服,還想私人動武,那么莊園里分分鐘有一大批為自由而戰,裝備燧發槍的各種逃奴奮而抵抗。 還有專業,武裝到牙齒的本土雇傭兵在后頭掠陣! 打就打,誰不敢打誰是孫子。 如果私人干不過,你殖民地官方也親自動手,殖民地官方前腳剛動手,人家楚國種植園老板后腳就敢喊家長:海軍爸爸登陸! 到時候賠款割地,說不準還能撈一票更大的。 基于大楚帝國海軍爸爸的強大威懾力,目前來說,很少有歐洲殖民地的官方有膽子對楚國人的種植園光明正大的動手的。 至于種植園主之間的私人斗爭……這種事情在所難免,誰輸誰贏看實力和運氣,只是絕大部分情況下楚國的種植園老板都是贏家。 這種情況在非洲,南美洲比較常見,在其他地方沒有歐洲殖民者種植園的倒是比較罕見一些。 并不是說大楚帝國在其他地方沒有種植園,實際上也有,而且非常多,只是沒有歐洲人的競爭而已。 比如印度,大楚帝國就在北方莫臥兒帝國那邊開設了大量的種植園,依舊是采用自由雇工制。 突出的就是一個自由! 至于禁錮人生自由的奴隸制度,楚國人甚至都瞧不上這玩意的經濟效率,嫌棄這玩意成本高。 畢竟印度這破地方,人到處倒是,我犯得著專門抓一群奴隸來干活嗎? 因為奴隸是需要成本的,需要采購成本,還需要維護成本,還需要監工成本…… 而雇工……他們不需要你去采購,也不需要監工,生病不需要你去治療,不用考慮長期使用…… 這種人口密集的地方你只需要給他們一點點吃的,就能夠讓他們任勞任怨的干活,不僅僅青壯年給你干活,婦女,兒童都給你齊上陣干活,成本很低的。 因此大楚帝國在印度那邊的種植園,是非常文明且道德的,講究的都是一個來去自由,反正活和工錢都擺在哪里,你愿意干就干,不愿意干隨時走人。 楚國老爺們文明人,講究的是你情我愿! 就這,無數當地土著打破頭搶著去……去楚國種植園或礦區干活雖然累而且吃不飽,遲早也是活生生累死的命。 但是總比現在就餓死強??! 第878章 葡萄牙里斯本 承順三十七年八月,葡萄牙沿海,里斯本港外。 瓊州號巡洋艦的艦橋上,歐洲遠征艦隊里下屬第二編隊指揮官宋元龍海軍準將,穿著一身海軍標準的藏青色常服,正在用艦橋上的大型單筒望遠鏡觀看著前方的港口。 良久后道:“這葡萄牙人不愧是縱橫海上兩百多年,倒是有些見識,而且應該積累了不小的身家啊,這港口修的像模像樣的,比我之前看過的大部分土著的港口都要好!” 作為一名長期在海外各艦隊服役的海軍將領,宋元龍準將去過幾乎上大部分地方都去過,南北美洲、印度,西亞,非洲等地都留下過他的身影。 這一次作為一名分艦隊編隊指揮官加入歐洲遠征艦隊,也來到了歐洲。 來到歐洲后先是率領麾下編隊掩護了陸軍那群不中用的家伙拿下了丹吉爾港,然后他在后方增援抵達了后,一度率領瓊州號巡洋艦以及隨行的護衛艦、補給艦跨過直布羅陀海峽進入了地中海。 感受了一番地中海的風光后,沿著北非一側航行,主要是為了制定了海圖,確定沿途航線情況以及當地的港口城市所在,基本地理情況等等。 這一路上倒是沒什么意外,當地土著基本沒膽子來襲擊……畢竟丹吉爾整個城池都被徹底摧毀的消息早已經傳了出去,附近地區的土著不少都已經知道了這一消息。 而宋元龍海軍準將也沒有打算再進行什么襲擊,倒不是他心善,而是當時他艦隊里攜帶的彈藥儲備不算多了,不打算浪費彈藥! 當時打丹吉爾的時候,痛快是痛快了,威力也是體驗到了,丹吉爾也順利的被打成廢墟了。 只是爽完之后這彈藥問題就顯得比較嚴峻了。 在這破地方想要補充彈藥,只能等后方的補給船上來,而補給船上的彈藥也是有限的,這補給船上用的彈藥,用一枚就少一枚。 想要再獲得補充……那可就要從印度,南洋甚至本土調運了,那所需要的時間至少半年以上甚至更久。 所以,打完丹吉爾后,宋元龍也不得不盡量的減少襲擊,避免彈藥浪費……要不然按照他的性子,這一路遇上土著的中、大型港口城市,最好是先打一輪火炮,用以向當地土著宣告他們楚國人來了,以后都老實點。 先用炮彈洗一遍,然后找那些土著們說話的時候可就方便多了。 比如現在在里斯本! 想要讓對方全面開放市場,甚至把關稅權力都放棄掉,這種事情對方但凡不是個傻子,都不會輕易同意。 如此情況下,想要讓對方同意的話就得拿出來足夠的實力來??! 這種實力不是說帝國強不強……而是帝國能夠對葡萄牙自身能夠造成多大的打擊。 楚國人再牛逼,如果打不到,或者不打葡萄牙本土的話……那么對葡萄牙而言其實也沒啥威脅。 甚至很多葡萄牙國內的權貴們都會當楚國人的強悍是吹出來的……別懷疑這年頭貴族們的見識和素質。 很多貴族一輩子都沒離開過他的小村子……還不如殖民船只里的水手見多識廣。 但是如果在里斯本港口里給葡萄牙人一次猛烈的炮擊,足夠讓他們充分的認識到帝國的強大以及自身的脆弱。 那么接下來談及市場開放也就理所當然了。 可惜,如今他這個編隊里的彈藥補給比較困難,而整個歐洲遠征艦隊里的彈藥儲備也有限的情況下,宋元龍也只能先忍著。 準備先派人去找葡萄牙人談一談……如果他們夠聰明那么就會答應開放市場,只要這個大方向答應下來,宋元龍覺得甚至都可以做出些許的讓步,比如在關稅上給對方留一些面子。 如果不夠聰明……那么宋元龍只能是忍痛通過浪費彈藥的方式來達到目的了。 但是不管如何……對面的葡萄牙人都必須簽訂全面開放市場的條約,這是他這個第二編隊這一次出航的目的。 而據他所知,歐洲遠征艦隊的主力正在北上,一旦歐洲遠征艦隊抵達后,那么后續還會想辦法和西班牙方面簽訂一個全面開放市場的協議。 短期內,歐洲遠征艦隊是希望先撬開這兩個歐洲南部半島國家的市場,給歐洲其他地區的國家打一個樣板,好為后續全面進入歐洲市場做好準備。 相對于實力比較強大一些,國土面積更大,人口也更多,同時首都也在內陸的西班牙。 葡萄牙這邊的市場開發相對來說又更容易一些……誰讓他們家的首都里斯本就在海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