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節
他們對馬六甲城多少還是有些信心的,對自己也是有些信心的。 哪怕未來馬六甲城最終會陷落,但是那也應該是幾個月甚至一年以后,現在打都不打,就讓他們直接投降走人,他們也不甘心。 畢竟馬六甲城,已經是葡萄牙人在南洋地區的最后一個據點的。 之前的澳門已經被大楚帝國強勢收回,而在南洋群島上的部分據點也被荷蘭人所占據,如今他們在南洋也就只剩下馬六甲城了。 如果守不住這里,那么也就可以宣告他們未來將會徹底退出南洋海域的貿易,更別提插足利潤豐厚無比的香料貿易了。 所以葡萄牙人不愿意輕易退出南洋地區的! 這意味著,大楚帝國和葡萄牙必須要有一個戰! 盡管雙方的最終訴求完全不一樣,葡萄牙試圖保住在南洋地區的海上貿易,繼續涉足香料貿易。 而大楚帝國呢,純粹是為了全面控制整個馬來半島,而控制馬來半島又是為了控制馬六甲海峽,讓這條至關重要的海峽處于帝國的全面掌控之下,繼而確保大楚帝國的船只能夠順利的,放心的自由進出印度洋,而不是和之前那樣要看柔佛王國,荷蘭人,葡萄牙人,亞齊人等一大堆南洋土著或西方蠻夷的臉色。 用一句話可以來形容大楚帝國發動馬來半島戰爭的動機:臥榻之處豈容他人酣睡! 大楚帝國,要的是控制馬六甲海峽本身! 而且也不是說掌控了馬六甲海峽之后,就拒絕其他國家的船只通過,相反,大楚帝國依舊歡迎各國的商船通過馬六甲海峽和大楚帝國進行貿易。 大楚帝國,只是想要把航線安全掌控在自己的手中,繼而賣出去更多的工業產品,并不是為了壟斷某條航線的利益。 這一點上,大楚帝國和西方殖民國家都是不一樣的。 嗯,在扶桑航線上是例外,主要是大楚帝國直接把扶??闯闪俗约旱墓I產品傾銷地,再加上扶桑自身也不愿意和西方殖民國家打交道,死活不讓荷蘭人過去。 所以才最終出現了大楚帝國壟斷了和扶桑貿易的情況。 這也是很有意思的一點,大楚帝國直接封鎖了扶桑貿易,不允許西方殖民國家的船只前往扶桑,但是自身的廣州、泉州、松江等幾個貿易通商港口,卻是又對幾乎所有國家的船只開放。 荷蘭人也好,葡萄牙人也好,就算是亞齊王國的商船現在去廣州,依舊能夠正常貿易……要知道,現在的大楚帝國和亞齊王國之間依舊處于戰爭狀態,和葡萄人還沒有正打起來,但也算是即將進入戰爭狀態了。 而荷蘭人也差不多如此。 這種情況看上去似乎很詭異,但在大航海時代里也不奇怪。 打仗歸打仗,生意歸生意! 只要他們愿意來采購大楚帝國的貨物,那么大楚帝國非但不為難他們,反而還會派出海軍戰艦進行護航,確保他們不會遭到什么海盜襲擊的風險。 當然了,這只是大楚帝國自身的態度,而荷蘭人和葡萄人自己怎么想,愿不愿意過來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畢竟在這片海域里的荷蘭人或葡萄牙人的商船,他們都是荷蘭東印度公司或葡萄牙人東印度公司的船,他們估計很難接受一邊和大楚帝國打仗一邊做生意…… 至少,現在的葡萄牙人對大楚帝國是恨的是牙癢癢的,之前澳門就被大楚帝國給搶回去了,現在又來搶馬六甲,偏偏葡萄牙東印度公司還無能為力,只能坐看局勢持續敗壞,這種憋屈的感覺很讓人難受的。 但是更讓人難受的卻是承順十五年十月十五日,當葡萄牙人明確拒絕了退出馬六甲城的通牒后,第五步兵師師長陸修文陸軍少將終于下達了總攻命令。 當天,楚軍的數十門火炮陸續對馬六甲城進行炮擊!炮擊開始之前,葡萄牙人本來還挺樂觀的,認為再怎么樣,他們也能夠守住馬六甲城三五個月,甚至一年以上。 然而當炮擊真正開始后,葡萄牙人一個個都傻眼了! 楚軍的炮擊,和他們預料的炮擊不一樣! 本來他們認為,楚軍的炮擊應該都是發射實心炮彈,然后傻乎乎的轟擊城墻。 而馬六甲城可是按照要塞標準修建的城池,實心炮彈對這種要塞的傷害雖然也有,但是很有限,需要通過長期的炮擊來摧毀這些防御工事。 但是呢,楚軍的炮擊從一開始,就和他們預料的不一樣。 楚軍在第一天的炮擊里,打出去的炮彈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各種榴彈,只有少數加農炮通過發射實心炮彈,集中轟擊一段城墻。 數量龐大的榴彈如同雨點一樣持續的落入城內各處,掀起了一陣有一陣的猛烈爆炸。 爆炸聲中,無數城內的葡萄牙人以及葡萄牙人征召來的土著人員死傷慘重。 尤其是在城頭布防的士兵,這些葡萄人也沒見識過楚軍動用大規模榴彈炮擊的場景,根本就意識不到這些傻乎乎的在沒有完善防炮工事的城墻等地方待著,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炮擊的第一天里,葡萄牙人開始還堅守在城頭,但是很快就因為死傷慘重而不得不躲避炮擊。 這一天里,城內的葡萄牙人以及土著死傷至少超過五百人,直接死亡的就超過三百人。 這個傷亡數字對于一場大規模野戰而言不算什么,但是對于一場攻堅作戰而言,尤其是發生在守軍身上的時候,那么就足以讓人驚嘆了。 而在八九十年前亞齊王國第一次渡海圍攻馬六甲城的時候,亞齊王國方面有一萬五千多人,攜帶了兩百多門的普通火炮,而守城的葡萄牙人只有兩百名士兵以及一千三百名土著雇傭兵。 結果亞齊王國愣是打不下,連國王的長子都死在了戰斗當中。 可見這年頭西方殖民軍隊守城其實還是很有一套的,他們往往擁有完善的要塞防御工事,能夠抵御原始的火炮以及火槍,同時自身也擁有大量的槍炮,以及還會儲備大量的物資。 但是這一切,在大楚帝國陸軍面前通通都沒用。 西方殖民軍隊,在那些土著面前能夠擁有武器以及戰術上的領先優勢,但是在楚軍面前,他們卻是變成露出徹頭徹尾的落后者。 光是火炮這一項上,他們拍馬都追不上楚軍。 都不說榴彈這些性能上的領先了,光是火炮數量上的巨大差距都足以讓他們絕望。 所以,馬六甲城里的葡萄人的第一天守城作戰是悲劇的! 后續幾天,城內的葡萄人學聰明了開始一個個都躲起來,不再隨意出現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地區里了。 甚至還利用夜色偷偷摸摸在城頭等地方修筑防榴彈的工事。 不過這些都是徒勞的! 楚軍的攻城之所以強悍,并不是說能夠依靠火炮直接把整個城池炸成廢墟,這年頭的火炮威力還沒這么大…… 楚軍的強悍,在于強悍的炮擊能夠把敵人守城兵力給壓制的不敢冒頭,進而為步兵的進攻贏得空間以及時間。 此外楚軍還經常采用真真假假的方式,比如說炮擊之后停下炮擊,步兵作勢開始發起進攻,吸引守軍走上城頭準備防守作戰,這個時候再突然進行榴彈急速射,大量殺傷守城的敵軍有聲力量。 又或者是針對敵軍的炮臺進行密集炮擊,摧毀敵人的炮臺,殺傷他們的炮兵,壓制甚至摧毀敵軍的炮火反擊力量。 依托強悍的炮兵力量,楚軍在攻城上能夠擁有更多選擇余地,并能夠極大的控制傷亡。 其次,大規模的密集炮擊,對敵人的軍心士氣也是一種強烈的打擊,很少有軍隊能夠在如此猛烈的榴彈爆炸當中還能淡定自如的。 其中,自然也不包括葡萄牙人! 實際上,在楚軍第一天炮擊里,剛開始遭到的龐大傷亡就葡萄牙人被嚇破了膽,要不然也不會早早就撤下城頭,甚至連露天炮臺都不敢上去…… 第二天和第三天的持續炮擊里,葡萄牙人的傷亡依舊不小……他們其實有進行躲避,奈何沒有成熟并完善的防榴炮工事,他們的躲避效果不大而已! 葡萄牙人的防御工事,和這年頭除了大楚帝國外,其他國家的防御工事差不多,都是以防實心炮彈攻擊為主,至于榴彈? 除了大楚帝國可沒幾個人如此大規模玩榴彈的,哪怕是之前的引火繩開花彈,除了楚軍比較瘋敢冒著巨大的風險以及大量的彈藥經費大規模使用外,其他國家使用的依舊很少。 所以,這年頭的防御工事,基本都缺乏針對榴彈的防御工事。 全都是一門心思奔著防備實心炮彈去的,比如大名鼎鼎的棱堡防御體系,這玩意就是用來防備實心炮彈的。 而缺乏完善防炮工事的葡萄牙人,在面臨出現楚軍持續三天的炮擊里可謂是損失慘重,以至于在楚軍的步兵們發起真正的進攻之前,他們的死傷人數就已經破千了。 而等到十月十八日,經過三天的炮擊準備后,第五師也終于組織了真正的步兵進攻。 第十八步兵團為主力,而第十八步兵團里從各營里抽調出來的擲彈兵們,更是作為突擊隊一馬當先的殺了上去。 這一場戰斗毫無意外! 隨著身披輕型全身板甲,一手手持鋼刀或其他各種武器,但是幾乎人人腰間都掛著一兩枚原始手榴彈的擲彈兵們沖上去后,馬六甲城也就宣告了陷落! 實際上,雙方的步兵們根本就沒有發生大規模的近距離戰斗。 葡萄牙人在飽受三天炮擊的大量傷亡以及巨大的心里壓力之下,看到楚軍發動了數千人規模的總攻,又看到了楚軍的擲彈兵們勇猛無比的沖上來后,他們一度試圖進行抵抗。 但是他們剛上城頭進行抵抗呢,早有準備的楚軍炮兵部隊就對著城頭進行了急速射炮擊,尤其是大量的115毫米輕型榴彈炮以及150毫米輕型榴彈炮。 這些輕型榴彈炮雖然炮彈威力一般般,但是勝在裝調瞄準都非常方便,而且非常輕便可以靠近部署。 要知道115毫米輕型榴彈炮在楚軍里,和65毫米野戰炮一樣,都是屬于團級支援武器。 它的重量甚至比65毫米野戰炮還要更輕一些……而且這種火炮還能拆開來裝運,乃是名副其實的步兵支援火炮。 這也是115毫米輕型榴彈炮能夠全面取代早期的各種中小口徑臼炮、短管霰彈炮,成為大楚帝國團級部隊兩大支援火力之一的緣故。 隨著楚軍進行了一次突擊式的急速射之后,剛上城頭準備進行防御作戰的葡萄牙人以及大量雇傭來的土著士兵們頓時就哭爹喊娘了。 等到擲彈兵沖上去后,這些人的抵抗也就微乎其微了,面對楚軍的猛烈進攻,他們要么是轉身逃亡,要么是躲起來,要么干脆就地投降。 根本就沒有大規模的,有組織的抵抗,頂多就是有一些零星的抵抗而已。 倒是有大規模,有組織的投降發生……當天午后時分,隨著楚軍推進到城區各處,并攻占了各處要地后,眼看局勢已經徹底無法挽回,并且逃亡也沒有可能之后。 城內剩下最后的一百多名葡萄牙士兵最終在軍官的帶領下正式宣布投降! 隨著他們的投降,馬六甲城也正是于承順十五年十月十八日正式回歸偉大的大楚帝國! 而隨著攻占馬六甲城后,也意味著大楚帝國全面的,徹底的掌控了馬來半島(普吉山脈,克拉地峽以南)。 除了馬來半島外,大楚帝國還控制了馬六甲海峽東端的寥內群島,甚至還有一部分蘇門答臘島東部區域。 寥內群島以及蘇門答臘島東部區域,之前都是柔佛王國的領土或其藩屬國地區、 柔佛王國被大楚帝國所滅后,大楚帝國強勢接管了所有原屬柔佛王國的領土以及它的藩屬國,比如占碑。 按照大楚帝國最近幾年的論調:藩屬國的領土是我的領土,藩屬國的藩屬國也是我的藩屬國,這個范圍還包括一系列前朝……理論上可以無限追溯。 所以,柔佛王國滅亡之后,柔佛王國不僅僅自身,其藩屬國的領土自然而言的也就成為了大楚帝國的領土。 如果進行前朝追溯的話,這范圍大概能夠擴張到整個南洋地區,具體范圍到那里,那就要看未來大楚帝國具體需要那里了。 總之甭管打不打,先把理由弄出來,以后要打的時候,也不用費勁找借口了,直接來一句收復領土就行。 而全面控制馬來半島以及寥內群島以及部分蘇門答臘島東部區域后,也意味著大楚帝國徹底掌控了馬六甲海峽東部區域。 如此情況下,哪怕蘇門答臘島上還有個亞齊王國以及其他一堆亂七八糟的土著小國,但是大楚帝國依舊能夠充分保障自家船只在馬六甲海峽的通航安全。 這對于大楚帝國的未來南洋整體戰略乃至未來的印度半島戰略,都是至關重要的。 為此,戰爭還沒有結束呢,大楚帝國就已經開始在獅城(新加坡)大興土木,準備在這里修建一個大型的軍事基地。 這里,未來將會成為大楚帝國在整個南洋地區里最大的軍事基地,不僅僅用來保障馬六甲海峽的安全,還肩負著快速機動派遣兵力彈壓整個南洋地區的重任??! 第626章 大楚帝國不愛宣戰 隨著大楚帝國陸海軍通力協作拿下了馬六甲城后,大楚帝國在南洋地區的一系列軍事行動也就進入了尾聲。 這一場旨在掌控馬六甲海峽的戰爭,從去年開始籌備,今年春天開始大規模調集兵力以及物資,夏天的時候正式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