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節
如今這些大楚帝國的移民們,過來后,就拿著火槍對原來的這些土著們進行驅逐。 要不然,他們耕種的土地那里來的? 這個過程,可是很血腥的。 所以,別覺得大楚帝國的人跑到海外去后,人家會覺得你是什么文明國家的文明人就對你高看你一眼,人家恨不得吃你的rou和你的血呢。 大楚帝國這種以掠奪土地為基本原則的海外殖民擴張,實際上就是和當地的土著們搶奪生存的空間。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殘酷而血腥。 印度安人有多恨白人,南洋土著就有多恨楚人! 當然,這些一般只發生在大楚帝國的直屬海外領地,也就是直接納入了帝國治下,建立了行政統治,并進行大規模進行移民的領地,比如馬六甲地區,蘇門答臘島中東部地區! 而大片藩屬國區域里,大楚帝國一般是通過商業手段來掠奪經濟利益,有的只是租借地,倒是沒有進行大規模的農業移民,進行的是一種商業殖民。 但是商業殖民同樣殺傷力十足。 而這就不得不說大楚帝國逼著南洋各國簽署的全面開放商貿協議了。 根據這一系列協議,這些土著藩屬國對帝國全面開放市場,關稅由帝國敲定,嗯,基本上等同于無……就算收上來的些許關稅基本也是用來償還帝國的各種賠款的。 當這些藩屬國對大楚帝國全面開放了市場后,大量大楚帝國的工業產品進入其中,然后掠奪當地的財富。 這個過程里,當地不知道多少土著的生計受到影響,哪怕是權貴、商人們的利益也是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在安南地區,自從對大楚帝國全面開放市場后,當地的手工紡織業、制鐵業等全面淪陷,他們手工生產的這些土布、鐵制品根本競爭不過大楚帝國的機制布以及工業制鐵產品。 無數從業人員失去收入來源! 無數從事這個行當的權貴,商人們破產的破產,賠錢的賠錢。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安南土著權貴支持叛軍的緣故,因為他們的利益也受到了極大的損害。 要不然你因為為什么很多地方,尤其是印度,西亞等地的土著國家都對大楚帝國采取貿易限制啊,就是大楚帝國的工業產品殺傷力太大,一旦放開讓大楚帝國的工業產品進入他們的市場,他們的本土手工業分分鐘要完蛋…… 同時全面開放市場政策下,安南地區的對外貿易基本被大楚帝國所壟斷,他們雖然向大楚帝國出口不少的產品,比如木材、糧食等等,但是因為貿易被壟斷,他們的這些產品出口價格被壓的非常低廉。 而且就連安南地區的海關都被大楚帝國直接掌控,關稅被用于賠款,安南當局可沒辦法從關稅里獲得財政收入。 這種不平衡的貿易,導致了安南地區里的手工業經濟遭到了幾乎全面的破產,同時因為統治者,也就是鄭氏家族要賠款,要向帝國采購大量的老舊武器維持統治,也是為了給保護費。 這也導致了安南地區里民眾承擔的稅收壓力越來越大,大量人,尤其是農民破產賣兒賣女。 一個被殖民的國家所出現的悲劇,都能在安南王國里看到。 偏偏當地的統治者,也就是鄭氏為首的權貴們依舊花天酒地,甚至持續花費巨資向帝國進口大量的奢飾品進行享受。 諸多情況加起來,也就導致了安南王國地區里的民怨極大,最終出現了反楚浪潮……然后反楚浪潮又進一步演變為叛亂。 如果站在當地民眾的角度去看,這一場叛亂,是一場安南百姓對抗鄭氏暴政,反抗殖民的正義之戰。 也正是因為如此,才能夠短時間內吸引了當地社會的中上層的支持,才能夠聲勢這么大。 很多地方所謂的叛軍,其實就是當地的權貴以及土著官方軍隊的將領們搞出來的,所謂的暴民……其實沒多少真正的暴民,些許的暴民也搞不出來這么大的聲勢來。 如此混亂的局勢,大楚帝國方面有所關注,朝堂上吵著要用理由吞并安南的時候,進而導致遲遲沒能做出決定的時候,安南當地的兩大實際統治者,也就是北方的鄭氏以及南方的阮氏卻是一個個都坐不住了…… 尼瑪,這些叛軍可不僅僅反楚,他們更要反抗鄭阮的所謂暴政呢。 他們剛開始還想要派兵圍剿,但是好幾次派出去圍剿的兵力,非但沒有圍剿叛軍,反而搖身一變變成了叛軍……這就讓他們徹底坐不住了。 這繼續派兵圍剿下去,估計叛軍還會越來越多呢。 但是不派兵圍剿也不行了,這叛軍都開始攻城略地,而且攻勢越來越猛了,北邊的叛軍都已經殺到升龍附近了。 安南北部的實際統治家族鄭氏家族,在短短幾個月里就全面潰敗,如今只能困守升龍等少數領地,其他地方都已經被叛軍所占領。 而且按照這么個形勢下去,升龍遲早要完蛋。 同時,安南南方的阮氏家族情況也好不到那里去,這些叛軍太生猛了…… 這種情況下怎么辦? 還能怎么辦,喊爸爸唄…… 于是乎,十一月份的時候,安南北部的鄭氏率先向帝國求援,請求帝國派兵幫助他們平叛,并表示條件都好說。 僅僅是十天后,阮氏家族的使者也跑過來求援,同樣是請求帝國派兵幫助他們平叛,他們的條件更加干脆,直接說爸爸你看上那里了直接說,我直接給你割讓了。 當帝國還沒有討論出個所以然來,要地用什么理由吞并安南的時候,這安南的兩大實際統治家族自己跑過來求援。 這也是讓帝國高層終于找到了適合的理由。 這可不是我們要去吞并他們的,而是他們求著我去吞并他們的…… 當然了,大楚帝國方面還是講究名正言順的,禮教部藩務司的人和這兩大家族的人一起商量了一番,透露了一番要把安南地區收歸為帝國直屬領地,然后在安南設省的想法。 當然了,帝國也不會虧待你們兩家,到時候肯定會給你們兩家封爵,王爵是不可能的,大楚帝國里就沒有異性王這么個說法,但是侯爵甚至公爵還是有可能的。 榮華富貴少不了你們的。 鄭氏和阮氏的使者聽聞后,一個個都半張嘴巴……尼瑪,我是來求援的,結果你要搶我的家…… 第一次商談自然是不歡而散。 但是帝國不著急啊……慢慢來就是了,至于什么叛軍反楚之類的,先讓他們囂張一段時間,等帝國搞定了外交事務,確定了大方向后,分分鐘都能收拾他們。 安南兩家的使者返回,商討對策的時候。 安南地區的叛軍繼續在行動! 而這個時候,為了逼迫鄭阮兩家答應帝國的條件,還偷偷摸摸賣給了叛軍不少武器彈藥呢。 得到多方支持的各地叛軍,聲勢極大,連接攻城略地,甚至北方的叛軍都已經殺到了升龍城外! 如此情況下,安南鄭阮兩家終于是忍不住了。 賣國后當個大楚帝國沒啥實權的貴族,總比被叛軍殺全家來得好! 于是乎,鄭阮兩家的代表,在十二月份的時候,在廣東省廣寧縣里,正式簽署了條約,宣布正式歸順帝國。 史稱“廣寧條約”。 第664章 安南歸順設省 安南王國里的兩大實權家族,鄭氏以及阮氏在面臨滅亡之際,為了自保還不猶豫的選擇了答應了大楚帝國提出來的一系列條件,三方代表在大楚帝國廣東省下屬的廣寧縣簽訂了條約。 即廣寧條約。 該條約的條款其實很簡單,沒什么賠款,也沒有什么道歉等常見的條約條款。 只有三條! 第一條大楚帝國對安南王國進行撤藩,后黎朝君主安南國王,被降為南歸侯,同時被任命為大楚帝國的安南撫慰使,此爵位為終生制爵位,等南歸侯去世后即削爵。 而安南撫慰使,這個職務也是帝國臨時,并專門為后黎朝君主設立的有名無實的職務,就是給個名頭,等過渡期結束后也會被撤掉。 畢竟這人本來就是一個沒實權的傀儡,針對他的處理更多的是為了政治合法性,所以不用太多的考慮后續問題。 只要把眼前給處理了,能夠自圓其說,那么后續就不搭理了。 而后黎朝的安南國王被降為南歸侯之后,同時接受大楚帝國的官職,然后還獻上所謂的黃冊等一系列程序后,安南王國將會從大楚帝國的屬國變成屬地。 而屬國和屬地,看似只有一字之變,但實際上意味著安南地區將不會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而存在,哪怕只是藩屬傀儡國的名義,而是將會直接演變為大楚帝國的直屬領土。 換句人話來說就是,安南地區將會被徹底合并進入帝國,成為大楚帝國的一部分。 第二條,就是大楚帝國將會冊封鄭氏之主為升龍伯,授‘升龍等處巡撫’職務。 第三條,大楚帝國冊封阮氏之主為順化伯,授順化等處巡撫職務。 條約的第一條是鄭阮兩家作為歸順而付出的代價,而后面兩條則是帝國對他們的歸順的獎賞。 他們把國家獻給大楚帝國,嗯,哪怕他們已經失去了對各自國家的控制,但是至少有個名義不是! 而帝國則給予鄭阮兩家爵位以及官職,把他們納入帝國的統治階層作為回報,當然了,這個巡撫的職務也只是用來初期過渡,用不了幾個月就會把他們給直接撤掉,然后他們就要去金陵城享受富貴生活。 就和漠南、漠北以及漠西諸多蒙古部落的首領們一樣,現在除了極少數在官場混出頭的,剩下的基本都在金陵城當米蟲…… 你可以看成是他們在金陵城享受榮華富貴,也可以看成是帝國把他們給圈禁了起來,反正兩者都有…… 至于鄭阮兩家以后他們在帝國里混成什么樣,那就要看他們自己以及后代們的本事了,但因為有減等承襲的爵位在,同時還有一條沒在條約上寫明,但是帝國私下承諾的就是,帝國內準許鄭阮兩家保留一定的家族財富。 爵位以及財富,至少也能保證他們兩家幾代人的富貴。 鄭阮兩家通過賣國以確保融化富貴,正常情況來說他們是絕對不會答應的,但是奈何安南地區的叛軍太生猛…… 他們答應了還能保住榮華富貴,這要是不答應的話,都不用帝國出手,那么叛軍都要把他們大卸八塊…… 而且哪怕帝國不出兵,但是帝國還會偷偷摸摸的支持叛軍??! 他們不歸順帝國,就是個死字,還特別慘的那種! 尤其是北方的鄭家更是如此,如今鄭家已經丟掉了幾乎整個北方的地盤,只能困獸在升龍城,如果不是顧忌著升龍城里還有大楚帝國的駐軍,直接強攻升龍的話會導致楚軍大規模出兵報復,估計叛軍早就強攻并拿下升龍城,然后把鄭氏一家全部扔進大海了。 南方的阮氏家族也好不到那里去,在戰場上節節敗退,更關鍵的是,派出去的很多軍隊前腳還是屬于他們阮家的軍隊,但是不用幾天就搖身一變,成為了叛軍…… 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鄭阮兩家因為最近幾年,對大楚帝國簽訂的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得罪了他們國內的中低層,也得到了相當多一部分的權貴階層。 這是一場底層借著抵制楚貨掀起暴亂,然后中上層迅速介入,并把這一場動亂演變為他們國內大部分階層對鄭阮這種賣國賊討伐的戰爭。 這也是為什么這么多安南地區的權貴們,為什么這么多當地的軍隊會如此輕易的叛變,然后加入叛軍序列的根本原因。 鄭阮兩家,可以說已經人心盡失! 但是話說回來,這其實也不能怪鄭阮兩家……誰讓大楚帝國這么強勢啊,他們當初要是不簽訂一系列的喪權辱國,割讓領土的條約,安南地區估計早就被大楚帝國派兵給滅了。 能夠在大楚帝國的強大國力威壓之下,還能夠堅持十幾年之久,在夾縫中求存,其實已經很不容易了。 但是這種事說出來也沒啥用,誰讓你喪權辱國來著……既然占著統治者的位置,就要承擔起來相應保家衛國的責任,你做不到,那么就會被推翻。 安南地區的普通民眾以及中上階層們,就選擇了推翻鄭阮兩家的統治,然后重建所謂的安南王國。 當然了,如今接過了叛軍控制權的當地很多權貴們,也沒膽子直接把大楚帝國給得罪死了,反楚的口號也就剛開始普通民眾掀起暴亂的時候喊了幾個月,后來權貴們接受了叛軍控制權后,尤其是聲勢越來越大之后,基本已經不公開喊反楚了,甚至還派人主動聯絡帝國請求冊封呢…… 以前吧,他們恨極了鄭阮這兩家大買辦家族,但是等他們也掌控了真正的權利,甚至實際上控制了絕大部分安南地區的領土和人口后,他們自己就琢磨著該如何當大楚帝國的狗腿子了…… 站在某種角度上來說,當大楚帝國的白手套其實也挺好的……至少榮華富貴什么的不會缺,至于中下層的利益,關他們屁事! 這,又是一個屠龍者想要成為惡龍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