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節
所以,其實大楚帝國方面不怕其他國家在這個時期里就大規模仿制,這是不可能的。 因此只要大楚帝國自己不主動往外大規模銷售,那么在未來一段時間里,全球只有大楚帝國的軍警才能大規模裝備這種高擊發率的燧發槍。 當然,其他國家如果非要裝備那種低擊發率的燧發槍也是可以的,只是全天候擊發率只有百分之五六十的燧發槍,沒啥實戰價值,還不如火繩槍呢。 依靠著正規陸軍掌管大局,武裝巡警以及民兵具體清剿驅逐的措施,大楚帝國在北甲地區的移民行動展開的還算比價順利。當然更加重要的還是帝國官方為前往北甲地區的移民們提供了多重保障。 首先是官方移民,官方移民只要你報名,官方除了免費分田外,其他費用全包,哪怕你口袋里一個銅板都沒有,都能報名去南洋移民。 去的時候,會有官方的船只免費運輸過去,一般都是采用海軍的船只。 反正海軍的船只經常前往南洋深處進行各種巡航以及訓練,順帶搭載移民過去都是順帶手的事,尤其是那些運輸艦什么的,反正這些運輸艦里的海軍官兵也是需要出海訓練的,如其閑著沒事在海上亂跑訓練,還不如幫著運輸移民呢。 抵達地方后,還會提供免費的臨時房租、必要的糧種以及工具、青壯還會發放一支火繩槍進行自衛。 總之你只要去移民,所有費用官方給你全包了! 當然了,這種官方移民也是有局限性的,那就是需要服從官方的分配。 而官方安排的移民定居點,往往條件沒那么好,不是太偏僻,土地沒那么好就是附近有土著蠻夷比較危險。 因為條件好的地方,南洋巡撫衙門都留著吸引自費移民,以減輕官方的移民支出。 畢竟官方扶持補貼移民的經費也是有限的,而南洋對移民的需求又太大,光靠官方移民的話,移民過來的數量是有限的,所需要的時間也是漫長的。 因此自然需要一些好處來吸引自費移民了。 這些自費移民,他們自行搭載各大貿易公司里的船只前往南洋各殖民地,而抵達當地后也可以自由選擇地點落腳,官方不會做任何的干涉,你愛去那里移民就去那里。 此外,針對這些有一定經濟能力的自費移民,官方也不會提供免費的住房、口糧、糧種以及工具,當然也不是說不管你死活了,而是會以免息貸款的方式提供。 怎么說呢,想要選擇在好地方里移民定居,自然需要比官方移民付出更多的代價。 但是,不管是官方移民還是自費移民,他們都能獲得大批的免費土地,這一點是所有移民都享受的待遇,區別只在于地區以及土地好壞,所獲得的土地面積大小而已。 不過當地官方,基本都是往多了給……反正土地大把,移民又少……人少地多的情況下土地自然是往多了給。 而且如果你有本事,把基本配額土地都耕種上后還有余力耕種更多的土地,那么還可以申請額外的土地,同樣是免費……但是前提是若干年內不能拋荒,一旦拋荒就會被收回。 至于你想要雇人種田,借此弄上一大片土地,想得美……大楚帝國新來的移民,人家都能從官方免費獲得土地,誰會給你種地……至于讓土著幫你種田? 不好意思,大楚帝國目前在海外領地里,是拒絕土著進入大楚帝國的實際控制區里生活居住。 大楚帝國里禁奴,禁制人口買賣…… 連明王朝時期的那種奴仆都是非法的,更別說純奴隸了,你敢搞個土著奴隸幫你干活,巡警就敢直接把你抓了,不用兩天法院就給你判個死刑。 禁奴,這是個原則性問題,哪怕是你要搞個土著奴隸都是不允許的。 當然,你要是跑到土著國家,比如現在西班牙人控制下的呂宋去,然后弄一大堆奴隸,人家大楚帝國官府也不管你。 但是你只要敢帶著這些奴隸回國,分分鐘抓人。 大楚帝國連土著奴隸都嚴厲禁止,而普通土著一般也不被允許進入大楚帝國的實際控制區。 因此你在大楚帝國的幾個海外殖民地里,尤其是大楚帝國實際生活控制的區域里,其實看不見什么土著。 這些地方或者說以前有不少土著的,但是基本都是驅逐了。 要不然,你以為大楚帝國的新移民們,他們手中的土地是怎么來的? 沒有持續的驅逐清剿作戰,這么多大楚帝國移民跑過來后哪有這么多土地分給他們??! 大楚帝國在北甲地區實施的移民以及一系列統治措施,其實和荷蘭人等歐洲殖民者不太一樣。 歐洲殖民者是為了求財,所以他們才會搞什么奴隸制,然后抓一大堆土著給他們種田挖礦。 但是大楚帝國的海外擴張,表面上是各種什么工商業,貿易之類的東西,但是嚴格來說帝國高層在海外的擴張,不是為了錢財,而是為了資源以及土地本身。 而在羅志學心中,海外擴張更重要的還是為了緩解本土人口問題。 如今本土自然不存在著人口問題,現在撐死了也就兩億人左右,但是你要知道和平穩定時期里,人口增長是非??焖俚?,尤其是大楚帝國內部的生活水平以及醫療水平還在不斷的提升當中,這些都進一步延長了平均壽命。 一方面是出生人口越來越多,另外一方面平均壽命逐漸增加。 然后這就會導致人口越來越多,并且增長速度會非???。 羅志學估計著,二十年后,本土人口說不準都能達到五個億,五十年內十個億都是有可能的。 人口增長這么快速的情況下,不用多久,頂多了二十年內大楚帝國就會出現人多地少的問題,如果農業技術沒能獲得太大的突破,尤其是糧種培育以及化肥等技術沒有大突破的話,那么糧食肯定不夠吃。 這個時候,就需要龐大的海外領地來分擔壓力了。 一方面通過持續的向海外領地移民。 另外一方面從海外領地里把糧食運輸回來,增加本土糧食供應量。 雙管齊下,如此才能減輕人口帶來的壓力,并持續保持穩定發展。 至于一百年甚至更久以后,人口繼續暴漲到幾十個億后怎么辦。 羅志學估計著不出意外,那個時候大楚帝國都進入現代社會了,而現代社會里不用擔心人口太多的問題,反而要擔心人口減少的問題…… 再說了,真到了人口太多,肯定會引發各種矛盾,當矛盾劇烈到無法解決的時候,戰爭也就不可避免了。 戰爭一來,人口就嘩啦啦的降! 戰爭過后,大楚中興或者干脆是新王朝的強盛時期自然也就來了。 你數遍歷朝歷代,所謂的中興,基本都建立在戰爭或各種災難以后,為什么?因為那個時候人口大量減少了。 人少地多的情況下,來個傻子當皇帝都能搞一個所謂的中興…… 反之,人口沒少,糧食還是那么點,中興個毛線! 而羅志學現在做的就是提前把海外領地給弄好,然后慢慢展開移民,持續緩解本土的糧食壓力。 現在是南洋,后續可能是西域,中亞,然后或者美洲,印度等地。 總之就是通過持續的對外擴張,一邊對外移民,一邊利用海外領地的糧食反哺本土。 北甲地區的擴張以及現在的移民計劃,就是這一連串海外擴張的試驗田。 至于之前的安南金蘭灣、暹羅曼谷以及緬甸達貢、柬埔寨九龍江地區這四個殖民地,承擔不了試驗田的功能。 因為這些地方面積都不大,并且也不是作為移民開發的重點地區。 這些地方,更多的還是承擔軍事基地、貿易前哨站的作用,少量的移民開發,也是為了駐軍,往來船只的補給需求為主。 而北甲地區不一樣,這地方面積足夠大,現有的耕地以及潛在的耕地面積足夠多,可以用來安置大量的移民并進行帝國一系列海外擴張政策的試驗田。 過去一年多時間里,整體的試驗還算是比較成功的。 目前在北甲地區安家落戶的三萬多新移民,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并且因為效果良好,大楚帝國還在組織更多的官方移民,以及進行宣傳,號召更多的自費移民前往北甲地區。 爭取盡早的把北甲地區的移民數量提升到十萬人以上,繼而穩固大楚帝國在當地的控制基礎。 而北甲地區取得的良好效果,也是讓帝國高層下定了決心把馬來半島的其他地方也收入囊中。 以擴大在海外領地移民開發的規模,進一步驗證各類海外擴張、移民開發等諸多措施的效果。 所以,大楚帝國高層決定發動戰爭,奪取馬來半島其他區域,并不是說海軍單獨推動或主導的計劃,而是國內眾多部門基于自身部門的利益,再加上羅志學為了帝國未來發展而最終才敲定下來的一項綜合計劃。 畢竟在大楚帝國,可不是軍方將領腦子一拍想打仗就打仗了,而是要服從于帝國的整體利益。 如此大局下,大楚帝國也正式拉開了攻占馬來半島的計劃。 大批的船只運輸著眾多的物資開始南下,第五師也是接到了前往北甲地區的命令,隨后乘坐運輸船只南下北甲。 第618章 南洋震動 就當第五師以及大批物資在國內陸續往北甲地區運輸的時候,已經在南洋混了大半年的徐東來也是迎來了他人生的新階段! 他在暹羅王國投資建設的第一個橡膠種植園已經成功開辟,并陸續種上了花費不小的代價采購來的橡膠樹苗。 本來徐東來是想要去北甲地區搞種植園的,但是后來發現這個想法不靠譜,因為開辟種植園需要不少的人手,而在北甲那邊很難弄到足夠的人手。 因為本土過來的移民很少,而且移民都有自己的土地,可不會給你干活種香蕉! 至于土著……在大楚帝國的實際控制區里,為了安全以及避免后續麻煩,都是不允許土著進入。 如果你跑到實際控制區有大量土著的地方去開辟種植園,那么風險就太大了。 大楚帝國在這些地區的持續清剿驅逐行動,引起了當地土著的強烈反抗以及敵視。 徐東來要是敢跑出實際控制區,前往依舊有大量土著的地方開辟種植園,能不能活著回來就是個未知數了。 而且,帝國在北甲地區的驅逐清剿行動還在持續,實際控制區的范圍持續擴大,這遲早會覆蓋道種植園所在的地方,到時候,種植園里雇傭的土著怎么辦? 在徐東來看來,北甲那破地方,只適合普通移民在實際控制區里種田,對他們這些想要在當地開辟種植園的商人相當不友好…… 無奈之下,他只能轉道前往曼谷,然后想要在局勢比較穩定,畢竟已經和大楚帝國達成了各種商貿協議的暹羅王國里開辟橡膠種植園。 在暹羅王國開辟種植園,就可以雇傭當地人種植橡膠了,人手的問題就可以得到解決。 安全問題也不用太擔心,暹羅王國都被大楚帝國打怕了,現在很多暹羅官員看見大楚人都怕…… 徐定來跑去開辟橡膠種植園的時候,當地的暹羅官員都主動派兵去保護他,就怕徐東來在他們的地頭上出了什么問題,然后引來什么外交風波…… 真搞出什么事來,分分鐘丟官去職。 有當地土著官員的大力配合,安全上就沒什么問題了,而且這些土著工人的薪水還更便宜。 如此,徐東來也就把橡膠種植園放在了暹羅王國。 盡管這些橡膠樹苗還需要數年的生長才能夠收割橡膠,但是徐東來卻是充滿了信心,因為他和國內唯一的橡膠加工廠番禺橡膠廠已經達成了合作協議。 作為目前僅有的一家橡膠加工廠,番禺橡膠廠想要獲得更多的橡膠來源都想瘋了…… 這些年,他們都是通過向西班牙人采購橡膠,西班牙人發現這玩意還能賣錢后,在南美洲當地開始安排土著進行收割橡膠,并也進行規模種植。 這樣的橡膠供應來源過一單一,難以保障原料安全,更重要的是西班牙人賣得太貴! 對此番禺橡膠廠也沒辦法,畢竟這玩意目前只有西班牙人控制下的區域才能夠大規模出產,他們說多少價錢就是多少價錢。 為了解決橡膠供應問題,番禺橡膠廠之前也通過上級協調的關系,讓官方投資建設了幾座橡膠種植園,不過規模還是比較小,而且國內的大部分地區也不適合橡膠生長。 如今,他們發現民間有人跑到暹羅投資建設橡膠種植園后,直接就找上門進行扶持合作了。 甚至都提前簽訂了采購合同,讓徐定來免去后顧之憂,讓他加大力度投資種植橡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