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節
他們堅定認為真正的騎兵,就應該堂堂正正的騎著戰馬,揮著馬刀或長矛,采用密集陣型向前沖擊,碾碎沿途一切敵人。 今天這種戰斗,這要是換成了正規軍的輕騎兵來,是絕對不會玩什么半回旋戰術的,如果帶隊的騎兵指揮官開明一些,那么興許會讓騎兵們在接敵前用左輪手槍打一波,以發揮左輪手槍的密集持續火力,打完接觸敵人了,再使用馬刀,但是這就是極限了。 更多時候,楚軍的騎兵往往是揮著馬刀直接就沖上去了! 開槍,不存在的! 然而吳金堂他們也不是正規騎兵啊,想要進行馬上沖鋒也不可能嗎,這能夠騎著馬用手槍進行射擊就很不錯了。 左輪手槍的密集火力下,對面的土著騎兵很快倒下了六七個人,當他們想要沖過來進行反擊的時候,吳金堂已經帶著騎兵們跑遠了。 然后吳金堂他們就在土著殘余騎兵的眼皮子底下對左輪手槍進行裝填! 火炮再轟擊,民兵們第二次使用手槍出擊并射擊,又是好幾人倒下后,這下對面的土著騎兵撐不住了,一轉身就朝著后方退去。 但是這還沒完。 之前進行迂回側擊的第三小隊,這個時候又從側后位置殺了出來,看樣子似乎要堵截土著騎兵的退路。 這場景讓剩下的二十來個土著騎兵看了懼怕無比,哪里還敢停留了,直接就改變方向朝著另外一側快速退去了,潰逃的時候已經沒有絲毫隊形可言,一個個爭先恐后,生怕跑得慢了。 更加沒管后方數百人的土著步兵…… 于是乎接下來的數百土著步兵們,就面臨著這樣的困局:他們想要靠近作戰或組織退走,都因為楚軍全員騎兵而無法做到,最終只能是眼睜睜的看著對面的一門火炮,在數百米外持續對自己發起炮擊,每一炮都能帶來不小的傷亡。 這樣還打個屁……挨了幾輪炮,組織撤退又被楚軍民兵隊壓回去后,直接就全員崩潰,各自逃命去了。 再不各自逃命,楚軍能利用火炮把他們活生生打死。 但是在這戰場上想要逃命也不是那么好逃的,畢竟松溪村民兵都是騎馬的,短距離沖刺的話,你兩條腿可跑不過人家四條腿。 于是乎,大量土著死傷也就成為了必然。 絕大部分戰斗當中對戰階段傷亡一般不大,哪怕看似打的很激烈,但實際上這個時候大部分死的都是前排的,后排的人員都好端端的呢,前排一些兵力的死傷,對于全軍而言不算什么。 戰斗中大部分的傷亡,往往都發生在潰逃的階段里,基本上十個戰死的,有八個都在這個階段里戰死。 這一次松溪村民兵和上河部落之間的戰斗也同樣如此,前期對戰階段其實松溪村民兵殺傷的土著兵力,撐死了也就那么三十幾號人。 但是后續的乘勝掩殺階段里,松溪村民兵斬殺了至少接近三百敵軍……那場面,就跟一群亂跑的羊被后面的狼群挨個從背后擊殺! 后面的狼群毫不費力,甚至還有余力驅趕羊群。 羊群也沒有絲毫反抗之心,甚至連回頭看一眼都不敢,只是盲目的朝著前方逃跑,直到被松溪村的民兵從后方策馬追上,再一刀砍死! 承順三十一年六月十九日,北美金山府雙河縣松溪村遭土著上河部落五百余人襲擊,松溪村民兵隊先用炮擊,再用騎兵手槍射擊,重創敵軍后乘勝掩殺,敵大潰。 經此一戰,雙河縣西北方向的上河部落損失慘重,再無一戰之力。 三天后,楚軍百余騎正規軍輕騎兵,伙同三百多民兵騎馬步兵奔襲上河部落,以報復該部落襲擊楚國人定居點,威懾其他部落。 該部落見機不妙,試圖向東邊的山脈逃離,遠離世代居住的金山谷底中部區域,然而即便如此,還是被楚軍騎兵跟追上并徹底絞殺! 上河部落,就此徹底成為了歷史! 第794章 殘暴的印度軍團 上河部落對楚國人定居點的襲擊,然后被反殺乃至部落滅亡,這種事情在北美西部地區里并不罕見,實際上發生的非常頻繁,基本上每年都得來上幾次。 要不然,你以為楚國人現在控制并大規模開發耕種的夏陽府和金山府以及陸河府是怎么來的? 總不會是當地土著拱手相讓送給楚國人不是。 大楚帝國的北美三府之地,那都是打出來的,沒有半點的摻假。 整個過程也顯得很殘酷,時不時就會出現某個偏遠,深入內陸腹地的楚國小型定居點被土著襲擊,人員傷亡慘重甚至被屠村的情況。 同樣也經常出現一些土著部落被楚軍剿滅的情況。 雙方之間也沒有什么仇恨,也不存在你壞還是我更壞的情況,大家都是為了爭奪生存空間罷了。 楚國移民們需要大量的可開發耕地,如此不斷的從沿海地區朝著內陸深入,尤其是一些適合耕種,交通便利的地方。 主要是一些河流兩側的平坦土地,如金山谷地。 北美巡撫衙門對這片東西寬數十公里,南北長五六百公里,地形平坦,河流眾多,氣候溫和的谷地非常重視,因為這地方幾乎是整個北美洲西海岸里最有可能大開發,也是最容易大規模開發的平原耕地。 因此不斷的組織移民沿著河流深入,在雙河縣一帶發現了大量黃金之后,移民規模就更大了,不僅僅有大量的官方移民,還有大量的自費移民。 而大量楚國移民的到來,也是不斷的擠占著當地土著部落的生存空間。 這些土著部落的生存模式,還停留在非常原始的漁獵放牧采集等模式,這樣的生存模式需要大量的地盤來狩獵,如北美野牛,獵殺的野牛除了吃外,也會把牛皮出售給楚國的商人們以交換火繩槍以及其他冷兵器或者是其他生存物資。 同時馬匹以及火繩槍的存在,也讓當地的土著對野牛等大型動物的獵殺能力大幅度提高,他們不再滿足于僅僅是為了吃而獵殺野牛,同樣也為了獲得皮毛而大規模獵殺野牛。 同時楚國移民到來后,會擠占當地的生存空間,并同樣大規模獵殺野牛。 野牛的牛皮是非常好的皮革制作材料,很多楚國移民在屯墾種田之余,會帶上槍支成群結隊的在周邊地區進行獵殺野牛等大型動物,這既是為了獵殺野牛獲得皮毛以及rou食,也是為了避免這些大型兇猛的動物破壞農作物,對人員造成傷亡。 如此也導致了美洲西部地區的大型動物被楚國人和當地土著大規模獵殺,數量急劇減少。 這數量少了后,雙方也就有了矛盾,很多地方上的土著開始敵視乃至驅逐楚國移民,認為他們搶走了野牛。 同樣的,在楚國人看來,野蠻而不講理的土著也是一巨大的威脅,并且這些土著們還竊據著大量上等的可開發土地。 雙方的矛盾多了后,自然也就會出現相互襲擊甚至戰爭。 諸多矛盾的背后,歸根到底還是對生存空間的爭奪。 這種生存空間的爭奪是非常的殘酷的。 當然了,這種情況也不僅僅是楚國人如此,同樣的西班牙、葡萄牙人等歐洲殖民者在美洲也差不多。 甚至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做的還更過分一些,這些人還玩奴隸制呢,他們會抓捕大量的土著充當奴隸進行耕種,并且使用奴隸的時候一點也不愛惜財產,以至于美洲土著迅速,大量的消失。 甚至因為南美洲等部分地區的土著被他們玩的沒多少之后,都被迫從非洲引入黑人奴隸呢。 如此才催生了臭名昭著的大西洋三角貿易,也就是奴隸貿易。 而楚國可不搞什么奴隸制。 至于在楚國西洋貿易公司、東洋貿易公司的莊園上勞作的大量各地區土著戰俘,那是軍方的戰俘,不是奴隸,兩者不可同日而語。 這打仗抓的戰俘,直接一股腦屠殺了影響不好,但是也不能放了讓這些土著成為潛在的動亂份子,同時更不可能讓他們白吃白喝…… 所以戰俘也是需要工作的。 不僅僅戰俘如此,實際上楚國內部的那些犯罪的囚犯們,也都是需要工作的。 在大楚帝國里,可沒有說犯罪后就能夠優哉游哉的住在監獄里,用納稅人的稅金白吃白喝的情況,犯罪們都需要工作養活自己。 不過在松溪村和上河部落之前的戰斗里,松溪村的民兵們并沒有抓到多少俘虜,當時殺的太狠,一下子就擊潰了對方,等想要抓俘虜的時候,那些土著潰兵們都已經跑的差不多了。 并且追殺的過程里,很多土著為了活命逃入了山林當中。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吳金堂當時也沒有下令讓民兵們進入山林繼續追擊。 所以其他的繳獲有一些,但是俘虜真心沒幾個,那幾個俘虜也是被轉交給了軍方。 經過這一戰后,松溪村重新恢復了平靜,只不過有兩戶人家卻是沒有恢復一樣,這一次出戰雖然是大勝特勝,但是打仗嘛,總是免不了會有傷亡。 這一次戰斗力,松溪村的民兵隊里,有一個民兵被土著的火繩槍擊中胸膛,當場胸口就被打出來了一個大洞,連施救的機會都沒有就直接陣亡了。 還有一人中箭重傷,雖然經過了戰場上的緊急救治,但是終歸是沒有能夠撐過來,回來的路上就死了,這還是個十六歲的小年輕,追殺敵人的時候沖的太前面,不甚之下被土著來了個回馬箭,一箭穿胸重傷。 其他輕傷的也有七八個人,就連趙感通自己,也是因為不注意受了點小傷,不過問題不大,只是手臂位置有些小擦傷而已。 戰斗結束后,用醫用酒精進行消毒后,使用醫用紗布進行了包扎好就行了,甚至都不用進行縫針。 打仗嘛,死傷很正常。 松溪村的民兵隊,因為有了兩人出戰而死,上頭和其他村民們自然也不會坐視不管。 很快就有縣上守備大隊的人過來,給戰死者的兩家人發放了撫恤金,并向家屬解說后續的一系列犧牲軍屬的優待條件,比如限定時間減免統一農業稅,子女教育的優惠等。 同時松溪村里也組織了內部的捐助,給這兩戶人家湊了些錢。 陣亡民兵的家屬雖然悲痛,但是接受了撫恤和捐助,以及后續的官府給的優待政策后也緩和了不少。 他們其實也知道移民屯墾本身就是有風險的……甚至都不用說,你看松溪村里一共才兩百多人,就有七十多人的民兵,連老幼婦孺都會使用槍械自保就能看的出來。 就是因為有風險,而且風險不小,所以才需要這么多的民兵和槍械啊。 這要是沒有任何風險,也用不著這么多槍??! 北美的土地是好,隨便來個人都能獲得數十甚至上百畝的免費土地,隨便給點象征性的錢,還能獲得更多的土地。 而且還可以獲得免息的屯墾貸款,哪怕你兩手空空來到北美,都能直接變身一個擁有土地數百畝土地的小地主。 這么好的事,自然是有代價的! 土著襲擊,水土不服,疾病侵襲等都是代價。 這還是在金山府里楚國人控制比較強的地方,如果是在一些蠻荒之地里代價更大,當然獲利也更大。 有些膽子大的楚國人,甚至都已經脫離了北美巡撫衙門的實際控制區,沿著河流進一步深入內陸進行屯墾了。 在那些地方里,北美官府衙門可管不了,真正的無法無天之地,你愛咋地咋地,前提是別死。 相對來說,松溪村這邊只是靠近土著控制區邊緣,不單單有自保能力,遭到大規模土著襲擊,還能得到正規軍隊的支援,情況可好多了。 更何況現在對松溪村有最大威脅的上河部落也已經被剿滅,附近二三十公里內已經沒有了大規模的土著部落,安全系數大幅度提升。 沒幾天時間,趙感通就得到了一個消息,上頭決定對松溪村地區進行更大規模的開發,準備組織更多的移民過來屯墾。 一些對北美地區情況比較了解的老移民說,恐怕不用幾年,他們這個松溪村就會變成松溪鎮了。 這也是楚國在海外殖民時候的常用做法,先是派遣一支官方移民團隊前往開辟定居點,然后逐步增加自費移民,等移民人數增加到一定程度,并把周邊的土著剿滅之后,就會以原來的定居點為依托,開始大規模組織移民過來屯墾開發。 村級的定居點也會逐步擴建為鎮,甚至縣,實際上全面控制并開發周邊地區。 金山府地區里的很多鎮,縣基本都是這么來的。 雙河縣倒是一個例外,按照正常情況的話,雙河縣那邊發展到如今頂多也就是一個鎮的規模,但是因為黃金的出現導致這地方出現爆炸式增長,最終短短幾年內就從一個村級的定居點發展為一個縣城,甚至人口數量還極多。 趙感通聽聞上頭會加大對松溪村地區的開發后,覺得這是一個機會。 到時候那些新來的移民,哪怕有土地,也有官方扶持的屯墾貸款,但是他們總是要吃飯,也要其他消費品啊。 自己可以加大種植面積,也可以養殖一些牛馬羊等牲口,到時候把糧食和rou食以及牲口就地出售賺一筆。 就算當地無法消化,也可以賣給那些收購商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