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節
這引起了對面東擄騎兵的應對反應,這些東擄騎兵們也是齊齊翻身上馬,并開始前進。 只是很快他們就發現了,前頭的這些楚蠻子騎兵,和之前遇到過的楚蠻子騎兵不一樣! 他們竟然沒帶弓箭,也沒有帶火槍! 他們東擄人也知道,楚蠻子里除了傳統的騎射外,還有一些人是用火槍的。 只不過在他們的經驗里,使用火槍的楚蠻子騎兵一般都不咋地,下馬步戰的時候威力還行,但是在馬背上如同三歲小兒一樣。對付他們很簡單,直接沖上去,先用弓箭射一波,然后直接換馬刀進行沖鋒,或者干脆不用射箭,直接策馬沖上去砍殺。 一般來說,往往這個時候這些拿著火槍的楚蠻子火槍騎兵也就崩潰了。 只是,這沒帶弓箭也沒帶火槍,直接拿著長矛或馬刀,這倒是有些奇怪。 尤其是居中的楚蠻子騎兵,沒有拿著弓箭或者火槍,而是一個個都是拿著長槍,穿戴的盔甲也很奇怪。 不是傳統上的那種騎兵經常使用的半身甲,更不是什么全身甲,而是只有光溜溜的一件胸甲。 并且胸甲還閃閃發亮…… 楚軍的騎兵所用的胸甲,都是經過了拋光處理的,所以看上去表面很光華并且反光。 同時兩側的楚蠻子騎兵所穿戴的盔甲,也是閃閃發亮的,而且防護面積還要更大一些。 莫非,這兩側的騎兵才是楚蠻子里的主力? 這些楚蠻子騎兵,奇怪的很! “無妨,不管他們用的是長矛還是馬刀,只要沒帶弓箭,那么就不可能是我們的對手!” 領頭的一個東擄騎兵將領當即出生安撫:“老規矩,沖上去用射幾輪,讓這些楚蠻子看看真正的騎兵是怎么打仗的!” “不過收著點打,如果有什么不對勁的直接撤回來,不用蠻干。 面對之前沒有遇到過的胸甲騎兵,東擄的騎兵將領還是比較謹慎的,也吩咐了手下如果有什么危險就直接跑路。 他們反正是騎兵,而且還是輕騎兵,跑路快得很。 而東擄人那邊怎么想,怎么應對已經是不重要了。 現在的盛玉書少將率領的近衛軍騎兵已經上前數百米,并且已經進入快步階段了。 同時先一步出擊的騎炮兵部隊,已經開始就地迅速展開,并開火攔截敵軍的騎兵了。 戰斗,已經打響了! 在隆隆炮聲中,盛玉書騎著馬帶著騎兵快步上前! 而對面的東擄騎兵主力,也是分成了好幾個方陣壓上! 雙方正在緩緩靠近,但是有意思的是,楚軍這邊的騎兵雖然也不少,但是陣型所形成的戰術寬度,卻是要小于對方很多。 這是因為,楚軍騎兵的陣列要更加的緊密! 楚軍騎兵一向來都非常重視騎兵陣列的密度,他們認為更加緊密的隊形可以帶來更強悍的沖擊能力,同時也可以抵消騎兵們個人作戰技巧的不足。 為此,哪怕是犧牲一定的沖擊速度也是可以的! 而東擄那邊的騎兵呢,在剛開始的慢步前進的時候都還好,但是隨著雙方騎兵逐漸加速,他們的隊形就開始散亂了。 騎兵于騎兵之間的間隔越來越大,同時因為戰馬的速度有快有慢,同時騎兵個人有的勇敢一些沖的更快,有的怕死一些會落后那么幾步,因此東擄騎兵的陣型在進入快步階段后,已經沒有了陣型可言,至于后頭的跑步階段……那就更別指望了。 頂多……就是可以稱之為一團騎兵!這個‘團’,字面意思 聲勢倒是挺大的,一些東擄騎兵還在不斷的發出怪叫聲呢。 反觀楚軍騎兵這邊……士兵們一個個都是沉默著持續上前,他們的快步階段速度并不算快,比對面的東擄騎兵還要慢一些。 然而隊形卻是始終不變,騎兵和騎兵之間的間隔一直都非常緊密,同時哪怕是進入小跑階段后,第一列騎兵依舊維持在一個基本直線上。 沒有騎兵超越部隊沖在前頭,也沒有騎兵故意落后一步在后頭。 第一列騎兵如此,第二列,第三列……騎兵依舊如此! 他們組成了一條條緊密線列,用著不緊不慢的速度前進。 盛玉書少將,則是在隊列的最前方! 此時的他也是一身驃騎兵所用的板甲形半身輕甲,頭戴著騎兵頭盔,手中拿著馬刀,估算一番距離后,又看到對面的東擄騎兵已經進入跑步階段一小會了,當即下令道:“跑步前進!” 隨著盛玉書的命令下達,他身邊的號手則是吹起來了節奏更強的號角聲,引導者騎兵們進行速度。 此時,雙方的騎兵已經是跑了起來的,并且彼此的距離正在快速拉近當中。 不用多久,楚軍的騎兵已經越過了己方的騎炮兵陣地,此時這十八門騎兵炮已經完成了他們的大半作戰任務,他們在之前的快速上前炮擊之中,已經持續發射了多輪炮彈,一定程度上打擊了敵軍騎兵,殺傷了敵軍騎兵若干,并且迫使他們把陣型散開,也更早階段進入了跑步階段。 率領騎炮兵的方曲林少校,一邊指揮著己方炮兵加快炮擊速度,他得爭取在己方騎兵發起最后沖鋒之前,盡可能打出去更多的炮彈,為友軍騎兵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援。 果然,他沒有等多久,就看到了前方的自家騎兵陣列,突然傳來最為急促的號角聲! 沉默了一路的楚軍騎兵們,開始喊出了統一整齊的 “殺……!” 同時催促著戰馬進行最后的沖刺! 此時,他們距離敵軍騎兵大約兩百米,不過雙方騎兵是對沖作戰,因此解除敵軍騎兵的距離可能就只有百米左右,為了防止敵人騎兵玩半回旋彎弓射箭戰術,盛玉書直接提前下令步兵進行了最后的沖刺! 現在開始他們沒有陣型的約束,騎兵們只需要提到最后的速度,對著前方的敵人騎兵殺過去! 對面的東擄騎兵,顯然是沒有想到楚軍竟然會在兩百米外就進入沖刺階段,而這一變化,直接打亂了他們的計劃! 他們本來想著跑上去,然后陣前轉向來個騎射,通過大片的弓箭殺傷楚軍騎兵! 但是沒有想到,楚軍騎兵竟然提前發起了最后的沖鋒! 這意味著,他們已經無法執行騎射戰術,別說沖上去轉向騎射了,就算是現在轉向逃跑,這速度一降低下來,恐怕都要被對面的楚蠻子騎兵直接沖垮! 他們只剩下了一個選擇:硬著頭皮沖上去! 于是乎,僅僅十多秒之后,楚軍騎炮兵指揮官方曲林少校,就看到了這么一幕: 楚軍騎兵里的箭頭,第四胸甲騎兵團如同一堵堵厚實的城墻,高速朝著對面的東擄騎兵碾壓了過去! 東擄騎兵明明更多,但是因為陣型稀松甚至散亂的緣故,真正對上楚軍騎兵的東擄騎兵,其實并不多,以至于陷入了以少打多的情況。 最后,東擄騎兵的中軍部分,竟然被第四胸甲騎兵團直接沖垮,而且用時極為短暫! 第四胸甲騎兵團,就如同一根利箭……不,就和一柄重錘一樣,直接把前方的敵人砸了個稀巴爛,干凈利索的擊穿了敵人的中軍陣列! 其過程之流暢,用時之短以至于讓后頭觀戰的方曲林少校,看著都是目瞪口呆! 尼瑪,這還是我們大楚帝國的騎兵嗎? 第536章 一戰名揚天下 在后方觀戰的騎炮兵營營長方曲林少??吹哪康煽诖?,而身處戰場上的一線騎兵們更是感到詫異! 很多第四胸甲騎兵團的騎兵們,只是覺得自己和戰友們一起,隨著鼓聲發起沖鋒,然后悶頭沖鋒,但是前方的東擄騎兵看似很多,但是真正沖進去后卻是發現自己周邊根本沒幾個敵人,偶爾有幾個也是被前頭的戰友一個騎槍給捅死了。 于是乎,相當多一部分的楚軍騎兵們,從頭到尾就沒有和敵人交過手,只能是悶頭跟著前頭的戰友繼續往前沖…… 這沖著沖著,就發現前頭已經沒有任何敵人的蹤影了。 他們已經徹底打穿了東擄中軍騎兵的陣列,直接殺了個對穿! 但是……這感覺很奇怪。 怎么說呢,感覺不像是實戰,反而像是一場演習。 以往他們進行演練的時候,基本也是這么沖鋒,而前頭頂多只有一些稻草人模擬敵人,而有時候甚至連稻草人都沒有,一群騎兵們就是對著空氣進行沖鋒,執行各種戰術動作。 如今的這一場戰斗,給其中不少人的感覺就是像是一場演習! 別說他們了,就算是真正參與戰斗廝殺,和敵人騎兵有過實際交手的第四胸甲騎兵團的騎兵們,感覺也很怪異…… 這一場戰斗,似乎太輕松了。 在他們的感覺里,遭遇的敵人的時候,己方都是清一色的以多打少,對面一個東擄騎兵舉著馬刀沖過來的時候,往往需要同時面對三四根長長的空心騎槍! 這些東擄騎兵,往往還沒有來得及靠近,就會被其中一根甚至好幾根空心騎槍直接擊中下馬。 沖刺階段的戰馬,給騎槍所帶來的巨大沖擊力,能夠把敵人直接撞飛下馬…… 而為了保護騎兵不被反作用力所傷,第四胸甲騎兵團的騎兵們采用的還是空心騎槍,這種騎槍在遭到巨大撞擊力的時候,會直接中間折斷,進而保護騎兵…… 要不然的話,沖擊撞擊下,敵人會被騎槍撞飛出去,而手握騎槍的騎兵恐怕也得倒飛出去,受傷甚至死亡是必然的。 他們正前方的東擄騎兵們,就是被這種空心騎槍大量殺傷進而直接完蛋。 因為騎槍的長度優勢,再加上密集兵力所帶來的局部兵力優勢,如此也就讓第四胸甲騎兵團哪怕到殺穿敵人中軍陣列之后,依舊沒有太大的傷亡。 這讓第一次發起大規模實戰沖鋒的第四胸甲騎兵團的騎兵們,感到不可思議。 要知道,他們其實也都是老騎兵了,經歷過的大戰小站不知道有多少,但是這么輕松的沖鋒作戰,說實話他們還是頭一回遇上。 第四胸甲騎兵團里的騎兵們,可不是新兵蛋子里直接訓練來的,而是從全軍騎兵里擇優選拔的。 很多也是早年明軍騎兵甚至賊軍騎兵出身的老騎兵,騎馬作戰少的都有五六年功夫,多的甚至都十幾年了。 也只有這些精銳騎兵,才能夠通過考核最終入選近衛軍第四胸甲騎兵團這支大楚帝國的第一支重騎兵部隊里。 在他們的認知里,騎兵沖鋒不該是這樣的,哪怕是他們親手打出來的,哪怕以前訓練的時候,上頭的軍官們已經多次強調這種騎墻沖鋒的優點。 但是真正親身經歷的時候,他們還是難以相信。 而相對于普通騎兵們的驚訝,親自率領騎兵發起沖鋒的盛玉書近衛少將,則是要淡定的多。 這種情況,已經在他的預料之內! 當他提前下令發起沖刺,對面的東擄騎兵被迫也沖上來迎戰,而且用的依舊是傳統騎射騎兵的那種稀松陣型的時候,他就已經預料到了這種結果。 —— 哪怕這也是盛玉書第一次帶著騎兵打這種戰斗,但是以往的眾多演練以及戰術推演以及數據統計不會作假! 采用騎墻密集隊形進行沖鋒的時候,對上傳統騎兵的就是能打出這么個結果。 盛玉書一直都這么堅定的認為! 要不然,他也不會一力支持近衛軍搞胸甲騎兵,搞驃騎兵了。 要知道他可是近衛軍騎兵司司長,放在陸軍那邊也就是騎兵總監了,乃是近衛軍里的騎兵一號人物。